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时采用苏州方言的艺术表演形式?

作者&投稿:隗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言类才艺表演形式有哪些???~

1、脱口秀,基本内容为“单口小段+喜剧小品环节+名人访谈”,但是重点在单人段子(几乎可以算单口喜剧),侃天侃地,聊时政,话家常。言语多为诙谐幽默现场效果极好。
2、相声,是用笑话、滑稽地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的一种曲艺形式。按人数分对口相声、单口相声、群口相声、相声剧。相声是一门最擅长与观众进行交流的艺术,相声演出所产生的剧场效果,往往是其它舞台艺术无法企及的。
3、民歌,民歌因为它活泼的形式,亲民的气息,受到人们的喜爱。
4、小品,演艺形式多样,它的题材也空前丰富,小品反映社会现象的深度、广度及其表演形式也愈趋多样化。从此小品成为文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独特的文艺节目。
5、口技,从宋代到民国时期在杭州盛为流行,表演者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发声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如飞禽猛兽,风雨雷电等。能使听的人达到身临其境。2011年5月23日,口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铿锵有力的用语言将我们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将我们的思想传达给他人。
7、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元末明初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
8、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
9、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10、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11、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要讲特色的话苏州最有名的就是苏州评弹了,其他没什么特别的了!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近40多年来,评弹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陆续涌现,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
  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如〔费伽调〕、〔乱鸡啼〕等。〔书调〕是各种流派唱腔发展的基础,它通过不同艺人演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流派唱腔。大致可分三大流派,即陈(遇乾)调、马(如飞)调、俞(秀山)调。经百余年的发展,又不断出现继承这三位名家风格,且又有创造发展自成一家的新流派。如"陈调"的继承人刘天韵、杨振雄;"俞调"的继承者夏荷生、朱慧珍,他们均自成一家。其中“马调”对后世影响最大,多有继承并自成一派者,如薛(筱卿)调、沈(俭安)调、“琴调”(朱雪琴在“薛调”基础上的发展)。周(玉泉)调是在“马调”基础上的发展,而蒋(月泉)调又出自“周调”,如此发展繁衍形成了苏州评弹流派唱腔千姿百态的兴旺景象。

  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近40多年来,评弹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陆续涌现,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

  (一)简介

  苏州评话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包括上海大部的吴语地区,通常与苏州弹词合称“苏州评弹”。在流行地区,苏州评话俗称“大书”,苏州弹词俗称“小书”,总称“说书”。

  历史特色

  苏州评话源于宋代说话伎艺。清代剧作家李玉的《清忠谱》第2折《书闹》中,描述了明末清初苏州说书中演说《岳传》的情景,有表,有白,有类似赋赞的韵文,和现在的苏州评话相同。明末清初的著名评话艺人柳敬亭,曾在苏州及其附近一带说书,与苏州评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清代中叶,苏州评话进入鼎盛时期,成立了苏州评弹最早的行会组织光裕社。在咸丰、同治年问,出现了说《水浒》的姚士章等评话名家。

  (三)艺术特色

  1、苏州评话的特点

  苏州评话是用苏州方言讲故事的口头语言艺术。其语言由第一人称即说书人的语言和第三人称即故事中人物的语言两部分组成,而以前者为主。这就和戏剧白言有质的区别。它是讲故事,而不是演故事。第一人称语言称表,第三人称语言称白,表和白以散文为主,多说不唱。但也有用作念诵的一小部分韵文,包括赋赞、挂口、引子和韵白等。赋赞用以描景、状物和渲染、烘托人物的心理状态及性格特征。挂口是人物的自我介绍。引子是说书人的书情介绍或点题。韵白是韵文的表或白或铺叙情节,或总结前段书情。

  苏州评话很注重噱,有“噱乃书中之宝”的说法。人物性格和情节的矛盾展开中产生的喜剧因素,叫“肉里噱”。用作比方、衬托、借喻和解释性的穿插,叫“外插花”。与此类似,用只言片语来引起听众的笑声,叫“小卖”。

  2、苏州评话的表演

  评话的表演包括“手面”和“面风”。这种动作和表情,也分说书人的和故事中人物的两大类。说书人的动作和表情,是解释性的,并用以表达说书人的喜怒哀乐和爱憎态度。故事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由说书人用近似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包括语音和语调来讲话,叫做“起角色”。起角色是对故事中人物的模仿,而不是演员以故事中人物的面目出现,“登场面依然我”。说书人在书台上,始终是以演员身份出现的。这和戏剧的表演,也有质的不同。

  评话的演出,因演员的说法、语言、起角色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如有的演员说法严谨,语言经反复锤炼后基本固定,叫作“方口”。有的随机应变,舌底生花,善于即兴发挥,适应不同的听众而随心变化,叫作“活口”。有的演员说表语如联珠,铿锵有力,为“一口干”或“快口”。相反,则为“慢口”。有的演员以说表见长,少起角色,则为“平说”。有的以起某个角色见长,如有“活关公”、“活周瑜”、“活鲁智深”等美称。

