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轼曾评价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如何理解苏轼对曹操?

作者&投稿:重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酾酒临江。中的酾和酒怎么解释?~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典故】古诗文中的“横槊赋诗”.因为唐代诗人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中的“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更因为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称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所以一说到“横槊赋诗”,人们便自然会想到曹操,现今许多诗文也喜欢用“横槊赋诗”或“横槊”.[双调]折桂令
怀古 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郦酒”两句指曹操临江洒酒,横槊赋诗的风采.槊指的是长矛.“紫盖黄旗”是古时的一种吉兆,表示某地将要出皇帝,这里指的是孙权.“应多”两句指周瑜借东风破曹军一事.“更惊”两句指诸葛亮成名阵法八卦阵.
开篇变问“天下谁是英雄”,我想各人都有各人的见解,作者用三国时的几位英雄来做回答,指出曹操、孙权、周瑜、诸葛亮都可算一时豪杰.短短一篇散曲中要作很多的铺述的不可能的,于是选取了个人的代表事例作为说明.对曹操着重点出能文能武,是一代枭雄;孙权则用吉兆来点出当时以为一方霸主;周瑜用火烧曹军来突出他的机智;描写诸葛亮则选取了妇孺皆知的八卦阵.于是得到鼎足天下三分的形象.

三国时的曹操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要给他定性并不容易。且看苏轼的评价。苏轼写《前赤壁赋》,这样说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在《孔北海赞并序》中却又这么说曹操:“平生奸伪,死见真情。无以成败论英雄,故操得在英雄之外。”,在《东坡志林》里,苏轼称赞管幼安“怀保遁世,龙蟠海表,其视曹操贼子,真穿窬斗筲而已”,最后又借别人之口骂曹操是贼子。
苏轼对曹操的评价,忽明忽暗,忽正忽反,前后不一,说到底是因为宋儒大致都将孔孟的仁义忠信视为正统(与苏轼同朝齐名的大书法家黄庭坚称苏东坡“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即今人所谓的“政治正确”。苏轼是一介书生,在政坛上坎坷不达,屡遭贬谪(他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是因为他把政治看得太纯粹,太崇高,太理想。他不明白,在“奸小之境”的官场,政治只是一种需要,政治家时时刻刻考虑的是对谁有利,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和形势而转移,即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苏轼虽然看到了曹操是个不简单的人物,看到了他的政治智谋和用兵之能(见苏轼《诸葛亮论》),但最终认为曹操是个“斗筲穿窬”的鄙陋无耻之徒。
像苏轼那样的文人,不受正统思想(核心是皇权思想)的钳制是极少见的。窃以为,对政治历史人物褒之贬之,爱之恶之,是各个时代评论者的权利。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把历史评价的相对性,夸大到绝对的地步,不然,历史就成了任人更换的衣裳了。
曹操这个历史人物,从王沈的《魏书》、陈寿的《三国志》,至今已一千六、七百年,翻案,反翻案,反反复复,聚讼不休。本是一“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枭雄,到了习凿齿、朱熹笔下,则成了篡逆的汉贼,尤经罗贯中《三国演义》艺术化,曹操便被涂上了白脸,成了奸雄。及至现代,先有胡适、鲁迅,再有郭沫若、翦伯赞诸家,又来一个再翻案,曹操又“至少是一个英雄”了。
在“评法批儒”中,曹操被当作“法家”,还曾“红”过一阵子。可见,像曹操这样的历史人物是很难“盖棺论定”的,即使书上写了,史籍中记载了,都是不能算数的。
就曹操而言,你说他英雄也罢,奸雄也罢,总归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外戚与宦官两大集团在内斗中同归于尽。群雄逐鹿,曹操在众多的诸侯中脱颖而出,统一了中国的北方。这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功业。此外,曹操还是开一代诗风的杰出诗人。他的那些四言乐府,现存虽然不多,但确实是好诗。气韵沉雄,遒壮抑扬,堪称三百篇之后千古奇唱。也许是他在征战的“马背上”哼出来的,他并无心做诗人。
可是,要论到他的政治手段和道德人品,终为人诟。他对反对他的拥汉派的镇压是极其残酷的。特别是他对伏皇后的棒杀以及将伏完、穆顺等宗族二百余人斩杀于市,令“朝野之人,无不惊骇”。所谓曹魏取天下于“孤儿寡母”之手,这一有悖道义之说一直流传至今。曹操在他创业时期,礼贤下士,唯才是举,广罗文士。但一旦身为丞相、魏王,实际上掌握国柄,便翻脸不认人,讨厌知识分子,害怕知识分子,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由是,有了曹操诛孔融、杨修、崔琰、华佗,以及借刀杀祢衡等等惨剧。当然,从中国历史上看,从古至今,极权专制社会的政治家,打天下时需要知识分子,坐天下时讨嫌知识分子的“多嘴”、“捣乱”,视他们为“刺头”,又岂止曹阿瞒一人?
吕坤说:“毁誉由人”。因此,今天对曹操功过是非的评论,也只能算作一种无伤大雅的学术争鸣而已。因此,对那些教科书中编制的定论,或由一分为二的战争思维,或由派性路径依赖推销简单化的极性思维,所得出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所谓“好人”、“坏人”的评判在这里失去意义。我们姑且不确定“好人”与“坏人”的标准是什么?能否恒定不变?就说在“好人”与“坏人”之中,还有“好人办坏事”或“坏人办好事”等诸种不确定的因素。为数更多的历史人物既谈不上很“坏”,也说不上很“好”,这才是历史的常态。因此,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绝不能简单地或先入为主地搞什么“三七开”、“四六开”或什么“倒三七开”、“倒四六开”,而应该是有几分功就说几分功,有几分过就说几分过,是非曲直,坦荡直陈,既不掩善扬恶,也不掩恶扬善,搞“成王败寇”那一套宿命哲学。
对于争论,孔子有过提醒:“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此言的意思是,君子是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有,那就是射箭竞技了。即便是射击,互相作揖之后升堂比赛,下堂之后再喝酒,举杯敬对方,这样的争依然不失君子之道。对曹操这样的历史人物,能否定论,就像是升堂射击比赛,不必争,射中靶心者胜,最终还是靠事功来说话。
窃以为,阅读史书,评点人物,当属文化消费之旅,最美的风景在路上。通过历史文化精品(比如苏轼的诗词等)的阅读,可望从前人的声息中提取相对准确的记忆,获得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诚如北宋司马光所言:“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见司马光《资治通鉴》上皇帝奏表)通过阅史,还可从个体生动、丰富的阅历中,感受智慧的神奇,延伸未来的想象,在知人论世的故事中博取笑意,放松心情,提升文化修养与精神境界,真正达到以人为鉴的目的。

