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强弱

作者&投稿:陀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强弱

强弱

【原文】

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故夫善[128]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

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利,固也,处之而已矣。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129]也。孙膑有言曰:“以君下驷[130]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此兵说也,非马说也。下之不足以与其上也,吾既知之矣,吾既弃之矣。中之不足以与吾上,下之不足以与吾中,吾不既再胜矣乎?得之多于弃也,吾斯从之矣。彼其上之不得其中、下之援也,乃能独完耶?故曰: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三权也者,以一致三者也。

管仲曰:“攻坚则瑕[131]者坚,攻瑕则坚者瑕。”呜呼!不从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强敌也。汉高帝之忧在项籍耳,虽然,亲以其兵而与之角[132]者盖无几也。隋何[133]取九江,韩信取魏、取代、取赵、取齐,然后高帝起而取项籍。夫不汲汲于其忧之所在,而彷徨乎其不足恤之地,彼盖所以孤项氏也。秦之忧在六国,蜀最僻、最小,最先取;楚最强,最后取。非其忧在蜀也。诸葛孔明一出其兵,乃与魏氏角,其亡宜[134]也。取天下、取一国、取一阵,皆如是也。

范蠡曰:“凡阵之道,设右以为牝,益左以为牡[135]。”春秋时楚伐隋,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盖一阵之间,必有牡牝左右,要当以吾强攻其弱耳。唐太宗曰:“吾自兴兵,习观行阵形势,每战,视敌强其左,吾亦强吾左;弱其右,吾亦弱吾右。使弱常遇强,强常遇弱。敌犯吾弱,追奔不过数十百步,吾击敌弱,常突出自背反攻之,以是必胜。”后之庸将,既不能处其强弱以败,而又曰:吾兵有老弱杂其间,非举军精锐,以故不能胜。不知老弱之兵,兵家固亦不可无。无之,是无以耗敌之强兵,而全吾之锐锋,败可俟矣。

故智者轻弃吾弱,而使敌轻用其强。忘其小丧而志于大得,夫固要其终而已矣。

【注释】

[128]善:善于。

[129]权:权变,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

[130]驷:马匹。

[131]瑕:薄弱的部分。

[132]角:角逐,作战。

[133]隋何:汉刘邦的谒者之一,负责接待宾客。后受命说服九江王英布叛楚归汉。

[134]宜:是必然的。

[135]牝牡(pìn mǔ):指阴阳。泛指与阴阳有关的如雌雄、男女等。

【译文】

懂得哪些东西是应当十分爱惜的,哪些东西是不值得爱惜的,这样的人可以带兵打仗。所以那些善于指挥的将帅,总是牺牲不值得爱惜的东西,来养护十分值得爱惜的东西。

士兵不可能都是精锐,马匹不可能都是优良的,兵刃器械不可能都是坚固锋利的,这是事物固有的道理,要看使用它的人如何处置了。士兵分为上、中、下三等,这样,用兵也就有三种变化。孙膑曾经说过:“用你的下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比赛,用你的上等马与对方的中等马比赛,再用你的中等马与对方的下等马比赛。”这实质上讲的是用兵作战,并不只是在讲赛马。下等马不能够赛过对方的上等马,这个我们是早已明白的;这样安排是故意放弃这次取胜的机会。对方的中等马不能赛过我们的上等马,对方的下等马不能赛过我们的中等马,这样不就可以取得两次胜利吗?从总体上看,得胜的次数比失败的次数要多,所以应该选择这种比赛办法。对方的上等马得不到他的中等马和下等马的援助,虽然胜了一次,岂不白搭?对方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所以我说:士兵有上、中、下三等,因而用兵之道也就有三种权变。三种权变,就是用放弃一次胜利的手段,来达到三次交锋总体胜利目标。

管仲说:“攻击对方坚固的部分,那对方薄弱的部分也就变成坚固的了;攻击对方薄弱的部分,那对方坚固的部分也就变成薄弱的了。”这话说得好极了,不选择敌人薄弱的地方来攻击,那么天下的敌人都变成强敌了。汉高祖的忧虑主要在项籍,但他率领军队直接同项籍作战却没有几回,等到隋何取了九江,韩信击破魏国、消灭代国、攻取赵国、破了齐国,然后汉高祖才大举进攻项籍,并最终取得胜利。汉高祖之所以不急急忙忙地去对付他所忧虑的项籍,而是长时间地在那些不值得忧虑的地方作战,其目的就是要用这种策略使项籍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秦统一前,秦国的主要忧虑是六国,而蜀国最偏僻、最弱小,秦国却最先攻灭了它;楚国最强大,却几乎是最后才攻取了它;这并不是因为秦国的主要忧虑在蜀国!诸葛亮每次出兵都是同强大的魏国相较量,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无论是夺取天下、攻取一个侯国、赢得一场战斗,都是这样。

