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问题(Quick!!!!!)

作者&投稿:比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荷塘月色的问题~

月色荷塘的清香吸引我的嗅觉,婉如高空飘渺的轻歌唤醒我的听觉那样惬意。

叶子中间的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先生的不宁静来自政治方面。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有的研究者就认为不宁静是因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表现了作者向往光明的主题。此说不无道理,因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不可能对如此重大的政治事件无动于衷,也不可能不向往光明美好的生活。然而任何判断总要结合实际,不能套用一种貌似合理其实滑稽的思维模式。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四一二”之后朱自清的心情。

1927年5月的一个下午,朱自清心绪难平,写了一首《和李白菩萨蛮》:

烟笼运树浑如幂,青山一桁无颜色。日暮倚楼头,暗惊天下秋!半庭黄叶积,阵阵鸭啼急。踯躅计行程,嘶骢何处行?

6月23日,他又写了一首《前人更漏子》:

锦衾寒,鸳枕腻,红烛摇摇欲醉。微雨暗,小风喧,纸窗花又残。携手处,江头路,知否几番凝伫!一夜夜,一更更,思量梦不成。

9月27日,他写了《一封信》,其中有:

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我起初还知道他的踪迹;这半年是什么也不知道了。他到底是怎样的过着狂风似的日子呢?我所沉吟的正在此。

从以上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朱自清时时刻刻挂念着他的好朋友叶圣陶和夏丏尊等人,正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了。作者对朋友的惦念并非始于“四一二”,只不过此时更加强烈,以至于夜不能寐了。1928年2月,朱自清写了一篇长文《那里走》(《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详细展示了自己的思想和性格,是研究朱自清思想的重要资料。他在文中写自己心中“常觉有一点除不去的阴影”,“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颇有些惘惘然”。作者自己解释说:“我知道这种心情的起源。春间北来过上海时,便已下了种子;以后逐渐发育,直至今日,正如成荫的大树,根株蟠结,不易除去。那时上海还没有革命呢;我不过遇着一个电车工人罢工的日子。……”作者所写的事情发生在1927年1月,朱自清回白马湖将家眷接至北京,路经上海作短暂停留。这时的上海正是工人运动走向高潮的时候,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进攻,1926年10月上海工人发动了第一次武装起义,失败后又积极准备第二次武装起义。朱自清从宝山路向天后宫桥走,街上挤满了人,“如密云似的,如波浪似的,如火焰似的”。(《那里走》)就在那天晚上,他的好朋友叶圣陶前来看他。此时的叶圣陶正积极地投入到反帝反军阀的斗争活动中,写了著名的《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他打破了夜里九点就寝的惯例,一边撰稿一边编排,有时奋战一个通宵。二十二天里,叶圣陶以笔名“秉丞”先后发表九篇文章。(参见《叶圣陶传》,刘增人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中国新文学作家的急剧向时代大潮靠拢乃至汇合,大体上都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尤其在“四一二”之后,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许多进步作家看清了国民党的反动面目,旗帜鲜明地站到了革命队伍里来,或者在政治态度上倾向于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叶圣陶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恨得咬牙切齿,他把国民党的党证撕得粉碎,与国民党一刀两断。1927年10月10日,他发表了短篇小说《夜》,用艺术的形式揭露了国民党的惨无人道。

而此时的朱自清“近年来为家人的衣食,为自己的职务,日日的忙着,没有坐下闲想的工夫;心里似乎什么都有,又似乎什么都没有”。“现在的思想界,我竟大大的隔膜了”(《那里走》)。北京离时代的“火焰或旋涡”较远,朱自清也不是热衷政治斗争的人物,于是有朋友说他“退步”了。但哪里走呢?他因此而彷徨,越彷徨越是思念远方的朋友。

直接激起朱自清心中涟漪的是他和家眷到京后的一个晚上:

到京后的一个晚上,栗君突然来访。那是一个很好的月夜,我们沿着水塘边一条幽僻的小路,往复地走了不知几趟。我们缓缓地走着,快快地谈着。他是劝我入党来的。他说像我这样的人,应该加入他们一伙工作。工作的范围并不固定;政治,军事固然是的,学术,文学,艺术,也未尝不是的——尽可随其性之所近,努力做去。他末了说,将来怕离开了党,就不能有生活的发展;就是职业,怕也不容易找着的。(《那里走》)

陈孝全先生写的《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128页说:“栗君是国民党员”,那自然是劝他加入国民党。朱自清先生说要找朋友商量商量。他问了几个朋友,他们都不同意他加入国民党。他自己对此也不感兴趣。于是,此事便告结束。但它在朱自清先生心灵深处激起的浪花却好几天不得平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当时的朱自清对国民党认识并不太深,对共产党也缺乏了解。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他又说:“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了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此时的朱自清先生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并开始作古体诗词。姜建、吴为公在《朱自清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中写道:

进入清华,因讲授古典诗词的需要,朱自清开始作旧诗词。在作诗上,他拜古文学家黄节(晦闻)先生为师,在作词上,他常向俞平伯请教。

至此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局动荡,作者惦念远方的好友,同时为自己面临选择人生道路而苦闷。

