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江西省于都-全南地区钨矿评价项目实物地质资料

作者&投稿:福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江西省诸广山-万洋山钨多金属矿评价项目实物地质资料~

江西省诸广山-万洋山钨多金属矿评价项目属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大调查项目,工作单位为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江西省诸广山-万洋山钨多金属矿评价项目开始于2002年,项目工作人员坚持面上区域展开、点上重点突破,面中求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科学地运用了地、物、化、遥等多种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1.区域地质背景
(1)崇义县牛角窝矿区
位于江西省崇义县城133°14 km 处,地处天门山岩体南侧外接触带,与老庵里矿区相邻。
矿区地层简单,为震旦系、寒武系和第四系。其中寒武系和震旦系,约占矿区面积的70%,为一套韵律清楚的碎屑岩建造,岩层遭受了加里东期强烈褶皱变形,构成紧密线形、向西倒转的复式向斜。第四系全新统沿山坡或山沟零星分布。
天门山岩体位于矿区的北部,为一复式岩体,与寒武系浅变质岩呈侵入接触,接触面较平直,西陡东缓,岩体分3期侵入,由早至晚,岩性分别为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
矿区由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W、Sn综合异常后,经异常查证与矿点踏勘检查、矿区评价,已发现破碎带-石英脉复合型钨锡铅锌铜银矿、石英细脉带型钨锡矿、云英岩型钨锡矿“三位一体”矿(化)体。
该矿区大调查投入工作量1∶1 万地质测量16km2、槽探超6100m3、钻探3070.48m。主要对V3矿带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控制(南部石英细脉带型20世纪60年代施工过少量钻探、坑探和槽探,2004年部资补费项目也针对其投入部分工作量)。已发现破碎带-石英脉型矿带12条,石英细脉带矿带4条。
针对北部破碎带-石英脉复合型的V3、V7 主矿带,施工6 个钻孔,均见厚大富矿体,取得了较大成果。
ZK3901 钻孔,揭露 V3 矿体厚 5.15m,含量:WO30.663%,Sn 0.600%,Pb 3.314%,Zn 1.931%,Cu 1.242%,Ag 201.38 g/t。
ZK3902 钻孔,揭露 V3 矿体厚 2.95m,含量:WO30.082%,Sn 0.458%,Pb 6.146%,Zn 2.481%,Cu 1.940%,Ag 161.43g/t。揭露 V4 -1 矿体厚1.29m,含量:WO30.025%,Sn 0.127%,Pb 1.066%,Zn 1.984%,Cu 0.259%,Ag 14.67g/t。
ZK4701 钻孔,揭露 V7 矿带厚 3.00m,矿体厚 0.63m,含量:WO30.844%,Sn 0.016%,Pb 0.104%,Zn 0.235%,Cu 0.033%,Ag 3.00 g/t。
2006年针对V3矿带施工两个深部钻孔,如期揭露矿带。
ZK3903钻孔,揭露V3矿体,水平厚1.28m。含量:WO30.031%,Sn 0.007%。
ZK2304钻孔,揭露V3矿体,水平厚1.39m。含量:WO30.030%,Sn 0.016%。
针对南侧石英细脉带,施工的PD16-1钻孔和ZK1601钻孔,揭露到Ⅱ矿带矿体。
PD16-1钻孔,揭露到Ⅱ矿带厚大矿体,矿体厚14.33m。含量:WO30.310%,Sn 0.295%,Pb 0.058%,Zn 1.259%,Cu 0.369%,Ag 21.97 g/t。
ZK1601钻孔,揭露到Ⅱ矿带中的3 支矿体。含量:WO30.024%,Sn 1.800%,Pb 0.005%,Zn 0.230%,Cu 0.005%,Ag<1 g/t。
矿区已发现破碎带-石英脉型矿带12条,石英细脉带矿带4条,深部已出现有云英岩型矿体,有大型钨锡多金属矿床找矿突破的潜力。
(2)大余县金银庵矿区
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城49°24 km处,地处红桃岭成矿岩体南端,与樟斗钨矿相邻。
