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来历,风俗,中国传统

作者&投稿:云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首座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小结
我国有很多的节日,而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在春节这天我国都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那么,我国春节有什么传统的习俗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民俗故事: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来历: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风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给大家拜年啦!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过春节,燃放爆竹,在门窗上张贴字画祈福、装点居所,是这个节日最普遍的习俗。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象征着天鸡。 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去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每年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刻木头的重明鸟,或者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令其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子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贴画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贴门神朱仙镇木板年画“对脸门神马上鞭”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琢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年画“年年有余”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贴挂千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世家大族用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传说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夕”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现在说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夕”兽,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夕”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夕”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有说“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但“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1]。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2]。年的时间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的年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

概念

春节和年的概念[3],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过年对中华民族可以说源远流长,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而“春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
“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从禾、从人。小篆的“年”写作“秊”,《说文解字·禾部》:“秊,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4]。“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的样子。

来历

春节古称“正旦”、“岁首”、“三元”、“三朔”等,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据考证,春节称谓正式冠名就是在辛亥革命以后[5]。1911年10月武昌起义,12月31日革命党人的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农历的)年节称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亟待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进一步明确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真正广为流行至今。

节日习俗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给大家拜年啦!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过春节,燃放爆竹,在门窗上张贴字画祈福、装点居所,是这个节日最普遍的习俗。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象征着天鸡。 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去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每年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刻木头的重明鸟,或者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令其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子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贴画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贴门神朱仙镇木板年画“对脸门神马上鞭”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琢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年画“年年有余”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贴挂千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世家大族用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夕”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现在说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夕”兽,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夕”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夕”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有说“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但“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1]。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2]。年的时间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的年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

概念

春节和年的概念[3],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过年对中华民族可以说源远流长,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而“春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给大家拜年啦!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过春节,燃放爆竹,在门窗上张贴字画祈福、装点居所,是这个节日最普遍的习俗。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贴画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贴门神朱仙镇木板年画“对脸门神马上鞭”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琢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年画“年年有余”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贴挂千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世家大族用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编辑本段]节日流程
俗谚云: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道酉,三十晚上熬一宿。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腊月廿三、廿四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祭灶
灶王龛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神联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月廿九、三十(除夕)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本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置天地桌
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接神习俗。天地桌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主要为接神使用。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要对神佛大酬劳一次。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受祀的偶像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6],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我给出上半部分,下部分请到百度汉服吧。
http://tieba.baidu.com/f?kz=209539586

