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读书苦,一朝成名天下扬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衅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意思是说读书时无人问津,中举后天下皆知,用来激励人努力读书,考取功名的。

这是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追求做大官、发大财。“十年寒窗”意指要通过艰辛的努力,十年并非实数。

《琵琶记》 元・高明作。高明(1307?~1359),字则庆,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自少即以博学著称,求学于理学家黄溍门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至正五年(1345)中进士,做过多任地方官。

任职期间,颇有能声,也意欲有所作为。至正十一年(1351),从军南征方国珍起义,因与统帅论事不合,兼之目睹时政日非,在对现实生活失望的同时,感悟“功名为忧患之始”(元赵汸《东山存稿》卷二《送高则庆归永嘉序》),萌生了隐遁的念头。

约在至正十六年(1356)之后,隐于浙东宁波的栎社,以词曲自娱,并创作了《琵琶记》。此外,据徐渭《南词叙录》,他还作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今佚。诗文集《柔克斋集》共20卷,亦散佚,今存五十馀篇。

剧情是: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辞试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从,邻居张大公也在旁劝说。伯喈只好告别父母、妻子赴京试。应试及第,中了状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

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从,被迫滞留京城。自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任劳任怨,尽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也死于饥荒。

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办思念父母。写信去陈留家中,信被拐儿骗走,致音信不通。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为牛氏听见,得知实情,告知父亲。牛丞相为女儿说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

又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来京城,正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正逢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

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

得到牛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卜诏,旌表蔡氏一门。

扩展资料:

琵琶记蕴含的感情:

《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据记载,其情节大致写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

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力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宋代戏文所写的蔡二郎,亦称蔡中郎,也就是汉代著名文士蔡邕,字伯喈。戏中所写的情况,只是出于民间传说。陆游在《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一诗中说: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可见该故事流传之广。

类似这种题材,在宋代说话、鼓词、诸宫调、杂剧等民间伎艺中,还有《王魁负桂英》、《陈叔文三负心》、《王宗道负心》等。这表明书生负心婚变现象在当时相当普遍,书生贪新弃旧、攀龙附凤的行为尤其受到市民阶层的关注。

书生发迹变泰后负心弃妻的现象,与宋代科举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科举制度规定,不论门第出身,只要考试中式,即可为官。这为寒士发迹提供了一条捷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这种情况的写照。书生初入仕途,需要寻找靠山,权门豪贵也需要拉拢新进以扩充势力

。联姻便成了他们利益结合的手段。而当书生攀上高枝,抛弃糟糠之妻时,便与原来的家庭以及市民阶层报恩的观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导致一幕幕家庭和道德的悲剧。市民大众厌恶书生这种薄幸的行为,不惜口诛笔伐,这就是宋代民间伎艺产生大量谴责婚变作品的原因。

宋代婚变故事一般都把矛头指向书生,是因为当时他们不仅有着优渥的社会地位,而且作为知书达礼的道德传承者,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地位和行为的反差,自然使他们成为人民大众特别是市民阶层谴责的主要目标。

在元代,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生的处境,从天上跌到地下。元代科举一度中断达七十馀年,终元之世,考试制度时兴时辍

。这使许多士人失去进身之阶,社会地位急遽下降,以至出现“九儒十丐”的说法。与此相联系,谴责书生负心婚变的悲剧作品,逐渐失去了现实的针对性。地位低下的书生,反成了同情的对象。所以元代戏曲里的书生形象,或是平庸怯懦,或是迂阔拘谨,尽管多半缺乏光彩,但很少作为被鞭挞的对象。

到元代后期,人们对地位得不到改善的书生愈加怜惜,正面歌颂书生志诚的作品渐渐成为戏曲的主流。高明的《琵琶记》,以同情宽恕的态度,刻划蔡伯喈的形象,正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情态。

《琵琶记》基本上继承了《赵贞女》故事的框架。它保留了赵贞女的“有贞有烈”,但对蔡伯喈的形象作了全面的改造,让他成为“全忠全孝”的书生。为了终养年迈的父母,他本来并不热衷于功名,只是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这“三不从”导致一连串的不幸,落得个“可惜二亲饥寒死,博换得孩儿名利归”的结局。

高明在《琵琶记》的开头,写了这么一段话:

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今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子,这般另眼儿看。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琵琶记》所叙写的,确是“子孝与妻贤”的内容。高明强调封建伦理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戏曲“动人”的力量,让观众受到教化。因此,明太祖曾盛誉《琵琶记》是“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南词叙录》)。在这方面,《琵琶记》产生过一些消极的作用。

