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王戎的典故

作者&投稿:荤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戎的轶事典故~

王戎死孝王戎在晋代是有名的孝子。武帝时为其母守丧,虽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中书令裴楷前往凭吊其母,说:“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而尚书和峤在同时遭母丧,虽然寝苫食粥,但哀毁不过礼,气色不衰。刘毅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王戎卖李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为人贪吝,其俭啬一篇共有九条,即有四条记王戎事。晋书谓王戎“性好利”,多置园田水碓,聚敛无已,富甲京城。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因此被免官,后来出钱赎回。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同时又十分吝啬。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时人谓王戎为“膏肓之疾”。但有人认为这是王戎避祸于乱世的“自晦”之举,晋武帝也曾以“不欲为异”为王戎辩解。 东晋人戴逵评论道:“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今人余嘉锡则认为,王戎天性鄙吝,戴逵所言,乃是出于“名士相为护惜”,“阿私所好,非公论也。”卿卿我我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按礼,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其妻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王戎也无可奈何。成语“卿卿我我”即出于此典。邈若山河王戎任尚书令的时候,有一次身穿官服,乘轻便小马车,从黄公酒垆经过,回头对后面车上的人说:“我从前和嵇叔夜、阮嗣宗一起在这家酒垆痛饮,在竹林之下游乐,我也参预末座。自从嵇生早逝、阮公亡故以来,我就为时事所拘。现在看到这酒垆虽然很近,却又像隔着山那么遥远。” 璞玉浑金 瑶林琼树王戎盛赞山涛说:“山涛就像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一样。人们往往都欣赏玉和金光彩夺目的外表,而对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却不知道它们内在的高贵质地。”认为王衍“神姿高彻,就像瑶林琼树般出众。”认为裴頠不擅长运用自己的长处,荀勖擅长运用自己的短处,陈道宁刚劲严峻好像被长竿一样。 二王当国 羊公无德王戎及其堂弟王衍素与征南大将军羊祜不睦。羊祜在荆州时曾欲以军法斩王戎,又谓王衍败俗伤化,故王戎、王衍兄弟衔怨,时常诋毁羊祜。时人语:“二王当国,羊公无德”。

雅量第六之四、此必苦李
(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王戎七岁的时候,曾和一群小孩一块儿玩。发现路旁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小孩们都争先恐后,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一人站在那里没去。有人问他,他答道:“树在路边,结了那么多果子却没人摘,这肯定是苦李子。”摘下一尝,果然如此。
雅量第六之五、了无恐色
(原文)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译)在宣武场,魏明帝让人和拔掉牙的老虎搏斗,百姓可以随便围观。王戎才七岁,也来观看,期间老虎攀着栏杆吼叫,声音惊天动地,围观的人都惊恐地趴到地上,只有王戎站立不动,毫无惧色。


自古以来,中国流传的神童就不少,而王戎作为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年纪最小的一员,他也是在因为年少时期就才智过人而备受关注与称赞的一位著名神童,在他小时候还流传着不少相关的典故。

王戎画像

王戎出生名门,在他小时候,其父王浑有一个朋友叫阮籍,二人关系不错,但话题不多每次说不上几句就告辞了。有一次王浑带着儿子王戎见了这位老朋友,阮籍见了王戎反而大开话匣,两人聊得十分尽兴,阮籍遂略带感慨地对王浑开玩笑说:“和你聊天还不如和你儿子交谈有意思。”王戎也正是如此,与之建立了友情,进入竹林七贤之中。

王戎小时候,就独具个人看法,看事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会盲从于旁人。在他七岁时,小朋友们看到路边有一棵硕果累累的李树,纷纷去摘。王戎却认为,路边的果子没有被采摘一空则味道定是苦涩的,大家尝后,果不其然。