正月飞雪庭燎光,元夕笙动春未央——华夏新年(新版)
天风环佩(溪山琴况)蒹葭从风 撰
(2006 年1 月初版,2007 年5 月修订)
目录:
一 、“春节” “新年”之辨
二 、新装雍容——新年新衣,衣冠上国的新年气象
三 、礼仪雅敬——祭祖贺拜,礼仪之邦的虔敬精神
四 、盛日华彩——除夕元日,辞旧迎新的盛大喜庆
(一)、爆竹驱山鬼,桃符除凶魅——除夕
(二)、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元日
五、节日连珠——小节缤纷,千年积淀的岁时人文
(一)、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尽掩明月光——祭灶日
(二)、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鸡日
(三)、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人日
(四)、春幡迎春雨,春牛祭芒神——立春
六、元宵良辰——灯海连月,上元佳节的浪漫温馨
(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上元佳节
(二)、宝马雕车香满路——上元节俗
(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中的女性情愫
(四)、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过节建议
(五)、上元节传统服饰推荐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
寿,更谒九重城。”
—— 唐 杜审言《除夜有怀》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
陛,丝竹韵长廊。”
—— 唐 李世民《元日》
一、“春节”、“新年”之辨
中国是一个岁时节日丰富的国度,也许是因为四季的节日太多了的缘故,华夏文化中,并不喜
欢以某个特定的节日作为一个季节节日的代表,“春节”、“夏节”、“秋节”、“冬节”的说法
在漫长的历史中稀疏少见,夏历的岁首,元旦,称为新年。古人偶用“春节”时,所指为节气之首
的立春。新年称为“春节”的说法从何而来?说起来,这倒是一个不及百年、并不久远的故事。
辛亥一役,孙中山实现了驱除靼虏恢复中华的夙愿,武昌城头的炮火渐熄,临时大总统成为新政权
的主人。改正朔、易服色,三千多年来新王朝开国的第一个故事,在大总统的羽毛笔下,在嘀嘀哒
哒的电波中,一如往常地开始讲述。
1912 年1 月2 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
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经由各省代表团议决,由本总统颁行。订定
于阳历正月十五日,补祝新年。请布告。孙文。”
时隔不久,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命内务部编印历书令》:“兹经本院开会议决如下:一、
由政府于阴历十二月前制定历书,颁发各省。二、新旧二历并存。三、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
气。四、旧时习惯可存者,择要附录,吉凶神宿一律删除。”
至此,正朔已改,延续几千年的民族历法——夏历,从自成为西历的附庸。
不过,孙文的历法改制思想并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简单,滇省要员李伯东在为创造新历的历改
呈文中,转述了孙中山的一段谈话:“先总理谓:我国阴历自轩辕时代创行至今,沿用数千年之久,
中经五十余次更改。其法原较阳历为善,惟闰月一层,不便国家预算。光复之初,议改阳历,乃应
付环境一时权宜之办法,并非永久固定不能改变之事。以后我国仍应精研历法,另行改良,以求适
宜于国计民情,使世界各国一律改用我国之历,达于大同之域,庶为我国之光荣”。
风云突变,袁氏登上历史舞台。内务总长、登极大典筹备处长朱启钤于1914 年1 月21 日提出
《定四时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
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本部为顺从民意起见,是否有当?理合呈请大总统鉴核施
行。” 袁世凯旋即批准。从此,夏历元旦被降格为一个季节性节日,“春节”,而与中国文化毫
无关系的西历岁首被称为“元旦”和“新年”,成为官方倡导的法定新年。
然而,民间信仰和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无论官方如何倡导新历新年,百姓并不买帐,民间仍
然把夏历元旦当成最隆重盛大的新年来过。洋派的当权者终于按捺不住,一场“废除春节”的闹剧
在1930 年上演。
1930 年底,南京国民政府颁令“废除春节”。令云:民国元年(1912)已颁令废除旧历,以公
历为国历。为认真推行国历,今起废除春节。法令规定公历1 月1 日至4 日为新年假,凡传统于春
节期间歇业超过4 天的行业、企事业可以移延,但严禁在春节中休业。传统的年节活动相应前移:
12 月15 日为年前扫除日;12 月31 日为除夕,举年夜宴;1 月1 日为新年正口,举行春宴;1 月
15 日为元宵节,是日“打年锣鼓,游市上灯”。
洋派的政客太爱西方的文化了,他们企图通过这种生硬的移植强行消灭中国的历法。为确保
“令行禁止”,南京政府可谓不遗余力,他们规定:各报需大力宣传,各机关、学校需传达贯彻;
禁止印刷、出版和销售旧历历书历本,禁止报刊附印旧历;学校调整寒假时间;邮局自1 月15 日
起停止收受投发贺年片、贺年电;工厂对旧历春节期间上班者支付双薪;还提出了“过一个革命化
新年”的口号,强调“党政军各机关工作人员,更要以身作则,为全民倡”,如有违犯将予处罚。
