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节的来历

作者&投稿:唱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重阳节的来历?~

1、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之句。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重阳节的习俗农历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热闹非凡。
2、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3、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则始于唐代。此后的宋元明清,每逢九月初九,宫廷、民间都会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唐代的许多大诗人如王勃、孟浩然、李白、王维、杜甫等,都留下过关于重阳节的诗篇。

扩展资料: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灯。意欲用“点灯”、“吃糕”来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都称之为重阳糕。
参考资料: 重阳节-百度百科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着《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据现存史料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远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重阳节”之名称记载,见于三国时代;至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倍受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13
祭祖节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17][18]
登高节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19]
敬老节
近代,九月初九被赋予了敬老节的新含义。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一)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二)

  重阳节的源头,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由此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以庆祝丰收为名的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活动,用来感谢天地、祖先的馈赠。到了汉朝,《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与此同时,还有各种大型的宴会,这都是先秦时期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演变发展而来的,这便是早期的重阳节的雏形。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三)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会阳节是什么时候举办的?
裸体节又叫“会阳节”,参加者都是男性,他们只系日本传统的兜裆布,几近全裸。每年二月的第三个星期,是举行裸体节的日子,而星期六晚上的活动是高潮,每年的这一天都有近万名男子,赶来参加裸体争抢“宝木”的仪式,参观者也不计其数。

阳节如何流传到的中国
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等.洋节.五花八门.纷纷踏至.中国人包容心强.对外来新鲜事接受乐意.近年来的开放.西洋文化大量流入.国人跟风,炒作.于是这些洋节也就进入我们的生活中.

成都金沙太阳节的办节缘起
祭祀区中还出土了一件带柄有领铜璧形器,其环面上首尾相接,展翅飞翔的三只神鸟装饰仍与“太阳神鸟”金饰一样,是古蜀人对太阳和阳鸟的强烈崇拜的真实写照。在金沙遗址祭祀区中出土的一件青铜小立人像,站立在高处,头戴太阳帽饰,腰间插着代表身份的权杖,发式讲究,身份特殊,手持献祭之物,俨如一...

端午为什么又叫端阳节
二、阳气初升的象征 在古代文化中,“阳”字代表了万物的生长和生机。端午节时节正值夏季之初,此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强盛。因此,“阳节”一词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庆祝。此外,端午节的习俗如赛龙舟、挂艾叶等都与驱邪避疫有关,这也体现了人们希望借助阳气的力量来驱逐...

端阳节是指的是什么节日
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阳节是哪里的叫法
端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叫法。端阳节,又称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庆祝。端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龙祖的崇拜和自然天象的崇拜,以及对于农耕文化和季节变化的重视。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以祈求丰收和驱邪...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的来历有许多,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和古越民族图腾祭说。1、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

端午节为什么叫端阳节
端午节叫端阳节的原因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端阳节。这一名称的由来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历史传统、天文历法和民间习俗。一、历史传统 端阳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一个充满神秘和特殊的月份,因此有许多重要的节日都在五月举行。端午节作为其中之一,在历史的发展...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及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的来历 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

三阳节的解释
即人日。 清 黄景仁 《人日登黑窑厂》诗:“艳以三阳节,分来七宝羹。” 词语分解 三的解释 三 ā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 部曲 。三国( 中国 朝代名)。 表示 多次 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部首 :一; 阳节的解释 .指轻疾猛厉、...

木垒蒙古自治州17290366612: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50字左右(关于重阳节的来历简介)
宁丁先普: 1、重阳节的来历简介,一: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

木垒蒙古自治州17290366612: 重阳节的来历30字左右(重阳节的来历30字)
宁丁先普: 1、因此,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吉祥日子.2、古代有饮酒祈福长寿的习俗.3、九月初九,日与月均在初九相遇,意为“重九”,故称“重九”.4、同时因为两个阳数的组合而被称为“重阳节”.5、明代张岱写《夜航船》云:“九为阳数,日月重合,故称'重阳节'.本文,重阳节的来历30字左右,重阳节的来历30字到此就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木垒蒙古自治州17290366612: 重阳节的来历故事(重阳节干什么)
宁丁先普: 一、重阳节的来历故事1、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

木垒蒙古自治州17290366612: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风俗有哪些简短)
宁丁先普: 一、重阳节的历史来历1、作为汉族传统节日之一的重阳节,又被称为踏秋.早在先秦之前就已经存在重阳二字.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当时秋天,九月份农作物丰收的...

木垒蒙古自治州17290366612: 重阳节的由来简介(重阳节来历)
宁丁先普: 一、重阳节的由来简介1、我国重阳节的时间是九月初九,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

木垒蒙古自治州17290366612: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重阳节的传说简短50字)
宁丁先普: 一、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历1、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

木垒蒙古自治州17290366612: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 - 搜狗百科
宁丁先普: 纵观整个重阳节的发展历史,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最开始只是宫廷或者是官方的庆祝活动.直到唐朝,重阳节被定为正式的节日之后,宫廷和民间开始一同庆祝,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朝的重阳节最为热闹,《武林旧事》一书中详细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便第二天隆重玩乐一番.明清时期则是沿袭了传统,并且从农历九月初一就开始吃花糕庆祝,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帝王还要登高揽胜.

木垒蒙古自治州17290366612: 重阳节的来历是怎样的
宁丁先普: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 倍思亲.”那么重阳节的来历是什么呢?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木垒蒙古自治州17290366612: 中国民间故事 - 关于重阳节由来的民间传说
宁丁先普: 关于重阳节由来的民间传说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