王戎不但年幼早慧,小时候的他两眼放光,一双眼睛竟然可以直直地注视太阳的光线,丝毫不躲避,有人见到他以后,就夸赞说这个孩子两眼放光,如同带电一般有神。

除此之外,年幼的王戎不仅思维过人,胆识也过人,在他六七岁时,丝毫不怕广场中砍去爪牙的老虎,尽管众人听到老虎的怒吼都吓得纷纷瘫软后退,但小王戎却定睛直视毫无惧色。

王戎死孝


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自小便极其聪明,玄学造诣极高,且为人情深意重,在他丧子时悲痛欲绝的故事中我们便可以看出他对感情的专注,但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死孝的典故。

据悉,当时的王戎与朝廷的另一位官员和峤共同遭遇家长丧事,两个人都以孝著称,均是出了名的孝子。然而这期间奔丧的王戎由于过度哀伤悲痛,不思进食,一日比一日更为消瘦下去,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几乎快要支撑不住了。而和峤则是整日整日地号啕大哭,严格遵守丧事礼法。

有一日皇上向刘仲雄问道:“朝中两位大臣家中奔丧,你常常前去探望王戎与和峤吗?我听闻和峤过于哀痛,真是令人担心啊!”此时,刘仲雄回答道:“和峤虽然极尽孝道礼法,整日哀哭,但他的精气神并没有大大受损。反而是王戎,尽管他没有恪守于丧事礼数,但他却已经因为悲痛至极而骨瘦如柴了。因此臣认为,和峤景观尽极孝道,但没有毁坏自己的身体;而王戎却是以死来尽孝啊。我想陛下您不必太过于担心和峤,反而是王戎更应该令人担忧。”皇上听此,对王戎的做法十分震惊。

这个故事被记载在世说新语中,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王戎本是琅琊王氏出生,位列二十四孝之首,因此王戎也继承其祖辈之孝,尽管他没有恪守孝道礼法,却实实在在用自己的身体表达了内心的悲痛。



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从竹林走向朝堂后,他位总鼎司,却当官不任职,遇事推诿,而把全部心思用在为自己谋划上。他遇事处世以自我得失为中心,以维护家族利益为准则,而置国家朝廷于不顾。

但王戎少年时代非常聪明。《晋书・王戎传》说他“幼而颖悟,神采秀彻”。裴楷说他“眼烂烂如岩下电”。他幼年时卓然不群,确有惊人之处,史传说他六七岁时,与群童一起到宣武场看戏,关在槛中的猛兽大吼一声,山摇地动,众人闻之无不惊慌失措,四处奔突,唯有王戎神色自若,站立不动。坐在阁上的魏明帝见了,甚为赞赏。他又聪慧过人,善于思考,常有奇思。一次王戎与群小儿戏嬉道旁,见路边李树果实累累,众小儿欢喜异常,争相攀树,独有王戎不去。人问其故,他说:“树在道边,果实无人摘,味必苦。”此人不信咬一口摘来的李子,果如所言。所以《世说新语・赏誉》注引王隐《晋书》曰:“戎少清明晓悟。”

王戎少时卓异,进入官场后虽身居高位,俸禄丰厚,但他却以贪鄙吝啬,聚敛获讥于世。史载南郡太守刘肇向王戎贿赂简中古细布五十端,被司隶纠劾,王戎因消息已走漏,便没有接受,故得不追究,为此朝中议论纷纷。皇帝为他开脱,对朝臣说:“戎之为行,人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但皇帝越为他解释,他就越为人鄙视,名声亦由此大受损。

王戎的聚敛、吝啬也是有名的,史传说他: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又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世说新语・俭啬》说他的侄儿结婚,王戎借给他一件单衣,事后就急着向他要回。王戎家有好李,自己舍不得吃,就卖了,又怕别人得了他家的李子种,就将李子核钻通了才卖。他的女儿嫁给裴顾,结婚时向他借了几万钱。女儿归宁时因没还钱,王戎不给他好脸色,女儿知道他的心思,急忙还钱,他才显得和悦些。王戎吝啬似乎是一种变态心理,而他聚敛的目的又“不自奉养”,亦不援助他人,甚至对至亲也锱铢必较。孙盛《晋阳秋》说:戎多殖财贿,常若不足。或谓戎故以此自晦也。《晋阳秋》是把王戎的聚敛当作韬晦之计的。