当年12 月28 日,国民政府举行了“推行国历演讲大会”,连革命元老、学界领袖蔡元培也被请出,
发表了“国历远胜阴历,各界应切实奉行”的演讲。
文化的传统再一次表现出强大的延续力量。虽然政客煞有介事地组织了各种“国历新年”的活
动,但官员多敷衍行事,民间也是消极抵制。相反,到了夏历新年时,民众仍然偷偷过年。几年后,
“国历新年”的活动逐渐销声匿迹,国人如常地过着除夕、元旦,“废除春节”的闹剧无疾而终。
一代代的政客已成尘土,但是“春节”的概念却在不知不觉中在民众的心中植根,近百年来,几成
新的“传统”。回味略显苦涩,我们至今守着的,竟是袁世凯造出的概念,他留给国人几乎唯一的
“遗产”。“春天的节日”成了安置华夏新年的单薄的躯壳,名已不正,言已不顺,多少年了,中
国在漫天飞雪中过着“春天的节日”,而别人的新年,已经被叫做代表岁时之首、新年起点的“元
旦”。
那是别人的新年,不是华夏的新年。
我们的新年,叫做除夕,叫做元旦,叫做祭灶,叫做元宵,这一串盛大璀灿的美丽节日,不是
“春节”,它们是华夏民族的“新年”。
是为“春节”正名的时候了。欢乐的节日即将来临,我们要过的,不是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
“春节”,我们要过的是我们民族自己的“新年”——华夏民族最盛大的节日。
二、新装雍容——新年新衣,衣冠上国的新年气象
新年是一年的起点,《尚书大传》云:“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亦曰:‘三始’” 。“朝”字,从日在草中,从月。会意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的样子,
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正月一日,岁时中称为“新正”、“元旦”、“正旦”、“元日”、“上日”,
它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寒夜未央,庭燎之光,皑皑白雪中,新的一年开始了。
衣冠上国的风采联缀着礼仪之邦的气象,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传统的岁时节日中,无一
不重衣冠,无一不重礼仪,也许正因如此,隆重如新年,反倒不需要格外强调了。
只是有一点不同,新年强调新衣,“新”在华夏文化中是一个被特别看重的意象,《博雅》曰:
“新,初也”。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易》曰:“日新其德”,《大学》:“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月令》:“孟秋,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新年,“三元”之
始,远古人类文明开始的象征,人生新希望的起点,故此,新年开始,一切“尚新”,为祈一年有
一个新的开端。
衣袂飘飘,拉开了新年的仪式,《荆楚岁时记》载,元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
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 《四民月令》说:正日进酒降神,然后家室尊
卑,无论大小,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孙、曾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举觞称寿。明代方志记载,
元正日,人们整肃新衣,燃烛烧香,陈牲设醴,祀神祭祖。
祭祖之外还有贺拜。《四民月令》有谒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父友、友亲、乡党耆老的
记载。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土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明代拜
年的方式有亲去和投刺两种,一般是亲者登堂,疏者投刺。历代均有元旦朝贺仪,天子着冕服,众
臣着朝服,“夜漏未尽七刻,钟鸣受朝贺及贽,二千石以上上殿称万岁”。
新年穿新衣是新年尚新衣俗的孑遗,但是自清代以来,人们所穿的新衣,无非是旗袍马褂之类,间
或有西式服装如中山装、西装的流行,可是,无论哪种衣服,都与汉民族祭祖、拜贺的风俗不相协
调,始终无法融合成新的衣饰风俗,已经在事实上为民间所摒弃。
汉服作为历时三千年的一种衣冠体系,几乎同新年有着一样悠久的历史,因此与之有着天然的
和谐。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对于欢庆新年的绝大多数民众来说,文化归宿已不成问题。
重新寻回衣冠上国的新年气象,当从端正衣冠始。
对于汉服的穿法也是有讲究的,因为汉服不单是一件衣裳,而是适应于不同季节、场合、仪式
的服饰系列。汉服有常服、礼服、盛装的区分,理想的状况是,新年期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
不同的衣饰。中国的节日大都与礼仪密不可分,祭祖迎神的场合,需要着庄重的礼仪服饰;聚会团
圆,赶庙会,自然可以花团锦簇的华丽盛装;剩下的缝隙里,若自己愿意,常服春衫自然也可自便。
本文将在后面结合具体的节日时段和场合提出相应的衣饰建议。
三、礼仪雅敬——祭祖贺拜,礼仪之邦的虔敬精神
家祭是祭祀礼仪中的重要内容。没有系统宗教观念的华夏民族依然不乏信仰与虔敬,因为这种
虔敬早已渗入在日用常行,年关节日、四季之孟,都是祭祖告庙的时日。释菜礼,奠扫祖坟, 甚
至简单的焚香祷祝,都是一份绵长的情怀。宋代曹勋有《山居杂诗九十首》:“新年供家庙,老稚
晨夕忙。块坐温暖处,但闻油酱香。不问物物阙,有食时时尝。诸孙甚解事,翁乃无饥肠。”