矿区地层简单,区内大部分由寒武系和震旦系占据,约占矿区面积的90%。此外,尚有少部分第四系零星分布。
下垅-墨烟山复式背斜的轴部正通过矿区中部,为一同斜复背斜褶皱,其轴部南自桥孜坑附近,向北经下垅、墨烟山一带至崇义扬眉寺,轴向南端约为30°,至下垅近于正北,红桃岭以北轴向则转为350°。轴部主要由寒武系组成,岩性为石英质砂岩夹薄层状板岩,局部出露震旦系。两翼地层为震旦系和寒武系,西侧地层倒转,两翼地层走向北东30°,倾向南东,倾角50°~80°。
矿区出露3处岩突,桥孜坑、牛岭和中牛岭属红桃岭岩株的一部分,同位素年龄为142.5Ma(引自下垅钨矿地质勘探报告),出露面积小,出露标高250~330m,呈北北东向排列,剥蚀程度低,成分为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矿区2002年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异常,后经矿点检查,发现数组内带型含钨石英脉,综合分析认为找矿潜力大。
2003年,江西地调院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取得牛岭钨矿采矿权后,对金银庵矿区的牛岭区段,施工一批槽探、钻探等工作量,已查明7个脉组,112条石英脉(其中工业矿脉18条),全区平均含量WO31.274%、Sn 0.526%。
含矿石英脉分布范围大,侧列特征强。北东方向的上牛岭、大垄区段,南端的雷屋区段,均有较好的矿化信息。
北端的大垄区段2005年地表发现3 组石英脉组,共见含钨石英脉12 条,脉幅2~15cm,最宽60cm,WO30.024%~0.576%,有待进一步探索。
2006年对牛岭区段的边部继续探索,施工两个钻孔,均揭露到工业脉组,使该脉组走向延长达450m,并进一步摸清其变化规律。ZK01终孔深度313.44m,揭露矿脉15条,脉幅 3~20cm,钨含量 0.01%~30.5%,锡含量 0.01%~7.66%。ZK02 终孔深度300.10m,揭露矿脉13 条,脉幅5~21cm,含量稍低。两孔施工后使Ⅲ号脉组走向延长450 m。
南端的雷屋区段,经2006年地表工作发现新的一组石英脉,延长300m,带宽40m,大于1 cm石英脉约30条,走向东西,产状347°~356°∠69°~85°,有民采。2007年施工探索孔ZK4701,终孔孔深420.20m,见矿良好,揭露5cm以上含钨石英脉16 条,其中331.17~338.65m 为一含钨石英脉带,假厚达 7m,内含 5 条石英脉,脉幅分别为:105cm、45cm、19cm、20cm、16cm,钨含量分别为:1.300%、0.024%、0.007%、0.016%、0.029%,初步分析该脉带为破碎带-石英脉复合型。
2.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
(1)金银庵矿区ZK01钻孔
ZK01钻孔,终孔进尺313.44 m。ZK01所揭露地层为上侏罗统,岩性为变质长石石英细砂岩夹少量变质粉砂岩。局部岩石破碎,未见较大断层。见一花岗岩支脉,同时揭露花岗岩体,岩性为中细粒含斑黑云母花岗岩。揭露矿脉15 条,4 cm以上含矿石英脉6 条,其中10 cm以上3条,最大的一条真厚26 cm。钨品位0.01%~30.50%,锡品位0.01%~7.66%。包括富黑钨矿石英脉2条,含锡石黄铜矿石英脉3条,含黄铜石英脉5条,含黑钨矿黄铜矿石英脉1条,富黑钨矿含黄铜矿萤石脉1条,含黄铜矿萤石石英脉1条,其中还见含黄铜矿云英岩数层。主要矿化蚀变有:角岩化、碳酸盐化、云英岩化。
(2)牛角窝矿区ZK3903钻孔
ZK3903钻孔,终孔进尺700.70 m。揭露地层主要为上寒武系牛河组,岩性为变质石英系砂岩、变质粉砂岩、板岩。见多层破碎带,揭露花岗岩体的岩性为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矿化带主要有黄铁矿破碎带、弱黄铜矿化破碎带、弱铜铅锌矿化破碎带、弱铜矿化云英岩化花岗岩、弱铜铅锌矿化绿泥石岩化花岗岩、弱铜铅锌矿化石英细脉带、黑钨矿化石英细脉带、弱铜锌矿化绿泥石岩化花岗岩带等。孔内主要矿化蚀变有:绿泥石化、云英岩化、硅化。
3.相关资料
1)金银庵ZK01钻孔地质记录;
2)金银庵ZK01钻孔验收报告书;
3)金银庵钨锡矿区30号勘探线剖面图;
4)江西省大余县金银庵矿区实际材料图;
5)金银庵钨锡矿区ZK01柱状图;
6)牛角窝ZK3903钻孔地质记录;
7)牛角窝矿区检验报告;
8)牛角窝钨锡多金属矿区47号、39号线剖面图;
9)崇义牛角窝钨锡多金属矿区实际材料图;
10)牛角窝矿区ZK3903柱状图。

