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腊月哪天蒸馒头

作者&投稿:姬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方过年为什么蒸馒头~


用料
中筋面粉 500克
温水 250ML
酵母 7克
蒸馒头的做法
酵母溶入约1/3的温水中,搅拌均匀

把酵母粉倒入面粉中

用筷子搅匀

将剩余的温水倒入面粉中

用筷子搅成棉絮状

用手揉面,揉至面团表现光滑

面团放到容器中盖好盖子,或表面盖上潮湿的屉布,放在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时间长短随环境温度高低不等

发好的面团内部是均匀的蜂窝状

案板上撒少许薄面,将发好的面团反复揉,揉到面团表面光滑,切开面团,如果切面有气孔,需继续揉

揉至面团的切面光洁无气孔

将面团整形成长柱形

将面棒切成等量的剂

用手来回搓揉,整形成圆圆的馒头状

馒头生坯底部沾些面粉,放在盖帘上,每个之间留出距离,生坯表面盖上潮湿的屉布,继续发酵,使生坯再次涨大,发酵约20-30分钟,轻轻按压表面可感觉有弹性即可

蒸锅内铺上潮湿的屉布,将馒头生坯放入,留出距离,锅盖盖好,如果锅盖不严,最好用布将锅盖边缘包起来,防止漏蒸汽

大火烧开蒸锅内的水后,转中火蒸25分钟。关火后,放置3-5分钟再打开盖子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腊月二十八那天要做一天的面食品种有:馒头豆包麻花……正月里人们一热便可入食。即方便又美味。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蒸馒头寓意来年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有个好彩头。蒸出一些枣

  塔、佛手等形状,再捏几个各种形状的豆馅包、枣泥包,点上红点儿图个吉利。

  草根首页推荐)三十年前东北地区的人们都怎样过年(2009-02-01 09:53:02)
  标签:三十年前 东北怎样过年 中国传统年俗 文化 分类:知识探索

  三十年前东北地区的人们都怎样过年?

  东北人过年为何一定要杀鸡?

  (感谢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头条推荐) 文 阳光心情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五千年历史的沉淀,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着特殊的涵义。在外面奔波了一年的人们,除夕这天都要回家过年,全家老少欢聚一堂,享受着可口的年夜饭,畅谈着来年的新生活,共离天伦,其乐融融。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忙着过年,从二十三就走进了年关。

  一. 腊月二十三吃灶糖

  北方人都供灶王爷,老百姓在腊月二十三用灶糖封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以求来年大吉大利,平平安安。

  二. 腊月二十四扫房日

  24日扫房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驱除晦气。扫房之后,家中焕然一新。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欣欣向荣。

  三. 腊月二十五糊窗户

  东北四大怪之一“窗户纸糊在外”。在窗户纸上再贴上春联、福字、窗花和刻有吉祥图案的剪纸,为春节增添了喜庆的节日色彩。

  四. 腊月二十六炖大肉

  从腊月二十六开始,就开始准备丰盛的年夜饭了。一锅香喷喷的炖肉就是北方人心目中最朴素的年夜饭,与山珍海味比起来更过瘾、更实惠。

  五. 腊月二十七杀公鸡

  鸡音“吉”,又通“急”。“杀公鸡”是一种指待的说法,是指从这一天开始年货要办完了,由于制作年货还需要时间,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

  六.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那天要做一天的面食品种有:馒头豆包麻花……正月里人们一热便可入食。即方便又美味。

  七.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蒸馒头寓意来年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有个好彩头。蒸出一些枣塔、佛手等形状,再捏几个各种形状的豆馅包、枣泥包,点上红点儿图个吉利。

  八.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吃饺子

  年三十的饺子,不仅形式上有讲究,就连摆放也有规定。无论是摆饺子用的盖帘子,还是蒸饺子的屉子,都是有讲究的。先是在中间摆几只元宝形的饺子,然后由外向内逐层摆放整齐,民间俗语云“圈福”,吃年三十这样的蒸饺意味着蒸蒸日上。有的地方也采用横着排成行的方法,意味着财源四通八达,八方进宝。

