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5大“金饭碗”,当时人人都羡慕,为何如今却沦为底层工作?

作者&投稿:桂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80年代5大“金饭碗”,当时人人羡慕,现今却成为了底层职业吗?~

每个时代的发展阶段不一样,岗位的重要性也不一样。比如现在一些非常基层,薪资非常低的行业,在80年代可能就非常吃香,而且是人人羡慕的”金饭碗“。在80年代,我国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物品稀缺,所有的商业基本上都是国营,物品供应都是由国家来调度。所以,那个时候国营单位自然是受欢迎的。而有几个职业可以说是颇受欢迎,成为人人羡慕的工作。

第一个是供销社的售货员,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那个时候掌控着国人的所有物品供应,小到一根针线,大到一台电视,都是由供销社售出。那个时候还都是凭票购物,各种肉票,粮食票等等。作为售货员自然就有了一些资源,能够最先了解到一些好的东西,而且福利待遇也不错。另外,由于物质缺乏,一些用品还需要批条子才能买到,比如电视、汽车等等。90年底,万通六君子闯荡海南,冯仑就带了条子换了一些资源。而万科的王石就是靠倒卖玉米起家的,毫无疑问那个时候也是稀缺资源,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第二个是司机,80年代会开车,那真的是非常厉害了。别说汽车了,很多农村的人连自行车都没有。汽车那更是绝对的稀缺品,1980年,我国的民用车辆只有178万辆,客运汽车就占了20%,私人有车的少之又少。所以,司机这个岗位按照现在的说法是稀缺性人才,如果你会那必定是抢着要,而且待遇不会差。

第三个是播音员。这个和媒体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80年代,电视机少,人们主要是听广播,所以,全国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广播台。和司机一样,播音员是靠技能吃饭,要普通话标准,声音富有特色最好。像广播台也都是事业单位,有编制的,而且待遇很不错,是绝对令人羡慕的岗位。如今,播音员只是一个普通岗位,更受欢迎的是主持人岗位。像何炅、汪涵等主持人,一年的收入也非常高,媲美一些一线明星。
第四个是电影放映员。对于很多70后,80后来说,小时候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有人来村里放电影了。为了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电影下乡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流行制度,而电影放映员自然就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那个。这个工作算是很轻松,而且也属于是国营员工了。如今,这个岗位基本上被淘汰了,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可能还有。

最后一个是邮递员。当时的邮递员也是国营企业的员工,有制服,配了人人羡慕的二八凤凰牌自行车,骑在大街小巷非常的拉风,当然收入也不错,是金饭碗。现在邮递员虽然也属于国企的员工,但是早已不复当年的风采,收入也很低,甚至可能还没有一些快递小哥的工资好。
因此,你如果不变化,很可能就会时代淘汰。真应了那句话:时代抛弃你,连一声招呼都不会打。“所以,人也要不断与时俱进。

时代在前进,社会也在不停地发展,每一年,都有无数的青年志士涌入社会,想要寻得一份好工作。而在我们生活中,一个人找工作,也常常牵动了全家人的心,因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到一份合适又稳定的工作。
虽然国家在鼓励青年敢于创业,勇于创业,青年自己也愿意将青春投入到无限奋斗中去。但是作为父母则更希望孩子找到一份如“金饭碗”的工作。
金饭碗原本是古时候皇帝用膳时的器具,而在父母口中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待遇优厚、工作稳定的职位或者国家公职。
找工作同样也要审时度势,紧跟时代潮流,如今的“金饭碗”除了公务员,还有银行职员、国家电网等国有企业的工作。毕竟,“金饭碗”并不是总是“金”的,在上一辈人的记忆里,80年代人人向往的五大“金饭碗”,随着时代的大步前进,如今有的已经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有的也沦为底层职业。

上一辈眼中的黄金年代
1979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在会议上,经过上级政府间激烈的讨论,终于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那特殊的一刻开始,很多历史问题得到了纠正,在“拨乱反正”的风气下,中国的天空终于拨开重重云雾,放晴了。
中国百姓迎来了八十年代,在很多来自上一辈的记忆里,那是一个刚刚苏醒但充满活力、物质匮乏但能吃饱穿暖的时代,是他们眼中的“黄金年代”。
那时,虽然人们思想刚刚解放,科技并不发达,经济也起步不久,但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朝气蓬勃的笑容。因为那时的人们的生活欲望仅仅是止步于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没有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的烦恼。

