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作者&投稿:南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羞、世、敛、省、致、怙、始、薨、嗣、比等)和虚词(其、以、邪、也、乎、矣等)及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等)。

  2、了解祭文的有关知识和本文破骈为散、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理解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叙事和抒情结合的写法,从而领会此文散发出的浓浓悲情――亲情真实的展示。

  3、指导学生饱含感情的诵读文章,培养学生感受悲剧美学魅力的能力和习惯。

  重点难点:

  1、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学习本文破骈文散,不拘常格,自由抒情的语言。2、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祭文中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并了解文言虚词(邪、也、乎、矣等)在抒情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应抓住一个“情”字,梳理层次脉络,强调预习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加深理解,从而学会在叙事中抒情。――诵读法。

  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并延伸阅读。 3、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1、初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和思想。

  2、研读第一部分(1-3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1)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的一段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明代茅坤说它是“祭文中千年绝调”。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自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悼念侄儿,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2)已经学过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世界最美的坟墓》等优秀的外国祭文,让我们领略了他们的文化特色,今天我们来看看自己的文化中颇受褒扬的祭文样式--《祭十二郎文》。

  导入新课(方法二)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这首《偶成》是李清照忆亡夫赵明诚的作品;文人本就多愁善感,遭遇变故的文人所写的词句,更是令人柔肠寸断。李清照的才华让人赞佩,她后半生坎坷的遭遇却又令人心酸。与其说是「天忌英才」、令其屡遭不幸,倒不如说是颠沛流离的日子让她淬砺出更动人的诗篇。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不经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吧!

  一、 “破案”

  今天给学生讲《祭十二郎文》。

  忽然想起学生初中时学过一首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联想到这篇课文的语句--“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于是断定:韩湘,就是十二郎的遗孤!

  理由:韩湘,是韩愈的侄孙;十二郎,是韩愈唯一的侄儿。

  结论:韩湘就是十二郎的儿子。

  不知这个结论成不成立?

  导入课堂(方法三)

  本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时年36岁。在京师任职。韩愈有两个哥哥:韩会、韩介(一说,除韩会和韩介外,韩愈还有一个未及命名而夭折的哥哥,故说“上有三兄”)韩会无子,所以韩介将次子老成过继给韩会,老成就是十二郎,唐时口语,称年轻男子为郎子,年轻女子为娘子,郎,即郎子。韩愈3岁丧父,由韩会及嫂嫂郑氏抚养,所以韩愈和老成从小就生活在一起,二人感情深厚。后来,韩愈的大哥、大嫂以及二哥的长子百川都相继去世,只剩下韩愈和老成,韩愈又因长期宦游在外,叔侄天各一方。尽管如此,情同手足的叔侄二人还彼此惦念,且有书信往来。就在老成去世的两年前即贞元17年(801年),韩愈还写了《河之水二首寄子侄兰成》,诗是这样的:

  河之水,去悠悠。我不如,水东流。我有孤侄在海陬(zōu)三年不见兮,使我生忧。日复日,夜复夜,三年不见汝,使我鬓发未老而先化(同“花”)

  河之水,悠悠去。我不如,水东注。我有孤侄在海浦pǔ,三年不见兮,使我心苦。

  二、“嫂娘”

  “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想起了传统京剧折子戏;想起了折子戏里的包青天。折子戏里的包青天,铁面无私。

  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也有过“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时候。 包青天也是“少孤”,也是“惟兄嫂是依”。 包青天称其长嫂为“嫂娘”。 “嫂娘”唯一的亲生儿子名叫包勉。

  包勉仗势欺人;因为他那情同兄弟的亲叔叔、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是“钦差大人”。

  包勉的手下仗势欺人打出了人命。

  包青天手里,除了“尚方宝剑”,还有三道“御铡”:龙头铡,伺候无法无天的皇亲国戚;虎头铡,等待祸国殃民的文武大臣;狗头铡,专铡为非作歹的不法之徒。包勉,就是一个为非作歹的不法之徒。 包青天的手下,把包勉“请”到狗头铡下。 包青天,他是铡,还是不铡? 不铡,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死者;铡吧,对不起寡居的“嫂娘”--包勉可是她唯一的儿子啊!包青天,挥--泪--铡--包……勉。 铡了包勉之后,包青天找到“嫂娘”,跪在“嫂娘”面前,涕泪交加。 包青天说:“嫂娘啊!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娘;我,就是你的亲儿子。”

  二、解题

  1、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是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他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

  2、背景: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3、释题: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

  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三、初读

  1、范读正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知道所怙(hù) 兄殁(mò)死亡南方 省(xǐng)坟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①匆忙,急②惊慌 去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葬时下棺入穴,即下棺入土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汴(biàn):河南开封的别称 飨(xiǎng):用酒食款待人,泛指请人享受,一说鬼神享用祭品孥(nú):①儿女。②妻子和儿女 嗣(sì):①接续,继承。②子孙,继承人敛(liàn):同“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衔(xián):用嘴含,此文为“怀着”。

