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具体解释

作者&投稿:凭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色、受、想、行、识是佛教中对人类心理和意识运动的五个要素,称为五蕴。

其中,色代表物质形态,受代表感受,想代表思维和观念,行代表意志和行动,识代表意识和认知。下面将对每一个蕴进行具体解释。

1.色(rupa)

色是指世界上一切的物质形态,包括五大元素(地、水、火、风、空间)以及由它们组成的一切有形事物。色是外在现象的表现,包括形状、颜色、重量、声音等。佛教认为,色是无常、苦和空的,通过对色的观察和了解,可以明白一切现象的虚妄性和变化性。

2.受(vedana)

受是指人对于外界刺激产生的感受和体验。感受可以分为三种:愉悦、痛苦和平等。感受是个人对外界事物的主观反应,是情感和感觉的体验。佛教强调通过观察和了解感受的变化和不可靠性,来实现对苦的认知和超越。

3.想(samjna)

想是指心智中的思维和观念的活动。它包括了对事物的识别、思考、分析、判断等认知过程。想是在感受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和表达。佛教教导通过观察和了解思维的运动和变化,以认知自我执著和培养智慧。

4.行(samskara)

行是指人的意愿、欲望和行动。它涵盖了个体的倾向、欲望、动机和行为。行是一种主观意识下的动力和驱动力,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选择。佛教认为,行是造成因果律的重要一环,通过观察和了解行的动态,来培养善行和减少恶行。

5.识(vijnana)

识是指人的意识和认知能力,包括知觉、洞察、记忆、理解等。它是个体对外界事物进行辨识和认知的能力。佛教强调观察和了解识的运作和变化,以实现对于自我执著的认知和觉悟。

拓展知识:

1.五蕴是佛教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主要源自《阿含经》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经典。通过对五蕴的观察和了解,可以认知到人类心理和意识运动的无常性、虚妄性和痛苦性。

2.五蕴是佛教认识世界和实践解脱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佛陀教导众生通过观察和了解五蕴的运动和特性,认知到世界的真相和个体的苦难,并通过修行和觉悟,得以超越生死轮回,达到解脱和涅槃的境地。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意思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意思是:感受、想象、行动和意识,这四者也同样如此。在佛教中,“受想行识”是五蕴中的四蕴,涵盖了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四个方面。具体来说,“受”是指感受,即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想”是指想象,即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形成的意象;&...

色受想行识分别指什么?
色受想行识意思分别指:1、色: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和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香、味、触,所知的外镜,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2、受: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以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

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
受想行识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被称为“五蕴”之一,指人类心灵的五个方面。其中,“受”是指心灵对外部事物的感受能力,“想”是指心灵对已有的认知信息进行加工、组合和创造出新信息的能力,“行”是指人的行动或举止,“识”是指心灵的认识和感知能力。这四个方面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心智...

色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
色受想行识是佛教中的五蕴之一。一、色受想行识是佛教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具体指的是五蕴中的五个部分。其中,“色”指的是物质的存在,包括人的身体以及外在的有形物质;“受”指的是感受,包括人的感觉、知觉和情绪等;“想”指的是人的思维和想象;“行”指的是人的行为、行动和意志;“识”...

什么是五蕴?
五蕴理论。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有情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人类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意义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 宗教 佛教 包含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中文名 五蕴 版...

佛教中的五蕴和四大指的是什么
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色〕--色法--物质 〔受〕--感受 〔想〕--思想,心所法 〔行〕--精神的活动 〔识〕--心王 五蕴...

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具体解释
5. 识蕴:涉及人的意识和知觉,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意识等。识蕴是心理活动,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和理解。五蕴在佛教中用以阐述人体构造和心理活动,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人类生命活动的整体。色蕴是受蕴的基础,受蕴是想蕴的基础,想蕴是行蕴的基础,行蕴是识蕴的基础。反之,识蕴也...

