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和诚信有关吗

作者&投稿:逮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看法?~

加快了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丞相李斯所始料不及的。
  意义
  虽然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成功;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发展,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并且手法残忍,残暴。
  荀子学派法家学派与孔孟正统派儒学的斗争,集中表现在中央集权(地主政治)与分封诸侯(领主政治)的争论上,终于爆发了焚书坑儒的大破裂。前二二一年,初并天下,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都主张在离秦较远的燕齐楚等地分封皇子为王,独廷尉李斯反对分封。秦始皇从李斯议,确定行施郡县制度。前二一二年,秦始皇大宴群臣,博士齐人淳于越倡议,主张学古法,分封皇子功臣为诸侯。丞相李斯斥儒生不师今而学古,各尊私学,诽谤朝政,惑乱民心,建议禁私学。办法是除了史官所藏秦国史记以外,别国史记一概烧毁;除了博士官所藏图书,私人所藏儒家经典和诸子书一概送官府烧毁。下今后三十天不送所藏私书到官府,罚筑长城四年。聚谈诗书的人斩首,是古非今的人灭族,只有医药、占卜、农作书不禁。民间求学以吏为师。秦始皇从李斯议,实行了焚书法令。前二一一年,方士求神仙不得,畏罪逃走,秦始皇大怒,活埋术士四百六十余人。这个焚书坑儒的野蛮行为,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极端尖锐。李斯主张中央集权,是适合时宜的,他所代表的儒家荀子学派(与韩非派法家合流)却是一种极端压制人民的政治思想。王绾、淳于越主张分封诸侯,是违反时宜的,他们所代表的儒家孔孟正统派(包括阴阳家与神仙家)却是讲仁义的政治思想。政治上学派上的斗争一直发展到大惨杀,把孟子学派的儒生大体杀尽(东汉赵岐说),李斯算是取得了胜利。但是,焚书坑儒,丝毫也不能消灭学派上的分歧,而且还促成了秦朝的灭亡。秦始皇实行李斯的主张,皇位的当然继承人长子扶苏,替孔孟派儒生说话,秦始皇发怒,使扶苏到上郡(在陕西绥德县)监蒙恬军。前二一○年,秦始皇出巡,在路上病死。李斯怕扶苏继位,自己不得宠信,与宦官赵高用阴谋抑立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为秦二世,伪造遗诏杀扶苏、蒙恬。不久,胡亥赵高又杀李斯。秦失去颇得民心的扶苏与拥有威望的大将蒙恬、丞相李斯,政权落在胡亥、赵高手中。胡亥厉行督责,昏暴无比,是完全的独夫,秦崩溃的条件全部成熟了。
  赵政的极端做法,导致的是秦王朝的短祚,仅持续了15年。晚唐诗人章碣在其《焚书坑》一诗中写道:“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造就了中国“大一统”格局
  “焚书坑儒”一直是秦始皇残酷暴戾的证据,被后世天下学人唾骂了两千多年,以至于现在某些人一想到这个历史事件,仍然耿耿于怀,恨不能掘墓鞭尸,恨不能穿透两千多年的时空,对秦始皇敲骨吸髓。这种仇恨实际上是后来的文人们潜意识里面的集体恐惧,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从感情上来说,老僧也觉得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手段过于激烈,对当时的儒生们的确是太过残酷,他完全可以采取更缓和的一些方法。不过如果要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最好从该事件产生的效果来评价,而不要采用道德或者感情的标准。那么焚书坑儒的历史效果是什么呢?我认为通过这件事情之后,造就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格局。
  先来看看“焚书坑儒”的实质,“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结构上,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郡县制;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小篆为标准的官用文字;在经济领域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强暴力能够控制的要素。但有些东西是国家强力结构很难驾驭的,特别是在秦朝初年,战国时期刚结束,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因此,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大一统措施还不行,最关键最长远的统一要素是思想的统一,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念,才能让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的统一措施有效。而当时最大两种思想潮流就是儒家和法家,儒家是尊古的,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偏偏是新事务,他采取的措施也都是些新措施,这些东西都是不符合儒家理念的,而当时六国贵族,也借着儒家的“克己复礼”妄图恢复周朝的分封制,从而取得失去的权势。所以,对于刚刚统一的秦朝来说,统一思想就是维护大一统的关键措施。因此,秦始皇在找到了几个儒生茬之后,一场统一思想的文化运动就开始了,手段是激烈了点,但客观效果明显的。虽然统一的秦朝只持续了十几年,但秦朝以后的所有统治者,无一不把统一思想看成维护统治的关键手段,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大一统思想正式形成。此后所有的统治者,基本上都把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核心思想。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秦朝“坑儒”,和汉朝的“尊儒”,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实际上从汉朝以来,所有的封建统治者,基本上都是施行的“阳儒阴法”,或者是“实法名儒”,就是表面上是采用儒家观点,实际上却是法家的手段。皇帝用法家的方法统治天下,而用儒家的学说教化百姓。法家强调的是权、术、势,古人把这些东西当成是帝王术,作为驾驭百姓群臣的方法;而儒家学说主要是强调仁和礼,仁和礼最大的益处就是从道德上形成行为自觉,而不用采取暴力措施,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好工具,所以历代统治者都用儒学教化天下。而当年秦始皇由于没有认识到可以儒学是可以利用的,所以采取了激烈手段。焚书坑儒这种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它毁灭了古代许多典籍,造成文化史上难以弥补的损失。