郭坤一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210016)
1 概况
1999年7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务是:承担、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地质大调查自1999年实施以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领导下,围绕着一项计划和四项工程(基础调查计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数字国土工程和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进行科学部署、精心组织,采用新机制、新思路,运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截至2005年,地质大调查实施7年间,华东地区共安排地质大调查工作项目156项,共获资金41291万元。其中,基础地质调查32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73项,地质环境调查评价23项,物探、化探、遥感28项。共有17个工作单位承担。
2 主要进展及成果
2.1 基础地质调查
投入经费4367万元,已完成1:25万区域地质调查22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22幅,1: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4幅。正在进行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9幅。
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2.1.1 前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华东地区前寒武纪地层主要发育在大别—苏鲁、扬子和华夏3个地层区。
华夏地层区:通过邵武、龙岩、三明、瑞金等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打通了闽西地区近南北向的地质走廊,提高了区内地质研究程度。肯定了武夷地区总体以加里东期变质褶皱隆起,在寒武系之下,存在着震旦系—南华系浅变质硅质岩(石英岩)以及与扬子区相似的地层序列;对古元古代麻源岩群和新元古代马面山岩群的岩性组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新元古代存在双峰式火山岩;对以古元古代桃溪岩组为核部的变质核杂岩的几何学特点及运动学机制进行了解剖,确定其形成时代以印支期为主。
扬子地层区:通过南昌、上饶、景德镇、金华等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对该地区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全面清理,建立了岩石地层和构造—地层系统,解决了各省之间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现象。以双溪坞岩群为代表的中元古代岛弧火山岩得到进一步确认,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侵入岩、基性岩墙群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加强。
大别苏鲁地层区:将大别山区的变质表壳岩组合划分为古元古代大别山岩群和中-新元古代宿松岩群,将前陆带中的深变质表壳岩组合归为中元古代董岭岩群。提出了大部分变质变形侵入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少数形成于中元古代,大别山岩群为古元古代、宿松岩群为中-新元古代的新认识。
2.1.2 金钉子剖面
我国现有的两个金钉子剖面均位于华东地区:在奥陶纪达瑞威尔阶层型剖面的常山县黄泥潭剖面1:5万区调工作中,新发现了厘米级厚度的沉凝灰岩,并从中分选出单颗粒锆石,进行了精确的定年,从年代学上对界限进行准确定位。在对国际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分布区进行了高精度大比例尺填图,对界线层中的关键层(如PTB界线粘土层、PTB界线层内的国际牙形石带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鉴定识别出两个重要牙形石带:Clarkina subcarinata带;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大大提高了该区生物地层对比精度。
2.1.3 第四纪厚覆盖区填图方法
在1:25万杭州、南京、南通和上海等幅区调工作中,注重了厚覆盖区第四纪地质研究,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与方法引进到第四纪地质研究中,采用“基准面旋回”的概念,结合岩石地层、气候地层、年代地层、磁性地层等多重地层划分方法,.建立了区内等时地层格架和对比依据。并从标准孔的研究入手,通过古土壤、古暴露面及其所对比的剥蚀面和沉积界面的识别研究,解决了标准孔与一般钻孔的气候旋回等时对比问题,对新发现的浙江跨湖桥文化与古环境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厚覆盖区第四纪地质图的表现形式上增加了较多的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丰富了图面内容。
2.1.4 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
近几年来,沿海诸省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基本查明了区内火山活动期次和火山活动规律,并通过精确的同位素定年,进行了火山地层的划分与对比,证实了磨石山群火山岩年龄主体为早白垩世(137.7~113Ma)而非以往长期沿用的晚侏罗世,这对重新认识东南沿海晚中生代火山岩时空展布与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东南沿海火山岩带的构造演化奠定了基础。
2.1.5 陆相红盆区调方法研究总结
在1:5万金田、澧田等幅区调工作中,针对中生代陆相红盆,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从划分构造界面入手,采用岩性、岩相调查相结合,对各类构造界面性质和沉积体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形成环境、时空展布及相互叠置关系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建立了陆相岩石地层层序,划分了岩石地层单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填图,地质图内容十分丰富。
2.1.6 计算机填图方法试点
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一批计算机填图试点,福建省地质调查院率先采用计算机辅助填图方法完成了1:5万东山县、宫前幅区域地质调查。完善了区域地质调查野外数据空间与属性的数据模型及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程,并实现了多源区域地质调查信息的形成、组织、集中、保存、检索与分析,在不同G1S平台上建立了面向多源信息管理与分析的G1S区域性区域地质调查空间综合地学信息系统。
2.2 区域物、化、遥工作
7年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华东地区共部署区域物探、化探和遥感调查项目28项,共获资金17547万元,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投入资金8197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350万元。
2.2.1 区域物探工作
部署完成了福建省西部区域重力调查,完成重力测点3870个,调查面积22916.5km2。至此,华东地区的区域重力调查已经全面完成。
开展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配合区域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的物探方法应用示范,完成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调查面积30340km2,补充了重、磁、电测深数据,并进行了综合解释和编图。
2.2.2 农业地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该项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在江西南昌地区、江苏南京地区及福建厦门—漳州地区分别开展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实验和调查实验,开展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有机污染成分分析方法和有效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从2002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分别和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了省(市)、部级合作开展农业地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协议。总计完成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面积23.7万km2,获得了海量的测试数据。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对226440km2土壤进行分析,圈出Ⅲ类、超Ⅲ类土壤21483km2,发现了沿长江存在着区域性的Cd生态地球化学环境污染。发现了一批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区和优质区,其中,适宜于发展绿色农业基地的面积140586km2,富硒土壤资源18294km2。调查成果受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编制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开展了长江流域生态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并就广州、武汉、成都三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进行了预警,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2.2.3 遥感地质调查
开展了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和上海市的省级遥感综合调查,完成遥感调查面积62万km2。同时,在东部重要经济区带、长江流域开展了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监测和解译。
2.3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7年间,在华东地区共部署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73项,总计投入经费12078万元(表1)。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为:钻探53760m,坑探4674m,1:5万化探13270km2。累计新发现物、化探异常283处,提交小型矿床19个、小型矿产地15处、中型矿床22个、大型矿床17个、超大型矿床7个。
表1 华东地区矿产项目分类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出华东地区的黑色金属(金红石)、贵金属(银、金)、稀有金属(钽、铌、锂)、有色金属(钨、锡、铅、锌)和重要非金属(膨润土、高岭土、萤石、玻璃用石英砂)矿产均出现了良好的前景,钨、锡等优势矿产地位得到了显著增强。
表2 华东地区主要矿种资源量