“黄金岁月”的苏醒,也是无数青年志士的苏醒,这一切还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提出。在此之前,教育停滞,无数青年更是响应号召“到农村去”。
而经济建设需要青年,更需要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青年。于是华夏大地一时间变得朝气蓬勃起来,满怀希望的青年们,告别了农村,踏上了前往城市的列车,要去大有作为的天地里建功立业。
这便是八十年代的“青年离乡”的场景,考大学的考大学,找工作的找工作,搞经济建设的口号传遍了五湖四海。他们都相信未来是属于自己的,各行各业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中国仿佛走上经济的快车道,1980年仅仅一年,我国经济生产总值就达到了1911亿美金,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后,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更是翻了八十倍之多。
在八十年代,国有公司在经济发展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人都选择进入体制内工作,他们的职业一般都相对稳定,被不少人称作“铁饭碗”,只要勤劳工作便可衣食无忧。
而其中为数不多的职业却被称作“金饭碗”,工作稳定的同时更是待遇优渥,使得人人向往。

人人向往的“金饭碗”
当年有句话是这样讲的,家里有人能进供销社,一家人都吃喝不愁。提到供销社,可能很多人都对这个词不太熟悉,但是它现在的名字——超市,一直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前的供销社,虽然货品种类不如现在发展得齐全,但日用百货一般都有。
人们来这里买东西是需要各种票据的,而每家每户的东西一般是分配好的,所以,尽管有钱也不一定什么都能买到。但是这些东西的分配,都是由供销社的售货员来管理的。毕竟手里紧握着各家各户的紧俏的物资,这些售货员也常常摆出底气很足的样子。这时,普通百姓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仅需要态度诚恳,有时甚至要找关系才好办事。

与之类似的职业还有,粮站检查员和邮递员,他们都是吃公家饭的,按照国家的工作任务为老百姓办事的职业。
那时的中国仍然是农业生产大国,不少人家还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农业生产有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都需要粮站检查员来检查。
这时,农民每次与之打交道的时候,都需要恭恭敬敬地,丝毫不敢怠慢。在那个消息还不便捷的时代,还有骑着公家的二八大杠走街串巷的邮递员,风里来雨里去的,虽然辛苦但十分风光。
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私家车,城市每一个角落里都能看见行驶的小汽车,但在那个全国只有178万辆汽车的时代,司机就是一个“金饭碗”。

这个成天待在驾驶室里的职业每个月就能轻松领着比平常人多三倍的薪水,实属让人羡慕。但是想拿到这个“金饭碗”,门槛也是特别高的。
就说要拿到驾驶证来说,除了掌握驾驶技术外,更是要系统地学习汽车机械知识。而司机新手大多都是老师傅一手教出来的,时间之长,也让他们足够有资格去捧起这个“金饭碗”。
除了开大车为人民服务的司机,更多是大老板身边的专属司机,能买得起小轿车本来就是大户人家,给司机发薪水自然也不会吝啬。
说到最后一个“金饭碗”,播音员,这是一个非常受女孩子青睐的一个职业,颜值高、声音又好听的人员是十分吃香的。

那时,电视还不普及,手机更不必提了,听电台成了大家每日消遣的方式。而电台里传出的动听的声音都是来自经过层层筛选的有才干之人,他们的待遇自然很高。并且,如果自己的播音员的职业被身边的人得知,大家在羡煞不已的同时也十分欢迎你。
每个时代人人追捧的职业,往往也是这个时代里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的缩影。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社会在进步,那么80年代的五大“金饭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风光不再的“过去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们已经慢慢地从计划经济中走了出来,市场经济的优势慢慢显现出来了。
就比如,民营的快递运营公司在21世纪的崛起,对于传统的快递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骑着二八杠的快递员早已不见,快递小哥反而随处可见。现在的快递小哥或者外卖小哥,甚至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职业。
随着汽车的普及,中国汽车的持有量甚至位居全球前列,各种各样交通方式已经发展得十分快捷方便,自然而然,司机这项工作更是变得稀疏平常。

人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车,人人都可以当自己的司机,除了少部分专属司机收入可观外,司机就是早出晚归、养家糊口的普通职业。
而供销社的售货员以及粮食站的检查员,早已消失在了历史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了。播音员则是演变出了很多分支和延伸的职业,但社会地位都比不上那个黄金年代里的“金饭碗”。但每个时代背景下,都有不同的人人向往的“金饭碗”,我们能做的只有适应时代,顺应时代,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小结: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变,青年人也许不再把“饭碗金不金、铁不铁”当作首位考虑的择业标准,他们也更愿意参加具有挑战性的职业,甚至选择自主创业。
尽管这样对比之下,曾经的“金饭碗”,如今的“土饭碗”,让人不忍唏嘘,但是这寻常又普通的职业背后,依旧是一个个为这个时代努力前行的普通人,他们也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80年代的5大“金饭碗”,当时惹人羡慕,现在却沦为底层工作