  大年初一的饺子老一辈讲究辞旧迎新,因此初一的饺子一定要吃新,吃鲜,预示一年新生活的开始。

  正月初五还有一顿饺子是必须吃的,但这一顿饺子必须是现包现吃,因此这天俗称颂“破五”。

  黑龙江农村的过年习俗(2010-02-11 13:55:05)
  标签:黑龙江 农村 过年 春节 习俗 拜年 春联 扭秧歌 吃饺子 分类:生活走笔

  黑龙江农村的过年习俗

  北方过年,有一个影响极为广泛的俗语:“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大致道出了北方农村过年的安排。
  农村与这略有区别: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道有(对联),三十走油,初一磕头。其中,贴道有是贴对联的意思,传统黑龙江农村,水井上贴的对联一般是“道有”,两字为竖着写,道字最后一笑“捺”同时作为有字的“横”。三十走油,是用油炸干果之类,现在做的已经不多了。

  黑龙江农村过年,一般始于腊月二十三,过了正月十五,年算过完了。

  腊月二十三,要放一挂鞭炮,吃饺子。灶王爷和财福要升天。

  腊月二十四,扫房,打扫卫生。

  腊月二十六、七,要杀猪杀鸡。

  腊月二十八,发面,蒸包子馒头豆包,一部分作为贡品,供奉祖先用的

  另一部分则为了吃,过年了,女人们也不会总做饭,吃饭了,就取来热热就可以。现在这样做的已经不多了。

  腊月二十九,写对联,贴春联。不仅人住的房间贴,连鸡窝羊圈牛圈都贴,印象中,牛圈经常贴的一幅对联便是“牛似南山猛虎,马赛北海蛟龙”,鸡窝贴“金鸡满架”,猪圈贴“肥猪满圈”或“大猪年年有,小猪月月增”。

  腊月三十,早晨要放鞭炮,下午要吃饺子,接神,迎接祖先回来。年夜饭一般要有猪蹄和鸡爪,意味挠钱靶子,来年多多捞钱。年夜饭是不能吃虾和东北人经常吃的酸菜,虾与瞎谐音,酸是变质了的意思,不吉利。年夜饭最好有鸡有鱼,象征着大吉大利连年有余。

  晚上守岁。一晚上的垃圾是不能扔的,似乎除夕夜扔垃圾是要倒钱,不吉利。午夜钟声响起,要给祖先家谱和家中长辈磕头拜年,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

  过年的传统娱乐节目扭大秧歌,一种是踩高跷的,另一种不踩,又叫地蹦子。扭秧歌的动作与赵本山小品中的一样。旁边有敲鼓吹唢呐的,非常热闹。有时,政府还要各村的秧歌队汇演比赛。

  大年初一,要吃饺子。过年吃的饺子一般是韭菜馅,或芹菜馅。均取谐音,韭菜馅意味着新的一年发九样财,芹菜馅意味着来年全家人都很勤快。初一早晨,各家比谁起得早,放鞭炮早,谁起得早,便意味着新的一年过得好。初一,小辈要给附近的亲戚和处得好的邻居拜年。

  大年初二初三,是回娘家的日子。大年初三,要吃饺子,这叫送神,把年三十接回来的祖先神灵送走。

  大年初五,是放水日,这天可以洗衣服,缝衣服,叫缝破。

  大年初七,如果天气好,象征着新的一年人类安康幸福,所以年初七又称“人日子”,要吃饺子。据老人们说,正月初一到初八,分别象征着包括人在内的八种“动物”,分别是一鸡二鸭,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马八,哪天天气好,哪种动物这一年就会好。
  正月十五,老家又叫灯节,要做冰灯,或者其它灯具,庭院里和路上,也要摆上灯具。晚饭后,还要到祖先坟前送一盏灯。晚餐要吃饺子或元霄。这一晚,所有房间的灯,是不能关的。孩子们拿着灯具游玩。我们老家还有一个习俗——滚冰,孩子们要到河里的冰面上,滚上几圈,据说能滚掉秽气,迎来幸福。

