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客家话,“育”怎么念?

作者&投稿:容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广东河源客家话~

` 河源市的水源音是最古老的客家话哦!~~当然客家水源音、客家粤东音、畲族语等三者之间关联非常密切。尤其是客家水源音与畲族语极其接近,基本上属于同类方言。客家人(包括水源音和粤东音)和畲族人的语言属于同类,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异不在语言,而在文化、风俗传统等方面。在某种语境之下,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汉族的客家民系正是指一些讲着畲族语言的汉族人。只不过作为汉族人,客家人(包括水源音和粤东音)在情感上不太容易接受这样的说法。在某些专家看来,应该说是畲族的语言“被汉化”或者“被客家化”了。在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如果把畲族语言说成是汉族客家话,那么“畲将不畲”;如果把汉族客家话(包括水源音和粤东音)说成畲族语言,那么同样是“推翻了客家的存在”。因此,只能说畲族与客家两者在历史上关系密切、互动频繁,互相对彼此的影响深远。

【河源客家水源音自江右而来,正是最早期的客家话】
在河源市,客家话分为水源音与粤东音。水源音是沿着东江水的水源而来的一种方言,实际上是最早的江西老客到达聚集地后再也没有迁徙时的客家人所说的话。水源音是最早从中原经过江西流入龙川、河源、惠州一带的客家话,所以又称之为客家古音。水源音沿着东江水流域而流传。这是南越王赵佗南下的路线,也是后来江西老客大规模南下的路线,客家先民最早到达的聚集点就是龙川佗城。从历史上看,佗城是最早建立县治的地方,而且在唐宋年间,佗城具有便利的水陆交通,客家先民在佗成聚居并在佗城形成稳定的语音是自然的。从水源音分布上看,从佗城开始流传到粤北及广州、惠州、增城一带。因此,客家话最早来到广东,并被视为本地话的水源音,是从佗城开始流传的,佗城水源音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古音。
阮元《广东通志》卷93引《长宁县志》:“方言有二,一水源音,一山屹音。相传建邑时人自福建来此者为山屹,自江右来者为水源。各乡间有相殊,要亦大同小异耳。”长宁县,明隆庆三年析河源、翁源、英德三县地而立县,清朝因之,民国三年改名新丰县。虽然明朝立县,但当时并未修纂县志传世。其最早的县志是清雍正九年李绍膺修、吴觐光纂《长宁县志》10 卷。根据明代《惠州府志》中的记载:“郡城中多正音,归善、河源相类,略近正。”当时归善(今惠阳)、河源的客家话,最接近当时的正音(即明朝官话,也即是当时的普通话)。由此可知,明朝时期的惠州、河源客家话,接近官话。因此,全球客家人理应将惠州、河源客家话作为现代客家话的标准音之一。
福州闽学专家蔡永兼(1776~1835)《西山杂记》载: “福建周时有七闽,其地域即泉郡之畲家,三山之蜑户,剑州之高山,邵武之武夷,漳岩之龙门,漳郡之南太武,汀赣之山粤,此七族称七闽。”蔡永兼生活在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历嘉庆朝),是晋江东石人,因七世祖伯随郑成功抗清而为清廷所忌,‘弃文航海,拓海兴田’,游历中外,见闻广博。其《西山杂记》原稿载“汀赣之山粤”,后改定稿为“客家”。这一史实可以证明蔡永兼所处的时代,正是“客家”一词出现的时代。大概是他最初没有听到“客家”的说法,后来听说后,就把它写入《西山杂记》之中。另外,他又将汀赣之山粤、泉郡之畲家、邵武之武夷等等并称,可见,客家、畲族、傒俍三者互不统属,只是互相为邻的相似、相近关系而已。另外顺便提一提:现在有些人认为畲族是源于“山越”,从蔡永兼保留下来的原稿可以看出,当时被认为是“山粤”的正是客家,而不是畲族。

