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列举出两种即可

作者&投稿:招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中,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就是文章的开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好处是采用类比的手法,说明了他们都是先经理挫折,不得志,后来一跃成名的,同时也引出了下文的作者所提出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简单的说就是起了铺垫的作用。

道理论证,“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一个自古以来的道理,同时照应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处是以道理证明事实,证明了自己论点的正确性。



扩展资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出处是哪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扩展阅读: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及原文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及原文如下:一、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秦:《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生死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解释是什么?
原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译文注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指,恶劣的环境可以激起人的忧患意识,使之为改变现状,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最终能得以发展,强大起来;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易使人堕落,最终在安乐的环境中灭亡,温水煮蛙就是这个道理。以下是我整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译文注释,欢迎参考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及其弟子 〔先秦〕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人恒过,...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形成压倒一切的逼人气势,在艺术上也很值得称道。 孟子在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及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和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濮阳县1365065526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文中运用了对比或类比的修辞手法吗?请举例分析. -
子菁奇米:[答案]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 先从个人方面进行正面论证,主要论证了“生于忧患”;后从国家方面进行反面论证,主要论证了“死于安乐”.

濮阳县1365065526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许多修辞手法,这些有什么作用谢谢 -
子菁奇米:[答案] 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濮阳县13650655260: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 ,”阐述了磨难的意义 (仅两空,一句一空) -
子菁奇米:[答案] 标准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濮阳县13650655260: 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列举出两种即可 -
子菁奇米: 举例论证,就是文章的开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好处是采用类比的手法,说明了他们都是先经理挫折,不得志,后来一跃成名的,同时也引出了下文的作者所提出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简单的说就是起了铺垫的作用 道理论证,“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一个自古以来的道理,同时照应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处是以道理证明事实,证明了自己论点的正确性. 是有点啰嗦,仅供参考

濮阳县1365065526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引文的第三段从_____与_____两个角度,运用_____论证方式,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火急! -
子菁奇米:[答案] 从下面应该能够总结出答案了.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

濮阳县13650655260: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怎样的道理与其相关的一句名言 -
子菁奇米:[答案] 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乐却足以而使人败亡 六位历史人物相关的名言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相近的名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

濮阳县1365065526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 就需要有__和__用课文词语回答 -
子菁奇米:[答案] 法家拂士 国外患者

濮阳县1365065526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子菁奇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文章开头,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濮阳县13650655260: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来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 - ------------------------------ -
子菁奇米: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足蒸暑气,背灼炎天光.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濮阳县1365065526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正面论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哪句啊?从反面论证的句子是哪句?急!!! -
子菁奇米: 1 正面论述: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 反面论证: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