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四征、四镇和车骑将军同都督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乾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职位众多,都督、车骑、四征、四镇哪个权位重?~

我们看历史书籍或者各种小说,在战场中总是这位将军,那位车骑被各种称呼弄的晕头转向。而这些武官职称出现最多的莫属三国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政局最混乱而兵制也在不断的完善。所以在三国时期,像车骑,四镇和四征等都只是一种名称,而具有真正实权的是在都督手里。
兵制的改革跟完善
早在魏晋时期,朝廷将军队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央军,直接由帝王管理。另一种是地方军由当地的太守或者刺史管理。到了东汉,董卓,袁绍等人都是地方军发展起来,所以司马炎就将地方军废除。那时的地方军一般只负责处理当地的政务,包括防备敌方,维护治安等。有时候还会受到中央军的调遣去战场打仗。因此又被称为外军。后来天下大乱,各方势力竟相出现,当权者逐渐发现制度不完善。等到曹丕即位才发展大将军曹真为都督中,管理外军的所有事宜。
都督权利扩大
魏国的中军以曹操亲军虎豹骑为基础,主要是保护帝王的安危。像车骑将军就属于中军,而四镇跟四征则属于外军,两者在职称跟权力方面都相差很大。中军以中将军,中护军等为统帅,负责皇城内各项工作与安全,中护军负责京城外的工作与安全。外军就是中央军驻守在地方的军队,外军的指挥权都在都督手中。历史上的司马氏篡魏就是因为都督的职位大力发展军队规模,最终以绝对优势碾压魏国。
都督成为权臣标配
到了两晋时期,兵制已经发展的相对完善了。这时的车骑将军已经没有两汉时那么显赫,主要表现在权利这块,地位方面车骑将军还是最高级别的,但是实权都归到都督手里。所以武官中当属都督权利最大。

其实在三国时很多官制都被改了,一下是汉朝官制。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 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车骑将军 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 卫,掌宫卫。第二品。
卫将军 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在将军中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辅国大将军 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 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镇军将军 秩位次于镇军大将军,第三品。
征东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征北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魏文帝时位次三公,吴蜀亦置。
征南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征西将军 东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东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东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西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西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左将军 汉有左将军,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绶,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平时 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朝议,决定国家大事,若领尚书事就 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
右将军 汉有此职,金印紫绶,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 参与中朝议、决定军国大事,再领尚书事则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有官属。
前将军 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临时设 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横江将军 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护军将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 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安南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平南将军 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 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征虏将军 魏沿汉制,第三品。吴蜀亦置。
后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武卫将军 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 兵。吴亦置,典宿卫。
奋武将军 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 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建威将军 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振威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沿置,第四品。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
昭德将军 魏置,第五品。
昭武将军 魏置,为第五品
建武将军 曹魏置,第五品。
扬武将军 东汉年间有此职,三国均置。
平戎将军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虎威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辅国将军 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安远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折冲将军 魏所设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吴亦置,蜀无。
破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讨逆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讨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蜀置此官,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后不复置。
讨寇将军 魏置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荡寇将军 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牙门将军 魏文帝黄初年间始置,第五品,无定员。蜀吴亦置。
偏将军 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平东将军 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北将军 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奋威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折冲校尉 汉末,曹操任奋武将军,任夏侯敦为折冲校尉,后不置,蜀无。
越骑校尉 汉武帝始置,掌越骑。东汉沿置,设越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卫兵。三国均 置。
督军校尉 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赞军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赞军校尉为吴置,鲁肃任之,助周 瑜参赞军务,故以赞军名之。
昭信校尉 三国时蜀置,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号。
儒林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于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为 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军议校尉 参议军事的官位。
先登校尉 三国时统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吴置。
汉八校尉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又有胡骑校尉, 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中垒校尉,屯骑校尉

看三国魏晋的史书也好,小说也罢,我们总是被各式各样的官职名称绕晕,文官还好,多看几遍也就明白了,像丞相、尚书、州牧、刺史、太守等,大多能搞清楚,可轮到武职,彻底抓瞎了。

不少人知道武职中的级别高低,例如最高级别的大将军,次一级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再次一些的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征、平也是加方位)、四征、四平,以及最后的杂号将军。

这些将军名号大多是了解的,可对于护军、领军以及三国两晋时期的“都督”就有点懵了,护军、领军、都督同我们上述的将军,哪个权位更重呢?

两汉时期,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并不常设,朝廷有战事,便会任命一位大将为车骑将军或车骑大将军,带不带“大”字,须得看这位大将的威望、资历的高低。

东汉外戚邓骘、窦宪,领兵讨伐匈奴、西羌等,皆是以“车骑将军”的名义出征。两汉时期,一旦出现骠骑、车骑名号,便是时局不稳有了战乱。

东汉末年的曹操,虽然大多沿用汉朝制度,却也有所变化,比如骠骑、车骑的名号,就不能随便用,毕竟曹操没有当皇帝,刘备登基前不过是左将军,骠骑、车骑地位太高,谁又有资格做呢?

