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情感

作者&投稿:台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命运》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感情?~

《命运》交响曲产生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18 0 3-1812年。这段时间也被称为贝多芬创作的“英滩年代”。第三《英雄》交响曲中确立的英雄形象,在第五 《命运》交响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戏剧性的紧张冲突和斗争性的严酷惨烈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程度。贝多芬内心尖锐的、无以调和的矛盾和多种多样的对立情绪波表达的淋漓尽致。艺术成就上达到了思想更统一、主题更集中,形式更严谨的新的高度,成为古典主义的典范之作而名垂乐史。 《命运》交响曲由4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开门见山的“命运敲门”动机作为呈示主部主题的核心音型,以庞大的乐队全奏的音响轰鸣着倾泄下来,邪恶而不可一世。但正加贝多芬斯呐喊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主客观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副部主题由圆号的号角音响引出,旋律抒情而温暖,慰藉而清新,这就是人们为之浴血奋战,付聘切的理想。命运主题渐渐地又居于主导地位,展开部开始了。展开部两军对垒,双方拼杀的天昏地暗。在现部主部主题中,双簧管好似战马哀鸣的、悲戚的华彩乐句后,英雄又从血泊中站了起来,在副部主题“理想与信念”的支持下,新的战斗又开始了。在规模宏大的结束部中,贝多芬博大的音乐思维得以继续展开。第一乐章在热烈、亢奋的尾声中结束。在第一乐章里,有时凶恶的命运占了上风,有时英雄的声音威严而凛然。胜利的道路还很漫长,艰苦的斗争还将继续。 第二乐章最辉煌的抒情诗照,表现了主观感情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深沉的情感、光辉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构成了第一主题宽广、沉稳的特征和第二主题颂歌般的进行曲风格的旋律,两个主题最终发展成为一首英雄精神力量的赞歌。 第三乐章是英雄战胜命运的最后一次搏斗。第一主题是英雄内心世界的又一次深邃的刻划与写照,神秘的柔婉叹息、动荡不安、犹豫甚至顺从与激情的急邃冲动交织在一起。第二主题是命运动机的变形,具有威慑和挑衅的意味。一个民间舞蹈般的、强烈而激越的主题给音乐带来了根本性的转折,预示了英雄最后的胜利。 音乐不间断地直接进入第四乐章,在不安定的微弱气氛中,太阳突然冲破乌云,喷薄而出。这是一首宏大壮丽的凯旋进行曲,胜利狂欢的情绪贯穿整个乐章。黑暗必将被战胜,光明和胜利是不可抗拒的。

采纳哦

感受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英雄气概与人民无畏的斗争精神,听出贝多芬对人民革命的崇敬以及对斗争精神的赞颂.