【海外迟至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出现“客家”的说法】
来自闽、粤的中国移民,到新加坡和马来亚后,由于“独在异乡为异客”,出于安全、互助、习俗的需要,以语缘、地缘为纽带的华人会馆纷纷应运而生。颜清湟先生在其著作《新马华人社会史》中曾对早期(1801 —1870 年) 新加坡和马来亚的华人会馆作过统计,其中分“方言组织”和“宗亲组织”。可以说,方言组织是地缘组织,宗亲组织是血缘组织。方言组织共33 个,“所属方言群”计有客家人、福建人、广肇人、潮州人、三江人等五类。属于客家人的方言组织,即会馆共10 个,依次为:(1) 槟城嘉应会馆、(2) 马六甲惠州会馆、(3) 马六甲茶阳会馆、(4) 马六甲应和会馆、(5) 槟城惠州会馆、(6) 星洲应和会馆、(7) 槟城增龙会馆(增城暨龙门县) 、(8) 新加坡茶阳会馆、(9) 马六甲增龙会馆、(10) 雪兰莪惠州会馆。【注:客家帮分三大支,一是嘉应、一是潮汀、一是惠府。嘉应帮由嘉应五属组成;潮汀帮由潮州府大埔、丰顺、河婆、惠来与福建汀州府联合组成;惠府帮由原惠州府十属与增城、龙门、东莞、宝安等广州府东部东江流域的四个县联合组成】
列于首位的“槟城嘉应会馆”,成立于1801 年(清嘉庆六年) ,是新、马地区的第一家华人会馆。它是由来自梅县、蕉岭、兴宁、五华及平远的客家人创建的,但它却未冠以“客属”、“客家”,都同样是依他们在“唐山”时的州、县地名为会馆命名。去到美洲、非洲的客民所组织的会馆,情况也不例外。他们多以“人和”、“仁和”为会馆命名。如美国旧金山“人和会馆”(1854年) 、巴拿马“人和会馆”(1858 年) 、毛里求斯“仁和会馆”(1877 年) 。“人和”、“仁和”都是一个意思,“和”是希望同乡人“恪守温恭、和衷共济,毋得各存私见”。此外,还有籍贯嘉应五属的人,他们建立的会馆,同样以“和”命名。如“应和会馆”的“和”,,也是此意;“应”则指嘉应五) 。从对会馆的命名上,可以看出客家人注重的是祥和,是团结。直到20 世纪30 年代以后,才开始有以“客”、“客家”、“崇正”命名的客家语缘会馆,如:新加坡客属总会(1929) (即南洋客属总会的前身) 、昔加末客家公会( 1936 年) 、古来客家公会( 1937年) 、槟榔屿客属公会(1939 年) 等等。会馆名称里加进了“客属”、“客家”等字样。
南洋及其他地区早期的客民会馆命名情况,说明了直到清代中叶,居住在闽、粤、赣客家大本营——今梅州市一带——的客民,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我是客家人”的观念。当时能令他们认同的只是血缘、地缘与语缘而已。

【“客家”一词最初只能追溯到清雍正以后的广东省】
“客家”称谓出现的原因,即是因清初“迁海复界”而引发的垦民潮;最先出现的地域是广州府、肇庆府、惠州府的沿海地区,而且主要是广、肇二府。是当地操粤语的原住民对来自赣、闽、潮、嘉、惠等地客属移民的总体称呼。因此,“客家”称谓是出现在客民第四次大迁徙时期,出现的最早时间当为颁布“复界令”的康熙二十三年(1684) 之后。

【客家大本营(梅州)反倒没有自称“客家”的传统】
生活在粤北、粤东乃至赣南、闽西一带客民聚居的大本营的人们来说,四周全是同类,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去认同“客家”这一新出现的称谓。所以当他们搬迁到四川时,自然也不会将“客家”一词带过去,他们只知道自己来自广东。“广东人”就是当然的自称,这种自称也就反映到会馆的命名上,他们将自己所建的会馆命名为“广东会馆”。