黑色金属-金红石矿产:集中分布于苏北超高压变质带中,属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
稀有金属矿产:主要与发育在江西和长江下游地区的燕山晚期碱性花岗岩建造有关,资源潜力巨大。已提交的矿产勘查成果报告主要为由江苏地调院承担的《江苏苏州善安浜钽矿评价报告》,提交超大型钽矿1处,伴生锂、铷、铯、铪资源量达中-超大型规模。
有色金属:钨、锡矿产是我国的优势矿种,华东地区主要产于赣南地区。已提交《江西会昌锡坑迳矿田及周边地区锡-铜多金属矿评价报告》,提交大型锡矿1处。正在实施的“江西诸广山—万洋山钨多金属矿评价”项目新发现3处具大-超大型远景的潜力矿区;“江西于都—全南地区钨矿评价”项目,已确定具中、大型找矿潜力的矿区(点)5处,具进一步工作意义的找矿靶区5处。此外,在扬子地台南缘的九岭—鄣公山—皖南隆起带,钨、锡矿产也显示巨大的资源潜力。
铅-锌矿产的找矿突破主要在于,认识了以往不被重视的元古界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产出层位,提出了在利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更大比例尺的土壤化探测量圈定的综合化探异常基础上,寻找该层位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有效找矿方法,取得了福建尤溪峰岩、福建建瓯八外洋两处大型铅-锌-银多金属矿的找矿突破。该类型矿产的找寻,目前正方兴未艾,在北武夷地区、闽中地区和浙西南地区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贵金属矿产(银、金)的找矿突破地区,主要分布于江西北部九岭地区赣东北地区和皖南地区,前两者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后者主要为石英脉型。
矿产资源综合研究:完成了武夷山、皖浙赣相邻区2个重要成矿区(带)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综合研究,建立了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空间数据库,编制了一批综合性基础图件。
华东地区新一轮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实现了为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服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矿产基础信息资料,为国土资源规划、保护和利用提供决策支撑服务的目的。同时,为后续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转入资源补偿费及其他资金勘查奠定了基础,带动了商业性地勘投入,推动了地方矿业市场的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4 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
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伴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之初,即在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和淮河流域等环境地质和水资源问题突出的地区,部署了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其目的是查明工作区的环境地质条件和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利用GIS技术,建立工作区的环境地质数据库或信息系统,实现调查与勘查成果全部数字化、评价预测的计算机化,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地学技术支撑。同时,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减灾防灾的对策和建议。
7年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华东暨东南沿海地区(含广西、海南、广东)共部署水文、环境地质调查项目23项,工作性质包括基础调查、灾害预警和综合研究。共获资金7756万元。
2.4.1 主要进展及成果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作为统一的地质单元,建立了区域基岩构造模型和第四纪沉积结构模型,查明了第四纪以来古地理环境演变过程和长江古河道的迁移演化特征,为建立地下水含水系统和地面沉降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地质依据。
运用GMS(3.1)地下水资源评价软件,在该地区建立了孔隙承压水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实现了整个地下水资源评价过程的可视化。
查明了区域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现状、研究了其形成机理和基本特征,建立了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之间的相关模型,评价了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初步建立了全区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的建设规划,并进行了初步实施,为满足政府和社会需求,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GIS平台上,建立了以基岩构造模型、第四纪沉积结构模型、地下水含水系统结构模型为基础的、较为完善的“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相关信息的查询、分析、编辑和管理。
2.4.2 淮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
初步查明了淮河流域不同深度地下水的污染组分及其分布,评价了地下水质量。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差,以Ⅴ类水和Ⅳ类水为主,尤其是埋深小于20m的浅层地下水,Ⅴ类水和Ⅳ类水的分布面积达54260km2,占水质调查面积的91.6%;相比之下深层地下水(埋深大于50m)水质较好,Ⅰ、Ⅱ、Ⅲ类水分布面积达18955km2,占水质调查面积的32%。
评价了不同深度地下水的污染程度,进行了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区。浅层地下水重度污染区分布面积16215km2,占水质调查面积的27.3%;中度污染区分布面积32221km2,占水质调查面积的54.49%;轻度污染区分布面积10829km2,占水质调查面积的18.3%。
探讨了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特征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浅层地下水污染具有带状污染特征,沿污水河(沟)两侧附近浅层地下水受污染最为严重,居民患偏瘫、癌症患者较多。
初步查明了阜阳市的地面沉降现状、形成原因及所造成的危害。
2.4.3 东南沿海及重要经济区环境地质调查
在全面分析和调查研究了东南沿海地区海岸变迁、海水入侵、水土污染的现状、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总结了东南沿海地区缓变型和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成因和危害。
初步查明了东南沿海地区海岸环境、近现代海岸变迁及古海岸变迁特征。
根据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分析了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潜力,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开发微咸水、半咸水的思路与建议。
初步查明了海南岛东北部和西南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福建沿海地区、广西北部湾和苏锡常地区地下水水质污染状况和成因。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地表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浅层地下水污染面积和污染程度有扩大化趋势,常州等城市郊区有机污染物检出率较高。
应用地下水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补、迳、排条件、地下水流场变化,探讨了地下水污染源类型,为进一步开展该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在调查东南沿海地区海水如侵类型、方式和分布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南岛西部和广西北海地区海水入侵主要由不合理的开采地下水引起,同时出现了因高位养虾所致的海水入侵。
针对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防治对策,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
更新和新编了一批地质环境图件。
2.4.4 杭嘉湖平原1: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试点
全面查明了区内的地层、第四纪古地理环境、土地利用、土壤环境质量及污染状况、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状况、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生态地质旅游资源等。
成功应用磁化率测试技术大面积开展了区域土壤环境评价研究工作,磁化率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围、能够反映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利用方式下同种土壤化学元素的差异等,采用“统一方法、分区评价”和“因子赋值、定量评价”的原则提出了一套新的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编制了一套由70余张图件组成的生态环境地质图系。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起到了示范和指导作用。
应用MapInfo操作平台设计并开发出了“杭嘉湖平原1: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试点”地理信息系统。
2.4.5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
在地面沉降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按照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监测总体规划,制定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技术标准和监测技术要求,建设统一的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网,为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的有效监测、综合研究以及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提供基础保障。目前,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平台的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的建设正在进行中。