  3、苏州评话的书目

  苏州评话的传统书目,约50多部。一类说历史故事,属讲史类,如《西汉》、《东汉》、《三国》、《隋唐》、《金枪》、《岳传》、《英烈》等,为“长靠书”,又称“着甲”一类是“短打书”,讲英雄好汉、义士侠客的故事,如《水浒》、《七侠五义》、《小五义》、《绿牡丹》、《金台传》等;还有神怪故事和公案书,如《封神榜》、《济公传》、《彭公案》、《施公案》等。

  苏州评话都是讲长篇故事,分回逐日连说。每天说一回,每回约一个半小时。能连说几个月,长的可达一年半载。这种长篇连说的特点,形成了评话特殊的结构手法。单线顺叙,用未来先说、过去重谈的方法前后呼应。用“关子”来制造悬念,以吸引听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州评话创作、改编了一批新书目,如《江南红》、《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烈火金钢》、《敌后武工队》等。还出现一些中、短篇作品。

  (四)传承价值

  近些年来,苏州评话听众锐减,书场萎缩,艺人大量流失,生存发展面临危机,急需加以扶持和保护。
  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如〔费伽调〕、〔乱鸡啼〕等。〔书调〕是各种流派唱腔发展的基础,它通过不同艺人演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流派唱腔。大致可分三大流派,即陈(遇乾)调、马(如飞)调、俞(秀山)调。经百余年的发展,又不断出现继承这三位名家风格,且又有创造发展自成一家的新流派。如"陈调"的继承人刘天韵、杨振雄;"俞调"的继承者夏荷生、朱慧珍,他们均自成一家。其中“马调”对后世影响最大,多有继承并自成一派者,如薛(筱卿)调、沈(俭安)调、“琴调”(朱雪琴在“薛调”基础上的发展)。周(玉泉)调是在“马调”基础上的发展,而蒋(月泉)调又出自“周调”,如此发展繁衍形成了苏州评弹流派唱腔千姿百态的兴旺景象。

评弹

评弹


唐伯虎《阊门即事》解释
意思是:世间的乐土在吴中,而阊门更是吴中的佼佼者,声色场所多得有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两多得像河流一般从西流到东。这里每天五更时分的早市从未停歇过,来这里交易的人说着不同的方言。如果让画师把这里的繁华和美景描绘出来,画师肯定会说很难。《阊门即事》明代:唐寅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

唐伯虎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人称风流才子,问:他到底分风流不风流,他的...
唐伯虎,明朝人,因生於寅年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 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正在他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心爱的妻子在生育...

春节的习俗
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

西丰县13013418267: 表演时采用苏州方言的的表演形式是什么?
丑维利多: 苏剧

西丰县13013418267: 苏州有哪些特色的艺术表演 -
丑维利多: 苏州评弹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最着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苏州评弹,以它轻便灵活的形式、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传神的说表、引人入胜的内容而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听众几乎遍布全国,在海外侨胞中也有一定影响,被台湾著名国学大师俞大纲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

西丰县13013418267: "苏州评弹"是哪两种表演形式的统称? -
丑维利多: 评话、弹词 具体信息如下: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

西丰县13013418267: “苏州评弹”是( )和( )两种表演形式的统称 -
丑维利多: “苏州评弹”是(评话)和(弹词)两种表演形式的统称

西丰县13013418267: 请根据提示判断下列各题所指的是哪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
丑维利多: 昆曲、苏州评弹

西丰县13013418267: P52填一填和找一找、 -
丑维利多:[答案] 一、(昆曲 ) 1.起始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 2.至今已有600年左右历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3.融诗、乐、歌、舞、戏于一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苏州弹词 ) 1.产生于苏州,流行于苏州和江、浙、沪一带. 2....

西丰县13013418267: 艺术表演形式 -
丑维利多: 形式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内容要素的组织构造和外在形式.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并举,指的是艺术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外在的表现形态以及种种艺术手段的总和.艺术形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内形式,即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联系;二是外形式,即...

西丰县13013418267: 问两种艺术表演形式 -
丑维利多: 一( 昆曲 ) 1起始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 2有600年历史,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 3融诗,歌,乐,舞,戏为一体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 苏州评谈 ) 1产生于苏州,流行于苏州和江,浙,沪一带 2通过说白,唱词和伴奏的完美结合讲述故事,刻画人物 3表演时采用苏州方言

西丰县13013418267: 江南的民间艺术 2种 -
丑维利多: 1.苏州评弹: 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合称,俗称说书,是用苏州方言进行说唱、表现的地方曲种.在江浙两省及上海等地都颇受欢迎.评弹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到了明代,开始强调说书人要进入角...

西丰县13013418267: “苏州评弹”是指苏州评话和哪种表演形式的统称? -
丑维利多: 苏州弹词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