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士都是一群什么人?

作者&投稿:杨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魏晋时期名士主要代表人物~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琅琊王家:王导
谢家:谢安
PS:魏晋南北朝
[帝王将相士] 曹操 曹丕 曹植 郭嘉 荀彧 夏侯敦
诸葛亮 孙权 周瑜 袁绍 司马懿 董卓 张角张梁张宝
苻坚 谢尚 谢安 刘裕 拓跋珪 拓跋焘 萧衍 宇文泰
萧道成 高欢 陈霸先 羊祜 祖逖 花木兰 周处
[文人雅士] 陶渊明 谢灵运 鲍照 颜延之 谢眺 干宝
陈寿 范晔 嵇康 阮籍 孔融 陈琳
蔡邕 蔡琰(文姬) 陆机 陆云 左思 沈约 萧纲 萧绎
王羲之 王献之 顾恺之 锺繇 张衡

那是一种名士风范,不拘泥于世俗,不役于权贵
代表人物阮籍,嵇康

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

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变化,因当时正在黄巾和董卓大乱之后,而且又是党锢的纠纷之后,这时曹操出来了。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了,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的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

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董卓之后,曹操专权。在他的统治之下,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名。他的立法是很严的,因为当大乱之后,大家都想做皇帝,大家都想叛乱,故曹操不能不如此。曹操曾经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并没有说谎。因此之故,影响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尚通脱。他为什么要尚通脱呢?自然也与当时的风气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在党锢之祸以前,凡党中人都自命清流,不过讲“清”讲得太过,便成固执,所以在汉末,清流的举动有时便非常可笑了。

比方有一个有名的人,普通的人去拜访他,先要说几句话,倘这几句话说得不对,往往会遭倨傲的待遇,叫他坐到屋外去,甚而至于拒绝不见。

又如有一个人,他和他的姊夫是不对的,有一回他到姊姊那里去吃饭之后,便要将饭钱算回给姊姊。她不肯要,他就于出门之后,把那些钱扔在街上,算是付过了。

个人这样闹闹脾气还不要紧,若治国平天下也这样闹起执拗的脾气来,那还成什么话?所以深知此弊的曹操要起来反对这种习气,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便产生大量想说甚么便说甚么的文章。

更因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

总括起来,我们可以说汉末魏初的文章是清峻,通脱。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尊师,可惜他的文章传的很少。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

所以曹操征求人才时也是这样说,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这又是别人所不敢说的。曹操做诗,竟说是“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他引出离当时不久的事实,这也是别人所不敢用的。还有一样,比方人死时,常常写点遗令,这是名人的一件极时髦的事。

当时的遗令本有一定的格式,且多言身后当葬于何处何处,或葬于某某名人的墓旁;操独不然,他的遗令不但没有依着格式,内容竟讲到遗下的衣服和伎女怎样处置等问题。

陆机虽然评曰:“贻尘谤于后王”,然而我想他无论如何是一个精明人,他自己能做文章,又有手段,把天下的方士文士统统搜罗起来,省得他们跑在外面给他捣乱。所以他帷幄里面,方士文士就特别地多。

魏文帝曹丕,以长子而承父业,篡汉而继帝位。他也是喜欢文章的。其弟曹植,还有明帝曹睿,都是喜欢文章的。不过到那个时候,于通脱之外,更加上华丽。丕著《典论》,现已失散无全本,那里面说:“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典论》的零零碎碎,在唐宋类书中;一篇整的《论文》,在《文选》中可以看见。

后来有一般人很不以他的见解为然。他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一派。所以曹丕做的诗赋很好,更因他以“气”为主,故于华丽以外,加上壮大。归纳起来,汉末,魏初的文章,可说是:“清峻,通脱,华丽,壮大。”在文学的意见上,曹丕和曹植表面上似乎是不同的。

曹丕说文章事可以留名声于千载;但子建却说文章小道,不足论的。据我的意见,子建大概是违心之论。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子建的文章做得好,一个人大概总是不满意自己所做而羡慕他人所为的,他的文章已经做得好,于是他便敢说文章是小道;第二,子建活动的目标在于政治方面,政治方面不甚得志,遂说文章是无用了。

曹操曹丕以外,还有下面的七个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都很能做文章,后来称为“建安七子”。七人的文章很少流传,现在我们很难判断;但,大概都不外是“慷慨”,“华丽”吧。华丽即曹丕所主张,慷慨就因当天下大乱之际,亲戚朋友死于乱者特多,于是为文就不免带着悲凉,激昂和“慷慨”了。