《尚书•舜典》云:“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舜帝正月初一时到祖庙里祭祀祖先,可见元
旦祭祖风俗的久远。“气序流易,时维××,追感嵗时,不胜永慕,敢以洁牲柔毛,粢盛醴齐,祗
荐嵗事,以某亲某君、某亲某氏,只食尚飨。”几千年来,华夏民族焚香读祝,奠币酹酒,在崭新
的岁首追怀逝去的先人,祭祖,是新年最重要的仪式之一。
《梦梁录》描述宋代除夕说,“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
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 《红楼梦》第
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大致还原了明代汉民族新年祭祖的场景:左昭
右穆、进馔、三献爵、焚帛奠酒……但也不尽准确,比如,汉族祭祀祖先,供奉的是神位而非画像。
除了祖先祭,新年时还有神灵祭。蜡祭祭百神,灶日祀灶神,正月十五煮粥祈祷蚕神,迎紫姑神,
人们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不忘有功于人间的各方神灵,以各种不同的祭祀回报它们。
贺拜的礼仪也是新年期间主要的内容之一。如前所述,元旦日,民间“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
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家族内拜贺之后,邻里亲友间还要拜贺,相互祝贺新年,方式有亲至
和投刺两种。刺,汉代称“谒”,汉末称“刺”,一种名帖,本用木,汉以后改用纸,但仍然沿用
了“刺”的称呼。《清嘉录》记述新年贺拜场景云,“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
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有遣仆投红单刺至戚若友家者,多不亲往,答拜者亦如
之,谓之‘飞帖’。”
新年本应是礼仪之邦的人们以传统礼仪表达内心情感,展示礼仪大国风范的时候,可是,如今
的中国,新年的家祭传统已基本丧失,真正的汉民族贺拜礼仪也已失传。鲜有人知,神位、祝版、
玄酒、笏是何物,人们承袭着清代以来的“抱拳”作揖、“磕头”拜年的所谓传统礼仪,然而这种
来历不明的“礼仪”既不雅也不敬,和汉民族的礼仪风尚、审美习惯始终格格不入。真正的华夏传
统礼仪反而因此背上了丑陋、蒙昧的污名。
新年复兴,仪式重建是关键。
重建真正的汉民族新年礼仪,我们的民族,新年来临之即,是要祭祀祖先亲人的。礼是谦敬中
和的示敬之举,欲行礼仪,先正衣冠。礼无不答,互揖互拜,方成新年的贺拜。
新年祭祖、贺拜的具体做法将在除夕元旦章介绍。
* 汉民族祭祀、贺拜常用礼敬仪节:
1、揖礼:直立,左手心贴压右手背(女子相反),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手藏在袖子里,两臂
伸直,高举加额,然后向对方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身体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拜礼:直立,左手心贴右手背(女子相反),左手在外,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
然后直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仍不分散,自然翻转,下落至
地,左手心压右手背,右手心贴于地。然后,头也缓缓向下,此时头可至手(触手背即起,称“空
首”,即一般所言“拜”);或者至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前,头抵地后停留一段时间再抬起,称
“稽首”,为最重的拜,以拜天地与父母)。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然后根据礼节,平
身或再拜(拜两次,将刚才的动作重复一次)……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3、女子肃拜:跪,然后双手贴合,向下,但不至地(异说,至地亦可)。右手心压左手背,左
手心向地面方向。继而上身微前俯,俯而不折;俯首,但头不至手。然后平身。行礼时,双手姿势
可更自然灵活,右手心压左手背,拢手下垂即可。若女子正坐时,也可依此行礼。
4、答拜:对方拜后,以拜礼答谢
四、盛日华彩——除夕元日,辞旧迎新的盛大喜庆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哦,这不是脍炙人口的《元日》吗,有什么希奇。新年的时候,满大街的对联上都是。是的,
这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首宋诗了。可是,有多少人注意过诗中的几个词语,“屠苏”是什么?“桃
符”是何物?
再来看一组诗文: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诗经•小雅》)。鸡鸣而起,先于庭
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荆楚岁时记》)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
于散,服却鬼丸。(《荆楚岁时记》)椒盘荐寿休辞,坐听爆竹浑无寐。明朝末后饮屠苏,白发从渠
相点缀。(李处全《玉楼春•守岁》)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画,绣
画色衣,执金枪龙旗。(《东京梦华录》)”
庭燎、山臊、椒柏酒、桃汤、屠苏酒、胶牙饧,五辛盘、敷于散、却鬼丸、傩仪……为什么和
