魏晋南北朝

作者&投稿:底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什么~

三国两晋南北朝简介如下:
1、三国是指魏蜀吴三国, 三国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2、两晋是指西晋和东晋,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
3、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扩展资料: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2010年1月1日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龚勋。本书主要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近百则鲜活生动的小故事。
内容大致分为赤壁之战、司马昭之心、竹林七贤、陈后主亡国……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谱写了多少精彩动人的历史故事,造就了多少影响后世的历史人物。《三国两晋南北朝》通过大图美绘的全新形式,让孩子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轨迹和伟大智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持续了369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扩展资料: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的步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成语学历史】(魏晋南北朝)
1.割席绝交
◎解释:割断席子分开坐,表示朋友间断绝交情,不再来往的意思
东汉灵帝时,管宁和华歆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同席读书,几乎形影不离。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又同席读书的时候,忽然有坐轿子的官员从门前过去。管宁仍然照常读书,华歆却忍不住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热闹。管宁看他这样不专心读书,又羡慕做官的人,便割断草席,彼此分开坐位,面色严肃地对华歆说:「从现在起,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成语 时代 意义 典故
1.三顾茅庐 东汉末三国 想得到别人的帮助,首先要拿出请求别人的诚恳态度来。 东汉末年有人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他是当世的奇才。刘备就带著关羽和张飞来隆中拜见诸葛亮。谁知诸葛亮不在家,不知道上哪儿去了,也不知何时回来。刘备惆怅不已,只好返回。
过了几天,刘备准备再去隆中。张飞说:“派个人去把他叫来就可以了。”被刘备叱责了一顿。三人走到半路,下起大雪来。张飞又说:“天寒地冻的,不如回去吧。”刘备不听。但第二次拜见,诸葛亮还是不在。刘备叹息道:“我刘备这样没福,不能见到先生。”恋恋不舍而归。
过了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准备再去隆中。关羽说:“哥哥去了两次了,我们的礼数也够了。想是诸葛亮没本事,躲起来不敢见我们。”张飞说:“不用哥哥去,我去将他捆来。”刘备不要他们同行,关羽和张飞不敢再劝。这次诸葛亮在家,正在草堂上午睡。刘备不敢惊动,张飞说:“我去后院放一把火,看他还睡。”刘备把关、张赶到大门外,自己在草堂的台阶下等了两个时辰,等到诸葛亮睡醒、更衣后,下拜说:“涿郡的村夫刘备久闻先生大名。”
在草堂上,诸葛亮向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见刘备态度诚恳,终於答应帮助他,呈上「隆中对」分析天下三分的大势。有了诸葛亮,刘备才得以实现自己匡扶汉室的宏图。

2.如鱼得水 东汉末三国 喻得到跟自己相投合的人或找到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环境。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孔明)出山之后,「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大事,把孔明当作老 师,关羽、张飞看在眼里,很不痛快,就对刘备说:「孔明年纪轻轻,有甚麼才学?大哥你对待他实在是好过头 了,又没见到他显示出甚麼其本事!」刘备劝解他们说; 「我得到孔明,如鱼得水,两位弟弟不用再多说了。」