三国时期不同于两汉,它时局混乱,因此兵制在不断完善变革中,车骑、骠骑、大将军仅仅代表官位,具体实权,其实在护军、领军、都督手里。我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魏晋(以魏国、西晋)的兵制。

魏晋时期,朝廷的军队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央军,由中枢朝廷直接掌控,另一种是地方兵,由刺史(管州兵)、太守(管郡兵)、县令(管县兵)等掌管。

汉末诸侯,董卓、袁绍、袁术等人,都是靠地方兵割据一方。因此司马炎灭吴后,决定“罢州兵”,不允许州郡建立地方兵,这是有历史根据的。

地方兵一般仅仅负责本地防务,防备敌方、维护治安等,有的时候还得接受中央军指挥,开赴战场。中央军是曹魏作战主力,分为中军、外军。

三国早期(曹操时期),各方势力都在扩张发展中,制度都不完善,没有所谓的中军、外军之说。直到曹丕黄初三年,命大将军曹真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才有了中外军的说法。

曹魏的中军的根基是虎豹骑,虎豹骑最早是曹操亲军,从这也能看出中军的大致作用——保卫君主安全。一般来说,中军是拱卫都城、皇宫的军队,也会参与对外作战,这并不是死规定。

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等,都是中军将军,而四镇、四征等确是外军将军,两者不仅有地位上的差别,还有职权上的区别。

曹魏的中军由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五营组成,其中武卫营为精锐主力,许褚便是武卫将军,负责保卫曹操、曹丕安全。

中军的统帅便是中领军、中护军,中领军为正,负责皇宫、城内防务,中护军为副负责京城外部防务。司马师借助中护军的职务之便,才能私养3000死士,最后有了发动高平陵之变的资本。

外军更好理解——中央军驻守地方的军队,外军的指挥权在“都督”手中。司马懿淮南三叛中的毌丘俭、诸葛诞,都属于四镇将军,也挂有“都督”衔。四镇头衔,只是表面毌丘俭、诸葛诞二人级别高,都督保证了二人手中权力大小。

毌丘俭是镇东将军,扬州都督,诸葛诞也曾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正是二人能执掌一扬州的外军(都督衔),才有反抗司马氏的资本,不过司马氏实力更为强大。

司马氏篡魏过程中,为了收拢大权,不断将中军规模扩大,到了后期,司马氏手中握有20万中军,以绝对实力碾压曹魏,自不存在被曹魏翻盘的可能。

两晋时期,兵制发展逐步完善,能让我们一窥究竟。同曹魏一样,西晋也分中央军、地方军,虽然司马炎下旨罢州兵,但是不少州郡仍握有兵权,这是世家的“特权”。

东汉时期,大将军为军事首领(其实皇帝才是,只不过被外戚架空),西晋却是“都督中、外诸军事”才是全国最高军事统帅。所以司马炎一朝,仅有司马孚担任过,便一直空着,防备权臣篡权。

中央军同样分为中、外二军,中军也是西晋的精锐以及主力。西晋中军分为宿卫军、牙门军二部,宿卫军拱卫皇宫、京城,牙门军驻守于城外,起着机动部队和预备役的作用。

宿卫军只是一种习惯上的称呼,而非官方名,它整体建制有六军、四军、六校、二营。六军指领军、护军、左卫军、右卫军、骁骑军、游击军。六军是中军主力,负责守卫皇宫内部宫殿,地位较高于其他宿卫军。

四军指左右前后四军,每军有1000人,负责皇宫宫门警戒,前后左右表示方位,说白了就是东城门守卫军、西城门守卫军等。

六校营指原五校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加上新设立的细军校尉。每个校营大约1000人。二营指积弩和积射二营,每营2500人,由积弩、积射将军分别统领。

太子东宫同样有宿卫力量,也可划归为宿卫军,早期仅有左右卫率,后来又增加前、后卫率和中卫率,一共五军总兵力1万多。

外军同曹魏一样,中央军派驻地方的军队,一般由带有“都督某州诸军事”头衔的人(大多是西晋宗室)率领,都督制能促进西晋政局安稳,却也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

两晋时期,车骑将军没有两汉那么显赫了,当然这里指的是权柄,而非地位,车骑将军还是最高级别的那一波,不过权柄已经归于“都督”手里,东晋皇帝和地方士族平分权力,诸如王敦、桓温都带着“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头衔,而都督也成了权臣标配。

西晋的中军、外军在内乱中消耗殆尽,使得匈奴、鲜卑、羌、氐等趁虚而入,使得神州陆沉,偏安江左数百年。这算是制度的错,还是人的错?




有人知道汉朝的武将管爵名称和级别吗?我有用.
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

中国历史上有姓易的名人吗我姓易
汉朝英雄辈出,征南将军在三国都有设置,有名的有赵云、曹仁。洸公袭父爵,公立功德晋爵,理所当然。(“汉置四征将军,谓征东、征西、征南、征北也。其后又置四镇将军,有功进号,则自镇为征。”),一般而言不会出现征、镇将军同时存在的情况(不排除特例,如钟会、邓艾),以屯兵所在州的刺史为“储帅”。如果...

