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秦、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翻译

作者&投稿:伍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是秦、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翻译如下:

秦、韩两军在韩国的浊泽交战,韩国处境危急。韩国的相国公仲朋对韩王说:盟国不可依靠。现在秦国一心想攻打楚国,大王不如通过秦相张仪而与秦国讲和,送给秦国一个大城邑,与秦国一起攻打楚国。这是以一失换来二利的计策。韩王说:好。于是告诫公仲朋将要西向与秦国讲和。

楚王听说此事后非常害怕,召请陈轸来,并告诉他这件事。陈轸说:秦国想攻打我国,蓄谋已久了,现在又得到韩国一个大城邑,这就提供了武装力量,秦、韩合兵向南,这是秦国在宗庙烧香祷告时都孜孜以求的。如今实现伐楚的愿望,楚国必然遭受攻打。

大王听我的,为此在全国调集军队,公开宣称准备救韩,让战车布满道路;再派出亲信的使臣,多配备车辆,多携带钱财,让韩国相信楚国真的要救援自己。韩国即使不听从我们的,也会因此感激大王,必定不会充当攻打我国的先锋,这样,秦、韩就不团结,军队即使打到楚国,我国也不会有太大的祸患。

如果韩国听信了我们,拒绝与秦国讲和,秦王必定大怒,从而深怨韩国。韩国以为得到楚国的救援,一定轻视秦国。轻视秦国,韩国对待秦国就不会尊敬。这样,就会使秦、韩的军队陷入困境,楚国就可以免除祸患了。

楚王听后非常高兴,于是下令在全国调集军队,公开宣称准备救韩,派出亲信的使臣,多配备车辆,多携带钱财。使臣对韩王说:敝国虽小,已经全国动员,希望贵国放心大胆地抵抗秦国,敝国将与贵国共存亡。

韩王听了十分高兴,于是让公仲朋不出使秦国。公仲朋说:不可以这样。以现实使我国受害的是秦国,用谎话来救我们的是楚国。依靠楚国救援的谎言,而轻率地与强大的秦国绝交,一定会被诸侯讥笑。再说,楚、韩不是兄弟之国,又没有事先约好要讨伐秦国。秦国想要进攻楚国,楚国因此说出兵援救韩国。这一定是陈轸的计谋。

并且大王已经派人通报了秦国,如果现在不出兵,这是欺骗秦国。轻视强秦造成的灾祸,再加上轻信楚国的谋臣,大王一定会后悔的。韩王不听,于是拒绝与秦国讲和。秦王果然大怒,发兵与韩国在岸门交战,楚国的救兵没有到,韩国因而大败。

韩国的兵力没有减弱,韩国的人民也不愚昧,但军队被秦国打败,计谋为楚国讥笑,其原因是错误地听信了陈轸,没有采用公仲朋的计谋。

原文:

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公仲(明)谓韩王曰:与国不可恃。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儆公仲之行,将西讲于秦。

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而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我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南乡,此秦所以庙祠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令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为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

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大说,乃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弊邑虽小,已悉起之矣。愿大国遂肆意于秦,弊邑将以楚殉韩。

韩王大说,乃止公仲。公仲曰:不可,夫以实告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恃楚之虚名,轻绝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矣。秦欲伐楚,楚因以起师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以使人报于秦矣,今弗行,是欺秦也。

夫轻强秦之祸,而信楚之谋臣,王必悔之矣。韩王弗听,遂绝和于秦。秦果大怒,兴师与韩氏战于岸门,楚救不至,韩氏大败。韩氏之兵非削弱也,民非蒙愚也,兵为秦禽,智为楚笑,过听于陈轸,失计于韩明也。




抱薪救火文言文翻译
韩国派兵来救,但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割让了土地,才算了结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两个城镇,并杀死了数万人。第四年,秦国更把魏、韩、赵三国军队,一起打得大败,杀死兵士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釐王坐卧不安...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起视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翻译
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白话释义: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楚围雍氏五月原文翻译,楚围雍氏五月原文翻译
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臣闻之,唇揭者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宣太后曰:“使者来者众矣,独尚子之言是。”召尚子入。宣后谓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

蒙恬列传原文及翻译
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

“樊将军亡秦之燕”的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是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也。”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2、释文:秦国将灭掉六国,秦兵又已逼近易水。恐怕祸临燕国...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全文翻译
使者回报赵王。赵王便亲自登门解释说:“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东胡;西面是楼烦,与秦、韩两国接壤。如今没有骑马射箭的训练,凭什么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国依仗齐国的强兵,侵犯我们领土,掠夺人民,又引水围灌鄗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几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为耻。所以我...

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求翻译一段文言文 李斯的《上韩王书》
如今赵国想集合士兵,突然进攻秦国,派人来韩借路,说是想伐秦。它的趋势必定先击韩而后击秦。况且我听说:‘唇亡则齿寒。’秦、韩不能没有共同忧患,这种情形显而易见。魏想发兵来攻韩,秦国派人把魏国使者带到了韩国。如今秦王派我来却‘得不到召见,我伯大王重演过去奸臣之计,使韩又有丧失...

旅顺口区15527226481: 《史记》摘抄片段 -
杜倩丹葶: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於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韩厥,晋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诛灵公之贼赵盾.赵盾已死矣,欲诛其子赵朔.韩厥止贾,...

旅顺口区15527226481: 六国论翻译 -
杜倩丹葶: 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

旅顺口区15527226481: 六国论李桢原文及翻译
杜倩丹葶: 六国论李桢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 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

旅顺口区15527226481: 翻译下列古诗文
杜倩丹葶: 给你全文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 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

旅顺口区15527226481: 廉颇蔺相如传重点句子及翻译 -
杜倩丹葶: 蔺相如生于哪一年不详,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相传为河北曲阳人.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上卿,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不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

旅顺口区15527226481: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常考翻译 -
杜倩丹葶: 参考一下: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啊. 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 3、于是废先王之道,...

旅顺口区15527226481: 《汉高帝论》的翻译 -
杜倩丹葶: 汉高帝论--------------------------------------------------------------------------------丁公为楚将[2],逐窘高帝彭城西[3],帝急顾曰:“两贤岂相厄哉[4]?”丁公引而去之[5].及楚灭,丁公见,高帝斩以徇[6],曰:“后世毋效丁公[7].”壮学子曰:丁公死晚矣...

旅顺口区15527226481: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 -
杜倩丹葶: 原文与翻译总序臣闻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于;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虏人凭陵中夏,臣子思酬国耻,普天率土,此心未尝一日忘.臣之家世,受廛济南,代膺阃寄荷国厚恩.大父臣赞,以族众拙于脱身,被污虏官,留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