  2、词语

  羞:“羞”通“馐”,美味食物。

  世:“世”通“逝”,死去。 兆:坟地,坟墓。

  曷:“曷”通“何”,什么。 怙:依靠。 戎:军事、军务。 尤:怨恨。

  果:成为现实,实现。 旅:旅居,在外地。诚:假设连词,如果,果真。

  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抱:忍受 。

  殒:死亡,这里指损害。 吊:抚慰。 抑:表选择关系的连词,还是,或者。

  衔(含着)哀致(表达)诚 掇汝而就(就职上任)

  汝不果(成为事实、实现) 不克(能够)蒙其泽

  吊(抚慰)之孤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恨)

  活用语词

  成家以致汝(使动,使家成,使汝来)

  业其家(业,名词用如动词,继承……的事业)

  长吾女及汝女(养育,使……成长,可视为使动)

  重点实词、虚词提示:




《三块钱国币》中吴太太的话翻译为上海话
我要伊照原价钿赔我三块洋钿,已经算是十二分个客气了。现在个三块洋钿,值啥? 抵勿到老早点个三角洋钿。照道理应该照市价赔拨我再对。必过我已经讲了只要伊赔我三块洋钿,已经讲出来个言话,我勿反悔个。如果讲连三块洋钿也勿赔拨我,是勿来赛个!啊,侬晓得讲穷,侬也会讲侬是一个穷人,...

跪求高中语文背诵篇目全文
识记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教案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2.asp?pgid=47713&pid=19391 2005年高考文学常识识记与例析http:\/\/www.sdz.cn\/srx\/Article\/Class3\/Class5\/200505\/990.html 语文月刊文学常识2002基础练习http:\/\/ht88.com\/bbs\/dispbbs.asp?boardID=25&ID=6719&page=1 买本《语文...

高二语文上学期《祭十二郎文》教案
附《祭十二郎文》赏析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他在韩氏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为十二郎。韩愈与十二郎从小生活在一起,情逾一般骨肉。唐德宗贞元二十...

高三语文《陈情表》教案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教案点评: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因此,本设计便从思考“情”之内涵出发,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

高中课文《陈情表》优秀教案(2)
3、引入前人评价,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

《陈情表》高二语文教案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三)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文体 让学生阅读课下注释①,标划要点,老师再补充。 1、解题 点拨: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也是一种文体。 “...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必背课文有哪些?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西门豹冶邺\/褚少孙  大铁椎传\/魏禧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六国论\/苏洵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欧阳修  祭十二郎文\/韩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方苞  陶庵梦忆序\/张岱 ...

马说的教案
在韩愈的散文中,悼念其侄韩老成的《祭十二郎文》尤其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哀吊之文前人多用骈体或四言韵文写作,在整齐的格式中求得一种庄肃之感。而此文全无格式、套语,而且不像韩愈其他文章那样讲究结构。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自身之未老而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

《陈情表》优秀教案高二上册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三)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文体 让学生阅读课下注释①,标划要点,老师再补充。 1、 解题 点拨: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也是一种文体。

马说初中二年级教案和译文
在韩愈的散文中,悼念其侄韩老成的《祭十二郎文》尤其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哀吊之文前人多用骈体或四言韵文写作,在整齐的格式中求得一种庄肃之感。而此文全无格式、套语,而且不像韩愈其他文章那样讲究结构。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自身之未老而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

沙坡头区18641731229: 祭十二郎文的教案
怀燕新癀: 第三部分,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第二部分,写十二郎之死.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

沙坡头区18641731229: 《祭十二郎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怀燕新癀: 韩愈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与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

沙坡头区18641731229: 祭十二郎文本课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怀燕新癀: 《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百学家韩愈的一篇对其侄十二郎的祭文.文章既没有铺排,也度没有张扬,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回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答腑.

沙坡头区18641731229: 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主赏析杜甫的旅夜书怀,阁夜? -
怀燕新癀: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

沙坡头区18641731229: 祭十二郎文从那几个方面讲述了作者与十二郎之间的感情,试分析这段感情 -
怀燕新癀: 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沙坡头区18641731229: 《祭十二郎文《第一部分侧重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次写的 -
怀燕新癀:[答案] 是分三个层次来写的, 第一段叙述我听闻侄儿去世准备祭奠的经过; 第二段书写身世与家世之不幸的孤苦无依; 第三段叙述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表现自己的悔恨和遗憾.

沙坡头区18641731229: 祭十二郎文 知识点 -
怀燕新癀: 一、代词 1、 第三人称代词. (1) 称代人、事或物,多用为领属性定语,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祭十二郎文》)——我当时虽然能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

沙坡头区18641731229: 《祭十二郎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怀燕新癀:[答案] 韩愈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与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

沙坡头区18641731229: <祭十二郎文>与<陈情表>的异同? -
怀燕新癀: 祭文中的千年绝唱——韩愈《祭十二郎文》有人说,“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千...

沙坡头区18641731229: 小学数学优秀案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与反思 -
怀燕新癀: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倍”的概念的教学内容,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并理解“倍”的概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