宋代苏轼评价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表现了苏轼对曹操在赤壁之战时英雄气概的肯定。

评价的文字出自《赤壁赋》(又称为《前赤壁赋》),相关的内容还有很多:“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从这完整的引文中可以看出,苏轼对当年曹操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的气势是赞美的,描绘了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的英雄人物形象。

但是,《赤壁赋》不是历史论文,而是文学作品。苏轼对曹操的评价也不单单是为了宣扬曹操的文治武功,而是通过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叹人生短促,变动不居,进而倾诉自己的苦闷心情。最后一句“而今安在哉”才是这段话的重点。

横槊赋诗



历史经过千年,也不可否认。曹操确实是一代枭雄。苏轼对他的崇拜。我们也可以理解。其其实苏轼内心也渴望这样的人生。所以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在苏轼的一生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情景。只不过只是吟诗作赋罢了。
其实苏轼的一生也是挺精彩的。诗书画。美食家。佛学家,仿佛他对一切都是熟悉的。


大家来一起谈谈三国时期的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样的诗句,刘备怎么能比?孙权怎么能比?刘备这个大耳贼只会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的话,根本就没有什么英雄气概!当年的曹操因为失去了典韦痛心不已,甚至超越了失去儿子曹昂的悲痛.后来又因为失去了郭嘉而伤心,却还是吟颂了<...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哪一句词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惘。苏轼也是如此。客的回答,其实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作为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却被苏轼结合着景物地点的特征,从历史到现实,从具体到一般,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出来,使读者一点也不...

被苏轼赞为"横槊赋诗"的建安文人是( )
古诗文中的“横槊赋诗”。 因为唐代诗人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中的“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更因为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称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所以一说到“横槊赋诗”,人们便自然会想到曹操,现今许多诗文也喜欢用“横槊赋诗”或“横槊”...

赤壁赋中苏轼写曹操的目的是什么
在《赤壁赋》中,苏轼写曹操的目的是通过借古咏今的手法,表现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英勇气概,同时也反映了他在辉煌和失败后的心情。通过借用客人的口吻,苏轼描绘了曹操的英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人生观,即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应该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最终,...