3.初出茅庐 东汉末三国 比喻刚进入社会工作,缺乏实经验 诸葛亮随刘备到新野后不久,曹操就派了夏侯敦领兵十万,到达博望城,逼近新野。刘备叫来关、张二人商议迎敌,张飞原本对刘备说的「得了孔明如鱼得水」很不服气,便赌气地说:「哥哥何不就派「水」去迎敌? 刘备说:「智谋靠孔明,勇武须二弟,怎麼可以推诿呢?」 刘备叫孔明指挥作战,孔明怕关、张等人不听从号令,便要了刘备的宝剑和印章,显示他真正掌握兵权,「违令者斩!」孔明派兵遣将,在博望坡火攻曹兵,大败夏侯敦。
这场漂亮的胜仗,使关、张二人打心眼开佩服诸葛亮,从此诚心诚意地听从他的调遣。《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有首评议诗赞扬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成语「初出茅庐」原说诸葛亮出山后初掌兵权就打胜仗,后来则用以比喻刚刚进入社会工作,缺乏实际经验。
4.锦囊妙计 东汉末三国 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妥善办 法
孙权为了控制挟持刘备,接受了周瑜提出的「美人计」,假意要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刚刚死了妻子的刘备,骗刘备到南徐招亲,然后打算将他软禁,作为人质,再派人去夺还荆州。刘备接见了孙权的使者,心存疑虑,诸葛亮却叫他放心大胆前往,满有把握地表示会「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并叫赵子龙护送刘备。临行,诸葛亮把赵子龙叫到跟前,交给他三个锦囊,跟他耳语道:「你保护主公入吴,应该领受这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可以依照顺序施行。」赵子龙依计而行,迫使孙权嫁妹弄假成真,后来又护卫刘备和孙夫人安全地离开吴地,逃出虎口。
5.一时瑜亮 东汉末三国 指同时存在的才干能力相当而又相抗衡对峙的两个人。 周瑜一直要置刘备与诸葛亮於死地,但是他的计谋却一个一个地被诸葛亮破坏,《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至五十六回描述了「孔明三气周公瑾」的故事,周瑜心胸狭窄,身上本来带有箭疮还末痊愈,气怒之下,终於死去, 他临终时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天底下有了个周瑜,为甚麼又还要再有个诸葛亮呢!」由这个故事引出「一时瑜亮」这个成语。
6.吴下阿蒙 东汉末三国 指杰出人才,在他才华尚未显露出来的时候 吕蒙是三国时代孙吴人,吕蒙年幼时家境贫寒,没有机会读书。后来在军队里,也很少有学习的机会,所以文化水准较低。孙权见他年轻有为,劝他多读些书。吕蒙心想:读书是文人学者的事,领兵上阵的人只要能打仗就行,哪里还需要读什麼书呢?於是便推托道:"军队里事情太忙,没有空闲时间读书。"孙权听了,很严肃地跟他说:"我不是要你做一个精通古今的博士,只要你粗略地看看各种书,多知道一些往事,能够拿历史作为镜子。我比你忙得多,但我还经常抽空读书,觉得大有好处 。"吕蒙从此勤奋读书,后来,他担任吴军的最高军事统帅,有勇又有谋。人们以"不再是吴下阿蒙"来形容他从一个纯粹武官变成文武全才。
7.士别三日 三国 一个人短暂时间没有见面,再面面时进步很多、很快的意思 三国时,设计击败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杀死关羽者是孙吴的吕蒙。 吕蒙本来是一个轻视学习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麼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麼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又有内涵,踉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头头是道,使鲁肃觉得很惊讶。便笑著开玩笑:
“现在,你的学识这麼好好,既英勇,又有计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人别后三天,就要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去看人!”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后来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一个人短暂时间没有见面,再面面时进步很多、很快的意思。
8.言过其实 三国 指说话的人,往往超过他实在的本领,只会说大话,不会做大事 三国时,刘备为关羽复仇,出兵伐吴,失败退至白帝城,忧愤病倒,将要死的时候,托孤给诸葛亮;并告诉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所说的话,往往夸大,言过其实,今后丞相用他时要格外谨慎。」刘备死后,司马懿出兵攻打街亭,马谡向诸葛亮请求自己愿意去守街亭,结果因才智不够,弄得街亭失守。诸葛亮认为他不听军令,而把他杀了,忽然想起了刘备临死的嘱咐,不禁悔不当初。
