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民亦未寝下一句

作者&投稿:赫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怀民亦未寝”的下一句是“公明何事更扣关”。

出自唐代杜甫的《北征》诗篇。整首诗讲述了唐玄宗北伐的故事,其中“怀民亦未寝”这句则形象地表现了大军出征的紧张和士兵的不眠之夜。而其下一句“公明何事更扣关”,则是描写安禄山起义时,智勇双全的将领李光弼面对强大敌军所发出的豪迈豁达之语。

“公明”指的是李光弼的字,其在此表示李光弼用豁达坚定的心态来应对困境,体现了他待人接物、处世简洁大方的性格品质。同时,这句话还表示着对抗战中身处困境、风头正猛的李光弼的一种钦佩与表彰,呼应了整篇诗歌主题的英雄主义气质。

此诗最后两句“人亦有言旋复北,愚公移山始可平”则在雄浑磅礴的诗意气息中结束了全篇。前一句“人亦有言旋复北”指代的是诗中提到的唐玄宗在北伐失败后被迫撤退的情况,突出了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然而面对成败得失,李光弼选择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后一句“愚公移山始可平”则象征着李光弼等壮士为国捐躯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含义是“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可以战胜所有困难”;这点同样得到了历史和后人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李光弼的形象来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勇毅和英雄精神的崇高赞颂,是唐诗中优秀的长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杜甫的《北征》是一首描写唐朝战争的长诗,其中以唐高宗领导的平叛军北伐为主要题材。全诗共13篇,大量采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得整篇诗歌充满了励志和赞颂之情。首先,这首诗歌中通过多次出现壮烈的战争场面,体现了唐代士人的英勇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等句中,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定。而在“铁衣远戍边,单于猎火中”等句中,则表达了士人们为了国家的安定和尊严,舍生取义的气节,并且极力讴歌在战场上表现出的英雄本色。




怀民亦未寝——人生的可贵与夸姣
怀民亦未寝 ——人生的可贵与夸姣 “怀民亦未寝”出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那篇漫笔,全文以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昼夜,解衣欲睡,月色进户,怅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那边无竹柏?

...是写作者半夜醒来看见窗户上竹子的倒影,纵横交错,还有一句...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

“何日无夜,何夜无月”出自哪里?这句想表达的是什么?
此句出自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

苏轼在眉山写过哪些诗
苏轼在眉山写过哪些诗如下: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千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赏析:文章对月夜景色...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想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于是)我高兴地起来出门散步。想到没有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月光如积水一样清澈透明,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夜...

怀民亦未寝是什么梗?
该梗的含义 如果你从怀民的角度想,一般人喝了酒睡意都很深,“我怀民又没犯错,哪里跟你一样忧愁喝了酒不睡觉”,然后在眯一会的功夫,被苏轼喊起来夜游承天寺,反手写下“怀民亦未寝”,“怀民醒醒啊”“啊?发生什么事情了?”“哦,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怀民:“苏轼我...”像...

怀民亦未寝是什么梗?
【怀民亦未寝】一句出自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后被网友恶搞成在睡梦中的张怀民,被兴致冲冲的好友苏轼叫醒,配上睡眼惺忪的表情包令人一笑。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唐庭下如积水空明的下一句是啥
庭下如积水空明的下一句是: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出自;宋代:苏轼的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翻译是什么。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是感慨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三是透露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

语文古诗上下句 求大神
(3)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4)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10、(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玉泉区13876849210: 怀民亦没寝后一句是什么?故余虽愚的后一句是什么? -
石志贝瑞:[答案]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

玉泉区13876849210: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的后两句 -
石志贝瑞:[答案]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玉泉区13876849210: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后面一句是什么?
石志贝瑞: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完

玉泉区13876849210: 记承天寺夜游 的作者是谁 -
石志贝瑞:[答案]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玉泉区13876849210: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下句是什么 -
石志贝瑞:[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

玉泉区13876849210: 相与步中庭的后一句 -
石志贝瑞:[答案] 出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的那句吧,原句:相与步于中庭. 原文如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

玉泉区13876849210: 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石志贝瑞:[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玉泉区13876849210: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的答案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 -
石志贝瑞:[答案] 1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心中只想到张怀民一人,认为与他是知己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好像在等着他来似的,心有灵犀,与知己赏月,志同道合理由:4.他有远大抱负却无用施展才华的机会,仕途不畅,无奈而闲,但...

玉泉区13876849210: 念无与为乐者下一句 -
石志贝瑞: 念无与为乐者下一句: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出自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玉泉区13876849210: 《记承天寺夜游》
石志贝瑞: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