但高明主张戏曲必须有关风化、合乎教化的功用,把当时士大夫所不屑的南戏看作可以“载道”的工具,却意在抬高南戏的地位和价值。同时,高明能正视社会生活的真实,在肯定孝子贤妻的同时,揭示封建伦理本身存在的矛盾,展示由于封建伦理而产生的社会悲剧,而给予观众强烈的震撼。

《琵琶记》的戏剧冲突,是围绕着“三不从”而展开的。剧本第四出“强试” 是冲突的开端。蔡伯喈考虑到父母年老,无人照顾,在面临科举考试的前夕,决意暂时放弃功名,谢绝了州司的推荐。

但其父蔡公却迫切期待儿子获得功名,强调只要儿子中举,改换门庭,他纵然死了,“一灵儿终是喜”。甚至责备蔡伯喈以尽孝为借口,其实是贪恋新婚的妻子。深受封建思想熏陶的蔡伯喈,既不能违背孝道伦理原则,又不能违抗父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离开了家门,向悲剧的境地迈开了第一步。

蔡伯喈如期赴试,得中状元,便得到牛丞相的青睐。牛相执意招他为婿,皇帝也玉成其事。蔡伯喈倒不想滞留京师,他在辞婚的同时,上表辞官,希望皇帝任命他为乡官:“乡郡望安置。庶使臣,忠心孝意,得全美。

”但朝廷的答复是: “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可曲从师相之请,以成《桃夭》之化。”君命难违,蔡伯喈有苦难言,有家难归,不得已入赘牛府。但荣华富贵的生活,始终无法消除他的内疚和痛苦。

另一方面,蔡伯喈家乡灾祸频仍,蔡公蔡婆衣食无着,最后家破人亡。就这样,一个努力按照封建伦理行事的“孝子”,却因伦理纲纪的不合理以及伦理纲纪自身的矛盾,成为可怜可悲的牺牲品。

封建伦理,是统治者赖以维护封建秩序的支柱。儒家以血缘为基础,推衍出一套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以规范人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按伦理纲常行事,也即是要求人们通过礼教的自律,抑制个人的欲望,实现社会的和谐。然而,伦理纲常本身是存在缺陷的。

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即是因为伦理纲常本身经常出现抵牾的局面。蔡伯喈服从了皇帝朝廷,便照顾不了父母家庭;反过来,他要做 “孝子”,便做不了“忠臣”。至于个人的意愿,更遭到无情的践踏。这一来,努力按照伦理纲常行事的蔡伯喈,只能陷入两难的境地之中。

有烈”的赵五娘的悲剧命运,从而可以引发对封建伦理合理性的怀疑。在封建时代,恪守道德纲常的知识分子,经常陷入情感与理智,个人意愿与门第、伦理的冲突之中。《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它比单纯谴责负心汉的主题,更具社会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作家网—《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十年寒窗苦读”的下一句是什么?
“十年寒窗苦读”的下一句是:“一朝金榜题名”寒窗: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整句:在寒冷的窗下用功读书。金榜: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皇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寒窗苦读 :名词作状语,寒窗: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整句:在寒冷的窗下用功读书别名:十年窗下,十载寒窗。参考资料...

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成名寒窗苦读十余载下一句
1、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鲤越龙门;春风得意。2、金榜高题万世名,千秋马踏莺燕;富贵荣华。3、横批:步步登科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追求做大官、发大财。4、十年寒窗意指要通过艰辛的努力,十年并非...

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一朝成飞鸿什么意思
该句意思为虽然苦读了十多年,只为了能有朝一日成功而坚持不懈。此句出自元末戏曲作家高明的《琵琶记》。高明以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追求做大官,发大财。“寒窗苦读”是指在寒冷的房间里努力学习,“十余载”是指苦读的时间已经有十多年了,“只为一朝成飞鸿”是指只为了有...

寒窗苦读十余载下一句
“寒窗苦读十余载”下一句是:一朝鲤越龙门。“十年寒窗”意指要通过艰辛的努力,十年并非实数。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追求做大官、发大财。对联: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鲤越龙门;春风得意。金榜高题万世...

