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北伐曹魏的蜀汉为什么不远征缅甸老,开发南方?

作者&投稿:甘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先得了解一下蜀汉政权的组成及政治口号,蜀汉政权的建立成功主要有三拨人组成,第一拨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核心团队,以及赵云、孙乾、简雍、糜竺等人,这批人被称为北方人,他们是蜀汉政权的元老派,到公元221年刘备建立政权时,这批人已经很少有活下来的,比如关羽、张飞、糜竺都在220年前后去世,孙乾在215年去世,只有赵云活下来。

第二拨人是以诸葛亮、庞统、马良、马谡、向朗、向宠、蒋琬、费祎、董允等荆州人组成的骨干团队,刘备最早是在荆州建立基层政权的,所以最初他的政权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当时的荆州人(东汉十三州之一的荆州,不是今天的荆州),这批人是刘备政权绝对的中坚力量和骨干,蜀汉四相均出自这些人。

刘备、关羽、张飞

第三拨人是以法正、孟达、李严以及投靠刘备的益州将领组成,这部分人部分成为刘备政权的骨干成员,比如法正、孟达、李严,法正和孟达是陕西人,李严是河南南阳人,另一部分成为刘备政权的基层官员,主要是原来刘璋手下投靠刘备的人,这批人大多是益州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人。

组成刘备政权的人员主要是北方人、荆州人、益州人以及三辅流民,这些人全部是华夏子民,也是东汉遗民,古人传统的思想一般是不会离开祖籍地,除非因为战争、天灾导致无法在祖籍地居住下去,才会离开祖籍地,让这些北方人、荆州人、益州人去到千里之外、荒无人烟的缅甸、老挝、越南去攻打那些不毛之地,几乎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去的。

刘备、诸葛亮、庞统、张飞

古时候不像现在,当时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没有现成的世界地图,没有可用的通讯工具,如果想组织一支远征缅甸、老挝、越南的远征军,其难度是非常大,这相当于在汉武帝时期派出卫青、霍去病去攻打千里之外的匈奴是一样的,汉武帝时期的华夏可是统一的帝国,而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只不过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根本没有组织这种远征军的实力,就能勉强组成一支军队攻打,也将耗尽国内的实力,那与之相邻的曹魏和东吴政权如果攻打蜀汉的话,蜀汉如何抵挡?

再说了,远征千里之外的缅甸、老挝、越南等地,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这整个过程中的粮食补给、物质补充如何实现都是一个巨大的现实问题,而且还不保证能够准确到达目标,就算到达目标,能否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熟悉当地陌生的环境,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这都是巨大的问题,别以为远征很简单,也别以为对会落后民族很容易,要知道秦国初次发兵50万大军南征百越,面对装备落后的百越人,50万秦军因为不适应气候和地理,被百越人打败,难道蜀汉敢认为实力超越了当年的秦朝吗?

诸葛亮南征路线图

再说蜀汉的政治口号,是“兴复汉室、北定中原”,这不仅仅是蜀汉的政治口号,也是所有华夏政权的政治口号,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建立了统一的帝国,就是以咸阳到洛阳一带为天下核心,将整个天下分为36郡的范围,这些是秦土,汉承秦制后,汉朝继承了秦朝开发的所有土地,并且认为占领这些土地才是合法的政治。

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当年东汉政权的土地三分天下,曹魏占据了天下九州半,东吴占据了天下两州半,而最弱的蜀汉政权仅仅只有一州之地,把曹魏、东吴、蜀汉三国的地盘统一就完成了天下一统,就建立了华夏唯一的政权,这是所有华夏人,包括汉朝人的共识,所以三国之间只会彼此攻伐,以击败对方统一三国为己任,而不会组织一支毫无意义的远征军,去攻打遥远且不属于华夏的缅甸、老挝、越南等地。

诸葛亮南征

另外,在文化上,东汉末年已经有中国的概念了,中国的意义就是世界的中间,当时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中国就是整个世界最中间的位置,学过几何的都知道,用天的“圆”来盖地的“方”,就会有四个角不能完全盖住,这四个角就是北狄、南蛮、东夷、西戎等少数民族,只有华夏族是居于中国之地的,这种文化理念在当时是深入人心的,只要是华夏人,他就不可能到中国之外的地方远征或者扩疆。