朱自清的情怀是可以理解的。从性格上来说,朱自清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在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的时候,他自然会惦念“旋涡”中的朋友。朱自清是南方人,从小生活在山乡水乡、醉乡梦乡的扬州,眼前的荷花自然勾起他对家乡的思念、对好友的牵挂。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朋友的奉劝,他的确无法保持心中的安宁。朱自清又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进步知识分子,面对国家政局的混乱,他忧心忡忡。他没有倒向国民党的怀抱,是难能可贵的。他追求一种宁静、自由的学术之路,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尽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是令人敬佩的。今天,重新学习这篇美文,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似乎可以用陆游的诗句来作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第三段不应该删去,因为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好像是我的”,反映作者想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这里的“天地”是思想和精神的生存空间,是自由驰骋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干扰和牵制的“真空”,这种境界是无数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另一世界”是理想的世界,映射出现实世界并不理想。作者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的,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很谦和的知识分子。他既有与别人共同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也希望有一个相对安静独立的生活空间。离开了家人、朋友和同事,就会感到孤独,因为热闹的生活可以带来乐趣。另一方面,安静独立的生活空间,可以用来思考人生和社会,用来钻研学问。大概“闹”与“静”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种境界,这两种境界的交替存在是支撑生命的基石。此时的朱自清先生最需要的是“静”,因为外来的干扰使他内心不宁静,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精神的天平发生了倾斜,于是就感到痛苦、彷徨、烦闷。他想到宁静的荷塘月色中去梳理一下纷乱的思绪,使生命的天平保持平衡。他说:“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读至此,我们似乎明白了——作者在白天不自由!开头所言“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原因就是缺少了自由。是哪方面不自由呢?作者说:“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那就是说,白天有些事是不愿意做的,不得不做;白天里有些话是不愿意说的,不得不说。这样的感受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常见的,许多人都有同感。但朱自清的烦恼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虽然作者没有说明白,细心的读者是能体会出来的,作者闪烁其词,含蓄委婉,既不让你一览无余,也不是让你一点看不出来。这样的语言颇值得玩味。

如果说荷塘月色是眼前实景的话,那江南采莲可就是作者想像之景了。作者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那遥远的年代,飞向那风流的季节!“采莲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喜悦神往的感情。这一段过去也被删掉,很是可惜,影响了对原作的正确理解。作者从《西洲曲》的“莲花过人头”联想到眼前的荷塘,“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为什么不见流水的影子就不行呢?因为“莲(怜)子清如水”啊!没有清水一般的纯情,怎能算是完美的画面呢?这未免有些遗憾。联系前面一处:“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读者可以体会出,朱自清先生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一点什么,是什么呢?是热闹?是乐趣?所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了”。就在作者沉醉于江南采莲的想像中的时候,“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前后形成了巨大的起伏,字面波澜不惊,背后浪涛千万。


《荷塘月色》作者的行踪如何?
荷塘月色心理变化 正在求助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苦等28分钟: 奢安之乱的结果和意义:奢安之乱有什么历史影响 回答 苦等29分钟: 华为实习生面试需要多久 回答 苦等1小时: 小米mix2s,6g和8g差多少,哪个性价比更好 回答 苦等1小时: 怎样给自己编的C程序替换图标 回答 苦等1小时: 好的电池...

用荷塘月色的四五段来写作文
5. 《荷塘月色》第四,五段着重写什么 第4段写月光下的荷塘,从密密层层的荷叶推出各色各样零星点缀着的荷花,这是实写,写荷塘中的静态。这时候微风来了,风带来了动,于是淡淡的荷香沁入了人的心脾,叶子与花也出现了闪电般的颤动,颤动以后荷塘则出现了短暂的变化。 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

可以告诉我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
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

荷塘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还是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也是月色下的荷塘。扩展阅读:《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荷塘月色》描写清华荷塘月色之美,抒发沉郁的心情。《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题目有何意义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YI5EiOCvrw5b6hVSbaQPnkjhIk7z5ua1ds_-yqGlfy-1BIipCJZVv0tooCjJ3YXKn_FVCrhJ_INlUTcgJ8LYzrCaTy0fREn67dfnxXPHDq

<荷塘月色》第四五段和第七段编者为什么删去又改回
笔者认为《荷塘月色》一文的主题,简而言之曰:寻找宁静,向往自由,寻找宁静,目的在于解闷。别人对此已说得很多,笔者无需赘述;说到向往自由,因编者将表现采莲女爱情生活的那些内容删掉了,所以这一点就无法完全落到实处,便出现了主题偏重问题。《荷塘月色》第三段明白地写道:“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

求:赏析荷塘月色的语言特点!
对于本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让学生从文章本身出发,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求统一的答案,只要能把自己的理解表述清楚,说出一定的道理即可。 三、语言的巧妙运用 本文成功地描写了荷塘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于景色描写中寄托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成功,也得益于他对语言的巧妙运用。

荷塘月色的全文线索是什么
1、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心情的不宁静——游荷塘排遣不宁静——喜悦与哀愁——惦着江南更添苦闷——回到现实,仍不宁。2、以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出门——缓步前行——荷塘——荷叶——荷花——月光——树木——山色——怀古思乡——进门。《 荷塘月色 》 两条行文线索(感情和行踪),一正一副...