赤壁赋中苏轼用什么描绘出曹操军队的军容之盛
《前赤壁赋》中,苏轼用“轴轳千里 ,旌旗蔽空”两句描绘出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1、《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曹操究竟是当世英雄还是逆贼奸臣?如何正确评价曹操?
在宋朝之前,对曹操的评价是褒多于贬的,到宋朝之后,就整个相反了。苏轼的《志林》记载,北宋时市井说书,人们“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元明清时,曹操就成了“贼”,背的基本是骂名了,直到现在,依然难以翻身。所以在民间戏曲、小说、故事里,曹操的形象就非常不堪了,尤其是在《三国...

苏轼的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词是哪两句?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

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顺着长江东下的恢宏场景的两句是?_百度知 ...
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顺着长江东下的恢宏场景的两句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

有关曹操的问题
: : : :结论至此,全文的结论可以用下面的图示加以概括: 简而言之,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论思想的影响和人民群众的爱憎感情的影响,是小说《三国演义》以曹操为“乱臣贼子”为反面形象的根本原因,这也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与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不一致的根本原因。这部作品的人物事迹,大多是实有其人...

阿勒泰地区18486323810: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哪一句词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
储谭复方:[答案]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阿勒泰地区18486323810: 苏轼《前赤壁赋》中描写了曹操吟咏《短歌行》情态的两句是什么? -
储谭复方:[答案]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阿勒泰地区18486323810: 苏轼《前赤壁赋》中描写了曹操吟咏《短歌行》情态的两句是什么? -
储谭复方: 1. 苏轼《前赤壁赋》中描写了曹操吟咏《短歌行》情态的两句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2. 译文: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3. 古诗文中的“横槊赋诗”. 因为唐代诗人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中的“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更因为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称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所以一说到“横槊赋诗”,人们便自然会想到曹操,现今许多诗文也喜欢用“横槊赋诗”或“横槊”. 4. 注释: ①酾(shī)酒:滤酒,这里指斟酒. ②横槊(shuò):横执长矛.槊,长矛.

阿勒泰地区18486323810: 苏轼在赤壁赋中为什么要提到曹操,而不是周瑜呢?有什么寓意呢?急需知道···谢谢 -
储谭复方: 我当年也纠结了很久结果问的时候老师都很茫然,他明明前面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表现的是曹操的颓败,但是后来却又称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摆明自相矛盾.他是借用客人的口说出某种观点,人生便是有时起,有时落,有时意气风发,有时失意惆怅,而最终的结果不过“而今安在”.

阿勒泰地区18486323810: 苏轼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写曹操的一世之雄,请你通过想象对这两句话进行扩展描写.要求:①要描写出曹操的英雄气概.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③不... -
储谭复方:[答案] 示例:长江如万马奔腾,滚滚东去.曹操面对大江,斟满美酒,屹立船头.前方,吴军水寨星火点点;身后,魏国战舰威然... 析: 本题考查扩写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干,此题就是用赞美的语言对“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场景进行描写,由于字...

阿勒泰地区18486323810: 苏轼的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词是哪两句? -
储谭复方: 《前赤壁赋》中“浉酒临江,横槊赋诗”这两句诗是描写曹操意气自得,允文允武的.

阿勒泰地区18486323810: 在前赤壁赋里称曹操是怎样的人 -
储谭复方: :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这也许是苏轼触景生情吧,要知道,赤壁之战的主要原因是,曹操在统一北方后,想统一南方,实现统一全国的心愿;因此,是曹操先挑起事端,从而导致了后来的赤壁之战. 而曹操为众人皆知的奸雄,周瑜是因火烧赤壁而得以成名;看知名度,曹操要比周瑜高好多. 再者,曹操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名诗古词,应得以千古留名;《三国演义》是扬刘贬曹的,在从中贬低了曹操不少,从而导致有人不怎么喜欢他. 不过,有可能是苏轼被贬时的情景,类似赤壁之战之后;因而以古比今

阿勒泰地区18486323810: 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写出了曹操饮酒作诗的豪迈 -
储谭复方:[答案] 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描写的是曹操所做的诗歌《观沧海》.

阿勒泰地区18486323810: 横槊赋诗 这个成语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
储谭复方: 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统率百万雄师,战船千艘,与孙刘联军展开决战.收到东吴大将黄盖的投降信,击破孙刘指日可待.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之际,操取槊立于船头,赋诗一首,慷慨而歌,是为横槊赋诗.显示出一种文武兼备、所向无敌的豪迈气概.

阿勒泰地区18486323810: 赤壁赋中苏轼用什么描绘出曹操军队的军容之盛 -
储谭复方: 《前赤壁赋》中,苏轼用“轴轳千里 ,旌旗蔽空”两句描绘出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拓展:1、《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