蜀汉武将职位最高的人到底是谁?真的不是五虎上将?
汉朝武将,最高为大将军,其次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再下一等为四方将军:即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有说法认为左将军在右将军之上)、后将军。与前后左右将军平级(但可能权力大小不同)的是镇守四方的四征将军: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将军可能会下辖四镇(有时四...

三国时期武将官职表
3、上大将军:“吴于大将军之上复置上大将军”。这是为了表彰陆逊的功绩并进一步提高他的官职而新设的。上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除陆逊外,吕岱、施绩曾任此职(孙权黄龙四年,吕岱迁上大将军。孙亮即位后,建兴元年,吕岱拜大司马。元兴元年八月,上大将军施绩迁左大司马)。后世亦有相似之例,如...

三国中的名将赵云的“镇东将军”在当时是什么级别的官?
所以,等到后主刘禅即位后,将赵云晋升为镇东将军,是符合赵云当时的职责的。彼时,赵云镇守永安,肩负着镇守蜀汉东部边境的重任。根据赵云的职位升迁情况,在蜀汉的武将官职中,镇东将军所在的四镇将军,应该在四征将军之上。因此,在四镇将军之上,也就只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

三国时期有多少位镇北将军?分别是哪些人?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设置。镇东将军,东汉末年,曹操曾担任过; 镇南将军,东汉末年刘表曾担任,镇西将军,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韩遂曾任之;镇北将军,刘靖与许允均曾担任。四镇将军,三国魏秩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与四征将军同,资深者为大将军,蜀汉和东吴也都设立了四镇将军。其中,就...

五子良将中为何没有李典?他对曹魏有哪些作为?
在汉末三国时期,破虏将军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杂号将军,比如董卓、孙坚等人,也曾担任破虏将军这一官职。但是,不管怎样,破虏将军终归只是一个杂号将军。彼时,按照东汉时期的武将官职,从高到低依次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

曹魏时期的六位镇北将军分别是那些人?结局如何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设置。镇东将军,东汉末年,曹操曾担任过; 镇南将军,东汉末年刘表曾担任,镇西将军,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韩遂曾任之;镇北将军,刘靖与许允均曾担任。四镇将军,三国魏秩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与四征将军同,资深者为大将军,蜀汉和东吴也都设立了四镇将军。在三国...

内涵中赵子龙什么意思
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一般除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四征、四镇、四安、四平以外,统称为杂号将军。杂号将军,地位略次于重号将军。杂号将军之名往往依事、因地、因性质...

在汉末三国的时候,“杂号将军”都有哪些呢?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田阳县13659466999: 想知道古代军队中将军等级制度
禽咱诺和: 一.汉朝: 一品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

田阳县13659466999: 古代将军称号 完整的 -
禽咱诺和:汉代军职: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但五校几乎成清贵武职,偏文)-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

田阳县13659466999: 求三国时期的将军名称和大小 -
禽咱诺和: 第一级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第二级 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抚军大将军、南中大将军、辅国大将军、四征(征南、征东、征西、征北)、四镇(镇南、镇东、镇西、镇北)将军.第三级 领军将军、四安将军...

田阳县13659466999: 三国时代将军是怎么区分级别的? -
禽咱诺和: 第一品 黄钺大将军 三公 诸国王、公、侯、伯、子男 大丞相 第二品 诸四征、四镇、车骑、骠骑将军 诸大将军 第三品 侍中 散骑常侍 中常侍 尚书令 左、右仆射 尚书 中书监、令 秘书监 诸征、镇、安、平将军 光禄大夫 九卿 司隶校尉 京兆、河南尹...

田阳县13659466999: 古代将军是几品? -
禽咱诺和: 不同的将军名称,不同的品级,具体如下:春秋时代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一军之帅称将军.见《国语·晋语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此皆非正式官名.到战国时代始为正式官名,而卿仍称将军.见《史...

田阳县13659466999: 三国时期文官官职大小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 -
禽咱诺和: 文官:1、丞相 2、太尉 3、光禄勋 4、大司农 5、廷尉 6、卫尉 7、尚书令 8、大鸿胪 9、太仆 10、太常 11、御史中丞 12、执金吾 13、少府 14、侍中 15、散骑常侍 武将:1、大将军 2、骠骑将军 3、车骑将军 4、卫将军 5、四征将军(征东 征...

田阳县13659466999: 东汉时期的军职分为几个等级? -
禽咱诺和: 东汉时期的军职分为6个等级,分别是大将军、骠骑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将军、左右将军.

田阳县13659466999: 三国中军队中的组成编制是怎么的
禽咱诺和: 魏(220~265)、蜀(221~263)、吴(229~280)三国的军事制度.东汉末年,镇... 军事领导体制 三国形成时期,起兵将军或王,都打着汉王朝旗号,亲自领兵,以其幕...

田阳县13659466999: 汉.晋朝有无中将军之职 -
禽咱诺和: 有是有,不过就不想前后左右将军一样牛叉了,在汉朝前后左右将军都是重镇将军,只比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大将军弱一点,而和征北将军,镇北将军一类相差无几,而中将军并不长就存在,只是有时候设立,且位权都不高,就不比前面的显赫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