2.4.6 沿海主要城市环境地质综合研究
本着分片研究、整体综合的研究思路,重点分析研究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的区域地质构造和近代地壳活动性、区域气候与水文特征、区域地形、地貌、区域岩性结构特点、水资源条件、其他地质资源;系统梳理和归纳出东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总体效应的6类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水资源短缺和不合理开发利用、地面变形加剧、水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沿海城市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地震威胁、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及有关城市的影响。
在深入分析评价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形成的地质背景因素、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因素,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对城市建设和发展造成的危害及影响的基础上,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对东部地区城市化与地质环境良性协调发展的途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立足本地区水资源,走节水型发展道路的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方略”、“地面沉降与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协调共存”、“城市规划和建设对地质环境中某些不稳定因子的防范与协调”、“固体垃圾处填埋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协调”、“城市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滨海城市的规划、建设要适应防御海平面上升危害的需要”等对策和建议。为了确保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能够实现对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报告提出了“加强相关法规建设”、“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加强城市环境地质专题研究和评价的力度”、“进一步拓宽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投资渠道”等措施。
3 展望
“十一五”是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最后5年,2006年又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按照国土资源部总体工作部署,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出了地质大调查工作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和重点任务。主要任务是:通过“十一五”地质大调查,更新一批基础地质图件,建立地质调查信息化服务体系;完成主要成矿区带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发现一批新的矿产资源勘查后备基地;完成我国主要盆地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初步掌握东部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科学评价地质环境,建立一套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系统;发展重大地学理论,使我国地质调查相关科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1 基础地质调查
继续开展1:25万区调修测(7幅),开展海岸带及环境脆弱区1:25万区与环境地质调查(5幅),开展武夷山、浙、皖、赣相邻区重要成矿区(带),东部重要城市及人口密集区1:5万区与地质调查和1:5万航空物探调查,以及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带、长江流域区域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
完成长江流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开展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建设和区域性综合研究。
继续推进并全面完成上海、杭州、南京城市立体地质调查的试点工作,建立并推广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法体系。
以大区为单元开展新一代全国区域地质志编制及系列综合编图试点。
在重要成矿区带开展新引进的航空重力、航空瞬变电磁等航空物探新参数(或综合参数)的试生产工作。建立区域物探数据库,编制1:25万(或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和航空物探测量系列图件,并对重要成矿区带进行编图和综合研究。
继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开展地质环境遥感调查和动态监测工作;在重要成矿区带,利用高精度航空相机、数字相机和POS系统,开展1:5万等航空遥感调查工作。
完成覆盖区和重要农业经济区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开展重要经济区带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推动开展不同级次的土地生态地球化学评估,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全面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应用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开展有机污染物地球化学调查试验,启动有机污染物地球化学调查。
开展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技术等研究,在重要成矿带开展地球化学深部找矿试点工作。
3.2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坚持以铜、铁、富铅锌、优质锰、铝土矿、铬、钾盐、锡、钨、镍等为主攻矿种,开展在长江中下游、南岭东段成矿区(带)、武夷山成矿区(带)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调查,逐步缩小靶区,对重点矿产资源远景区开展评价,力争获得找矿重大突破。
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开展中浅-深部隐伏找矿方法研究、试验和试点工作,为开展东部重要成矿区(带)中浅部-深部(500~1000m)隐伏矿床找矿工作,打好基础,做好试点。
南岭地区东段:以锡、钨多金属为主攻矿种。锡矿重点围绕诸广山—万洋山岩体开展调查评价;钨矿重点在江西崇余犹、“三南”地区、赣县—于都地区开展调查评价。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异常查证和矿点检查、重要矿产地评价工作,力争取得锡、钨找矿新的突破。对区域锡、钨多金属资源潜力进行总体评价。预期提交一批大中型矿产资源勘查基地。
武夷山地区:主攻铜、铅锌。重点开展闽中—浙西南地区铅锌矿远景区、福建上杭—云宵和江西寻乌—铅山铜矿远景区的资源调查评价。通过开展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优选一批找矿靶区,开展预查-普查,提交一批大中型勘查基地,力争取得铜矿找矿突破。
同时与中国东南大陆周边国家(地区)合作开展成矿地质条件对比和资源潜力评价,研究提出一批境外找矿远景区(带),为开展境外矿产资源潜力调查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3.3 地质环境调查评价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淮河流域平原区,以区域地下水系统为单元,以浅层地下水及其环境系统为对象,系统开展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调查,查明地下水污染状况,综合评价地下水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建立地下水水质与污染预警系统。
完成1:25万地下水污染调查66000km2,1:5万地下水污染调查15000km2。在已建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基础上,继续开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检测与网络管理。
在“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主要城市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成因调查评价,查明制约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The Summarization in“the 10th Five-year Plan”and Prospect in“the 11th’s” of GeologicalSurvey in the Eastern Areas of China
Guo Kunyi
(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Nanjing 210016)
Abstract: The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formally founded on July 16th in 1999, its primary goal is: assuming, organizing and actualizing national basal and public welfare geological survey and strategically prospecting of mineral resources. Also supply geological basic data for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welfare service. In the past six years, under the leading of the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through scientific arrangement and choiceness organizing, this item gains remarkable success and social economic profits on basic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ppraisal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and investig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by applying new theory, technique or method.