七子之中,特别的是孔融,他专喜和曹操捣乱。曹丕《典论》里有论孔融的,因此他也被拉进“建安七子”一块儿去。其实不对,很两样的。不过在当时,他的名声可非常之大。孔融作文,喜用讥嘲的笔调,曹丕很不满意他。孔融的文章现在传的也很少,就他所有的看起来,我们可以看出他并不大对别人讥讽,只对曹操。

比方操破袁氏兄弟,曹丕把袁熙的妻甄氏拿来,归了自己,孔融就写信给曹操,说当初武王伐纣,将妲己给了周公了。操问他的出典,他说,以今例古,大概那时也是这样的。又比方曹操要禁酒,说酒可以亡国,非禁不可,孔融又反对他,说也有以女人亡国的,何以不禁婚姻?

其实曹操也是喝酒的。我们看他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诗句,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他的行为会和议论矛盾呢?此无他,因曹操是个办事人,所以不得不这样做;孔融是旁观的人,所以容易说些自由话。曹操见他屡屡反对自己,后来借故把他杀了。他杀孔融的罪状大概是不孝。因为孔融有下列的两个主张:

第一,孔融主张母亲和儿子的关系是如瓶之盛物一样,只要在瓶内把东西倒了出来,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便算完了。第二,假使有天下饥荒的一个时候,有点食物,给父亲不给呢?孔融的答案是:倘若父亲是不好的,宁可给别人。曹操想杀他,便不惜以这种主张为他不忠不孝的根据,把他杀了。倘若曹操在世,我们可以问他,当初求才时就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为何又以不孝之名杀人呢?然而事实上纵使曹操再生,也没人敢问他,我们倘若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

与孔融一同反对曹操的尚有一个祢衡,后来给黄祖杀掉了。祢衡的文章也不错,而且他和孔融早是“以气为主”来写文章的了。故在此我们又可知道,汉文慢慢壮大起来,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操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这样下去一直到明帝的时候,文章上起了个重大的变化,因为出了一个何晏。

何晏:魏晋第一药人,首先服用五石散

何晏的名声很大,位置也很高,他喜欢研究《老子》和《易经》。至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那真相现在可很难知道,很难调查。因为他是曹氏一派的人,司马氏很讨厌他,所以他们的记载对何晏大不满。因此产生许多传说,有人说何晏的脸上是搽粉的,又有人说他本来生得白,不是搽粉的。但究竟何晏搽粉不搽粉呢?我也不知道。

但何晏有两件事我们是知道的。第一,他喜欢空谈,是空谈的祖师;第二,他喜欢吃药,是吃药的祖师。

此外,他也喜欢谈名理。他身体不好,因此不能不服药。他吃的不是寻常的药,是一种名叫“五石散”的药。

“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头的。汉时,大家还不敢吃,何晏或者将药方略加改变,便吃开头了。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还配点别样的药。但现在也不必细细研究它,我想各位都是不想吃它的。

从书上看起来,这种药是很好的,人吃了能转弱为强。因此之故,何晏有钱,他吃起来了;大家也跟着吃。那时五石散的流毒就同清末的鸦片的流毒差不多,看吃药与否以分阔气与否的。现在由隋巢元方做的《诸病源候论》的里面可以看到一些。据此说,可知吃这药是非常麻烦的,穷人不能吃,假使吃了之后,一不小心,就会毒死。

先吃下去的时候,倒不怎样的,后来药的效验既显,名曰“散发”。倘若没有“散发”,就有弊而无利。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散发”,所以走路名曰“行散”。比方我们看六朝人的诗,有云:“至城东行散”,就是此意。后来做诗的人不知其故,以为“行散”即步行之意,所以不服药也以“行散”二字入诗,这是很笑话的。

走了之后,全身发烧,发烧之后又发冷。普通发冷宜多穿衣,吃热的东西。但吃药后的发冷刚刚要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浇身。倘穿衣多而食热物,那就非死不可。因此五食散一名寒食散。只有一样不必冷吃的,就是酒。

吃了散之后,衣服要脱掉,用冷水浇身;吃冷东西;饮热酒。这样看起来,五石散吃的人多,穿厚衣的人就少;比方在广东提倡,一年以后,穿西装的人就没有了。因为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为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