“自由”,一直是贝多芬心目中不可颠覆的信念。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受到了“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几年就已经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民主主义思想。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了贝多芬极大的启发,从而奠定了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信人类的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的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他曾在自己的札记中写道:“自由!!!能有什么东西比它更是人们所需要的呢?”“我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会背弃真理!”“在艺术界里,如同在一切伟大的创造里一样,自由前进就是目标。”这就是贝多芬的创作誓言。而他也正是遵循着这一誓言创作了许多不朽的篇章,从而实现了他“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理想。
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在作曲技术上有许多新发展,例如他扩充了奏鸣曲式结构,加强了它的表现力。他的主题、过渡、副主题都连接得很紧凑,若一气呵成。转调也更自由,打破了过去各乐章之间以及主题与副主题之间的调性关系的陈规,使调性色彩更加丰富。贝多芬以感性来驾驭理性,以内容来牵制形式。但是由于调性过于激进,使得很多人第一次听到他的音乐时都会自然地掩耳。有人形容贝多芬的音乐会使人产生或不安、憎恶、痛苦或激烈的情绪。但这正是他唤起人们灵魂深处永无止境的渴望的方式。也正式浪漫主义的本色。
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广阔,形象宏伟,对比鲜明且感情深邃。他在创作中的独创精神是他人所无法比拟的。正是源于这样的创作风格,他在处理奏鸣曲式的时候,偏重于采用扩充的方式并加以丰富的创作形象。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一个时代。海顿的音乐是永远同斗争绝缘的,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感性抽象力并对人类生命中的人性体现赋予浪漫主义的理解。而莫扎特却追求那驻于内在精神之中的超人的神奇的东西,我们在他音乐中洋溢着的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背后,也能感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感伤。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1802—1812年是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成为了他的“英雄年代”。然而这一时期也是贝多芬遭受最大痛苦的时期。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感到了听觉的日渐衰弱。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的时候痛不欲生,几近宣布音乐生活的结束。作为一位音乐家,有什么能比失聪更令人难以消受的?贝多芬把耳聋的残酷事实看作是死亡对生命的威胁,并在极度悲哀和恐惧之中暗自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城遗嘱》,贝多芬想了结自己的生命,没有听觉无疑是逼他走进痛苦绝望的深渊,残缺的生命要怎样才能使他继续坚持艺术的信仰?
幸运的是贝多芬用他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战胜了个人的痛苦和绝望,凭着对艺术的坚持和惊人的意志走出了痛苦的阴影。苦难变成了他创作的力量和源泉。《英雄》交响曲就是在这样一种精神中爆发出的前所未有的生命洪流,它是在精神近于崩溃时点燃起的生命火花,不仅标志着贝多芬精神状态的转机,也是标志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所有伟大艺术家的创作都是一种本能的冲动,而这种无意识的冲动是因为感到某种压迫着他的力量,而这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又支配着他去行事。从这一意义上说,《英雄》是对此所做的最完整而又最极端的诠释。它正是一种唤起了对无限的渴望,要打开通往不可能之域的冲动。《英雄》是贝多芬深陷痛苦时创作的,也正是他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胜利象征!
《英雄》完成于1804年展示了从黑暗走向光明胜利之路的整个历程,表现出了贝多芬深层的情感和丰富激烈的对比。
从第一乐章开始,便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宏伟壮观的战斗图景。它以雄伟、果敢的总奏和弦开始,紧迫且恢弘,体现了英雄意志的充沛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在一段简短引子严峻有力地冲击之后,河堤被冲决了,生活的泉流以其不可遏制的力量浩浩荡荡冲击海洋,各种乐器奏出的声音汇成一股激流,强烈地冲击着每个人的心弦;中间情绪虽有所缓和,但英雄意志的激流仍然没有停息,惊慌的沙沙声,悲戚的申诉,崇高的筹思,以及胜利的呼喊,仍是乐曲的主旋律。
罗曼•罗兰曾这样描绘这一乐章:“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种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洪水的激流汹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在这浪花中到处涌现出悲歌之岛,犹如丛丛树尖一般。不管这伟大的铁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对立的动机,意志还是未能获得完全的胜利……被打倒的战士想要爬起,任他再也没有气力;生命的韵律已经中断,似乎已濒陨灭……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突然,命运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动的紫色雾幔。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
复活的英雄战胜了敌人,胜利凯旋。一切都染上了喜悦的光彩,紧张不安的呼喊第一次消声匿迹,尖锐而激动的音调,转化为安宁、悦耳、素朴而欢乐的音响。困难已经克服,斗争以胜利告终,现在只是欢呼与狂舞!
第二乐章是著名的“送葬进行曲”,这一部分宛如死亡临近的压迫,沉郁却又激亢的情感几乎让人屏息以聆。英雄死了,音乐速度变得缓慢,并由激跃转化为沉思与悲哀。小提琴在低音区发出的低微的音响,抒情诗般的旋律,像浮雕一样构成一幅庄严肃穆的葬礼行列。悲痛之中,人们又开始回忆英雄生前的战斗业绩,明朗的英雄性旋律取代了伤悼的情绪,我们似乎又听到了军号和战士的呐喊声,似乎又看到了战场上拼杀和刀光剑影。这是对英雄业绩的缅怀,对英雄功绩的赞颂。英雄虽死,但他获得了永恒的荣誉,他所殉身的事业胜利了。缅怀英雄业绩,人们更为悲哀,音调时断时续,送葬的人们已泣不成声了。
第三章渐渐远离了沉痛的死亡问题,弦乐器发出隐约的沙沙声,起初微弱却呈现出无比的朝气。紧接着,在激昂愉快的情绪中,活泼、清晰的基本主题象激流一样直泻,前进!
最后一个乐章以希腊神话故事的普罗米修斯精神为主题,把英雄的不屈不挠,发挥地淋漓尽致,使短暂的音符如火花般激越、崩进。整个乐章声势浩大、热闹、隆重,人们尽情地跳着各式各样的舞蹈,庆祝英雄的胜利和凯旋。
贝多芬真心拥护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于1802年开始创作这首交响曲,准备奉献给他所崇拜的拿破仑。1804年总谱完成时扉页上写着“题献给拿破仑•波那巴”,但当他听说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勃然大怒,撕掉了扉页,同年十月出版时总谱改成了这样的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这些更证明了贝多芬一生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更明确了《英雄》这部作品的深刻主题。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而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曾经,他激励、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如今他依然感动和振奋着我们!

