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言文阅读

作者&投稿:宿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关于孔子的文言文

只有《论语》吧!【原文】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5)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6)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原文】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

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3)犯上:犯,冒犯、干犯。

上,指在上位的人。(4)鲜:音xiǎ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

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

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原文】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注释】(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注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

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

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原文】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

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

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

2. 子贡论孔子文言文阅读答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者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译文:

齐景公问子贡:“你的老师是谁?”子贡回答说:“我的老师是仲尼.”齐景公问:“仲尼有才干吗?”子贡回答说:“有才干.”齐景公问;“他的才干怎样呢?”子贡回答说:“不知道.”齐景公说;“你知道他有才干,却不知道才干怎么样,这行吗?”子贡回答说:“现在说天很高,无论老人小孩愚昧聪明的都知道天很高.天有多高呢?都说不知道.因此仲尼的有才干并且不知道怎样有才干.”

3. 孔子学琴文言文阅读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司马迁史记记载)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1〕,十日不进〔2〕.师襄子曰:"可以益〔3〕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4〕也."有间〔5〕,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6〕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7〕也."有间,有所穆然〔8〕深思焉,有所怡然〔9〕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10〕而黑,几然〔11〕而长,眼如望羊〔12〕,如王四国〔13〕,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14〕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15〕也."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史记 · 孔子世家》)2.2 注释 〔1〕鼓琴:弹琴."师襄子":卫国乐师. 〔2〕进:前进,此指不再学习新的曲子. 〔3〕益:加,增加,此意同"进". 〔4〕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 〔5〕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6〕志:志趣,意旨. 〔7〕为人:作曲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穆然:默然,沉静深思的样子. 〔9〕怡然:和悦的样子."怡",高远的样子. 〔10〕黯:深黑. 〔11〕几:通"颀",颀长. 〔12〕望羊:亦作"望洋",远视的样子. 〔13〕四国:四方,天 下. 〔14〕辟:通"避".辟席:即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座而起,表示敬意. 〔15〕《文王操》:周文王作的琴曲名.2.3 译文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师也认为这的确是《文王操》.” 这个故事在《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一段附后),《韩诗外传》、《孔子家语》、《列子》上都有记载,它不仅给后人树立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音乐的榜样,也反映出身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孔子自己的好学、善学的精神和品质.“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韩诗外传》 -卷五),也再次涉及前面提过的“知音”的问题.。

4. 文言文阅读(孔子为人)的解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话常见常用,可要解释清楚,还真得费点笔墨。

这话出自《诗经·小雅》。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一个是汉儒,一个是宋儒,两人说法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

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郑玄、朱熹都是大儒,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不过由于两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说提出之前,郑说已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后人在引用这话时,多取郑说,少有取朱说的。现行各种词典,有的两说并存,有的把两说糅合在一起。

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因为是名句,后代引用的很多,这里只照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的一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由于在引文后面加了两句(意思是: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景仰的意思就格外显豁了。再说,《史记》作者司马迁又比郑玄早生两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说早已通行于世,并非郑玄所首倡也。




昔有长者子文言文阅读答案
选自《百喻经》原文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译文 从前,有一位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到...

文言文阅读子刘子自传
作者:《子刘子自传》练习一(1)阅读第一段重点词语。 1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2世为儒而仕坟墓在洛阳北山3、举族东迁4、以违患难5、因为东诸侯所用。 6、小子承夙训7、后忝登朝(2)阅读第二段重点词句1禹锡既冠2、士林荣之3、既免丧4、素相知5、捧檄入告6、汝宜谋之于始7、因白丞相以请。 8、涉二年而...

赵简子立嗣文言文阅读题
1. 赵简子立嗣文言文 赵简子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 将臵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 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 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译文:赵简子的儿子,...

韩非子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白话文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

子字正之文言文答案
1. 文言文阅读 子直字正之 "子淔字正之"出处《宋史·列传·卷六》. 子淔字正之,燕王五世孙。父令铄,官至宝文阁待制。子淔以荫补承务郎,累迁少府监主簿,改河南少尹。 时治西内,子淔有干才,漕使宋昪器之。或事有未便,子淔辄力争,昪每改容谢之。除蔡河拨发纲运官。会夏旱,河水涸,转饷后期,贬秩...

关于智子疑邻的文言文阅读
1. 智子疑邻文言文阅读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译文 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

高中《魏公子》文言文阅读题
6、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

文言文阅读(2)君子之学
3.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题 1.A 2.D 3.(1)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 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2)吴国,越国,夷族,貊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3)略 1.浸泡,浸染 2.此处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

哑孝子文言文阅读全文
哑孝子的孝行表现(文言文版) ①孝子既哑,左手复挛,佣工养其父母。 ②后乡里大饥,孝子行乞于外,人悯之,遗以糟糠,受而纳诸箪,自掘野草以食。 ③归则扶其跛父病母于茅檐下,尽倾箪中物敬父母,父母赖以活。 ④猪蕃息,遂为父母备棺。 ⑤父母先后卒,哭之恸,棺葬于野。 启发与借鉴 孝顺父母的人,别人都...

洪山区18069759215: 孔子马逸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初中卷德宏民族出版,请大哥哥大姐姐帮帮忙啊新手积分不 -
仰孙联磺:[答案]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

洪山区18069759215: 文言文阅读一道题.急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陈、蔡大夫谋曰:“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 -
仰孙联磺:[答案] 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个思想贯穿于全部学说.” 以上内容应...

洪山区18069759215: 孔子学琴 文言文阅读 -
仰孙联磺:[答案]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司马迁史记记载)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1〕,十日不进〔2〕.师襄子曰:"可以益〔3〕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4〕也."有间〔5〕,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6〕也."有间,曰...

洪山区18069759215: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 -
仰孙联磺:[答案] (1)B 不久,他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去:离开.(2)D 后半句分析错,原文为“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齐景公不...

洪山区1806975921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 -
仰孙联磺:[答案] 1.(1)认为 距离 (2)等到 开水 2.谁说你智慧多呢? 3.“略”.

洪山区18069759215: 一篇文言文阅读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 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 行也,与三代之... -
仰孙联磺:[答案] D A

洪山区180697592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 -
仰孙联磺:[答案] (1)C 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C“挺刃交兵”中的“兵”应为兵器的... 故答案选D. (4)C “赞赏”错,结合原文最后一段的内容,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可知孔...

洪山区18069759215: 《孔子马逸》文言文解释 -
仰孙联磺:[答案] 【原文】 孔子行游,马逸食稼,野人怒,絷其马.子贡往说之,卑词而不得.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乃使马圉往,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马安得不犯子之稼?」野人大喜...

洪山区18069759215: 课外文言文阅读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 -
仰孙联磺:[答案] 1.离开. 2.“无苛政”或“因为这里没有苛酷的统治”. 3.围绕“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劳动人民,赋税繁重,百姓生活痛苦.”回答即可.(答出其中一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