五蕴中什么是关于表象的思考
想蕴。五蕴:又称五阴。“色受想行识,此等是五蕴。”蕴有五种,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包含有变碍三时、远近等境、好坏相等一切法,均安立为色蕴。同样也要了解受蕴等。由于多法积聚,故称为蕴。(摘自《智者入门论》)行蕴:是具有现行功用的法相,其余四蕴以外的一切有为法都...

心经的蕴是什么意思?
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五蕴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色属于物质,受想行识属于精神。心经

佛教的五蕴是哪五有蕴啊?四大又指什么?
音,这就是意识;意识是了别,这个了别的念头相续不断,似水长流,前浪后浪滚滚不停就 叫作行蕴。所以行蕴以迁流为义。至于受蕴,当听悦耳顺心之声就欢喜,听到刺耳违心的声 音则烦恼,所以它以领受为义。受想行识四蕴属于心的,因为心、身两方面,心上的障碍更 多。所以五蕴里,四个说的...

遂昌县14759675729: 佛教中色受想行识之五蕴分别指什么? -
汝哀阿法: 五蕴,是五类不同的事素.同类相聚,每一类都包括了很多的事素,所以叫蕴,蕴就是聚集的意思. 经中曾说:五蕴像五个拔刀的贼,这正是使众生苦迫,而无法逃脱魔区的东西. 一、色蕴:色的定义是『变碍』,是可碍又可分的.有质碍,...

遂昌县14759675729: 色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 -
汝哀阿法: “色”,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佛教所说的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四大”即指地、水、火、风.“五根”即眼、耳、鼻、舌、身.“五尘”即色、声、香、味、触.这十四种都是色法,五蕴中的色法指众生的肉体,如皮、肉、筋、骨等.“受”,就是感受,以“领纳”为义,指感觉、感情,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领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产生的喜、怒、爱、乐等感受.“想”,取像之义,指知觉、想象,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形成概念及表象的作用.“行”,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指心理活动,亦即对外境生起贪、瞋等等意念.“识”,了别之义,指“意识”,也就是对于外境之分别与记忆等意识活动.

遂昌县14759675729: 色受想行识分别指什么? -
汝哀阿法: 色受想行识意思分别如下: 一、色是除我们心灵之外的客观世界,包括我们的身体. 二、受是指感官接受刺激,即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三种感受. 三...

遂昌县14759675729: 何谓佛门五蕴? -
汝哀阿法: 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二)、受...

遂昌县14759675729: 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 -
汝哀阿法: “受想行识”是佛教用语,是指“五蕴皆空”中“五蕴”中除了“色蕴”之后的四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一、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

遂昌县14759675729: ,心经里的“五蕴”是指什么? -
汝哀阿法: 五蕴是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遂昌县14759675729: 心经里的受想行识什么意思? -
汝哀阿法: “五蕴皆空”中“五蕴”中除了“色蕴”之后的四蕴.出自《般若波若蜜多心经》. 五蕴中之后四蕴,此四蕴属于心法,故又名非色的四蕴. 在色蕴之后,加一句亦复如是,意思就是都一样是空. 即可说: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

遂昌县14759675729: 佛说五蕴六毒是妄,“五蕴六毒”具体指什么 -
汝哀阿法: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 六毒:贪、嗔、痴、慢、疑、邪见. 五蕴介绍: 一、色蕴又作色阴、色受阴.为五蕴之一.色,为变碍义;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称之为色.而色之聚集,称为色蕴;亦即有质碍、变...

遂昌县14759675729: 什么叫做“五蕴皆空”
汝哀阿法: 何谓五蕴皆空? '色'、'受'、'想'、'行'、'识'合称'五蕴'、它们包括了所有无常的现像,即所有物质与心灵世界所有事物与观像. '色蕴'包括了我们之以眼见到的、以耳听到的、以鼻嗅到的、以舌尝到的及以身触到的事物....

遂昌县14759675729: 五蕴不空是什么意思 -
汝哀阿法:[答案] 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蕴藏、积聚的意思.如色蕴,聚集了过去色、现在色、未来色、粗色、细色等统称为色,因此色蕴是色的总和,色在这里相当物质,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不外乎从形状(形色)和颜色(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