十年寒窗苦读的下一句
今朝金榜题名。十年寒窗苦读,今朝金榜题名。这句话出自元代高明《琵琶记》。形容古代读书人寒窗苦读书,而终于取得功名。也作“十年寒窗苦读日,今朝金榜题名时”。长年刻苦读书,只为了在未来一日中达到目的,用来激励人努力读书,考取功名的。

寒窗苦读十二载金榜题名一朝时是什么意思?
寒窗苦读十二载 金榜题名一朝时的意思是:艰苦卓绝,坚持不懈的坚持十二年读书生涯,终于在某一天考取功名,名字在榜上赫然可见。寒窗: 指冬日寒冷的窗前,比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金榜题名:指科举得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

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一朝成飞鸿什么意思
该诗句意思是通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从而一举成名。这句诗文“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一朝成飞鸿”表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读书人勤奋攻读、期待功成名就的形象描绘。“寒窗苦读”形象地描述了在艰苦环境中不懈努力学习的状态,这里的“寒窗”象征着简陋的学习环境,暗示读书人的清贫生活和坚韧意志。“十...

十年寒窗苦读下联我朋友对了两个,一个是“一朝金榜题
十年寒窗苦读 下联我朋友对了两个,一个是“一朝金榜题名”,一个是“半世飞黄腾达”.哪个比较好?十年寒窗苦读 一朝金榜题名 十年寒窗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有所成绩,有所作为“一朝金榜题名”与上联相对映,上下联紧密联系对仗才工整,...

寒窗苦读十二载,金榜题名一朝时什么意思?
寒窗苦读十二载 金榜题名一朝时的意思是:艰苦卓绝,坚持不懈的坚持十二年读书生涯,终于在某一天考取功名,名字在榜上赫然可见。寒窗: 指冬日寒冷的窗前,比喻艰苦的学习环境。载:年份。金榜题名:指科举得中。在当代,十二载正好代表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及高中三年读书的日子;金榜题名也就意味着在一年一...

寒窗苦读十二载,金榜题名一朝时的意思
关于寒窗苦读十二载,金榜题名一朝时的意思如下:寒窗苦读十二载金榜题名一朝时的意思是:艰苦卓绝,坚持不懈的坚持十二年读书生涯,终于在某一天考取功名,名字在榜上赫然可见。具体分析:寒窗苦读12年金榜题名一次的意思是:我在12年的学习生涯中,努力不懈,持之以恒,终于有一天功成名就,榜上可见我的...

城固县13486473623: 十年寒窗读书苦,一朝成名天下扬是什么意思 -
藏斩瑞亿: 默默无闻的寒门士子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研读经书十余载,为的就是终有一天能够高中榜首,名列三甲,闻名于天下.

城固县13486473623: 十年寒窗读书苦,一朝成名天下扬问是什么生肖? -
藏斩瑞亿: 十年寒窗读书苦,一朝成名天下扬,谜底是:生肖龙.因为古时候长把这句话比喻学生们十年苦读,才能鲈鱼跃龙门,金榜题名,名扬四海.

城固县13486473623: 十年寒窗读书苦,一举成名天下知,是什么答案 -
藏斩瑞亿: 类似于”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意思是读书十几年的辛劳没人知道,也没人过问,但是一旦成名之后,就会天下人人尽皆知.比喻只看到表面,却忽略了背后付出的努力.

城固县13486473623: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什么意思 -
藏斩瑞亿: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讲的就是书房读书的辛苦而换来的成绩.一旦为人做官或长大成父了,这时的书房就变为潜心生息的地

城固县13486473623: 十年寒窗苦读书指什么?
藏斩瑞亿: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句谚语,意思是长期艰苦读书,备尝辛苦却无人理睬,一朝成名后则闻名天下,由此形成强烈反差.于是,说到读书艰苦常常多用“十年”之数.

城固县13486473623: 十年寒窗苦下一句是什么 -
藏斩瑞亿:[答案] 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

城固县13486473623: 十年奇迹在寒窗,一居成名天下扬,啥意思? -
藏斩瑞亿: 读书刻苦终究会成功的

城固县13486473623: 十年寒窗苦读书指什么? -
藏斩瑞亿: 十年寒窗苦读书,一举成名天下知 古代科举考试要经过乡试、会试、殿试,要考童生、举人之类的,前前后后加上读书,算下来需要十几年吧 现在也是如此啊,你想高考,也得先读12年的书

城固县13486473623: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意思 -
藏斩瑞亿:[答案] 十年:虚数,形容很多年,无实际意义\x0d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追求做大官、发大财.“十年寒窗”意指要通过艰辛的努力,十年并...

城固县13486473623: “十年寒窗苦读”的下一句是什么 -
藏斩瑞亿: 1、下一句是:今朝金榜题名. 2、形容古代读书人寒窗苦读书,而终于取得功名.也作“十年寒窗苦读日,今朝金榜题名时”. 3、出自元代高明《琵琶记》:“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努力刻苦做学问,总会有结果.“十年寒窗”是虚拟,意指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并非真的十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