现在有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缓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高逸的表现,其实不知他们是吃药的缘故。一般名人都吃药,穿的衣都宽大,于是不吃药的也跟着名人,把衣服宽大起来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宽衣博带袒胸露臂

还有,吃药之后,因皮肤易于磨破,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袜而穿屐。所以我们看晋人的画像和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更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比方我今天在这里演讲的时候,扪起虱来,那是不大好的。但在那时不要紧,因为习惯不同之故。这正如清朝是提倡抽大烟的,我们看见两肩高耸的人,不觉得奇怪。现在不行了,倘若多数学生,他的肩成为一字形,我们就觉得很奇怪了。

此外可见服散的情形及其他种种的书,还有葛洪的《抱朴子》。

到东晋以后,作假的人就很多,在街旁睡倒,说是“散发”以示阔气。就象清时尊读书,就有人以墨涂唇,表示他是刚才写了许多字的样子。故我想,衣大,穿屐,散发等等,后来效之,不吃也学起来,与理论的提倡实在是无关的。

又因“散发”之时,不能肚饿,所以吃冷物,而且要赶快吃,不论时候,一日数次也不可定。因此影响到晋时“居丧无礼”。--本来魏晋时,对于父母之礼是很繁多的。比方想去访一个人,那么,在未访之前,必先打听他父母及其祖父母的名字,以便避讳。

否则,嘴上一说出这个字音,假如他的父母是死了的,主人便会大哭起来--他记得父母了--给你一个大大的没趣。晋礼居丧之时,也要瘦,不多吃饭,不准喝酒。但在吃药之后,为生命计,不能管得许多,只好大嚼,所以就变成“居丧无礼”了。

居丧之际,饮酒食肉,由阔人名流倡之,万民皆从之,因为这个缘故,社会上遂尊称这样的人叫作名士派。

此散发源于何晏,和他同志的,有王弼和夏侯玄两个人,与晏同为服药的祖师。有他三人提倡,有多人跟着走。他们三个人多是会做文章,除了夏侯玄的作品流传不多外,王何二人现在我们尚能看到他们的文章。他们都是生于正始的,所以又名曰“正始名士”。但这种习惯的末流,是只会吃药,或竟假装吃药,而不会做文章。

东晋以后,不做文章而流为清谈,由《世说新语》一书里可以看到。此中空论多而文章少,比较他们三个差得远了。三人中王弼二十余岁便死了,夏侯何二人皆为司马懿所杀。因为他二人同曹操有关系,非死不可,犹曹操之杀孔融,也是借不孝做罪名的。

二人死后,论者多因其与魏有关而骂他,其实何晏值得骂的就是因为他是吃药的发起人。这种服散的风气,魏,晋,直到隋,唐还存在着,因为唐时还有“解散方”,即解五石散的药方,可以证明还有人吃,不过少点罢了。唐以后就没有人吃,其原因尚未详,大概因其弊多利少,和鸦片一样罢?

晋名人皇甫谧作一书曰《高士传》,我们以为他很高超。但他是服散的,曾有一篇文章,自说吃散之苦。因为药性一发,稍不留心,即会丧命,至少也会受非常的苦痛,或要发狂;本来聪明的人,因此也会变成吃呆。所以非深知药性,会解救,而且家里的人多深知药性不可。晋朝人多是脾气很坏,高傲,发狂,性暴如火的,大约便是服药的缘故。

比方有苍蝇扰他,竟至拔剑追赶;就是说话,也要糊糊涂涂地才好,有时简直是近于发疯。但在晋朝更有以痴为好的,这大概也是服药的缘故。

魏末,何晏他们之外,又有一个团体新起,叫做“竹林名士”,也是七个,所以又称“竹林七贤”。正始名士服药,竹林名士饮酒。竹林的代表是嵇康和阮籍。但究竟竹林名士不纯粹是喝酒,嵇康也兼服药,而阮籍则是专喝酒的代表。但嵇康也饮酒,刘伶也是这里面的一个。他们七人中差不多都反抗旧礼教的。

这七人中,脾气各有不同。嵇阮二人的脾气都很大;阮籍老年时改得很好,嵇康就始终都是极坏的。

阮年青时,对于访他的人有加以青眼和白眼的分别。白眼大概是全然看不见眸子的,恐怕要练习很久才能够。青眼我会装,白眼我却装不好。

后来阮籍竟做到“口不臧否人物”的地步,嵇康却全不改变。结果阮得终其天年,而嵇竟丧于司马氏之手,与孔融何晏等一样,遭了不幸的杀害。这大概是因为吃药和吃酒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以骄视俗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了事。