【在台湾虽有“客民”一说,但不特指讲客家语的人】
台湾终清一代文献中,独不见“客家”的记录,这一点是与广东的清代文献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清代台湾典籍中记录的“客民”、“客仔”、“客人仔”等字样,也并不单单只用来专指“客家族群”,它还可以用来指称那些渡海过台而未获得台湾户籍的民人,其中也包括闽籍人。这种情况与清代的广东省是极为不同的。

你好
大部分不能沟通或很难沟通,要很用心很专注去听,而且对方语速也要慢才能比较听的懂
就拿河源来说,各县的人都难听的懂对方的客家话
所以,更别说不同省或市的客家话了
当然,有些不同省市的客家人,发音比较近的,沟通应该不成问题

类似于 ru ,但不是第四声,而是入声。
客家话当中还保留着古汉语的入声韵,普通话当中已经没有入声韵了,所以用普通话的音调来标很困难。

ruo第四音,我会说,但是这样好像不是很好拼。

这个确实很难用拼音拼出一个字,只能说2个字连起来读吧,比较象,
教你"教育"怎么用客家话说出来,教普通话是jiao,客家话就是读gao .育普通话

读yu,客家话读 yo读第一声,但在组合成词象"教育中学,这个词的时候又是读有

点象第三声了,这个yo你就参考美国黑人喜欢说的YoYoYo,

所以读起来就是 Gao Yo平声

你过来 ,我说给你听....

入声字,用普通话是拼不出来的


说客家话的就是客家人吗?我的祖辈们都说客家话,长辈们说不说这话就
是的,客家话是客家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客家人自己都不能说客家话,还有谁能说?客家话在粤西和广西一带又称“涯话”“新民话”和“嘛计话”,你祖上是从福建上杭直接迁入广西钦州的,没有经过粤东地区。我是广州客家人,祖籍在粤东河源。同样的是,我祖先也是在福建上杭迁出。细哥,好好把客家话...

河源客家人的介绍
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 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指分布于河源市或原籍河源市的的客家人,它是客家民系中一个令人骄傲的群体。现主要分布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上游的河源市,河源市东靠梅州,南接惠州,西连韶关,北邻江西赣州,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全市总人口为3...

河源的客家有多久历史!?!
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河源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河源是纯客家地区,是东江客家聚居地。据史证,河源是最早客家先民的涉足地和落居地,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据史书记载,河源客家先民在南越王赵佗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前已经驻守在越地...

河源客家人河源客家文化绚丽多彩
河源客家人重视教育,历史上人才辈出。从古代的进士到近代的革命先驱,如孙中山、冯云山等,都与河源有着紧密的联系,显示了这里的深厚文化积淀。对于客家语言,河源地区有两种客家方言,水源音与梅县客家话有细微区别,源于客家人沿东江迁徙的历史。河源佗城话,又称“蛇话”,承载着古老的文化和历史痕迹...

为什么客家话和粤语这么相似?
我是说粤语的,没学过客家话,但是很多都听得懂,但是同省的潮州话就一点也听不懂其实我听的是惠州河源的客家话梅州那边的客家话没听过... 我是说粤语的,没学过客家话,但是很多都听得懂,但是同省的潮州话就一点也听不懂其实我听的是惠州河源的客家话 梅州那边的客家话没听过 展开 ...

梅州,河源,韶关,惠州这些地方的人会说粤语吗
梅州河源的都是说客家话的 韶关惠州也说他们当地的方言 这个个人吧!一般说粤语的都是广州佛山珠海增城从化 香港澳门

怎么学河源话
其实如果会说白话都很容易学说河源话哦,因为两语之间都很接近。最重要是多听,就能快点学会啦!~

河源客家话(打蛇盐解)是什么意思?
吃饱了没事做。客家话是汉语的一支。若视汉语为一种语言,则客家话是它的一级方言,下分数支二级方言。若视汉语为“汉语族”,视客家话为独立语言的话,则客家话下有数支客家话的方言。无论如何划分,客家话的地位都跟官话、粤语、吴语、闽语、晋语、湘语、赣语等相同,要么同为独立语言,要么同为...