王戎的历史典故

  据悉,王戎有一个儿子,名叫王万,小万自小时候起就极度肥胖,认识的人常常会劝告王戎说:“你这个儿子胖得出奇,想必是得了肥胖症,要赶紧带他去看病,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啊!”王戎听此,十分担心,于是决定不再给儿子吃太多好食物了,只让他吃一些糠,谁知王万这样吃却还是越来越胖,年纪小小就去世了。

  王戎失去儿子小万的时候,极度悲伤,久久卧床不起。有一天,他的朋友山简前去探望丧子的他,见他悲痛至极,难过得受不了,于是小心翼翼地问他:“不过是失去一个怀抱在手中的婴孩罢了,你怎么可以心痛到这种程度呢?”王戎顿了顿,回答他说:“最上层的圣人之心早已超越了寻常人的思想,不受到束缚,不容易为这种情感所动;而最下等的贫民整日忙于劳作,为温饱问题所奔波,更加无暇顾及日常情感。正因如此,最重视情感,对情义最为专注的,正是我们处于中层的这一辈人啊。”

  山简听了他的话,感到十分佩服,极其有道理,于是彻彻底底地为他的丧子之痛感到更加的惋惜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王戎是个十分重情重义的有心人。

  王戎观虎的典故

  据悉,在王戎小的时候,魏明帝在宣武场上将大老虎的牙齿和爪子砍下来,举办人和老虎之间互相搏斗的表演,任凭路过的行人观看,凡是路过的人无不心惊胆战。当年的王戎年仅七岁,也跑去观看。老虎趁间隙抓着栏杆,把头攀在栏杆上面仰天长啸,十分凶狠地对着围观的行人怒吼,声音响彻云霄。围观的行人中,小孩子纷纷受到惊吓而放声啼哭,而大人也无一不恐惧得连连后退,甚至大惊失色向后跌倒在地,屁滚尿流地逃离宣武场。

  而此时的王戎,直愣愣地站在关老虎的栏杆旁边,十分平静地一动不动,脸上没有一丝恐惧之意,而是继续看着老虎的反应,听它的嘶吼。王戎定是认为因为老虎被关在笼子中,又失去爪牙,并不能对围观群众造成伤害,只不过徒有威风气势罢了,从吼声和身形上勾起大家对它的恐惧感,其实它并不会做什么。因此大家只是被自己对百兽之王固有的恐惧感所吓倒,而非真正受到老虎的威胁。

  这个故事赞扬了王戎小小年纪就才智过人,有过人的理智与清晰的思维,幼年就善于观察推理,不仅仅拘泥于表面,不随大流,具有判断力,能认识到事物本质,不愧被后人称为神童。

  王戎死孝的典故

  据悉,当时的王戎与朝廷的另一位官员和峤共同遭遇家长丧事,两个人都以孝著称,均是出了名的孝子。然而这期间奔丧的王戎由于过度哀伤悲痛,不思进食,一日比一日更为消瘦下去,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几乎快要支撑不住了。而和峤则是整日整日地嚎啕大哭,严格遵守丧事礼法。

  有一日皇上向刘仲雄问道:“朝中两位大臣家中奔丧,你常常前去探望王戎与和峤吗?我听闻和峤过于哀痛,真是令人担心啊!”此时,刘仲雄回答道:“和峤虽然极尽孝道礼法,整日哀哭,但他的精气神并没有大大受损。反而是王戎,尽管他没有恪守于丧事礼数,但他却已经因为悲痛至极而骨瘦如柴了。因此臣认为,和峤景观尽极孝道,但没有毁坏自己的身体;而王戎却是以死来尽孝啊。我想陛下您不必太过于担心和峤,反而是王戎更应该令人担忧。”皇上听此,对王戎的做法十分震惊。

  这个故事被记载在世说新语中,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王戎本是琅琊王氏出生,位列二十四孝之首,因此王戎也继承其祖辈之孝,尽管他没有恪守孝道礼法,却实实在在用自己的身体表达了内心的悲痛。