他们的态度,大抵是饮酒时衣服不穿,帽也不戴。若在平时,有这种状态,我们就说无礼,但他们就不同。居丧时不一定按例哭泣;子之于父,是不能提父的名,但在竹林名士一流人中,子都会叫父的名号。旧传下来的礼教,竹林名士是不承认的。

即如刘伶,他曾做过一篇《酒德颂》,谁都知道他是不承认世界上从前规定的道理的,曾经有这样的事,有一次有客见他,他不穿衣服。人责问他;他答人说,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就是我的衣服,你们为什么钻进我的裤子中来?至于阮籍,就更甚了,他连上下古今也不承认,在《大人先生传》里有说:“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他的意思是天地神仙,都是无意义,一切都不要,所以他觉得世上的道理不必争,神仙也不足信,既然一切都是虚无,所以他便沉湎于酒了。

然而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饮酒不独由于他的思想,大半倒在环境。其时司马氏已想篡位,而阮籍的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而且即使讲话讲错了,也可以借醉得到人的原谅。只要看有一次司马懿求和阮籍结亲,而阮籍一醉就是两个月,没有提出的机会,就可以知道了。

阮籍作文章和诗都很好,他的诗文虽然也慷慨激昂,但许多意思都是隐而不显的。宋的颜延之已经说不大能懂,我们现在自然更很难看得懂他的诗了。他诗里也说神仙,但他其实是不相信的。嵇康的论文,比阮籍更好,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嵇康做的《难自然好学论》,却道,人是并不好学的,假如一个人可以不做事而又有饭吃,就随便闲游不喜欢读书了,所以现在人之好学,是由于习惯和不得已。还有管叔蔡叔,是疑心周公,率殷民叛,因而被诛,一向公认为坏人的。而嵇康做的《管蔡论》,就也反对历代传下来的意思,说这两个人是忠臣,他们的怀疑周公,是因为地方相距太远,消息不灵通。

但最引起许多人的注意,而且于生命有危险的,是《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非汤武而薄周孔”。司马懿因这篇文章,就将嵇康杀了。非薄汤武周孔,在现时代是不要紧的,但在当时却关系非小。汤武是以武定天下的;周公是辅成王的;孔子是祖述尧舜,而尧舜是禅让天下的。嵇康都说不好,那么,教司马懿篡位的时候,怎么办才是好呢?没有办法。在这一点上,嵇康于司马氏的办事上有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就非死不可了。

嵇康的见杀,是因为他的朋友吕安不孝,连及嵇康,罪案和曹操的杀孔融差不多。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不孝,故不能不杀。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但倘只是实行不孝,其实那时倒不很要紧,嵇康的害处是在发议论;阮籍不同,不大说关于伦理上的话,所以结局也不同。

但魏晋也不全是这样的情形,宽袍大袖,大家饮酒。反对的也很多。在文章上我们还可以看见裴頠的《崇有论》,孙盛的《老子非大贤论》,这些都是反对王何们的。在史实上,则何曾劝司马懿杀阮籍有好几回,司马懿不听他的话,这是因为阮籍的饮酒,与时局的关系少些的缘故。

然而后人就将嵇康阮籍骂起来,人云亦云,一直到现在,一千六百多年。季札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是确的,大凡明于礼义,就一定要陋于知人心的,所以古代有许多人受了很大的冤枉。例如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魏晋时代,崇尚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



魏晋名士都是一群文人骚客,喜欢舞文弄墨,互相交流,点评政治局势。

混子。都是一群没有实战经验,感觉自己满腹诗书,然后整天一块讨论国家大事的gai溜子。

魏晋名士都是一群有独特风格并且很有才能的人,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并且很有才华。

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有一点文学都可以被称作名士,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的才能,只是一群装风雅的人。


魏晋时期,以曹操为代表的名流雅士们当时是怎样的?
卫玠刚到江苏南京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的领略此处的风景,就被京师的人围得水泄不通,最后被看死了,姿容过美,给他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他的美成了一个悲剧。03 魏晋风度的影响 首先,塑造了中国人淡泊的人格精神 魏晋风流名士对于精神的追求超越了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他们身逢乱世,却不甘于自我堕落,达...