9.望梅止渴 三国 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半朵云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裏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麽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沈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麽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於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著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裏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裏,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10.乐不思蜀 三国 形容一个人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刘备去世后,由儿子刘禅继位,刘禅的小名叫阿斗,是个愚笨无能的人。一开始,由於有诸葛亮等有才能的人辅佐,所以还没有什麼大问题。后来,这些贤人先后去世,蜀国也就很快的被魏国灭了,刘禅因此投降被俘。
他投降后,被安排到魏国的京城许昌居住,并且封为安乐公。有一次,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司马昭说:「安乐公,您离开蜀地已经很久了,因此我今天特别安排了一场富有蜀国地方色彩的舞蹈,让你回味回味啊!」
这场舞蹈跳得刘禅身旁的部属们非常难过,更加想念他们的家乡。然而唯独安乐公刘禅依然谈笑自若,丝毫没有难过的表情。司马昭问道:「你还想不想回西蜀的家乡呢?」刘禅答道:「这里有歌有舞,又有美酒好喝,我怎麼舍得回西蜀国呢!」
「乐不思蜀」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忘记他原来的国家,只懂得享受。现在普遍用来形容在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的情形里。
1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国 比喻一个人心怀不轨已人尽皆知 三国时代,司马懿杀了曹爽,掌握了魏国实权。他死后,他儿子司马师又掌了权。司马师对反对他的大臣大开杀戒,废除了魏少帝曹芳,改立曹髦。对不服从的地方势力东征西讨。司马师死后,他弟弟司马昭做了大将军。司马氏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专横。魏帝曹髦忍耐不住了。
有一天,曹髦对三个近臣说:“司马昭想篡权夺位的野心,连过路人都知道了,我不能再忍受了。今天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 从怀裏掏出一道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说:“我已经下了决心,就是拼个死也不怕。”说完他进宫去了。这三个近臣当中,有两个人马上溜出去向司马昭报信。
当二十岁的曹髦集合了宫内的禁卫军和侍从太监,吵吵嚷嚷的从宫裏杀出来,就被司马昭的人马保围。曹髦最后被杀。
12.闻鸡起舞 东晋 比喻有志之人,能够及时奋发自励 晋朝时,祖逖和刘琨与两人意气相投,对於当时内忧外患的国家危局抱著共同的看法;也怀著共同的报国决心。两人夜间同睡一床,经常谈论国家大事到深夜。一次,半夜裏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乾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牀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於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一方面可以强健身体,另一方面也可以练习高超的剑艺,期待有机会能报效国家。
13.枕戈待旦 东晋 形容一个人,他惦念著国家安危,把武器当枕头,不敢安睡,随时准备杀敌报国。 五胡乱华,晋朝将国都南迁。此时祖逖则带领了一支军队,到北方去跟胡人作战。当船横渡到江心时,祖逖握著船桨,敲击著船舷,慷慨激昂的说:「要是不能消灭胡人的话,我就跟这只桨一样。」说完,只见他用力一折,把船桨折断,然后投入江中。那船桨很快的就被滔滔的江浪给淹没了。
刘琨辗转从朋友那儿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心情十分激动,希望自己也能像祖逖一样,为国家效劳。因此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上,他悲壮的写著:「我现在每晚都枕著戈不敢沈睡,总盼望赶快天明,好消灭来侵犯我们的胡人。」
14.口若悬河 东晋 比喻人善於说话口齿十分流利。 郭象是晋朝有名的玄学清谈家,从小聪明伶俐,再加上自己的努力,长大后上知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当代人对他十分尊重。朝廷请他作官,他却拒绝说:「当官不适何我,读书讲道是我一生最快乐之事!」正因他知识丰富,所以常能尽情发挥自己的见解,辩才无碍,太慰王衍常称赞他:听郭象说话好比悬在山上的瀑布,一直往下灌从没有枯的时候。於是后人便引这话为「口若悬河」。