江西省于都-全南地区钨矿评价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地质大调查工作项目,工作时间是2004~2007年。项目的任务是在于都-全南远景区开展钨资源预、普查评价工作,初步了解预查区内钨(多金属)矿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评价,提交资源量,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出可供详查区范围,实现钨矿的重大突破。

江西省于都-全南地区钨矿评价项目于2004年启动,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全面分析研究本区优越的成矿条件,并择优勘查,发现了南坑山、陶珠坑、中坪、中洞等4处有大中型矿床资源潜力的钨矿区,以及一批有较大资源潜力及可供下一步工作的评价矿区(草坪嶂、龙王山北、寒洞、帽岭、园段等)。

1.区域地质背景

赣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从板块学说上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滨西太平洋板块消减带的内侧华夏板块中,横跨武夷、罗霄两块体的交接带部位。于都-全南地区位于南岭构造-岩浆成矿带的东段,东临武夷山成矿带,西接诸广山构造 -岩浆成矿带,成矿条件十分优越。

(1)地层

区内地层发育基本齐全,除缺失志留系和个别时代的统、组外,直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前震旦系为其最老地层。全区地层明显分为基底(AnZ—O)、盖层(D—T)、断陷盆地沉积(K—N)3个构造层,以广泛出露早古生代基底岩系为特征。震旦系—奥陶系出露面积占地层总面积的60% 以上,为一套以变质砂岩、板岩为主的类复理石建造,间夹大透镜状结晶灰岩;泥盆系-石炭系以碳酸盐岩为主,间夹碎屑岩;白垩系—古近-新近系为杂色—红色湖盆沉积,散布于全区的断陷盆地内。其中广泛发育的基底砂、板岩是裂隙充填型、破碎蚀变岩型矿床的主要赋矿围岩,而寒武系上部的含钙层、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岩的泥盆系—二叠系,为接触交代型、充填-交代型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围岩条件。

本区各时代地层中的含钨丰度,普遍高于地壳中钨的平均含量,是范围广阔的钨的高背景区,其中尤以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等层位的含钨丰度最高。

从地层岩性来说,本区地层以碎屑岩为主,化学岩类少,这就决定了区内钨矿以裂隙充填型矿床为主。从岩性结构来说,区内老地层以变质细砂岩、千枚岩及板岩为主,千枚岩及板岩具有细致、塑性和不透水的特点,其对矿化溶剂起到了屏蔽作用,也限制了矿液的扩散,使成矿物质在局部富集成矿,而千枚岩及板岩所夹的脆性细砂岩易受构造影响产生容矿裂隙,给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空间。

(2)构造

本区处北西向与北东向深大断裂带交汇部位,构造变形强烈,褶皱断裂发育,构造景象复杂多样,最醒目的是:一系列深大断裂和被其切割的地块构成东西向、北北东向隆褶带与断陷带呈网格状分布,并由此决定了本区以东西向、北北东向构造为主,叠加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构造的构造格架。

工作区总体构成以中部信丰白垩纪红层盆地为界,北部于都-赣县远景区以北北东向、南北向、东西向构造为主,南部定南 -全南远景区以北东、近东西向构造为主的格局。

东西向构造:为南岭纬向构造带的组成部分,主要由一系列挤压性断裂带和复式褶皱组成,伴有东西向分布的花岗岩带、变质岩带和断陷盆地等构成,具断续成带、近等距出现、南强北弱的特征。

北东与北北东向构造:在区内表现较为突出,并与岩浆活动及内生成矿关系极为密切。从东往西划分为3个规模巨大的构造岩浆岩带,即武夷山成矿带、于山成矿带、诸广山(赣江)成矿带,形成于燕山期,具有连续成带、等距出现、东强西弱的特点。

(3)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而持久,岩浆活动方式主要为侵入,喷发溢流较少,多期多阶段活动特征明显,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岩浆岩体。主要岩浆活动时期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