  坊间民谣云: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就是说可以准备过年的主食了,可以发面蒸馒头了。这显然是在北方,南方并不讲究蒸馒头,而是蒸别的东西。

  东北的冬天很冷,也是人们比较清闲的时候,所以一进腊月,东北就有了过年气氛,有的人家开始冻冰灯或挂红灯。腊月初八冻掉下巴,家家户户吃腊八粥。在东北农村,进入腊月后,开始有人家排号杀猪。排号的目的是我家杀猪村里乡亲好友来吃杀猪菜,你请我我请你,有的还带上全家。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天,家家户户扫年和祭灶,包饺子,放鞭炮。在之后到除夕这段时间里,大家置办年货,年货内容包罗万象,各种肉品、年糕、服装、纸张、竹器、瓷器、门神、灶王爷,供佛的花、蜜供、爆竹、骰子、纸牌、水仙头、佛手......,亲朋好友间开始相互送礼,大多数人家在这天还祭灶,就是烧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去汇报一家人一年的情况。
  腊月二十六或二十八左右(找一个农历日期的双日子),便开始蒸馒头、糖三角、黏豆包——年豆包等,这样,一连忙好几天,也叫忙年,主食食品要备足够一家人吃上半个月或一个月的量,这期间还会准备好花生、爪子、糖果、麻花等,为的是正月里,亲朋来家里玩时,招待来宾。除夕前,在外地打工、上班的人陆续就回家了。

  除夕这天,是北方过年最重要的日子,吃完早饭,有些孩子们便会穿上漂亮的衣服与自己要好的小朋友到街上玩儿或到亲属家送礼——一般是烟酒或土特产,家里人大人们则在家开始贴春联,做肉丸子,和面、备菜——包饺子,有些讲究的人家还会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的,一种素的。这种素馅水饺可不是平时在饭馆能吃到的,而是主人精选了多种材料的馅,有些细心的女主人会在素馅饺子中包上糖、枣、钱、年糕水饺各四个,各有一种美好的寓意。还有就是了。中午吃完饭,就开始包饺子了,小孩一般也不再到别人家走动,有些大点的小孩会帮家里大人一起忙年。

  直到晚上六点左右,家家户户便开始烧纸钱——请财神,放鞭炮——迎年,这时,一家人便开始喝酒,这时酒桌上会非常丰盛,八个菜是免不了的,桌上一定有鱼,讲究的是年年有余,老年人或长辈开始动筷子,大家才可以开始吃饭,大家喝酒说笑互相道吉祥和 又要过年了,经常听身边的朋友说,现在在这边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没味道了,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春节本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很有讲究。现在东北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所以很多朋友就萌生吧到东北过年,吃地道的东北菜菜的念头儿,喝东北的大碗酒,可以吃到珍蘑,还可以去滑雪和冰钓......

  东北的冬天很冷,也是人们比较清闲的时候,所以一进腊月,东北就有了过年气氛,有的人家开始冻冰灯或挂红灯。腊月初八冻掉下巴,家家户户吃腊八粥。在东北农村,进入腊月后,开始有人家排号杀猪。排号的目的是我家杀猪村里乡亲好友来吃杀猪菜,你请我我请你,有的还带上全家。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天,家家户户扫年和祭灶,包饺子,放鞭炮。在之后到除夕这段时间里,大家置办年货,年货内容包罗万象,各种肉品、年糕、服装、纸张、竹器、瓷器、门神、灶王爷,供佛的花、蜜供、爆竹、骰子、纸牌、水仙头、佛手......,亲朋好友间开始相互送礼,大多数人家在这天还祭灶,就是烧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去汇报一家人一年的情况。
  腊月二十六或二十八左右(找一个农历日期的双日子),便开始蒸馒头、糖三角、黏豆包——年豆包等,这样,一连忙好几天,也叫忙年,主食食品要备足够一家人吃上半个月或一个月的量,这期间还会准备好花生、爪子、糖果、麻花等,为的是正月里,亲朋来家里玩时,招待来宾。除夕前,在外地打工、上班的人陆续就回家了。

