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诗》竟然是朱元璋和赵匡胤一块写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作者&投稿:董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赵匡胤写了一首名位 咏日 的诗,谁给说一下内容?~

咏初日
赵匡胤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赏析】
  宋人有关此诗原文的记载不一,这里根据的是《庚溪诗话》,而陈郁《藏一话腴》中记载的却是这样:“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赵匡胤出身行伍,但也能吟咏。据陈师道《后山诗话》说,宋朝大军围攻南唐时,南唐后主李煜派文臣徐铉赴宋交涉。徐铉自负有文才,想掉口舌来解国围,说了许多他们的国主博学多艺,有帝王之才的话。赵匡胤让诵两句听听,徐铉念了李煜咏秋月诗中的两句,赵匡胤大笑道:“寒士语耳,吾不道也。”意思是说,像这样穷酸的话,我是不会说的。徐铉不服,请赵匡胤拿出货来看看。赵匡胤说,我年轻时,从陕西归来,路过华山,喝醉了睡在田野里,一觉醒来,只见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当时就有这样两句诗:“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徐铉大惊拜服。这咏月的诗句与我们这里所选的咏日诗,都很能见出赵匡胤本人的英雄气概和远大抱负。在宋人看来,这是他之成为开国之君的性格基础,反映了国祚归赵,大宋朝取代五代十国霸主的历史必然性。但从象征的意义上看,宋王朝更像月亮,北方辽和西夏与后来金朝的存在始终是笼罩它的阴影,从燕云十六州的收复无望到南宋半璧江山,宋王朝总仿佛初七八的月亮缺了一块,从来就没有像“初日”那样普照过整个中华大地。

因为赵匡胤在写诗的时候只写了前两句,后面的他就写不出来了,所以朱元璋看到之后就写了下去。

两个帝王合作一首诗,可以说是人间佳话了,但是二人从小都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教育,所以文化水平都不高,但后通过自身的努力,还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准的,二人都是帝王,眼界见识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当赵匡胤因文化水平的局限只写出前两句,时隔几百年的朱元璋见了,才会有兴趣填了后六句。

赵匡胤出身于军人世家,因为家庭氛围的影响,所以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赵匡胤是一个非常有远大抱负的人,虽说父亲是禁军统领,家庭条件还算富裕,父亲也算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是赵匡胤并不想活在父亲的光环下。

未满二十岁的时候,他就离家独自打拼,其中也遭遇过挫折困苦,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曾经偷过寺庙中的大白菜充饥,但是也因为他的这一段经历,激发了他的潜能,所以在他投军后,很快就能在一众人中脱颖而出,从而得到了当时的后周君主柴荣的赏识。

后来做了禁军首领的赵匡胤明白,文化这块是自己的短板,所以每天都熬夜苦读,文彩虽不如人家有文化底蕴之人深厚,但是也算是半个文化人了,当在陈桥黄袍加身后,赵匡胤就成了宋朝第一位开国君主。

开国三年后,赵匡胤想一扫天下剩余的势力,就派兵攻打后唐,唐后主李煜派大臣徐铉前去求和,在求和中,徐铉曾经质问赵匡胤:我主诗词闻名天下,你为什么要派兵攻打我国?赵匡胤轻蔑的说,那不过是一些酸腐的诗词,说完,就吟了两句: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中天万国明;这两句明显气势开宏,意境深远,但是赵匡胤自己去接不下去了。

几百年后的朱元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这首诗,因为有相同的经历,所以续了后六句:朗朗浩浩照长夜, 掩尽微微无数星;滔滔宏愿因之起, 挺躯来济苍生灵;恒持此志成永志, 百战问鼎开太平。使此诗成了一首完整的律诗,然后朱元璋就将它起名为《咏月诗》。



赵匡胤写出了前两句,作为明朝的朱元璋又补了后两句,就成了一首诗。

赵匡胤在写诗的时候写了前两句,朱元璋只是在后面对他有一个补充,而且宋朝和明朝之间差了很多不足为信,

因为赵匡胤在写诗的时候只写了前两句,后面的他就写不出来了,所以朱元璋看到之后就写了下去。

赵匡胤在写诗的时候只写了前两句,后面的他写不出来,就空着等有能力的人写,朱元璋补齐了


赵匡胤一生只做了一首半诗,半首诗歌为什么
诗兴也随之而来。赵匡胤自己琢磨,以前曾写了一首《咏初日》诗,今天晚上,再写一首咏月诗吧?想到这儿,他脱口而出《咏月诗》的前两句:“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可是,让赵皇帝尴尬的是,前两局很顺利的吟出来了,可是,后两句却怎么也想不出来,赵匡胤苦思冥想,却无论如何也续不...

咏月古诗拼音版
《咏月古诗》拼音版如下:《咏月古诗》zhuī suí luò rì jǐn hái shēng,diǎn zhuì fú yún àn yòu míng。追随落日尽还生,点缀浮云暗又明。jiāng yǒu jiāo lóng shān hǔ bào,qīng guāng suī zài bù kān xíng。江有蛟龙山虎豹,清光虽在不堪。翻译:月亮追随落日直到天...