你是如何评价魏晋风流及当时的名士?
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大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

有什么材料史实表明魏晋残酷黑暗的
以冷水浇身,还要饮热酒.因为皮肤发烧需要散热,皮肤也很容易擦破,所以要穿宽大的衣服,穿鞋也不方便,要穿木屐,所以很多反映魏晋名士形象的文学作品里,他们的穿着都是这样的”潇洒飘逸”被称为”魏晋风度”魏晋历史上曾有"对客觅虱""扪虱而谈"的故事,说的是大将军桓温入关,名士王猛穿一件破旧...

魏晋门阀士族是怎样祸国的
这一群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根本不考虑别人,只要伤害了他们一丁点权益,立马就闹事,仿佛天下就是他们的。这些人对别人颐指气使,希望所有人为他们当牛做马,对他们点头哈腰。他们怎么欺负别人无所谓,只要有人让他们稍有不满马上就压制。那个社会这样的人多了也受不了。这就是魏晋名士,他们服食丹药,矫揉造作,制约...

魏晋名士是如何风流的?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很多种方式啊。如竹林七贤他们,先是狂喝酒,喝醉之后有的鬼哭的狼嚎,有的则把随身带来的侍女扒光了就干。又如东晋时期的周觊,以堂堂的宰相之尊,在酒席桌上喝醉了非要强奸旁边的待女,好在被旁边的人劝住才罢手。这些行为在当时不仅不受指责,反而被认为名士风流。 当然也有情节比较轻的,如魏文帝...

近代人赞赏有加的魏晋风度,为什么在古代却始终被反对?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人可能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也许仕途不顺,也许会遇到身边的人不理解。每当这时,就会突然理解这些魏晋名士所展现出来的“魏晋风度”。或是顺流而下消极避世,或是逆流而上积极应对,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结果是好还是坏,都能在魏晋名士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综上所述,要...

读易中天《魏晋风度》
二、名士风流 魏晋名士,是指士族中的精英,并成为社会群体的一类人,形成于东汉末年。他们放浪形骸,纵情任性,蔑视凡尘,不拘礼节,这就是名士的做派,称之为“名士派”。名士是骄傲的,也是任性的,表现在风流倜傥、超凡脱俗的个人风采和恃才傲物、卓尔不群的人生态度,这就是名士风流。风流是一种...

王徽之是个怎样的人?东晋名士之风是如何形成的?
东晋名士似乎都有种坦率、通脱的行事风格,饮酒、清谈、玩乐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他们向往的生活状态。这种风气被称为魏晋风度,那晋朝时期的这股风气到底如何形成的呢?其实王徽之便是其中一位,可能认识他的网友不多,但他的父亲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子,他生性...

魏晋风流名士有哪些行为特征?
一、不尊礼法 这个特征在每个魏晋名士身上都有些体现,如刘伶醉酒,阮籍的青白眼,与猪共饮的阮咸,十分抠门的王戎。魏晋名士们坦胸露乳,大口饮酒,身穿布衣,共饮山林。这种豪放,这种不羁也是魏晋名士们的真性情,但他们不尊礼法,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知恩德、人伦、道义。如,嵇康在吕氏兄弟一案中为...

乱世中的璀璨文化,论魏晋时期的魏晋风度有何让人向往之处?
在这期间喝酒,唱歌,赏舞,上头的时候还能场上表演自己的舞蹈,就这样自由钻研,精致高雅的生活,一直让后世欣赏向往,其实他们这样做都是迫于当朝政治的黑暗,有的人不愿意做官,觉得官场黑暗,社会动乱,有的人想做官,没有门路,所以只有在大家一起谈论喝酒的时候,才能够展现自己的满腹牢骚。

鞍山市18021498218: 魏晋名士都是一群什么人 -
谯李援生: 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於流俗、甚至不同於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风度不仅仅是个人文化素质与精神状态在言谈与仪表上的反应,对於一定的社会阶层来说,风度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集中塑造了他们的社会形象.它不仅是一种...

鞍山市18021498218: 什么是魏晋名士 -
谯李援生: 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现象.魏晋名士蔑视礼法,狂放不羁,强调精神自由,展现个性的可爱.像竹林七贤等都是魏晋名士,推荐看一下《魏晋名士风流》.