  除夕这天,是北方过年最重要的日子,吃完早饭,有些孩子们便会穿上漂亮的衣服与自己要好的小朋友到街上玩儿或到亲属家送礼——一般是烟酒或土特产,家里人大人们则在家开始贴春联,做肉丸子,和面、备菜——包饺子,有些讲究的人家还会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的,一种素的。这种素馅水饺可不是平时在饭馆能吃到的,而是主人精选了多种材料的馅,有些细心的女主人会在素馅饺子中包上糖、枣、钱、年糕水饺各四个,各有一种美好的寓意。还有就是了。中午吃完饭,就开始包饺子了,小孩一般也不再到别人家走动,有些大点的小孩会帮家里大人一起忙年。

  直到晚上六点左右,家家户户便开始烧纸钱——请财神,放鞭炮——迎年,这时,一家人便开始喝酒,这时酒桌上会非常丰盛,八个菜是免不了的,桌上一定有鱼,讲究的是年年有余,老年人或长辈开始动筷子,大家才可以开始吃饭,大家喝酒说笑互相道吉祥和祝福。之后就开始玩麻将、打扑克,看电视边吃早早准备好的冻梨、花生、瓜子、糖果等。有些成年男子能会到关系很好或本家有年老的长辈家里走走,以示为长辈的尊敬。

  有些孩子会在这时换上大人们为自己准备好的新衣服,特别是洗脚换新袜子,说是踩小人,一年走顺风路。

  大家玩儿到除夕晚上11点多,家里主人便开始烧水准备煮水饺了(除夕夜里的水饺,在很多家里是可是男主人煮的哦),此时一般都是素陷饺子,图的是一年和睦平安,也有吃荤的,根据各家的讲究而定。煮饺子的时候要在厨房再烧纸,总之,一般情况下饺子出锅时,表的指针刚好指向12点,早已经挂好的鞭炮点燃了——呯呯嗙嗙,小孩手里拿着滴滴激——兹兹兹,大家注意,晚上的饺子如果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可是预示着你今年一定是发财呀!吃完大年夜的饺子,晚辈们开始给长辈拜年,有的地方还实行磕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孩子们开始到各个亲朋好友家拜年,一般家庭是不睡觉——守岁(现在很多家庭在看完晚会还是会睡觉的)。

  初一清晨,一家人吃完早饭——饺子后,继续到邻居及朋友家拜年,街头开始有组织的扭起了秧歌。初二晚上(有的人家是初三早),吃饭前照例是放鞭炮——送年。初三,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儿和女婿领着孩子回娘家。初三,还是吃饺子,初四面条,初五依旧是饺子,初七是人日子,一般也吃面条,为的是健康长寿,都是很上讲的。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到处是张灯结彩,秧歌队从初一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不断。没过二月二,年味依然足。二月二龙抬头,一般家庭都煮个猪头,吃猪头肉,男子大人、小孩理头发。

  去东北过年,最好能住在地道的东北人家里,如果运气好,再刚才赶上下雪,看着室外的鹅毛大雪,一家人坐在屋内大火炕上,感受着的暖意。大家围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火炕中间桌上有小菜、花生米、鸭脖儿、鸡爪子、猪尾巴、腊肠儿、咸豆角......,一家人猜拳行令喝东北烧刀子或红星,吃完后到外面放鞭炮,之后回屋看晚会,那感觉,真好啊!(

  腊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

  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初八 纪念释迦牟尼

  腊八粥的由来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 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月23

  进行食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腊月24

  扫房子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帚”字已见于甲骨文。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就有“子持帚作洒扫形”的铭文。可见,人们在几千年以前就用扫帚扫除了。《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这说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秽、尘沫与传播疾病有关。周书《秘奥造宅经》中就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

  《吕览法》称:“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亦曰木难。”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到唐代,“扫年”之风盛行。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以祈新岁之安。”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指历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清*蔡云诗《吴俞欠》诗曰:“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岁时琐事》则说:“十二月二十四日扫舍宇,凡有所为,不择宪书,多嫁娶,谓之乱丝日。”