CCTV 说的“春联、饺子、红灯笼”这样的“中国春节”几乎截然不同?
这正是我们要追寻的,汉民族流失的新年的节物与风俗。
那是一片我们并不熟悉但清新华美的神奇的新年景象,上古的鸾声将将辉映着点点的庭燎之
光,爆竹照亮了神荼郁垒的身影,桃木芬芳,椒柏酒暖,斗柄东回,休气氛氲,那是汉民族真正的
盛日华彩。
(一)、 爆竹驱山鬼,桃符除凶魅——除夕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
宴,倾壶待曙光。”
——李世民 《除夜》
夏历腊月最后一日谓之除夕,又叫除夜,谓旧岁至此而除夕,新岁自明晨开始,有除旧布新之
意。《梦梁录》,“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除夕是华夏新年中元旦之
外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除旧布新、消灾祈福是除夕核心的主题。
除夕节物风俗
* 庭燎
除夕夜,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炭火盆,古称“庭燎”、“籸盆”,现在称“生旺火”,
《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诗•小雅•庭燎》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
为明,是烛之大者。” 庭燎的目的是驱邪、祭神祭祖,生旺火则象征着兴旺发达。
庭燎很早就成为除夕的国家礼仪,《汉仪》:“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大夫百官各
陪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皆陛觐,庭燎。” 《隋书•礼仪志》云:“梁元会之礼,未明,
庭燎设,文物充庭。”
民间的庭燎也很流行,《岁华纪丽》:“除夜烧骨骨出,为熙庭助阳气。” 《四时纂要》:“除
夜积柴于庭,燎火避灾。”明代《熙朝乐事》载:“除夕人家祀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
谓之籸盆。烟焰烛天,烂若霞布。”
* 爆竹
《荆楚岁时记》:“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按:《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
馀,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著火中,〔火朴〕〔火毕〕有声,而山臊惊
惮。《元黄经》所谓山〔犹巢〕鬼也。”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燃烧竹子发出声响,以驱除山臊恶鬼。爆竹起源于古代庭燎风俗,宋代《瓮
牖闲评》云:“岁旦燎竹于庭。所谓燎竹者,爆竹也”。庭燎的旺火加上竹子的声响比单纯的庭燎
效果要好,于是流行开来。直到唐代,爆竹仍然是烧竹子,刘禹锡《畲田行》:“照潭出老蛟,爆
竹惊山鬼。” 元稹《景申秋八首》:“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爆竹是怎么演变成今日样子的呢?《通俗编排优》记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
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传说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在竹筒
里装入硝石,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
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火药出现后,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
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
在传说中,爆竹用来驱赶山中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因此除夕元旦也叫做过年。
* 桃符——春联
《山海经》说:大海中的度朔山上有棵巨型桃树,树上有神荼、郁垒二神掌管所有的鬼。对于
恶鬼,他们用芦苇绳捆住喂老虎。但是神荼和郁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尽除天下恶鬼,也不能保
证每家每户的平安。于是黄帝向全国宣布了一道命令,新年到来前,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
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同时,在大门上端悬挂苇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虎,用来避免妖魔鬼怪
的侵扰。“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汉魏六朝沿袭了这一风俗,每
到新年,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民间认为桃木是驱邪之木),悬苇索,画神荼、郁垒。苇索即
芦苇叶,绑鬼之物,民间认为芦苇叶边有小锯齿,伤手出血,似菖蒲那样像宝剑,所以能“御鬼”。
由于桃人制作复杂,三国时开始用画了神像的桃板代替桃人,甚至不再画像。六朝时发展为两块桃
板挂在门上。《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 桃符与桃板略有不同,