谁能给我一篇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评论文,1200字以上,谢啦拜托各位了 3Q...
《荷塘月色》是一篇耳熟能详的佳作,对此,近有吉林师范大学杨朴先生的一种最新的阐释。这即载于近期《文学评论》上的《<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认为人们过去对它的解读是〃牵强附会〃。文章认为〃此文是作者把潜意识的美人原形和爱欲投射在了荷花的意象上〃,并...

荷塘月色中作者引用诗句可以增强文本的什么效果
哪里走这个问题,只要有余暇,它就来盘踞心头,挥也挥不去,这大约就是烦闷吧”.从这文字读解到的是朱自清先生内心深深的矛盾,这矛盾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自我”与“他人”的矛盾,在烦闷中作者像众多千百年来儒文化——中庸的知识分子在内心苦闷的时候便寄情山水一样,作者用《荷塘月色》也找到了山水,但不是...

赤城县13251662722: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一里面的 《荷塘月色》的问题1.作者写荷塘月色的高明之处是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来写.荷塘的景物是月下的景物,月色又是荷塘里... -
直伊甘油:[答案] 1.作者写荷塘月色的高明之处是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来写.荷塘的景物是月下的景物,月色又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主要抓住荷叶和荷花的形:田田的,色:白,香:清香.写月色,主要抓住光:流水一般,影:荷影 灌木影柳树影. 2. 试分析...

赤城县13251662722: 荷塘月色的问题1.“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的相似点是 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三个比... -
直伊甘油:[答案] 运用了人的嗅觉和听觉感受,都是流动的、飘渺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出荷花的数量之多,清新纯白,绽放得绚丽

赤城县13251662722: 关于《荷塘月色——朱自清》的一个问题找出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并分析作者感情发展的线索,写出这种感情与景物描写的关系. -
直伊甘油:[答案] 就是第一句话啊,我们老师说的

赤城县13251662722: 关于《荷塘月色——朱自清》的几个问题3.文末引用《采莲赋》及《西洲曲》里的句子,描写古代采莲的盛况,这在表达上具有什么作用? 曲曲折折的荷塘... -
直伊甘油:[答案] 1表达了对江南过去的那种自由的向往 2月色下的荷塘美景 3裙与叶子形状相似都很柔美灵动飘逸 4袅娜羞涩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5歌声悠扬飘进心扉像绵绵的细雨,滋润久旱的树;又像一束光芒,引你走向黎明 6“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

赤城县13251662722: 荷塘月色问题课文第四段,一次写了 荷塘的那些景物?是按照上面顺序写的? -
直伊甘油:[答案] 一次写了 荷塘的那些景物? 荷叶、荷花、流水 是按照上面顺序写的?看不懂这个题目的意思.

赤城县13251662722: 关于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一些问题以下词组在句子里的作用...1、我悄悄地披了大衣衫,带上门出去.悄悄地:2、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
直伊甘油:[答案] 悄悄地:作者夜半无寐,欲独自出去走走,不想惊动妻儿.从细微处表现出来作者是个爱家的好丈夫.(当然作者并不是刻意要表现这一点)阴森森:说明这条小路没有路灯,夜晚幽僻无人.这给作者能不受干扰地独自月下赏荷塘做了...

赤城县13251662722: 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5个问题! -
直伊甘油: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 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荷塘月色》中...

赤城县13251662722: 荷塘月色的问题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你结合该句品析这样写的妙处 -
直伊甘油:[答案] 月色荷塘的清香吸引我的嗅觉,婉如高空飘渺的轻歌唤醒我的听觉那样惬意.

赤城县13251662722: 朱自清《荷塘月色 》阅读赏析,急,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是《荷塘月色 》的主要特点,试以第4、5、6自然段为例,对这一特点进行具体分.体会下列句子,... -
直伊甘油:[答案] 第一次读《荷塘月色》的时候,那是在上初中的一堂语文课上.虽然当时对文中作者的内心深处的感受不是十分明了,可却迷迷糊糊地久久地沉醉于那幽静,神秘,优美的荷塘月色当中.文中的开头并没有直接描写荷塘的月色,而是说...

赤城县13251662722: 关于《荷塘月色——朱自清》的几个问题 -
直伊甘油: 1表达了对江南过去的那种自由的向往 2月色下的荷塘美景 3裙与叶子形状相似 都很柔美 灵动飘逸 4袅娜 羞涩 明珠 碧天里的星星 刚出浴的美人 5歌声悠扬 飘进心扉 像绵绵的细雨,滋润久旱的树;又像一束光芒,引你走向黎明 6“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 '渺茫'的 若有若无的是我自己想的 时间有限 答案仓促了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