经历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后,咱们中国的发展开始腾飞。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是在以令其他国家瞠目结舌的惊人速度步步紧追。别国可能几十年都一成不变,而中国却是每十年就是一个新的光景。比如如今的电子产品可能已经烂大街了,但在80年代,还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这也造成了不同时代工作方向热点的不同。现在是大多数人生活和精神水平都富足的时代,也是全面大数据的信息化时代,因此明星成了青少年羡慕和崇拜的对象,IT也成了热门到几乎饱和的就业方向。但其实在80年代,如今一些被很多人所嫌弃的底层工作,却是当时人人称羡的“金饭碗”。

1.邮递员。现如今的邮递员已经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快递员。大多数人对快递员的印象,想必是累、忙、无保障。但在80年代,当时的邮递员可以说是非常有头有脸的好工作。首先,这是一个国企职业,这在当时意味着铁饭碗。在大多数人还没有下海经商这个大胆想法的80年代,铁饭碗无疑是最令人羡慕的存在了。加上邮递员都可以配备一辆凤凰牌28自行车,更令人眼馋不已。

2.电影放映员。这个职业在现今已经罕见,除去一些怀旧的老电影馆,以后电影放映员应该会随着时光变迁慢慢成为历史。但80年代,和邮递员一样,作为国营职业,这同样是一份稳定的铁饭碗工作。除此之外,当时看电影可以说是非常新奇的,而且在那个娱乐活动极少的年代,能看一场电影无疑是最令人开心的事情了。因此给大家放电影的电影放映员,也是许多孩子心目中大英雄一般的存在。

3.司机。现如今出租车或是滴滴司机,都是面向所有人的服务型行业,这样的职业平凡而又不起眼。但不同于如今的司机,当时的司机可以说是稀缺型人才。因为80年代时,汽车还没有普及,除去军方,也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买得起汽车。因此司机要么给军方开车,要么给大户人家开车,无论是哪一种,收入都是理想而可观的。而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可能一辈子连汽车都见不到一面,对于司机除了羡慕估计还有敬佩吧。

4.供销社的售货员。现在可没有供销社售货员一说,但超市售货员随处可见,毕竟工资不高,还可能要受到顾客的白眼,一般有了本科学历的人都不乐意去做这份工作。然而80年代,当时的商品并非自由买卖,而由国家统一提供供销社,发放定量的粮票、肉票,然后才能通过这些去供销社购买所需商品。因此供销社售货员这个身份可以说是举足轻重了。不仅稳定,关键是还能获得一些别人无法得到的好处和消息,难怪让人羡慕不已。

5.播音员。在80年代,电视机同样还未普及,而收音机比起电视机有着更加实惠的价格,更被人所接受并购买。因此当时的播音员可以说是相当吃香的行业,就好比现在的明星,大家会准时在收音机前收听你的声音。当然播音员也需要很高的素养,比如优美的声线和标准的普通话。而且播音员同样是一个铁饭碗型工作,是当时人人都羡慕的好职业。

这些职业随着时代进步慢慢走向落寞,或被代替,或过于平凡。但这就是发展,这就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与昌盛所不能避免的一步,无法适应时代的东西终究会被淘汰于历史洪流中。但也正是他们的贡献,才让祖国的今天更加强大。不知道大家还觉得还有哪些是80年代的金饭碗?欢迎讨论。



社会是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我们也应该不断地去增加自身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就像在80年代人人称羡的五大金饭碗,比如电影放映员,售货员,邮递员等等。现在却沦为了社会最底层的职业。

社会是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科技也是不断的进步,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变,而一些职业注定是要被淘汰掉的,我们应该跟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认知,学习新的东西,那样我们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在清朝的时候,因为闭关锁国,所以导致我们国家的科技落后了,整整一个时代。在别人都进步和变化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不断地吸取新鲜的东西来完善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而且现在社会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子,我们更应该适应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

以前人们经常说所谓的铁饭碗,金饭碗,到了现在,我们更加无比清楚明白地知道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铁饭碗的,人们的生活变化是日新月异的,我们永远也不要去停止学习和进步,要让自己的头脑和身体一直在路上。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也应该更加充实自己,改变自己。用更好的面貌去迎接社会的改变。



因为当时的金饭碗多数都是工人工作,时代的发展,现在出力气已经是最低层的工作。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bb机都已经被淘汰很多年了。

因为时代在变,很多时候他们的金饭碗被淘汰了。


苗族过年的风俗习惯
原先无民族文字,2 0 世纪5 0 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苗族曾经自称“牡”、“蒙”、“摸”、“毛”,有的地区自称“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 苗族的音...