王戎出身于魏晋高门琅玡王氏,自幼聪慧过人,监事过人在危难中曾亲自与乱军交锋,冒白刃之险,然而他始终谈笑自若,从未有害怕的神情。有时召集亲故宾友,以宴饮为乐。

简介: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最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与晋灭吴之战,吴国平定后,因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拉拢士人,颇有成效。

又被征召为侍中,迁任光禄勋。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并领吏部事务。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司马伦杀张华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

张方劫持惠帝入长安后,王戎逃奔陕县。永兴二年(305年),王戎去世,年七十二,谥号

卖李贪财
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为人贪吝,其俭啬一篇共有九条,即有四条记王戎事。晋书谓王戎“性好利”,多置园田水碓,聚敛无已,富甲京城。
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因此被免官,后来出钱赎回。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同时又十分吝啬。
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时人谓王戎为“膏肓之疾”。但有人认为这是王戎避祸于乱世的“自晦”之举,晋武帝也曾以“不欲为异”为王戎辩解。[32]
东晋人戴逵评论道:“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今人余嘉锡则认为,王戎天性鄙吝,戴逵所言,乃是出于“名士相为护惜”,“阿私所好,非公论也。”


王戎的故事有哪些?
4、邈若山河:王戎任尚书令的时候,有一次身穿官服,乘轻便小马车,从黄公酒垆经过,回头对后面车上的人说:“我从前和嵇叔夜、阮嗣宗一起在这家酒垆痛饮,在竹林之下游乐,我也参预末座。自从嵇生早逝、阮公亡故以来,我就为时事所拘。现在看到这酒垆虽然很近,却又像隔着山那么遥远。”5、二...

王戎有哪些典故
王戎死孝的典故 据悉,当时的王戎与朝廷的另一位官员和峤共同遭遇家长丧事,两个人都以孝著称,均是出了名的孝子。然而这期间奔丧的王戎由于过度哀伤悲痛,不思进食,一日比一日更为消瘦下去,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几乎快要支撑不住了。而和峤则是整日整日地嚎啕大哭,严格遵守丧事礼法。有一日皇上向...

竹林七贤王戎广为流传的故事 竹林七贤王戎广为流传的故事叫什么_百度知 ...
其他典故: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因此被免官,后来出钱赎回。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同时又十分吝啬。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

王戎的轶事典故
刘毅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王戎卖李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为人贪吝,其俭啬一篇共有九条,即有四条记王戎事。晋书谓王戎“性好利”,多置园田水碓,聚敛无已,富甲京城。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因此被免官,后来出钱赎回。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

魏晋名士王戎的简介 王戎死孝典故的由来历史名人
王戎死孝典故的由来:王戎死孝的典故源于他对母亲的孝顺。据说王戎的母亲去世后,他悲痛欲绝,不思饮食,身体日渐消瘦,甚至因为过度悲痛而昏厥多次。因此,人们称赞他的孝行为“死孝”,意思是因为孝顺而形同于死。这个典故也被后人传颂不已,成为中华传统美德中孝道的重要代表之一。历史名人对...

王戎是个什么人 王戎的生平简介
王戎是魏晋时期的名士,出身于魏晋高门琅玡王氏,也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是西晋的官员,其主要成就包括:参与灭吴战争、绥慰新附、宣扬威惠、使荆土悦服。王戎的主要作品有《华陵帖》。王戎的相关典故 卿卿我我 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按礼,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

王戎七岁时的故事是什么?
讲了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还没有动身。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王戎的故事??
《王戎不取道旁李》典故 晋文帝时,在琅邪有一个叫王戎的人。他因平定吴国有功,被封为安丰侯。他是竹林七贤其中之一。传说,王戎从小就十分聪明。他7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一块儿外出游玩,发现路边有几棵李树,树上的枝条上,结满了李子,树枝都被压弯了,而且看上去一个个都熟透了。&#...

