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可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文学啊~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
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扩展资料
(一)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古今中外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将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种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二)孔门四科之一, 《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
邢炳疏:“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宋书·雷次宗传》:“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
(三)指辞章修养,元结《大唐中兴颂序》:“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
(四)官,汉代置于州郡及王国,或称“文学掾”,或称“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汉武帝为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荐者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魏晋以后有“文学从事”之名。唐代于州县置“博士”,德宗时改称“文学”,太子及诸王以下亦置“文学”。明清废。
(五)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属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在先秦时,含文学与博学二义。现代专指以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一般分其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四类。
(六)文学具有全人类性、社会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和真实性等。文学的发展是受文学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一般说,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认识作用,二是教育作用,三是美感作用。三种作用同时发生,构成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七)文学,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八)文学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存在着,但是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有不同之处。例如:外国的小说分类和中国的有所不同。
(九)文艺复兴之后,世界对文学的定义逐步演变成:文学即一种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艺术。因为其载体为语言文字,所以区别于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

广义的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狭义的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是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首先必须是一个语言文本,这个文本有它的存在形态,如语音,词语,结构等。它可以口头的形式代代传承下去,也可以文字作为载体传承,也可以印刷品,网络媒体形式存在。尽管载体各异,但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这一客观事实。
文学作品,由一个又一个修辞构成,当然,文学的基础还是文字、词语和句法,但是这些结构主义喜欢的东西,本身并不能形成“作品”,对它们的支离也让我们对文学更加难以把握。
确实得承认,修辞就是一种句法。但是纯粹的句子并非文学,只有被布满篇章、形成更强大的隐喻之后,文学才宣告出生。

扩展资料

文学与新闻作品是相互有交叉的,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既是新闻作品,又有很强的艺术性,文学性,所以文学与新闻作品是很难有明确界限的。
其次文学与历史作品也是难以明确划开界限,比如丘吉尔的演讲词,既是实用的鼓动性文章,有很有文学特色。
最后文学与哲学论著也不容易区分,比如英国的培根的《论人生》既有哲学道理也有文学意蕴,叔本华的散文集、哲学家萨特的哲学著作也很有文学意蕴,因此他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粗略概述如下:文学的语言具有独特地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的意思是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  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本句出自孟母三迁的典故,原文如下: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译文: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关于 孟母三迁、孔子、孟子周游列国的经过 故事?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译文> 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

孟母三迁的译文
2.(原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之。【释文】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就常常玩...

故事说母爱;如"岳母刺字——王祥卧冰求鲤"
(原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释文)子小...

孟母三迁的故事原文】
西汉·刘向《烈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故事原文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ă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

孟母三迁的全文翻译?
(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ă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

请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孟母三迁孟子母亲三迁的对于错"
(原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之。【释文】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就常常玩办理...

孟子断织戒子 孟母教子方法有何独特
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 此又非处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

中国历史上的女才人的故事和她的死因 生死年份
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 此又非处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

穆棱市13417714676: 孟子乃嬉戏为设鉏豆揖让进退之事怎么解释 -
蔚和卫乐:[答案] 鉏豆,鉏通锄,耕种农桑.古时候书院耕读一体. 揖让,是礼仪,如孔融让梨等,孝敬尊长等.有礼仪,有礼貌. 进退,是通达,知事难易,应对,对答等.

穆棱市13417714676: "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是什么意思 -
蔚和卫乐: 俎豆: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指祭祀礼仪. 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孟子就做游戏,摆设碗盘作为礼器,行打恭拜揖进退的礼仪.

穆棱市13417714676: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①可以 -
蔚和卫乐:[答案] 孟子就做游戏,摆设碗盘作为礼器,行打恭拜揖进退的礼仪.他母亲说:“这里可以用来安顿我的儿子.” 可以:可以用来

穆棱市13417714676: 列女传 - 文言文翻译《列女传》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
蔚和卫乐: [译文]:从前孟子的母亲,选择良好的环境居住,是为了让孩子学好.孩子不肯努力向学,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来劝勉他. [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

穆棱市13417714676: 孟母三迁的翻译解释 -
蔚和卫乐: 孟母三迁 解释: 舍:住处. 嬉:游戏. 所以:用来. 处:安顿. 复:再,又. 是:这. 焉:在那里. 文言文原文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

穆棱市13417714676: 文言文翻译 -
蔚和卫乐: 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就常常玩模仿殡葬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于是迁到集市旁边,孟子又做商人卖东西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也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又搬家到学堂旁边.孟子于是就做些拱让食物的礼仪的游戏,他母亲说:“这里我儿子可以住了.”就在那里住了下来.等到孟子长大,学会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成了著名的大儒.

穆棱市13417714676: 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
蔚和卫乐:[答案] 翻译为这里不是我用来让我孩子居住的地方. 孟母三迁(版本一)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

穆棱市13417714676: 文言文小故事+注释+译文 -
蔚和卫乐: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

穆棱市13417714676: 孟母三迁的字词解释和译文 -
蔚和卫乐: 字词解释:1、舍:家.2、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3、处子:安顿儿子.4、乃:于是,就.5、嬉:游戏,玩耍.6、贾(gǔ)人:商贩.7、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8、徙:迁移.9、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

穆棱市13417714676: 孟母三迁文言文翻译 -
蔚和卫乐: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译文>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