范蠡说:“大凡作战布阵的原则,是充实左翼,使之成为坚强难破的雄军,设立较弱的右翼为配合作战的雌军。”春秋时期,楚国攻打隋国,季梁对隋君说:“楚国人以左为上,国君一定在左翼军中,您不要正面和楚王相遇。要攻击楚军的右翼,右翼军中没有良将精兵,一定会被我们打败。偏师一旦战败,它的整个军队就瓦解了。”大凡一个军阵之中,必定会有强弱不同的雄雌左右两翼,关键是应当用我军的强大主力去攻击敌人薄弱的一翼。唐太宗说:“我自从兴兵打仗以来,经常仔细观察军阵形势,每次作战,发现敌人加强他的左翼,我也加强我的左翼:敌人减弱他的右翼,我也减弱我的右翼。使我军的弱翼经常对着敌军的强翼,我军的强翼经常对着敌军的弱翼。敌人进犯我军的弱翼,前进不过数百步;我军攻击敌人的弱翼,总是突破敌人的阵线,然后再掉转头来从背后攻击敌人的强翼,所以每战必胜。”后世那些平庸无能的将领,不善于运用强弱之势,因而常打败仗,却说:“我的军队中掺杂着老弱的士兵,并非全部是精兵,因此不能够打胜仗。”不懂得老弱的士兵,本来也是军事指挥家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老弱的士兵,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引诱消耗敌人的强兵,从而保全我军的精锐,这样,等待我军的就是失败的结局。

所以聪明的统帅,总是舍得牺牲自己的弱兵,而使敌人轻易地消耗他的强兵;不计较小的损失,而用心于取得大的胜利。指挥战争的要领,本来就不过是以追求最后胜利为目标罢了。

【解析】

本文针对宋朝时弊,讲述转弱为强的用兵方法,希冀宋朝统治者能以此为鉴,制定积极的策略,使宋朝逐渐强盛起来。文章从孙膑教田忌赛马写起,即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一负;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一胜;又用自己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二胜。于是田忌以两胜一负的成绩胜了齐威王。苏洵将赛马方法用在军事上,主张在用兵强弱上采取技巧,并引用范蠡、唐太宗等的言行和历史上的战例,说明自己的方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清人林纾言:“苏家议论,善用譬,又善引故事,读之爽目。”




唐宋散文八大家及其主要成就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具体成就如下:一、韩愈: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二、柳宗元: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

唐宋散文八大家哪八位 ?分别是哪个朝代?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李白没有写过散文,是诗人。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他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凭什么评的?
唐宋八大家包括: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右的《八先生文集》,后来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以后不久,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选辑了...

请问各位高手,唐宋八大家的字号都是什么?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时人有“韩文”之誉。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苏轼(宋朝):苏东坡是也,苏洵之子,苏辙的哥哥,不用太介绍大家都熟悉吧。还记得小时候背书的时候的《石钟山记》吗?苏辙(宋朝):苏东坡的弟弟,苏洵次子,官拜丞相,支持王安石变法。《老子解》为苏辙所写。王安石(宋朝):祖籍江西抚州,主持熙宁变法即王安石变法,不惧保守派;著有《浣溪沙·百...

唐宋八大诗人是哪八位
2、柳宗元 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中唐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3、欧阳修 字永叔,号...

唐宋八大家是谁
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

唐宋八大家是只哪八个人?
人物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

唐宋八大家·心术
因此,古代的良将,能用一定的兵力去试探敌人的强弱,同时也用敌人的情况来衡量自己,这样就可以做出自己的决断。 作为主将之道是:明白道理然后可以用兵,了解形势然后可以出战,懂得节制然后可以指挥战斗。明白道理就不会屈服,了解形势就不会沮丧,懂得节制就不会陷于困境。见了小利不动心,遇上小患不回避。小利小患不...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个人
唐宋八大家是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迅、苏轼、苏轼、苏轼、王安石、曾巩。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欧阳修、三苏是宋代古代散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是“古代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它们相继掀起了中国古代散文的创新浪潮,给诗歌和散文的发展...

宜良县19218135890: 唐宋八大家排名
崇相慢肾: 一般是按时间排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一个是按年龄排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宜良县19218135890: 我国古代唐宋八大家是哪八大家? -
崇相慢肾: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后的《八先生文集》,后来唐...

宜良县19218135890: 我国的唐宋8大家
崇相慢肾: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宜良县19218135890: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谁? -
崇相慢肾: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宜良县19218135890: 唐宋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 -
崇相慢肾: “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后的《八先生文集》,后来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宜良县19218135890: 唐宋八大家简介 -
崇相慢肾: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 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后的《八先 生文集》,后唐顺之...

宜良县19218135890: 唐宋八大家?
崇相慢肾: 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宜良县19218135890: 唐宋八大家有谁?? -
崇相慢肾: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宜良县19218135890: 唐宋8大家是哪几位
崇相慢肾: 唐宋八大家 唐朝:韩愈、柳宗元 宋朝: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

宜良县19218135890: 唐宋八大家简介 -
崇相慢肾: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 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后的《八先 生文集》,后唐顺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