守岁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

一元多钱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能买到什么能做些什?
一元钱在当时可看电影三十多场,一元多钱可以租三十多平方房子四个月(当时是一平方一分钱)如图

中国南北各地团圆饭的风俗是什么?简单点说,快快快!!!
团圆饭”虽然是过年中的饮食活动,其实它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的“吃”的范畴,而上升为一种文化娱乐与精神审美活动。确切地说,“团圆饭”是过年中人们借助饮食活动来表达华夏民族群体文化心理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说“团圆饭”首先是一个年节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的是数千年华夏民族“年文化”的文明积淀与文化蕴涵。分享...

收集有关民俗的资料
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瑞士的主要资料
市区人口12万,主要讲法语,是瑞士第五大城市。 洛桑,一种解释为“水流”,另一解释意为“石头”。中世纪时洛桑已成为这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1803年由沃州议会决定成为沃州的首府。 19世纪末,铁路的出现使洛桑成为瑞士法语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洛桑是沃州工业的集中地,主要工业有精密机械、化工、食品、...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美关系中有哪些合作和对抗的事例
举报| 评论 0 14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20世纪60年代是哪一年 中美关系论文 20世纪的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中美关系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中美关系 八十年代中美关系 20世纪60年代服装 80年代中美关系原因 20世纪50年代中美关系 其他...

成都有什么好吃的?
的半透明状。5、夫妻肺片: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款风味名菜。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

60年代的生活条件
60年代农村与城市比较要比现在差距大得多。那时,农村人能吃饱饭、能按季节穿上衣服就不错了,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人还没等新粮下来,陈粮没有了,青黄不接说的就是那时的吃饭问题。那时相当一部分人领完口粮还欠生产队钱,只有极少数人在和生产队算完帐后能领几十元、几百元现金。那时农民几乎没有财产。一个生产...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清华四龙”
从此,钱钟书“清华之龙”的声名便不径而走 5、文学院 “三才子”钱钟书、夏鼐和、吴晗。其他说法还有很多,应当说以上说法是影响大的、公认的。以上答复希望能够帮到你,满意请采纳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 8 1 幺娘 采纳率:78% 来自团队:古代文明探索 擅长: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收藏 ...

于田县15155315408: 改革开放30年前的衣食住行1500字急用! -
亥姬太得: 衣: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

于田县15155315408: 改革开放以来巨大成就小故事跪求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小故事要10篇每篇在100字左右! -
亥姬太得:[答案]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房子的故事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黄金岁月... 她在谈及自己的住房时,却显得格外轻松. 李小姐说,“我出生在80年代,是家里的独生女.所以在购房时,父母会为我做一...

于田县15155315408: 80年代的40万等下现在多少钱? -
亥姬太得: 具体是换算不过来.80年代,普通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几十元,一辆桑塔纳27万元,几百人的单位只有局长才买的起一辆.87年第一批国产奔驰也就40W元,在当时就等于现在的私人飞机. 以当年的工资水平,得干几百年才存到40W

于田县15155315408: 80年代的改革是“破”什么?90年代的改革是“立”什么? -
亥姬太得: 破旧体制,旧的落后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产关系.指当时改革的一个态度.90年代就是趋势,也就是在行动了. 立新体制,包括新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等新方式,也就是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国企改制就是一例,以前是纯粹的国家所有,改成国家控股的形式,或者直接卖掉,谁有能力谁接管理,自己去发展.

于田县15155315408: 80年代中期的中专生毕业生在当时,好比现在的非重点本科生么? -
亥姬太得: 我不是过来人,但也想说说.我觉得二者没什么可比性.首先说八十年代的中专,多数都是些职工中等专业学校,都是些好单位或部门成立的,培训的都是些干部,最低也都是在职人员,且岗位不错的.学完了中专以后,编制转为干部了.由...

于田县15155315408: 在70、80年代,人们积攒四大件大约用了多少钱,多长时间?谢! -
亥姬太得: 60至70年代:自行车200元,缝纫机200元,手表100至200元,半导体收音机50至150元.80年代:黑白电视2000元,电冰箱2500元,洗衣机2000至3000元,空调2000至3000元

于田县15155315408: 各个年代的四大件 -
亥姬太得: 四大件,又名三转一响,是中国在1950年代后期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当时国家有能力出产,而为各个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四件家庭物品.这四件家庭物品分别为: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电风扇.自行车1950年代中期,随著生产渐渐恢复,...

于田县15155315408: 80年代村干部这个职业当时好吗? -
亥姬太得: 还是不错的,一般就是大队长、大队书记,受人尊重,工资也高.

于田县15155315408: 各位50年代的人小时候都吃什莫 在当时看比较奢侈的小食品小零食 -
亥姬太得: 记忆中只有贫困和饥饿,基本上没什么可吃的,主餐也多半是土豆、红薯、玉米、杂豆、南瓜等杂粮,上面说到的江米条,豌豆黄,地瓜干等基本上也都属于当时的主食类食品,只是把粗粮作了一些加工而己.而爆米花和巧克力豆是直到七十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