详述王戎与李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因此被免官,后来出钱赎回。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同时又十分吝啬。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

历史上王戎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王戎的故事
轶事典故 王戎死孝 王戎在晋代是有名的孝子。武帝时为其母守丧,虽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中书令裴楷前往凭吊其母,说:“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而尚书和峤在同时遭母丧,虽然寝苫食粥,但哀毁不过礼,气色不衰。刘毅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

路南区17582513249: 智慧故事之王蓉的故事 -
裴辰沙普:[答案] 王戎是历史上魏晋交替时期的一个著名人物.早在小学读课外书时,我就看到过他的一个小故事.其实这个故事也是老少皆知的了,讲的就是王戎小时候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块出去玩,大家看到路边有一颗杏树,上面结满了果实.其他...

路南区17582513249: 中国史上的吝啬鬼?? -
裴辰沙普: 王戎 《世说新语》“俭啬”中,有关王戎的第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用现代文学叙述,就是王戎生性吝啬,他的一个侄子(“从子”大概是这样解释吧)结婚,作为伯父的王戎当然要随个份子....

路南区17582513249: “衰毁骨立”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
裴辰沙普: 王戎,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以孝闻名天下.当时有一个叫和娇的人,与王戎一样以孝顺著称.恰巧他们二人同遇大丧,王戎因为伤心过度而曰渐消瘦,痩得几乎只剩下一把骨头,连站都站不稳;和峤在治丧过程中也一直痛哭哀号,但凡事都合乎葬仪礼仪.晋武帝司马炎对大臣刘毅说:“你要多去探望王戎、和峤二人.寡人听说和峤非常伤心,甚是担心啊! ”刘毅答言:“和峤在丧中极尽礼数,可他的精气神并未受到损伤;王戎虽未遵循礼数,却已因过度伤心而形销骨立.臣以为和峤是尽孝道而不毁生,王戎却是以死去尽孝道.所以,皇上不用为和娇担忧,真正需要担心的人其实是王戎啊.”

路南区17582513249: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不是寓言故事? -
裴辰沙普: 王戎不取道旁李不是寓言故事,而属于历史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本文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

路南区17582513249: 竹林七野的王戌小时候善于观察什么的故事广为流传? -
裴辰沙普: 王戎,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出身于魏晋高门琅玡王氏,祖父王雄,在曹魏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官至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 王戎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睿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 王戎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声色,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答曰:"树在道旁而多果实,果实必定是苦的."验证之后,果然如此.

路南区17582513249: 摘抄三个聪明小孩的故事 -
裴辰沙普: 典 故 晋文公时,在琅邪这个地方,有一个叫王戎的人.他因平定吴国有功,被封为安丰侯.他是竹林七贤之一. 传说,王戎从小就非常聪明.他7岁时,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一块儿外出游玩,发现路边有几株李树,树上的枝条上,结满了李子...

路南区17582513249: 世说新语中有哪些故事?除了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还有啥?急.快呀! -
裴辰沙普:[答案] 《道旁李苦》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文言文: 王戎七岁,尝①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⑥走⑦取之⑧,...

路南区17582513249: “卿卿”起源于什么故事?
裴辰沙普: 西晋名士王戎,品格清高,富有学识,是当时 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的妻子常亲昵地称呼 他为“卿”.有一次,王戎正告妻子说:“一个妇道 人家却称呼丈夫为卿,按照礼节属于不敬,不要有 下次了.” 妻子却说:“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 谁当卿卿? ”意思是说:我爱你才叫你卿;我不这样 称呼你,谁能这样称你呢?王戎听了以后也无话 可说,只好任由她叫了.

路南区17582513249: 竹林七贤的王戎的个性特征从王戎二三事中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急急急
裴辰沙普: 王戎自幼聪颖,身材短小而风姿秀彻.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中书令裴楷称其双目“烂烂如岩下电”.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

路南区17582513249: 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 -
裴辰沙普:[答案]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七岁时曾和众小孩儿一起游戏,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折断树枝,众小孩儿相继跑着抢走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