况且在当时也没有现在的地理观念,也许东汉时期有人知道现在的中南半岛有人居住,但显然更多的华夏人不相信这么南的地方还会有人居住,千万不要用今天的世界观来看待当时的古人,古人并不知道南方这么遥远的地方还有人,就算知道,也不会花费如此之大的气力、实力和精力去做这一件毫无意义的事。

三国地图

这和秦始皇时期的开疆拓土是不一样的,秦始皇明确知道这些百越人的存在,所以数次发动了南征百战的战争,但是包括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么伟大的皇帝都没有攻打过缅甸、老挝、越南这样的地方,当时的蜀汉政权又怎么会攻伐如此之远的地方呢?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去。

最后说一点,蜀汉政权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人会去发起这个攻打缅甸、老挝、越南的军事冒险计划,诸葛亮的隆中对明确给刘备提出了夺取天下的计划,包括占领荆州和益州,向东联合孙权,向西及向南与少数民族交好,对内安抚百姓,休养生息,选拔人才,然后寻找合适的时机向北出兵攻打曹魏,诸葛亮已经明确指出了蜀汉的敌人是曹魏,要打也是北伐曹魏,怎么会南征呢?既然没有人会提南征,所以蜀汉政权根本就不可能攻打千里之外的缅甸、老挝、越南等地。



因为当时他们没有这个思想,并且当时那边的情况是非常恶劣的,根本不适合人居住,所以说他们没有向南发展。

诸葛亮的毕生志向是收复中原,光复汉室还于旧都。人家的目标和志向都在北方,而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当土皇帝。先不说缅甸的雨林气候适不适合住人。就缅甸那地要人没人,要人才没人才,要那块地做什么,大家过去了离中原越远,斗志就越没有。

首先,那个地方是不毛之地,气候恶劣。其次,汉王朝在北方,身为皇叔,不北伐,会被人议论。

在古代经济重心主要在北方,所以北方的资源多土地多人口多,所以蜀汉北伐曹魏,主要是为了更多的土地和资源,而南方人口稀少,资源匮乏。


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北伐时麾下有哪些将领?
10、左将军——高阳侯吴懿。字子远,兖州陈留郡(治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蜀汉穆皇后吴氏兄长。11、后将军——安乐侯吴班。字元雄,兖州陈留郡(治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为领军,随刘备参加伐吴之战,后又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参加北伐曹魏的战争,并于公元231年的北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九伐中原的梗概?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三国志》...

关羽北伐失败后紧贴蜀汉势力,蜀汉为什么不出兵去救?
蜀汉获得荆州之后,刘备派关羽驻守荆州,可见荆州在他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关羽在驻守期间,因不听诸葛亮的劝诫,擅自带兵出城北伐曹魏,虽然在北伐战役中,关羽大获全胜,但是却因荆州守卫人手不够,被东吴钻了空子,失去了荆州。东吴虽是背信弃义,但是在三国时期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他的行为无疑是明智的。...

其中六出,七擒,东和,北拒,收二川,排八阵具体指什么?
六出:指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魏国。七擒:指平定南中时,诸葛亮七次设计擒住南蛮首领孟获。东和:指诸葛亮一生的战略,东面跟孙吴讲和。北拒:北面与曹魏对抗。收二川:指刘备打败刘璋夺得西川,击退曹操夺得东川。排八阵:指诸葛亮在刘备伐吴败退后,在鱼腹浦布下石阵击退东吴的陆逊追兵。

蜀国后期的将领那几个?
3、廖化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他归入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转拜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右车骑将军,...