  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对于北方来说,严冬中的腊月扫房,只是掸扫而已,而在南方往往将桌椅板凳,甚至大架子床都抬到河边、井边去刷洗。扫房以后,全家就要开始筹办年货,请香蜡纸码、供品,写对联、剪窗花、买挂钱、年画、鞭炮……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又名“扫尘、打埃尘、除残、除尘”。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

  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来个斩尽杀绝。

  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扫尘对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是大有益处的。据科学研究,在灰尘含量高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细菌竟达几百万个,在这种环境中,肺炎、咽炎、肺癌、肺气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发病率都较高。灰尘多能吸收和折射阳光中的紫外线,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灰尘1毫克时,紫外线约减少2/3,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儿童患软骨病机会会明显增加。

  此外,打扫卫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镜。扫尘后及时更衣。祖国医学认为,立春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害虫也开始孽生。所以,赶在春节前大扫除有助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病。既有益身体健康,又增添了辞旧迎新的节庆气氛。

  腊月25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月28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多数地方在这一天要赶制过年的面食蒸。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蒸馒头”。(摘自礼俗流水账)

  老北京关于春节的一首童谣: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五,炸豆腐;

  腊月二十六,煮白肉;

  腊月二十七,杀公鸡;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教孩子念的时候,我不禁心生疑惑,怎么是从腊月二十三说到初一,而不是从初一说到十五呢?也许是对节日的期待比过节本身更加有趣吧?!过了初一,自由自在的节日是过一天少一天,而从腊月二十三到初一,过节的气氛可是一天比一天热烈。所以大年三十前的日子可不容忽视呀。

  腊月29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二十八 把面发

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


腊月的风俗习惯
9. 腊月二十九是蒸馒头的日子。北方有蒸年馍的习惯,通常蒸的年馍可以吃到正月十五。除了馒头,还有各种口味的包子、花卷等。10. 腊月三十是除夕守岁之夜。俗称大年三十,人们在这一天会守岁,直到午夜才能休息,寓意长寿百岁。现代年轻人由于作息习惯,多数能守岁。午夜时分,鞭炮声此起彼伏,庆祝新年的...

二十九蒸馒头!我国还有什么传统习俗?
常言道:腊月二十九,抓紧蒸馒头。寓意着新的一年日子越过越好,蒸蒸日上,阖家团团圆圆,幸福满满。1.春节习俗贴春联 按照古代历法的规定,腊月三十这一天被称为“大年”。在过大年这一天早上起来,需要贴门神和贴春联。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俗象征,在过春节的时候贴春联是一个非常隆重的...

北方过年有哪些传统风俗
北方过年的传统风俗有:赶年集、扫房子、磨豆腐、回娘家、蒸馒头。1、赶年集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过年好招待亲戚。赶大集,置办春节所需物品,尤其是北方的农村,年关了,如果不亲自到集市上走一遭、转一圈、瞧一瞧、看一看、讲一讲、听一听,即使家办下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过年都是没有年...

腊月的风俗习惯腊月的风俗习惯简单介绍
9、腊月二十九蒸馒头。北方有蒸年馍(mo,第二声)的习惯,一般蒸的年馍都可以吃到正月十五。当然也不仅限于馒头,还有各种口味的包子、花卷等。10、腊月三十除夕守岁。也就是俗话说的大年三十,在这一天是要守岁的,过了十二点才可以休息,预示长命百岁。现在的年轻人作息一般偏晚,都可以守岁。过了...

北方人过年风俗(北方人过年风俗吃什么)
人们通过大扫除,表达扫除一年的晦气,带来明年的福气。3、赶年集腊月二十七,赶大集,置办春节所需物品,尤其是北方的农村,临近年关了,如果不亲自到集市上转一圈、瞧一瞧、讲一讲、听一听,即使家中置办下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过年都是没有年味的。4、蒸馒头腊月二十九。过年,主食就是白面馍馍...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这一天发面有什么寓意?
《腊八节》腊月八眼前花,还有二十二天就过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爷,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把猪杀,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从小年开始,只有一周时间来准备年货,每一天都很...