鞍山市18021498218: 魏晋时期为什么会产生名士?名士大多是庶族还是士族? -
谯李援生: 那时候的风气比较开放吧....大分裂时代之后,许多文人自以为看透了社会,于是多选择醉生梦死.避世,或者是按自己的心意做事,不管别人的感受.反正那时候很欣赏林下风气(也就是竹林七贤的故事) 名士当然是士族更多,寒门毕竟是少数,一部《世说新语》中,出了陶侃等少数几个外,基本都是士族.....士族比庶族有天生的优越性,比如说选士,就有“上品无寒门”至于,士族子弟包揽了前六品,而寒门最高品,不过能得个六品...那时候什么都论品,棋有棋品,画有画品...一起出生的两个人,士族比庶族有天生优越性...庶族必须去读儒家经典,被取士之后才有时间去学道,学易;而士族一出生就不担心前途,于是有更多的时间博采众长,这些,都是称为名士的必要条件.

鞍山市18021498218: 魏晋时期的风流名士 ? -
谯李援生: 当时的士人因感于对现时祸乱而无力回天,转而逃避现实,或身在朝而志向山林,或身心皆放逸于野.魏晋名士主要有两类:一为清谈派或云服食派.以服五石散(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而延年益寿,储精养神.并兼以玄谈.以何晏,夏侯玄等正始名士为代表.一为饮酒派.其人不兴服食,然终日豪饮直至烂醉,而行为更是摈除礼法,极尽恣意.其中名士亦好谈论老庄,房中术,引导之术,然终不若前者之有意为之.其代表人物为竹林七贤等.(然嵇康独钟服食.)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

鞍山市18021498218: 最典型表现魏晋时代人文精神风貌的一个群体是竹林七贤吗 -
谯李援生: 最典型表现魏晋时代人文精神风貌的群体: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

鞍山市18021498218: 魏晋名士一般什么形象出现?
谯李援生: 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许多人往往浮现出放浪形骸的印象,但除了众所周知的“竹林七贤”以外,更多的人则是以注重人为修饰为特征,以阴柔美为风尚的.在中国文化中,对于男人的形象,一般地说以仪容魁伟为^ 重 ,对于相貌本身倒不是十分注重.但在魏晋时期则是异数,对于相貌和形态的关注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大多数时代被视为病态的癖好,在魏晋时期却是互相夸耀的资本.一个人的风度仪表,自汉末以来一直被视为是一个人的社会道德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志.士人们注重仪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关注这一点,并将之作为重要的谈资.

鞍山市18021498218: 魏晋为何多名士 -
谯李援生: 这些名士有些特征:专好老庄,务于清谈,且又行往往为不羁,不求高仕.其实也没多玄虚.从思想思想上讲,两汉儒家是绝对统治地位,但不可避免的在腐朽的汉末走向崩溃,兴起老庄.由于战争频繁,天下动...

鞍山市18021498218: 理解魏晋风度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
谯李援生: 谈到魏晋风度,不能不与当时兴起的士族阶层相联系.士族,或者叫做世族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世家大族,他们垄断做官的权力,有着自己的政治特权与庄园经济,可以与皇权平分秋色,比如东晋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在中国历史上,唯一可以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就是魏晋南北朝年代的士族阶层.魏晋风度的名士大部分是世家大族的人物,比如王谢家族,他们既是政治与经济上的大族,也是文化的大族,谢氏是诗歌家族,王氏是书法大族.所以魏晋风度既是名士的精神贵族的产物,也是凭借经济与政治上的特权而形成的.

鞍山市18021498218: 魏晋时代的名士门阀有那些 -
谯李援生: 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陈郡谢氏、太原郭氏、 河东柳氏、勃海封氏、渤海高氏、

鞍山市18021498218: 林下名士 元康名士 正始名士 永和名士 都分别是什么时候的哪些人? -
谯李援生: “林下名士”多指魏晋时期,常用于形容有高雅风度、超凡脱俗的女性.而“元康名士”、“正始名士”、“永和名士”均指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中,被誉有高洁品质的士人群体.以下是更为详细的信息:- “元康名士”:指汉宣帝刘询(前49-33年在位)年号“元康”(前52-49年)期间的有名之士.- “正始名士”:指三国时期魏国曹芳(239-254年在位)年号“正始”(240-249年)期间的有名之士.- “永和名士”:指晋穆帝司马聃(345-361年在位)年号“永和”(345-356年)期间的有名之士.这些历史时期和人物的具体名单,由于历史文献的局限性和传世材料的缺失,可能存在疏漏和争议,建议在研究和了解时参考更多权威的资料和研究成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