15.袒腹东床 东晋 形容一个人不指小节,率性潇洒 东晋时,王家和谢家都是领袖群伦的大家族,社会地位崇高,时人称他们为「王谢」。王羲之,字逸少,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留有最响亮的名声。王羲之出身王家,是当时重臣王导、王敦的侄子。当时的太尉想和王家联姻以提高声望,於是就派他的学生作代表到王导家裏去挑选女婿。王导把他的儿子、侄儿通通叫出来,在东厢房接待贵客。郗鉴的学生会见了王家的诸位少爷之后,就回去向郗鉴报告:「王家的少爷个个都好,只是他们听到了相公要挑选女婿的消息以后,个个都打扮得齐齐整整,装模作样的循规蹈距;其中只有一位少爷,毫不在乎的在东床上,光著肚皮,在那儿吃东西。」郗鉴说:「那个人就是我所要的好女婿!」於是马上派人再去打听,原来那人就是王羲之,郗鉴就决定把女儿嫁他。
「东床快婿」的典故,就是从这儿来! 一直到今日「东床」仍为女婿的别称。从王羲之袒腹东床的举动,反映出魏晋名士的放达之风。
16.杯弓蛇影 东晋 指一个人心里疑惑害怕,因此疑神疑鬼、胡乱猜测的情形 晋朝时有个叫乐广的人,他很喜欢清谈,所以常常请朋友到家里喝酒聊天。有一次,有个好朋友很久没有来了,乐广觉得很纳闷,就要仆人把那个人请来。乐广问起他,为什麼这麼久没来,朋友答道:「上次到你这里来聊天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忽然看到杯子里面有条小蛇在晃动。当时觉得很恶心,可是酒己经喝下了,也没有办法,回到家我越想越不对劲,结果就生病了。」
乐广听了觉得很奇怪,把上次没喝完的酒拿出来,倒了一杯仔细观察,却连一只蚂蚁也没看到。突然他看到墙壁上挂有一张弓,於是灵机一动,把酒杯移到那天朋友坐的位子上,然后问他说:「杯里还有你以前看到的情形吗?」这时候只见杯里出现了一条小蛇在蠕动。朋友吓了一跳,回答说:「是啊,是啊,就跟上回的情形一样啊!」乐广抬头一看,果然是墙上那把弓的倒影映在酒杯里。乐广於是把真相说明,朋友听后「豁然开朗」,也就「不药而愈」了。
所以只要心里疑惑害怕,因此疑神疑鬼、胡乱猜测的情形,都可以「杯弓蛇影」来形容。
17.入木三分 东晋 形容笔力很强;或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描写生动至极 有一次书法名家王羲之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著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裏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18.东山再起 东晋 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掌权,也比喻失败以后卷土重来。 《晋书‧谢安传》记载,东晋时谢安退职后在会稽(在浙江绍兴)东山隐居,后来朝政不稳,皇帝请谢安回朝掌政,於是谢安从隐居的东山出来再次担任要职。
19.投鞭断流 东晋 军队庞大,将士众多 东晋时,黄河流域以北的地方,都给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五种胡人占据了;他们都分别先后建立了许多个国家。后来氐族中苻姓的人,建立了一个秦国,历史上叫它作苻秦,也叫作前秦。前秦有一位知人善任的君主,叫苻坚,他任用了王猛作宰相:王猛是一位本领很大的政治家,他虽是汉人,却深受苻坚信任,替苻坚奠定了许多良好的政治基础,使前秦强大,吞并了其他的小国,统治著整个的我国北部,和当时南方的东晋对立起来。后来王猛死了,苻坚企图并吞东晋,统一整个中国。
当他准备大举兴兵南伐之前,他的大臣谏阻他说:「晋是汉族统一的政府,而且据著长江的险固,又获取得人民的拥戴,我们是不能向它发动侵略的。」苻坚恃著自己国势的强盛,兵马众多,便很骄做地回答道:「我统领著这百万大军,每人把他的鞭子投进长江的水裏,也足够截断了长江的水流,驱众前进,你叫他们有什麼险固的形势值得倚恃?」后来苻坚倾了全国的兵力,和东晋的军队在淝水决战,最终被晋军的将领谢玄打败了,前秦不久便四分五裂地解体了,东晋才暂时安定下来,南方才不至沦陷在异族的手裏,这场有名的战役,史称「淝水之战」。
20.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东晋 形容一个人十分疑惧、害怕的意思 《晋书》中记载著淝水之战的故事:前秦苻坚率领著八十万大军,在淝水的岸边布阵,想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大举渡河侵犯东晋。当时,谢玄奉命率领北府兵平乱。谢玄知道苻坚的实力雄厚,正处在优势的地位,晋军如果和他们正面作战,一定会吃大亏的。经过几次的策画,东晋决定采用反间计、突击偷袭的战术。
当苻坚军队渡河至一半,间谍朱序高喊前秦大败,再加上北府兵勇猛善战,苻坚的士兵吓呆了,不知如何是好,纷纷逃命。谢玄便就趁著苻坚军心散乱的时候,奋勇进攻,使得苻坚的军队乱成一团,稍有风吹草动,风啸或鹤鸣的声音,都以为是来袭的兵马。就这样,前秦的军队被谢玄的八千精兵,打得溃不成军,苻坚只好回北方去,原本已统一的五胡十六国又再告分裂。