腊月的风俗习惯腊月的风俗习惯简单介绍
7. 腊月二十七是洗福禄的日子,人们会清洗衣物和被褥,去除尘埃,以求新年的清新和吉祥。8. 腊月二十八是发面的日子。北方人以面食为主,过年时会蒸制年馍。传统上使用上次蒸馍留下的面头重新发酵来制作新的馒头。9. 腊月二十九是蒸馒头的日子。除了馒头,还有各种口味的包子、花卷等面食也会在这一天...

腊月二十九网友们晒出了各种各样的创意面点,你最想吃哪一个?
在我国北方地区,有蒸馒头的传统习俗,在我国南方地区,也会制作名字叫做“馓子”、“面鱼”的油炸面食,面试需要发酵的,所以也有一个象征的来年“发”的好意头。腊月二十九号这一天,网友们都纷纷晒出各式各样的创意面点。一个小小的面团还能玩出这些花样,这一双巧手真...

北方人过年风俗
中国北方人过年的风俗包括敬灶神、扫房子、赶年集、蒸馒头、贴春联和守岁等传统习俗。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庆祝方式因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而在南北方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北方人的过年风俗。敬灶神:** 腊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也是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的日子。家...

东北过小年有哪些风俗
祭灶神、打扫房间、蒸馒头、烙火烧、包饺子、置办年货等。祭灶神:传说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爷就会驾着自己的坐骑飞上天去,飞到玉皇大帝面前,然后禀报一下这一年来人们都做了哪些善事、哪些恶事,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描述做出相应的赏罚。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就在灶王爷的神像前摆...

金湖县18627591290: 腊月二十九有哪些风俗(各地习俗)
宗政狄乳癖: 一、腊月二十九什么日子: 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叫小除夕,中国民俗文化.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金湖县18627591290: 农历腊月从初一到三十都有哪些习俗?
宗政狄乳癖: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送灶神上天去,给他吃一些粘的东西粘住他的嘴,别叫他乱言乱语;腊月二十四,扫舍;腊月二十九,贴春联,帖福字,祭祖,让先人过年;除夕夜过大年.满意请确认.祝你春节愉快!

金湖县18627591290: 腊月二十九有什么风俗(一定要记得这些事)
宗政狄乳癖: 一、腊月二十九习俗之蒸馒头1、民谣:“腊月二十八,抓紧把面发”,到了二十九,还要蒸馒头.是不是已经非常忙碌热闹了.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

金湖县18627591290: 几月几蒸馒头 -
宗政狄乳癖: 每年的春节是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所以春节前的准备活动一定是少不了的,腊月二十九那天家里就会开始蒸馒头,象征着蒸蒸日上,表达了大家对于新年的美好向往

金湖县18627591290: 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
宗政狄乳癖: 01北方过年的习俗丰富多彩.除了饮食以饺子为主,还有很多习俗,如送灶神、磨豆... 还要一些瘦肉剁成馅,留着包饺子、炸丸子.6、蒸馒头?腊月二十九.过年,主食...

金湖县18627591290: 东北的春节的习俗 -
宗政狄乳癖: 东北人春节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就特别多. 1. 泡腊八蒜 :在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就会一天赛过一天,腊八可以说是过年序曲的一个开头.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

金湖县18627591290: 过春节时哈尔滨人哪些习俗 -
宗政狄乳癖: 有民谣道出黑龙江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

金湖县18627591290: 腊月二十九 传统该干嘛 -
宗政狄乳癖: 1、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所以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2、”腊月二十九 ,蒸馒头” 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在天津大家还会在这一天到乔香阁请中国结,取“乔香纳福”之意.

金湖县18627591290: 腊月24~除夕夜要干什么? -
宗政狄乳癖: 你好,按中国的风俗是: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来煮肉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守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

金湖县18627591290: 腊月二十九干什么? -
宗政狄乳癖: 腊月二十九是农历除夕的前一天,所以也被称为“小除夕”,有些地方也把这一天称为“小年夜”.腊月二十九的民俗:1、上坟请祖上大供 中国农历有大小月之分,所谓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腊月为小月,二十九这一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