它是写有祈福禳灾文字的桃木板,原来是插在门前地下的。后来,桃符、桃板合二为一,仍然称为
桃符,但是写了字,挂在门上。五代开始在桃符上题写对联。据《宋史蜀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
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
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逐渐变成在纸上写
春联。画神像的风俗也变成了在纸上画门神,成了后来的门神画,年画。
由于人们常用变幻莫测的草书书写桃符上的文字,所以被叫做“姽婳桃符”,姽有美好、变幻
的意思,这个词后来被讹传成了“鬼画桃符”“鬼画符”,成了形容字迹潦草的贬义词。晕。
明代以后还有一种“将军炭”。 用红箩炭末塑制成将军形,岁暮植于门之两旁,明刘若愚《酌
中志》:“三十日岁暮......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 《帝京岁时纪胜》:“除夕为尊
亲师长辞岁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早贴春联挂钱,悬门神对,插脂麻秕,立将军炭,各家团
拜。” 《金鳌退食笔记》说:“凡宫中所用红箩炭,皆易州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罗炭,每根长
尺许,圆径二三寸不一。又用炭末塑造将军或仙童、钟馗,各成对,高三尺,金装彩画如门神,黑
面黑手,以存炭制,名曰‘彩妆’。”
守岁
除夕守岁风俗起源很早,南北朝时就已流行。《荆楚岁时记》“守岁酣饮 送旧迎新” 章云:
“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 意即,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备办美味
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皇家在除夕也守岁,唐太宗李世
民赐宴侍臣一起守岁,留下了四首守岁诗。《东京梦华录》也有守岁的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
声闻于外。土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守岁的食品,有各种美味佳肴,还有饺子、年糕、汤圆等。饺子,宋代以前称做“角子”, 或
“水角儿”,元代称“扁食”,明代以后普遍称饺子。饺子寓意新年“交于子时”,是新年第一顿
饭。守岁时,人们还饮花椒酒、屠苏酒、吃五辛盘,以驱邪、除病。
现在人们谈到守岁风俗的时候,往往只强调合家团圆的意义,实际上守岁风俗很大程度上是为
了驱疫避邪。驱邪是华夏传统节日最主要的意义之一,上巳祓禊、端午禳毒、重阳饮菊酒都是如此。
先是传说除夕有山臊恶鬼,后来还有传说中的“年”兽,都是在除夕之夜出没,人们对岁末的这个
时刻感到恐惧,于是燃爆竹驱鬼,制桃人桃符驱鬼,守岁时彻夜不眠,也是为了恶鬼凶魅保持警惕。
所以,除夕风俗的主题,其实包含了驱鬼除疫,消灾祈福、除旧布新等内容。其核心在于一个“除”
字,除夕,是华夏岁时节日中一个神奇瑰丽富有神秘气息的节日。
* 傩仪
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除夕之夜,傩仪会几千年风行。《礼记》云:“傩人所以逐厉鬼也。”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画,绣画色衣,
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
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崇出南薰
门外转龙弯,谓之‘埋崇’而罢。”
藏钩、射覆
藏钩是守岁时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荆楚岁时记》“老叟妇妪 游戏藏钩”云,“岁前,又为
藏彄之戏。” 这个游戏据说是在汉武帝时创制的。汉武帝钩弋夫人,容貌秀美,本姓赵,河间人,
据说她从生下来就两手攥拳,从不伸开。汉武帝路过河间时,发现了她,为她扒开双手,她的手从
此能伸展自如了。武帝娶她回宫,号为“拳夫人”, 又称“钩弋夫人”。 《三秦记》载,当时的
女人纷纷仿效钩弋夫人,攥紧双拳,人们称这种姿态为“藏钩”。
这种“藏钩”姿态后来成为一种宴饮中的娱乐助兴节目。《风土记》记载了其玩法:“藏钩之
戏,分为二曹,以较胜负。若人偶则敌对,人奇则奇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以齐二曹人数。一钩藏在数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一藏为一筹,三藏为一都……藏在上曹即下曹
射之,在下曹即上曹射之。”参加的人分为两曹,即两组,如果人数为偶数,所分的两组人数相等,
互相对峙,如果是奇数,就让一人作为游戏依附者,她可以随意依附这组或那组,称为“飞鸟”。
游戏时,一组人暗暗将一小钩(如玉钩、银钩)或其他小物件攥在其中一人的一只手中,由对方猜
在哪人的哪只手里,猜中者为胜。
另有射覆游戏,就是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射者,猜度
也。覆者,遮盖隐藏也。《汉书》颜注:“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汉代时
已经流行射覆游戏。所藏之物大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如手巾、扇子、笔墨等。射覆后来发展成一种
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