中流击楫 东晋 祖逖
东山再起 东晋 谢安
自毁长城 刘宋 檀道济 刘义隆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前秦 苻坚
还有很多了。我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三顾茅庐 如鱼得水 .初出茅庐 锦囊妙计 .一时瑜亮 .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 言过其实 望梅止渴

投鞭断流(淝水之战)
偷香窃玉(好像是关于太后贾南风的侄女)
东床快婿(王羲之)

闻鸡起舞 东晋 祖逖
鹤立鸡群 西晋 嵇绍
一时就想起俩


魏晋南北朝时间轴
南北朝(420年—589年)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439年 —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通常被简称为“魏晋南北朝”,而不是“蜀晋...
「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魏晋南北朝时间轴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到589年。1、曹魏:公元220年到265年;曹丕篡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共历五帝、46年。2、蜀汉:公元221年到263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曰汉,史称蜀或蜀汉,共历二帝、43年。3、孙吴:公元229年到280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建都于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

魏晋南北朝的朝代顺序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时期的一段时期,大致时间跨度从220年到589年,期间历经魏、晋、南朝、北朝等朝代。朝代的顺序如下:1. 魏朝(220年-265年):三国时期曹魏的政权,由曹操的儿子曹丕篡魏称帝。2. 西晋(265年-316年):三国时期孙吴被西晋所灭后,司马炎建立政权,因为其政治、文化和经济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一共经历了多少年?
魏晋南北朝(222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个时期由222年最后孙权称王时开始,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重新统一结束,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

魏晋,南北朝和六朝有什么区别啊
1、时间跨度不同 魏晋:公元220年—420年。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六朝:公元222年_589年。2、朝代不同 魏晋:魏晋中“魏”指的是三国北方政权曹魏,而“晋”指的是司马氏建立的晋朝。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

“魏晋南北朝”明明晋在前魏在后,要表述成魏在前晋在后?具体如何呢...
魏晋南北朝,时间顺序就是这样的啊,指的是曹魏、西晋、东晋、南北朝这一段时期,直到隋朝统一,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乱割据,三十多个大小王朝更替,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非常大。有人说魏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实在不知道脑子里想的什么,这里吐个槽,无其他意思。魏晋 魏,实际上就是汉末之后的三国时期...

两晋南北朝和魏晋南北朝一样吗?不一样的话它们各自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 东汉灭亡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但是由于魏国是篡夺了汉的政权,且存在时间三国里较长,实力最强,并且占据了中原——在古代中原是文明中心,并且后来的晋国也是从魏国手里篡夺的政权,所以有人称之为“魏朝”。所以魏晋南北朝其实是用魏代替了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包含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顺序
魏晋南北朝“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晋”指的是西晋和东晋,南朝指宋、齐、梁、陈,北朝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扩展资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顺序:北朝:十六国,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南朝:东晋,宋,齐,梁,陈。魏晋南北朝“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晋”指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权分立与更迭频繁: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如魏、蜀、吴三国鼎立,以及后来的西晋、东晋和南北朝的更迭。这种政权分立与更迭频繁的局面,使得政治局势动荡不安。2. 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中原...

三水区15049816525: 魏晋南北朝 - 搜狗百科
泣胥康利: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即魏蜀吴三国鼎立,东西两晋和南北朝,南朝即宋齐梁陈,北朝有十六国,北魏,东西两魏,北周,北齐.

三水区15049816525: 魏晋南北朝的具体含义,都有哪些朝代,具体些…… -
泣胥康利:[答案]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

三水区15049816525: 魏晋南北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泣胥康利: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基本分裂的时期.这个时期由220年曹丕强迫东汉汉献帝禅位,建立曹魏开始,到589年隋朝灭...

三水区15049816525: 五代十国 魏晋南北朝 -
泣胥康利: 五代指的是唐朝灭亡后在中原地区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十国指的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等十个在中原周边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 这个加起来统称五代十国 魏晋南北朝指的...

三水区15049816525: 魏晋南北朝历史 -
泣胥康利: 指自曹丕建魏,东汉灭亡以来,一直到隋朝统一的历史,三国归于晋,后由于外族入侵,晋迁江南,称东晋,北有16国,称东晋16国,刘裕于公元420灭晋建宋,拉开南北朝历史,南朝为宋齐梁陈,北朝为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此外在西北等地有小国,如北凉

三水区1504981652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
泣胥康利:[答案] 其一,深层的分裂局面.这一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只有21年,即280年司马氏灭吴,到301年“八王之乱”全面爆发.而即... 这既造成了中央与地方的争衡、内外的对抗,也进一步加深了魏晋南北朝大分裂局面下的地区割据与对抗倾向. 其二,复杂...

三水区15049816525: “六朝”、“魏晋南北朝”到底指哪段历史时期 -
泣胥康利: 魏晋南北朝是指三国后至隋朝前的一段时间.三国是魏蜀吴,魏灭了蜀,后被司马氏篡位(有典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改国号为晋.晋又灭了吴,实现了大一统.后来发生“八王之乱”,当黄河流域陷入大混乱时,江南较为平静,中...

三水区15049816525: 魏晋南北朝历史有关魏晋南北朝的详细历史 -
泣胥康利:[答案] 魏晋南北朝是指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段,始于东汉的灭亡,终于隋朝的建立,主要包括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与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

三水区15049816525: 何时建立魏晋南北朝?
泣胥康利: 魏晋南北朝( 220〜589),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只有37年的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 这个时期由220年曹丕承东汉汉献帝禅让,建立魏朝(曹魏)开始,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重新统一结束,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 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 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