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戏的溯源

作者&投稿:兀有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用什么软件下载渔鼓戏最好~

百度

好像在淘宝网上看见过,老乡可以到淘宝网上去搜索一下看看。

元代杂剧《岳阳楼》、 《竹叶舟》等剧中都有穿插演唱。明清以来,流传渐广,影响扩大,成为比较流行的曲艺形式之一。在山东境内的济宁、菏泽、临沂、惠民以及胶东等地区,经常有艺人演唱。自1723年(清雍正元年),渔鼓流行在惠民地区的沾化农村时,已将说唱的渔鼓搬上舞台化妆演出,并随着演唱内容及人物行当的扩充,逐渐衍化、发展成为大型的戏曲艺术—渔鼓戏。
据渔鼓戏老艺人刘汉三(老生、花脸)、边希德(青衣、花旦)、边洪武(小生、小丑)、边洪志(娃娃生)回忆上辈老师言传,1723年前后,沾化富国(今沾化县址)城西七公里的胡家营村西头,修起一座“永丰”大寺,寺内泥塑神像百个(上、中、下各八仙均在内),就是当时造神像的10余个工匠(和尚)教班传艺,将渔鼓戏流传下来的。渔鼓戏传下后,胡家营每年冬闲艺人们便聚集在戏房排练,春节上台演出直至正月,同时每逢九月香火会,便搭台专演会戏。
约到1835年,胡家营的边希田、边昌、边廷荣、边廷杰,边洪玉等十几名从事渔鼓戏的老艺人,在当地大演大唱、大教渔鼓戏,使胡家营渔鼓戏一度出现过空前繁荣景象。业余剧团人员由原来30人扩大到50人之多,并培养了一大批徒弟,即目前健在的刘汉三、边希德等。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渔鼓戏有了新的发展。以胡家营、刘汉三剧团为代表,渔鼓戏已成为沾化境内乡村城镇赶会、闹节唯一活跃的戏曲艺术形式。
沔阳渔鼓戏,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以管弦伴奏,鼓、钹、大锣、小锣、马锣打闹台、间奏和唱腔过门。唱腔共有50余种,除了以沔阳渔鼓调为主以外,后又融合了沔阳花鼓戏、汉剧、楚剧等唱腔腔,具有节奏欢快、活泼、曲调亮亢、豪放等特点。




东北大鼓历史溯源
东北大鼓的历史源头存在两种说法:一是清乾隆年间,北京弦子书艺人黄辅臣到沈阳演出,吸收当地民歌小调,演变成东北大鼓;二是清道光、咸丰年间,辽西的"屯大鼓"艺人进入城市,发展为奉天大鼓。它的唱腔融合了弦子书、子弟书,以及乐亭大鼓、京韵大鼓和二人转的特色。在20世纪30年代,东北大鼓达到鼎盛,沈阳...

山东大鼓历史溯源
山东大鼓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清嘉庆年间,据艺人师承和民间传说,它起源于渔鼓道情的孙赵门。当时有五位来自河北的山东大鼓艺人,以"五大山"之名广为人知,他们是威县的王奎山、吕连山、李明山,清河的徐靠山和临城的冯云山。这段时期,山东大鼓在冀鲁两省的运河两岸兴盛,尤其在聊城、临清至德州、沧州地区极...

西河大鼓历史溯源
西河大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木板大鼓,最早在河北省中部地区以"弦子书"和"单鼓板"的形式流传。在乾隆中期,刘传经、赵传璧等保定艺人将两者融合,形成了早期的木板大鼓,这是一种深受民众喜爱的说书形式,迅速在冀中地区流传开来。辛亥革命前后,木板大鼓逐渐发展为西河大鼓,主要在农村以"赶庙会"的方式表演中...

潞安大鼓历史溯源
早在清朝乾隆三年,潞安府八县的百余名艺人,包括路占元、董祥五等鼓书艺人,联合成立了"盲子队",这是鼓书艺人的演出活动班社,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行业组织"三皇会"。这表明,至少在清代中叶,潞安大鼓已初具雏形。起初,艺人多为盲人,随后逐渐接纳了明目人,20世纪50年代起,女艺人也开始参与其中。清...

胶东大鼓历史溯源
胶东大鼓,原名“盲人调”,起源于清代嘉庆年间邹县的石元朗,创建的“石门”艺术至今已传承十代,拥有约200年的历史。这种鼓曲艺术形式主要在鲁南邹、滕、峄等县的农村以及枣庄市的部分地区流行。早期因其地域特点,曾有“蓬莱大鼓”、“福山大鼓”和“荣成大鼓”等不同称谓。20世纪20年代,胶东半岛的...

含灯大鼓历史溯源
含灯大鼓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民初,为丰富表演形式而诞生。它以梅花大鼓的唱腔为根基,但独具特色。演唱者需口含灯架,架上竖有点燃的蜡烛和彩色流苏,演唱时需保证蜡烛不倒、灯不灭,这考验了演员的高超技巧和基本功。为了实现这一技艺,他们通常选择如《昭君出塞》等适合“齐齿”音的曲目。含灯大鼓虽...

天沔花鼓戏的发展溯源
花鼓戏起源于清道光年间的沔阳州,即仙桃、天门、潜江一带。闹年的花鼓、采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汉族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草歌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共同构成了荆州花鼓戏的源头。清道光年前,是为花鼓子的“田园时期”。田园,田地也。在江汉平原仙桃市的郑场...