春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上古时代人们以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以谢天地神灵、报祖先恩德,祈求来年丰收。2、春节的风俗有:春节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各民族过春节的风俗各有不同,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

1.春节的来历2.春节习俗3.各地不同的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

春节习俗有哪些,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 春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下面分享春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一起看看 春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1 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个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热闹、最盛大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

春节的来历和风俗
春节的来历: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的风俗有祭灶,灶糖,扫尘,接玉皇,贴门神,贴春联,守岁,拜年,看春晚,压岁钱,...

春节的来历习俗 春节的来历习俗是什么
1、春节来历:春节源自何时很难考究,有很多神话故事来说明春节的来历,一般认为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传说最早在尧舜时就有过年的风俗,现在也是我国重要节日。2、春节风俗: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买年货、扫尘、贴...

春节的来历和风俗简短概括
春节的来历如下:春节的来历来自于历史传承,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

春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20字?
春节的来历:春节是由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在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祈岁纳福。春节的风俗: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也有...

春节的来历是什么?
春节的来历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人们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后来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老人告知了人们驱赶“年”兽的办法。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1、春节的来历: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个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热闹、最盛大、最热闹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

春节的来历和风俗
春节的来历是由祭祀演变而来,春节风俗有祭灶、扫尘等。一、春节的来历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由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又称为过年、年节、年岁等,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古代,“岁”是一种收割和祭祀工具,“年”字表示庄稼成熟(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

和平县19599939225: 春节的由来(春节的由来和风俗)
沈葛瑞甘: 1、春节的由来: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

和平县19599939225: 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沈葛瑞甘: 春节的由来: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

和平县19599939225: 春节的来历及民间习俗
沈葛瑞甘: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下面是小编为...

和平县19599939225: 春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
沈葛瑞甘: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的习俗有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守岁、吃年夜饭等重要的习俗活动.春节的...

和平县19599939225: 关于春节的来历,风俗,中国传统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来历,风俗.我有急用,知道者必有重谢! -
沈葛瑞甘:[答案]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

和平县19599939225: 春节的起源及传统习俗
沈葛瑞甘: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有意义的传统大节,历史悠久,古已有之.是从上古时代,人们会在新年岁首进行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起源及传统习俗...

和平县19599939225: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的来历是什么? -
沈葛瑞甘: 民俗二三事

和平县19599939225: 春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是什么?
沈葛瑞甘: 春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有多种,一种说的是,古时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后来人们发现"年"有怕响,怕红,怕...

和平县19599939225: 春节的来历及民俗活动
沈葛瑞甘: 春节的来历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

和平县19599939225: 中国传统春节简介(过年的风俗资料)
沈葛瑞甘: 一、中国传统新年简介: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春节都是我们生命中非常具有记忆点的节日.所谓春节,其实就是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春节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