三国说的魏蜀吴分别指的是现今的什么地方?
2、蜀汉 蜀汉为刘备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在诸葛亮协助下,由荆州南部开始发展。其势力一度涵盖荆州、益州及汉中。立国前后与孙吴发生多次战争并损失荆州,于诸葛亮南定南中后获得云南一带疆域,至此渐渐稳定。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

蜀中不缺少粮食,诸葛亮为啥北伐还要在汉中屯田?
当初刘备占领蜀中后,为何迫不及待的北上和曹操争夺汉中?就是因为汉中可以养兵、屯兵和筹粮,对于以北伐曹魏为最高战略的蜀汉来说,汉中是必须要占领的。否则,蜀汉就会被曹魏死死地困在蜀中,拿下汉中,刘备可以称王,因为有了北伐争夺天下的基础,没有汉中,刘备就仅仅只能做个益州牧。同样,在蜀中...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

蜀汉名士排名赵云是第五第一是无可争议的
如果不是姜维对付曹魏,蜀汉可能早就被消灭了。姜维不仅有连环计,而且武功很高。他经常和赵云等人一起玩。姜维是蜀汉王朝后期唯一真正与曹魏为敌的人。不幸的是,一个人很难挽救整个局面。虽然受到了敌人的尊重,却悲惨的自杀了。第五名:赵云我们非常熟悉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但正史对赵云的记载并不多...

求三国时期详细地图(含古今对照)
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现在的对照:...

湖北省18729301905: 蜀汉为什么要北伐,而不是南征 -
哈是小活: 蜀汉向南拓展地盘,比起攻魏肯定是要好打的,不如积极向南扩张,修养生息,以战养战,攻伐越南,缅甸,泰国,拿下西藏,打通丝绸之路,促进蜀汉经济发展,待一二十年后再图中原.那么为什么不南阀呢?南部地势崎岖,交通不便,粮...

湖北省18729301905: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 -
哈是小活: 诸葛亮北伐的原因: 主观原因:履行职分,报答先帝; 客观原因: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文臣武将都已经安排妥当.

湖北省18729301905: 诸葛亮兴师北伐的三个原因 -
哈是小活: 国内因素:(1)北伐曹魏,统一全国是诸葛亮平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2)诸葛亮北伐,也完全是为了实现刘备救复汉室的遗愿.国外因素:(3)除了考虑国内因素之外,诸葛亮还考虑到北伐曹 魏的有利因素和条件,即利用了魏国新君近立,经验不足等.但是魏国的实力毕竟强大于蜀国,伐魏的作战方针如果得当,取得较大的胜利是完全可能的.

湖北省18729301905: 三国时,北魏为什么不攻打东欧平原? -
哈是小活: 1、曹魏在北方边境几乎布置了魏国一半的军力,抵御鲜卑、匈奴的游牧民族.曹氏家族能带兵的将领,几乎都有与游牧民族作战的经历.至魏国被司马氏篡夺,此项政策未改.2、赤壁之战...

湖北省18729301905: 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
哈是小活: 北伐,我们首先应该分清楚战略目的是什么?北伐的目的,是诸葛亮宣传的平定中原,恢复汉统吗?不完全是.为什么,实力的差距.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诸葛亮是不可能把北伐的战略目的设立为空中楼阁的.蜀国的人口基数,经济发展,...

湖北省18729301905: 三国演义诸葛亮北伐梗概 -
哈是小活: 诸葛亮北伐:发生于三国时期(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军先后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五次北伐,虽然蜀军战果颇丰,但终因各种原因而退军;而曹魏也曾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结束后,由曹真为统帅向蜀汉发...

湖北省18729301905: 为什么诸葛亮要北伐
哈是小活: 第一,确实是要完成刘备的遗愿.诸葛亮的为人是很重情意的,刘备对他是有知遇之恩的,三顾于茅庐之中,临终又将后事托付给他,并且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如此托付后事...

湖北省18729301905: 诸葛亮为何执意北伐曹魏 他的战略对吗 -
哈是小活: 类似于特朗普非要减税,这是他的承诺,就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硬着头皮也得上呀!如果说诸葛亮以前打仗很有谋略的话,很明显是利用了魏蜀吴三方的矛盾,北伐就不可能了,所以他基本上没什么战略,倒给人一种江郎才尽的印象.

湖北省18729301905: 煮酒论英雄的人物,是( )和( ) -
哈是小活: 《煮酒论英雄》里有两个人物,一个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一个寄人篱下,一味谦恭,装孬不折本,他们就是曹操和刘备.

湖北省18729301905: 出师表 课文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哪几条建议哪一条是主要的 -
哈是小活: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