木板大鼓历史溯源
到了清咸丰年间,大城县的田东文(邓连奎弟子)和其弟子马瑞林、马瑞河推动了木板大鼓的发展,马瑞河甚至创新了唱腔和伴奏,这促使木板大鼓分化出了西河大鼓。木板大鼓随后流入京津,并经过艺人们的改革,演变成京韵大鼓。在河北地区,如廊坊、唐山、承德等地,京东大鼓、乐亭大鼓等曲种也源自木板大鼓,并与...

《东北大鼓溯源》!曲艺界!
东北大鼓的表演艺术独具魅力,演员一人自持鼓板,与一至数人的乐队协同演奏,三弦为主导,辅以四胡、琵琶、扬琴等传统乐器,书鼓扁圆的身形,两面蒙皮,鼓箭敲击出深沉的节奏。板有木质鸳鸯板与半月形铜片,音乐结构则为板腔体,7字句的唱词上下起伏,大口慢板、小口慢板、二六板、快板、散板等板式交织,哀怨...

辽宁鼓乐鼓乐溯源
辽宁鼓乐,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深深扎根于辽宁全省,其中,海城、牛庄、南台、鞍山和沈阳等地的鼓乐文化尤为繁荣。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古代,对东北地区的鼓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辽宁辽阳市的汉魏时期古墓壁画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古老的鼓吹演奏图,并刻有“鼓吹演跌欢戏”的字样,展示了其早在那时...

奉新县18812764584: 浙江曲艺平阳渔鼓的起源、形式、特点?
茶明川芎: 明代明臣章纶墓.(胡济摄)平阳渔鼓,又称蓬鼓,用闽南话称“嘭鼓”.据平阳县已故渔鼓老艺人张加田在县曲艺协会渔鼓分会上介绍记载,平阳渔鼓是明末清初从闽东...

奉新县18812764584: 沾化区的历史文化 -
茶明川芎: 渔鼓戏发源于沾化区胡家营村,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据《沾化县志》、《山东艺术志》、《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载:1723年,胡家营村重修道观时,有道士来此说唱道情,村民学会其腔调,最终上台化妆...

奉新县18812764584: 祁东渔鼓 -
茶明川芎: 祁东渔鼓,是拥有“中国曲艺之乡”湖南省衡阳市的祁东县的曲艺曲种,“渔鼓”的源头在道教,它原本是身背葫芦、云游五岳的道士、道姑们化斋时唱的劝世、修行歌,后传入民间,成为艺人手中的绝活.随后,道教渔鼓传到了湖南,在衡阳...

奉新县18812764584: 道情(关于道情的基本详情介绍)
茶明川芎: 1、道情是中国曲艺品种的一个类别.2、渊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3、南宋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4、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太康道情、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5、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6、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奉新县18812764584: 湖北宜昌下堡坪民间故事的来历、特点?
茶明川芎: 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湖北 编号:Ⅰ-16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一... 二、 历史溯源 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经济、文化和历史条件,构成了极适宜民俗民间...

奉新县18812764584: 徐州的有趣的风土人情 -
茶明川芎: 花鼓 大鼓 渔鼓 徐州花鼓,又称“二人鼓”、“打花鼓”、“花鼓舞”、“叮响花鼓”、“花鼓小锣”、“打干梆”等,是流行于苏鲁豫皖间的一个曲艺种类(花鼓也曾在一些地区发展为戏曲、舞蹈的艺术形式). “花鼓花鼓,打锣敲鼓.女...

奉新县18812764584: 八仙中张国老手里抱着一个竹筒里装着一个叉,是什么名字,做什么用的? -
茶明川芎: 手执简板的张果老!!! 道情:也是一种曲艺艺术,用渔鼓和简板伴奏,因此也叫“渔鼓”,原来的题材多为道教故事,宣扬出世思想.明清后,题材扩大,并和各地民间歌谣相结合,发展成多种曲艺,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也有只唱不说的,如“陕北道情”、“义乌道情”、“湖北渔鼓”、“山东渔鼓”等.

奉新县18812764584: 常德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中一个进行详细介绍? -
茶明川芎: 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内容太多,具体的介绍请分别百度搜索) (共23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 1- 国1 常德丝弦 2- 国2 常德高腔 3- 国3 澧水船工号子 4- 国4 澧州荆河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 5- 省1 刘海砍樵...

奉新县18812764584: 湖南澧县最著名的地方是哪里?并且因什么而著名? -
茶明川芎: 澧县曲艺历史悠久,其中地方"五鼓"是最著名的地方曲种,"五鼓"指大鼓、说鼓、对鼓、三棒鼓、渔鼓.澧县大堰当镇被省命名为“渔鼓之乡”荆河戏是广泛流行于荆楚大地的地方剧种,最迟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形成

奉新县18812764584: 鼓的种类和称谓有几多种 -
茶明川芎: 鼓的种类一、腰鼓 羯鼓 狼涨 渔鼓 二、同鼓 花盆鼓 >>三、大堂鼓 >>四、书鼓 点鼓 战鼓 >>五、板鼓 >>六、排鼓 琴鼓 >>羯鼓:原流行于西域地区,南北朝时传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