由《英雄》感受贝多芬的巨人风格
http://hi.baidu.com/%C8%CB%BC%E4%B4%CA%BB%B0123/blog/item/1457711773e1ea5bf3de3210.html

作曲家:贝多芬
乐曲名:《英雄》交响曲
当我们一想到《英雄》交响曲,眼前马上就会出现一幅波澜壮阔的骑兵飞奔的场面,代表着我们的思想;然后非常快地,我们就会进入丧礼进行曲中,在强度上达到了顶点,时间的流逝似乎也已转化为乐声,时间的流逝似乎也已转化为乐声,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广阔与雄浑。第三、四乐章胜利的英雄气概与喜悦的欢呼,又与悲剧性的葬礼形成对比。正由于创作中的这些不同效果,带给交响曲中的最末乐章一种史无前例的风格,各种对比的情感在这里冲突、交汇、融合。《英雄》就像一个奇迹,是贝多芬音乐的登峰造极之作,它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创作及首演时间:1802年秋动笔,1804年完成。1804年4月初演于维也纳。
创作背景:《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曲创作的一大转折,他第一次以心目中的英雄为象征,以全新的风格,全面地体现了他的英雄性的构思,热情地歌颂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英雄”本是贝多芬献给拿破仑的一首交响曲,,原题“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因为贝多芬那时候认为拿破仑对欧洲的和平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后来拿破仑称帝后贝多芬怒不可遏,一气之下撕掉了“英雄”总谱的扉页。所以,“英雄”是贝多芬表达对人类和平作出贡献的英雄人物的崇敬的~~~~~~


贝多芬把《英雄交响曲》改名,体现了什么精神
贝多芬谱写英雄交响曲,是致献拿破仑,以赞赏其在法国大革命上的英勇表现,贝多芬追逐自由、民主、平等、博爱,这也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时代主题。但是当听到拿破仑复辟帝制,勃然大怒,将总谱标题改成了:”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这体现了贝多芬不屈不挠,不为权势所逼的刚正精神,更...

英雄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但当时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英雄》的曲名。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为哪个英雄人物创作的?
所以,也有人认为,不能完全地将《英雄交响曲》看作一部描绘拿破仑形象的作品,它是贝多芬对英雄这一形象的抽象理解。当拿破仑维护共和制的时候,贝多芬才将其看作英雄。相反,拿破仑称帝时,他的形象就脱离了贝多芬的创作初衷,贝多芬的创作是纯粹而抽象的,并不指代某一具体人物。参考资料:《贝多芬:无...

英雄命运夜曲都是谁的作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为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

...称帝把写的曲子改成《英雄交响曲》 反应了贝多芬怎样的人格精神...
贝多芬是个从来不畏强权,反对专权的自由爱好者,他开始以为拿破仑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果实,是欧洲可以崇拜的革命英雄。后来拿破仑称帝,贝多芬认为他违背了自由平等的原始纲领,一怒之下改为英雄交响曲,反映了他爱好自由,和平,平等,不畏强权,拥有坚定信念的伟大人格精神。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艺术中的--- 艺术?
《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在艺术创作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古典音乐中的杰作,也是现代艺术的先驱。该作品超越了传统的维也纳古典交响乐风格,展现了贝多芬作为作曲家的成熟和创新。以下是该作品的几个显著特点:1. 创作内容与社会思想的结合: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明确地将先进的社会思想融入音乐之中,...