西牛之河源和平话是什么意思
是一种方言,指的是河源市的和平话。梅州的平远话,河源市的和平话与江西的寻乌安远相似度最高,赣州龙南武当话与湖南郴州桂东相似度极高,杨村话与惠州某地方相似度极高,龙南多数客家话应该是自成一体。河源,又称“槎城”,广东省地级市,下辖源城区及龙川县、东源县、和平县、紫金县、连平县共一...

客家话分为几种?
客家语在非正式场合又被称为客家话,按不同口音又可分为梅州话、惠阳话、惠州话、河源话、赣南话、汀州话等。而在部分地区还称水源音、涯话、新民话、麼个话、广东话(土广东话)、怀远话、四县腔、海陆腔、饶平腔、诏安话、平婆话等。客家语是中国台湾的官方语言之一(法定公事语言)、苏里南共和...

威远县18497945742: 广东河源客家话,“育”怎么念? -
潮临小儿: 这个确实很难用拼音拼出一个字,只能说2个字连起来读吧,比较象, 教你"教育"怎么用客家话说出来,教普通话是jiao,客家话就是读gao .育普通话 读yu,客家话读 yo读第一声,但在组合成词象"教育中学,这个词的时候又是读有 点象第三声了,这个yo你就参考美国黑人喜欢说的YoYoYo, 所以读起来就是 Gao Yo平声

威远县18497945742: 客家话 吃饭 怎么念 -
潮临小儿: 客家话中,“吃饭”通常读作“食饭”,发音为“sik8 faan3”或“sik8 faan6”,其中“sik8”表示“吃”,“faan3”或“faan6”表示“饭”.客家话的发音系统较复杂,这些音节中的入声韵尾和高调音是客家话的特色.

威远县18497945742: 客家话 吃饭 怎么念 -
潮临小儿: 直译就是:man3 song4 ho3 但客家人晚上见面打招呼一般都不会这样问,而是这样:sit1 ya4 mang2 吃夜盲(吃晚饭了没)

威远县18497945742: 客家话怎么说 -
潮临小儿: 客家话怎么说语音上:多送气音,古全浊声母,不论平声仄声,大多变读为送气清音,如,“别,步,抱”多读作 [p'],“地,大,弟”读作[ t'-],“在,字,坐”读作[ ts'-],“旧,舅”读为[ k'-].古非敷 奉声母部分字今读作,而客话读重唇...

威远县18497945742: 石字旁,右边一个示,怎么念 -
潮临小儿: 石示:客家话读 jia 正读 寨(zhai)或者磜(zai)

威远县18497945742: 河源人会说粤语吗 -
潮临小儿: 河源是客家人主要居住的地区之一,会说客家话,有少部分小地区会说粤语

威远县18497945742: 广东有那些地方讲客家话的 -
潮临小儿: 很多地方都讲哦,最主要就梅州,惠州一带~

威远县18497945742: 来个人教几句河源话,最好有语音一句一句来 -
潮临小儿: 河源说客家话吧.?我也说客家话,但是可能口音略有不同.

威远县18497945742: 河源在哪?那边是说什么话的,在广东还是哪里? -
潮临小儿: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中上游,东靠梅州市,南接惠州市,西连韶关市,北邻江西省赣州市.其范围是东经114°14′至115°36′,北纬23°10′至24°47′.全市面积1.5642万平方千米. 河源市地处梅州市与广州市之间,河源话受正...

威远县18497945742: 广东地区有几种方言?? -
潮临小儿: 粤东[潮州,揭阳,汕头]讲的是潮州话[即潮汕话] 粤西[包括珠三角地区]讲的是广府话[即白话] 粤北[梅州,河源,韶关,清远]讲的是客家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