加里东期岩浆出露范围不大,主要为中深成相二长岩、二长花岗岩,混合岩化强烈,但与内生成矿作用关系不明显。

海西期—印支期岩浆活动比较微弱,仅有少许中酸性岩株出露,主要与铅锌矿化有一定关系。

燕山期岩浆旋回是区内岩浆最为活跃的阶段,形成了大埠、铁山垅、黄埠、中寨等众多岩浆岩体。主要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少数为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早期以中深成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为主,间有少量基性岩浆侵入,晚期以中深成—浅成相酸性侵入岩为主,偶见超基性与碱性岩,是本区W、Sn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母岩,并具有有利于钨、锡多金属成矿的特征。

2.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

(1)中坪矿区ZK001钻孔

中坪矿区以破碎蚀变岩型钨多金属矿为主。

ZK001钻孔进尺320.00 m。主要揭露到3层矿化带,孔内可见中细粒斑状二云母花岗岩、基性岩脉、细粒含斑二云母花岗岩、弱绿泥石化中细粒含斑二云母花岗岩、硅化破碎带、绿帘石化中细粒含斑二云母花岗岩、硅化蚀变带、破碎带、硅化带、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中细粒斑状二云母花岗岩等。含矿层主要为硅化破碎带、硅化蚀变带和硅化带,均见黄铁矿及少量铅锌矿物,钨矿化较弱,初步判断因矿化不均匀所致。

(2)南坑山矿区ZK001钻孔

南坑山矿区为典型的外接触带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地表为广布的含矿石英细线脉,向下归并变大,具明显的“五层楼”结构模式。

ZK001钻孔进尺550.00 m。共揭露大小脉体1364条,其中:石英脉1242条,长石脉38条,长英脉5条,云英岩脉1条。脉幅大于3 cm者60条,含钨脉17条,其他矿化脉(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萤石)136条,含矿脉(包括含钨脉)占总脉的11.2%。钨矿脉主要为含钨石英脉、含钨细脉带。孔内可见岩石有:变余细砂岩、板岩、破碎带、中粗粒二(黑)云花岗岩等。矿石矿物主要有黑钨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辉铋矿、方铅矿、萤石等。主要蚀变为弱(微弱)角岩化、局部弱绿泥石化及云英岩化,蚀变程度在弱以下。

3.相关资料

1)中坪矿区ZK001钻孔地质记录;

2)中坪ZK001钻孔质量验收报告书;

3)中坪化学分析送样单、检验报告;

4)中坪ZK001化学样采样本;

5)江西省龙南县中坪铜多金属矿区地形地质图;

6)龙南县九曲铜多金属矿区0号勘探线剖面图;

7)龙南县中坪铜多金属矿区ZK001柱状图;

8)南坑山矿区ZK001钻孔地质记录;

9)南坑山钻孔ZK001质量报告验收报告书;

10)南坑山化学分析送样单、检验报告;

11)南坑山ZK001化学样采样本;

12)江西省于都县南坑山矿区地形地质图;

13)于都具南坑山钨矿区0号勘探剖面图;

14)于都县南坑山矿区ZK001柱状图。




于都的历史
今江西省于都县原称雩都县(1957年改为于都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立县治,管辖今于都、宁都、石城、安远、瑞金、会昌、寻乌七县 。后七县先后从雩都管辖的地域析出设立县治。其中会昌县在雩都的东部紧邻,于公元982年从雩都析出。《宋史》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载:“太平兴国中(公元982...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总人口
全县南北长83.25千米,东西宽63.33千米,总面积2893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958335人(2006年末)。境内通行客家话(于桂片),客家文化浓厚。中文名称: 于都县 外文名称: Yudu County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中国江西省 下辖地区: 贡江镇、铁山垅镇、盘古山镇 等 政府...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四中(普通高中)学校的全称是什么?
赣州市一共83所高中,其中公办高中59所,民办高中24所,如下:序号 学校名称 办学性质 1、江西师大附中赣江院分校,公办。2、赣州中学,公办。3、赣州一中,公办。4、赣州三中,公办。5、赣州四中,公办。6、赣南师大附中,公办。7、阳明中学,公办。8、厚德外国语学校,民办。9、厚德高级中学,民办...

于都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介绍 于都县,地处江西省赣州市东部,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冲”之称。东邻瑞金市,南连会昌县和安远县,西接赣县区,北毗兴国县和宁都县。总面积2893平方千米,辖9个镇、14个乡。县政府驻贡江镇。境内属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

江西省于都哪些高中是公立的?
赣州市一共83所高中,其中公办高中59所,民办高中24所,如下:序号 学校名称 办学性质 1、江西师大附中赣江院分校,公办。2、赣州中学,公办。3、赣州一中,公办。4、赣州三中,公办。5、赣州四中,公办。6、赣南师大附中,公办。7、阳明中学,公办。8、厚德外国语学校,民办。9、厚德高级中学,民办...