贝多芬主要的四部交响曲作品分别是 《英雄》 、《 》、 《田园...
从《第一交响曲》开始,贝多芬就赋予他的音乐以新的精神。《第二交响曲》更接近浪漫主义精神。《第三交响曲“英雄”》是献给他心目中给人类带来自由、平等、博爱新时代的英雄——拿破仑的。《第四交响曲》性格幽默,富于生活气息,有不少民间风格的音乐主题显现。《第五交响曲“命运”》可以说是他最集中...

贝多芬的《英雄》为谁而写的?
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但当时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英雄》的曲名。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

请问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创作背景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②他怒气冲冲地撕毁了刻在乐谱上的那一页。并在乐谱开头亲自谱写了《缅怀伟人的英雄交响曲》,后来出版时,名为《英雄交响曲》。在那里,我认为它是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创造的。3、作品的思想。①《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在极度痛苦中创作的。它也是他死后来世胜利的象征!贝多芬用对艺术、对生活乃至...

历史《英雄交响曲》的创作反映了贝多芬什么样的政治立场?
原本他这首曲子是要献给拿破仑的,赞美他对大革命的贡献。但后来拿破仑称帝了,于是就改成英雄交响曲。说明贝多芬支持资产阶级革命,反对封建帝制。

黄石市18898869445: 贝多芬的《英雄》有什么特点 -
俎蒲严弗: 《英雄》完成于1804年展示了从黑暗走向光明胜利之路的整个历程,表现出了贝多芬深层的情感和丰富激烈的对比.从第一乐章开始,便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宏伟壮观的战斗图景.它以雄伟、果敢的总...

黄石市18898869445: 英雄交响曲的主题 -
俎蒲严弗: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 第三交响曲 《英雄》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

黄石市18898869445: 贝多芬的<英雄>是第几交响曲? -
俎蒲严弗: 第三《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第六《田园》交响曲 第九《合唱》交响曲 带有标题的就这四部交响曲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 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

黄石市18898869445: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英雄”形象是指什么? -
俎蒲严弗: 一开始是拿破仑,这第三交响还有个副标题就是献给拿破仑的,但是后来拿破仑称帝,贝多芬伤心了,就直接改成英雄了

黄石市18898869445: 从贝多芬的琴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他怎样的高尚情怀?
俎蒲严弗: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

黄石市18898869445: 贝多芬在创作英雄交响曲时抱着什么态度创作? -
俎蒲严弗: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The Symphony No.3 in Eflatmajor,Op.55),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于1804年,作品55号.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

黄石市18898869445: 听贝多芬的《命运》和《英雄》;谈谈你对交响乐《命运》或《英雄》的心得体会? -
俎蒲严弗: 你只需听,在深夜倾听…你将会明白~《英雄》的最后所表现的东西,不是在比利时,是在波兰.《命运》或者《合唱》是使人极激动的,尤其是《欢乐颂》的主题片断,高尚、美丽…所有美好的的字眼都太不足道.在听的时候,我们不只是在听乐音,还在有意无意的听某些事物………听.

黄石市18898869445: 贝多芬英雄第二乐章的听后感!! -
俎蒲严弗: 听到这个乐章,就想到了拿破仑,事实证明,任何一个英雄都会有失败,就像拿破仑的滑铁卢和英雄的第二乐章产生的共鸣

黄石市18898869445: 简述贝多芬三个时期的创作特征和代表作品 -
俎蒲严弗: 1、维也纳初期是1794—1802年.这一时期他写了13首钢琴奏鸣曲.贝多芬音乐风格中最有代表意义的“英雄性”在这些作品中有了初步的体现.诞生于该时期的《悲怆》则是他受到耳聋威胁时的痛苦内心的表白.2、成熟时期是1803—1814...

黄石市18898869445: 如何评价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
俎蒲严弗: 《英雄交响曲》是德国音乐作曲家贝多芬在交响曲创作上的1部非常光辉的作品,它标志着古典主义音乐艺术的1次大变革,成为贝多芬交响曲创作和全部交响曲创作的重要里程碑之1,它完全确立了贝多芬自己的音乐创风格格.这部交响曲全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