咏月诗写得最多的诗人是
他的咏月诗不仅注重形式的美感,更注重情感的表达。他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吟咏,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人生、爱情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他的咏月诗中既有对月亮本身的描绘,也有对月亮所引发的情感和思考的抒发,使得他的咏月诗具有了很高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其代表作包括《月下独酌》、《静夜思》等。

表达咏月的诗词?
曹雪芹《咏月诗》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曹雪芹《中秋对月有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陈三立《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 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 明月如茧素,裹我...

“月轮端似古人心”的出处是哪里
《咏月》释樟不 翻译、赏析和诗意《咏月》:月轮端似古人心,皎洁高深处处临。纵在波涛圆缺定,照尘尘亦不能侵。中文译文:月亮的圆轮宛如古人的心,明亮而高远,无论何处皆可观赏。即使在波涛汹涌、月圆月缺之时,它仍然照耀着尘世,不会受到影响。诗意和赏析:这首诗以“咏月”的形式,表达了...

中秋节的传说、来历、习俗
“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三、习俗 1、祭月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

帮我找中秋的典故,风俗,诗词和文章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民间拜月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

赵匡胤一生的作为
就这样,他的这个《咏月诗》便只写了半首,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此后,赵匡胤再无写诗的想法冲动了,专心于治理社稷江山,也就再无诗作问世了。 7.古代那个皇帝只留下半句诗 宋太祖赵匡胤 一生只留下一首半的诗据宋人陈肖岩所著《庚溪诗话》记载,赵匡胤在登上龙椅之前,有一次晚上同几个朋友相聚喝酒闲聊,大家谈兴...

咏月诗句有哪些???
曹雪芹《咏月诗》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曹雪芹《中秋对月有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陈三立《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 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 明月如茧素,裹我...

时逢三五使团圆,这首诗的题目是?
曹雪芹《咏月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此诗出自《红楼梦》第一回,中秋夜,甄士隐把贾雨村从葫芦庙请到家里饮酒,当时,明月当空,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贾雨村乘着酒意,脱口而出一首咏月的诗。

铁东区18557312832: 赵匡胤的咏月诗算不算是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诗词 -
陟侧脂肪: 据宋人陈肖岩所著《庚溪诗话》记载,赵匡胤在登上龙椅之前,有一次晚上同几个朋友相聚喝酒闲聊,大家谈兴甚浓,全无睡意,以至通宵达旦,东方既白.清晨,当初升的太阳冉冉而升,在座的一位朋友触景生情,随口吟了一首《咏日诗》....

铁东区18557312832: 赵匡胤一生只做了一首半诗,半首诗歌为什么 -
陟侧脂肪: 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日理万机,还要平定割据的小王朝,根本没有时间作诗,直到有一年中秋节,当时北宋已经统一了北方,四海晏宁,人民安居乐业,赵匡胤也很高兴,在宫中赏月的时候,看到明月当空,分外晴朗,这良辰美景让他心旷神...

铁东区18557312832: 今天的日子有什么意义? -
陟侧脂肪: 中秋节 团聚的日子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

铁东区18557312832: 赵匡胤一生只做了一首半诗,半首诗歌为什么续不下去 -
陟侧脂肪: 伍出身的赵匡胤虽然读书不多,但平生也做过诗,虽然只有一首半,却一直流传至今. 赵匡胤发迹之前,有一次同几个朋友相聚,大家谈兴甚浓,以至通宵达旦.翌日清晨,当初升的太阳冉冉而升,在座的一位朋 友触景生情,随口吟了一首《...

铁东区18557312832: 朱元璋的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 .郎郎浩浩照长夜,掩尽微微无数星.滔滔鸿愿因之起 ,挺躯 -
陟侧脂肪: 来济苍生灵,恒持此志成永志,百战问鼎开太平.

铁东区18557312832: 腊八节的故事,一百字以内 -
陟侧脂肪: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未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铁东区18557312832: 请问关于月亮、中秋的诗与故事
陟侧脂肪: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

铁东区18557312832: 中秋节的起源竟然与农业生产有关,这些小历史你知道吗 -
陟侧脂肪: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铁东区18557312832: 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简短 -
陟侧脂肪: 月饼的来历 朱元璋一次中秋设宴,台下仙乐飘飘,朱元璋一时贪杯多饮,酒醉后竟然恍惚来到了月宫,回到儿时的样子,见到了母亲,母亲在月宫里为他做的食物就是月饼了天狗吞月 古时候人们不知道有月食这一回事,所以每当月食发生,人们都以为是天狗将月亮吞吃掉了,于是人们就纷纷吹号敲锣,制造一切声音,吓退贪吃的天狗,让天狗将月亮吐出来.吴刚伐桂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里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桂随砍随合,砍伐不尽,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铁东区18557312832: 赵匡胤《咏日》的诗句是什么? -
陟侧脂肪: 《咏初日 》 宋 赵匡胤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与残月.释义:一轮红日喷薄欲出,赫赫炎炎,势盛光艳.红日逐退星月,普照大地.象征自己铲平割据、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出处:赵匡胤在灵山寺门前所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