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体西用思想是晚清时代向西方学习最好的招牌

作者&投稿:羊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传统体制为主,用西方科学文化来促进本国发展,不仅是西方文化中国化的必要途径和过渡环节,也是当时中国现代化走向西方化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旗帜。
“中体西用”思想是晚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以后,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为改变落后的状态,由代表地主阶级的改良派提出的改良纲领,其目的除了要维护衰败的统治秩序外,还力求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封建统治者一直认为“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但是中世纪末以后,西欧国家科技和经济日益发达,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却依然是唯我独尊、傲慢自大,拒绝与外界来往鸦片战争的开始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政治和社会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西方文化激烈地冲突和融合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特点。民族的耻辱激发了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积极向西方学习,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希望通过文化创新和整合,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进而发挥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所谓“中学为体”在实质上是说以“孔孟之常经”为体,而不是指中国的半殖民地封建的社会体制。不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改良派,他们都恪守封建秩序,坚持纲常名教是中国文化的主体,不动摇统治之根本。所谓“西学为用”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即所谓的“富术”,一心想从改变硬件设备来提高国力。想法固然不错,但治标不治本,他们并没有触及到西方先进技术的核心,因为当时的列强并不希望清王朝强大起来。结果,盲目的行动不仅没有改变当时中国的落后状态,还加剧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劳民伤财。总之,晚清时期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有它深深的时代烙印和局限性,它不能为中国富强而用,最终以失败告终。


什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中体西用在人才培养方面,具体体现在领域上的分工和层次上的递进上。张之洞说:“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也就是说,...

中体西用是什么意思?
题目:以中体西用是什么意思?中体西用是指在中文语境下运用西方的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这种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例如,在国际贸易领域,我们需要了解西方的市场经济和营销理念,以及专业术语,才能更好地与外企合作。中体西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新...

中体西用是哪个学制
“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1、引进了西方的文化教育内容,对传统教育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初步改造,在客观上对封建教育制度解体起了某些促进作用。2、打破了儒学一统中国教育的格局,打开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大门,科举的改革、书院的改革、新学制及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入才...

一历史当中“中体西用”指什么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

重要哲学术语简释中体西用
然而,该观点强调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与纲常名教,希望借助西方的“富强之术”来振兴封建社会。它成为了洋务运动的思想纲领,对晚清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综上所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历史背景下洋务派对中西文化融合的独特见解。这一观点旨在平衡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科技,推动国家发展,...

什么是中体西用?
而当时的一些外国殖民主义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也鼓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论调。20世纪初年,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仍然奉行“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  “中体西用”是中国封建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这一思想不放弃“中学”之本...

中体西用和西学东渐的区别?
这种思想倾向主要出现在近代中国,特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为了强国富民、振兴国家,中国的一些改革派知识分子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旨在吸收西方的先进经验和科学知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西学东渐(Xixue Dongjian):西学东渐指的是...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需要注意的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并不是完全排斥中国传统文化的。洋务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价值,应该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同时,洋务派还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尊严,强调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主。总之,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也为...

中体西用是什么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需要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应该盲目排外或全盘西化,而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文化传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中体西用思想中...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
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体”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历史意义 洋务运动时期,封建传统教育仍然处在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

张掖市18538518905: 为什么说"中体西用"思想归根结底是阻碍中国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的 -
徒胁慷定: 这个理论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只是提出这个学说的人,是站在不改变大清统治的基础上的.关键他是要维护大清朝廷的利益.如果撇开这一点,再看这个理论,就和现在做的有点相似.

张掖市18538518905: 如何理解"中体西用"中的"体"和"用 -
徒胁慷定: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体",即根本的意思."用",即具体的措施."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张掖市18538518905: 谈谈你对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的看法 -
徒胁慷定:[答案] 是在保障中国的政治体制的前提下改变中国现状,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和西方文明接轨,其实你想想这样可能不可能,文化是政治的衍生物,政治有时经济的衍生物,在不改变经济政治的前提下来改变文化无异于邯郸学步,不过这也是特定历史下的...

张掖市18538518905: 在晚清士人的思想中,对于"中学"和"西学"的看法是什么?以及二者的关系如何? -
徒胁慷定: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

张掖市18538518905: 器物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 什么意思 -
徒胁慷定: “中体西用”是晚清时期流行一时的思想观点,它主要阐述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也涉及到政治思想领域.下面哪一主张不能明确体现这一思想A."器物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 B.“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C 根据要求,ABD项的意思是都以中国政治体制为主,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体现的是“中体西用”C项没有强调中体西用.

张掖市18538518905: “中体西用”值得借鉴的! -
徒胁慷定: 中体西用思想是一种“兼容并包”的思想,可以博采西方之长,补己之短,它的发展模式是渐变而不是突变.抽取出“中体西用”中“体”的封建残余,对民族性的传承无疑是可以借鉴的,有体有用、...

张掖市18538518905: 中体西用是什么制度?是属于政治方面的指导思想?还是经济方面的?还是军事的? -
徒胁慷定: 是政治方面的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张掖市18538518905: 《劝学篇》中张之洞主张是什么?目的何在 -
徒胁慷定: 张之洞的《劝学篇》,系统地阐述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目的是通过“培养人才”,来达到“保国、保教、保种”的目的.

张掖市18538518905: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最好附上解析,谢谢 -
徒胁慷定: 首先说选项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论述的这个思想,同时这一思想一直支配着晚清教育,《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中规定的办学宗旨就是“中体西用的具体化”. B.“不拘一格降人才”,C.“师夷长技以制夷” , D.复兴“经世致用”之学风,这三项 都是鸦片战争前夕改革派的代表人物的文化教育主张,孙培青主编的中教史299页上很清楚的写着这三条. 这样推断下来,只有A与清末的新政有关系…… 我觉得答案是bcd.其实我觉得题目本身就有问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