于都县邮政编码
于都县邮编:342300。根据邮编库查询得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邮政编码为342300,其中前两位数字34代表江西省,第三位数字2代表赣州市,第四位数字3代表于都县,最后两位数字00代表于都县以下投递局。

江西于都有几个将军
1、谢明-少将;2、方槐-少将;3、张耀祠-少将;4、李致远-少将;5、段德彰-少将;6、刘友光-少将;7、钟贤文-少将;8、黄经耀-少将;9、曾庆良-少将;10、丁荣昌-少将;11、杨思禄-少将;12、谢正浩-少将:13、康林:-少将 14、叶萌庭-少将:15、丁盛-少将。于都县,地处江西省赣州市东部,建...

江西省有哪些贫困县?
江西省一共有13个贫困县,它们分别是:莲花县 、上犹县、安远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寻乌县、遂川县、乐安县、余干县、鄱阳县、修水县。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靖石乡有多少人口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靖石乡全乡共有2.8万人。靖石乡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南部,距离县城46公里。 东邻会昌庄埠乡,南连会昌晓龙乡,西靠龙王山,西北靠铁山垄镇,东西宽17.5公里,南北长17.3公里,总面积154.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万亩,水域面积0.4万亩。于盘公路纵贯境中,安远河自南...

赣州高中排名
赣州高中排名 1、江西省宁都中学 2、江西省南康中学 3、江西省大余中学 4、江西省龙南中学 5、赣州市第三中学 6、赣南师院附中 7、兴国县将军中学 8、江西省于都中学 9、兴国平川中学 10、瑞金市第二中学 江西省龙南中学简介 江西省龙南中学系江西省重点中学,学校创办于1939年秋,蒋经国先生曾在建...

萧县18814179968: 江西有个什么钨矿? -
勇咐苯磺: 赣州素有“世界钨都”之称,高品质黑钨矿储量约占全国的70%,世界的60%,钨砂产量约占全国的45-50%.这里向来是五矿有色的势力范围.1月26日,江西钨业集团办公室周主任告诉记者,江西钨业的黑钨储量占了全国的60%.

萧县18814179968: 读“我国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矿产地:①___锡矿,②___钨矿(2)山脉:E___,F___(3)主要河流:M___,经济特区G___(4)南方大部分... -
勇咐苯磺:[答案] (1)读图可得:①是云南省个旧,产锡矿,②是江西省大余,产钨矿; (2)山脉E是南岭,F是武夷山 (3)M是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G是福建省的厦门; (4)南方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

萧县18814179968: 下列省区是我国主要钨矿产区的是()A.江苏B.江西C.湖北D.湖 -
勇咐苯磺: 大余是我国有色金属矿钨矿的产区,该产区位于江西省. 故选:B.

萧县18814179968: 南方地区主要有色金属有: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______矿,江西大余的______矿,贵州铜仁的______矿,云南个旧的______矿.湖南冷水江______矿. -
勇咐苯磺:[答案] 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比如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矿、江西大余的钨矿、贵州铜仁的汞矿、云南个旧的锡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锑矿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矿,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 故答案为:铜;钨;汞;锡;锑.

萧县18814179968: 几种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如下:①甘草7.2~8.5  ②甘蔗6.0~8.0③大豆6.5~7.5  ④茶树5.0~5.5江西很多丘陵地区土壤为红色,呈弱酸性,你认为江... -
勇咐苯磺:[答案] 由四种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可知,甘草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甘蔗适宜在接近中性土壤中生长,大豆适宜生长在接近中性土壤中,茶树适宜生长在弱酸性土壤中,而江西地区土壤呈弱酸性,所以江西适宜种植茶树. 故选D.

萧县18814179968: 江西离广州多远(江西离广州多远距离)
勇咐苯磺: 从江西南昌出发,开车到广州的总行程里数为849.8公里左右,开车时间需要9小时左右,广东和江西是相邻省份,因此两个地区离的不远,江西离广东最近的城市是江西的...

萧县18814179968: 江西省最南端的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寻乌县,自古以来都是广东省的领土,现在为啥划入江西省的版图? -
勇咐苯磺: 五代十国期间(古中国版图最乱的时代),江西属于南唐,广东属南汉.咱龙南县也属南唐!!!自古都以隔山或隔河划分版图边界,江西最南端九连山因环连两省九县并有99座山峰相连而得名.你再搜索九连山的卫星地图就知道为何版图要深入广东腹地,····说腹地有点搞笑,充其量也就头顶边界.再再说,我在深圳打拼8年,江西老表的名声在全国算相当厚道的,身为革命老区人民挺好的啊.注:哥们龙南人

萧县18814179968: 江西国家级贫困县名单 -
勇咐苯磺: 江西省有哪些贫困县? - : 江西省的贫困县有修水县、莲花县、安远县、赣县、宁都县、寻乌县、兴国县、于都县、会昌县、上犹县、上饶县、波阳县、余干县、横峰县、广昌县、乐安县、永新县、遂川县、井冈山市、吉安县、万安县.江西是...

萧县18814179968: ...   B. ③长江、②黄河、①澜沧江    C. ②长江、①黄河、③澜沧江    D. ②长江、③黄河、①澜沧江 4. (2015江西南昌期末) 三江源地区的湖泊... -
勇咐苯磺:[答案] 2. A 3. D 4. B 5. C2. A图中山脉是西北一东南走向的祁连山脉.3. D①是澜沧江,②是长江,③是黄河.4. B每到夏季,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入到河流之中,这 时沼泽面积最大.5. C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该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 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