秦朝不许学者们对朝廷的政治、经济等问题提出意见和批评,把很多书烧了,有谈论《诗》、《书》的人全都要处死,奉命求仙问药找不到还乱说话,秦始皇就将460多名方士和儒生在咸阳活埋在坑里了。

加快了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丞相李斯所始料不及的。
意义
虽然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成功;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发展,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并且手法残忍,残暴。
荀子学派法家学派与孔孟正统派儒学的斗争,集中表现在中央集权(地主政治)与分封诸侯(领主政治)的争论上,终于爆发了焚书坑儒的大破裂。前二二一年,初并天下,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都主张在离秦较远的燕齐楚等地分封皇子为王,独廷尉李斯反对分封。秦始皇从李斯议,确定行施郡县制度。前二一二年,秦始皇大宴群臣,博士齐人淳于越倡议,主张学古法,分封皇子功臣为诸侯。丞相李斯斥儒生不师今而学古,各尊私学,诽谤朝政,惑乱民心,建议禁私学。办法是除了史官所藏秦国史记以外,别国史记一概烧毁;除了博士官所藏图书,私人所藏儒家经典和诸子书一概送官府烧毁。下今后三十天不送所藏私书到官府,罚筑长城四年。聚谈诗书的人斩首,是古非今的人灭族,只有医药、占卜、农作书不禁。民间求学以吏为师。秦始皇从李斯议,实行了焚书法令。前二一一年,方士求神仙不得,畏罪逃走,秦始皇大怒,活埋术士四百六十余人。这个焚书坑儒的野蛮行为,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极端尖锐。李斯主张中央集权,是适合时宜的,他所代表的儒家荀子学派(与韩非派法家合流)却是一种极端压制人民的政治思想。王绾、淳于越主张分封诸侯,是违反时宜的,他们所代表的儒家孔孟正统派(包括阴阳家与神仙家)却是讲仁义的政治思想。政治上学派上的斗争一直发展到大惨杀,把孟子学派的儒生大体杀尽(东汉赵岐说),李斯算是取得了胜利。但是,焚书坑儒,丝毫也不能消灭学派上的分歧,而且还促成了秦朝的灭亡。秦始皇实行李斯的主张,皇位的当然继承人长子扶苏,替孔孟派儒生说话,秦始皇发怒,使扶苏到上郡(在陕西绥德县)监蒙恬军。前二一○年,秦始皇出巡,在路上病死。李斯怕扶苏继位,自己不得宠信,与宦官赵高用阴谋抑立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为秦二世,伪造遗诏杀扶苏、蒙恬。不久,胡亥赵高又杀李斯。秦失去颇得民心的扶苏与拥有威望的大将蒙恬、丞相李斯,政权落在胡亥、赵高手中。胡亥厉行督责,昏暴无比,是完全的独夫,秦崩溃的条件全部成熟了。
赵政的极端做法,导致的是秦王朝的短祚,仅持续了15年。晚唐诗人章碣在其《焚书坑》一诗中写道:“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造就了中国“大一统”格局
“焚书坑儒”一直是秦始皇残酷暴戾的证据,被后世天下学人唾骂了两千多年,以至于现在某些人一想到这个历史事件,仍然耿耿于怀,恨不能掘墓鞭尸,恨不能穿透两千多年的时空,对秦始皇敲骨吸髓。这种仇恨实际上是后来的文人们潜意识里面的集体恐惧,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从感情上来说,老僧也觉得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手段过于激烈,对当时的儒生们的确是太过残酷,他完全可以采取更缓和的一些方法。不过如果要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最好从该事件产生的效果来评价,而不要采用道德或者感情的标准。那么焚书坑儒的历史效果是什么呢?我认为通过这件事情之后,造就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格局。
先来看看“焚书坑儒”的实质,“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结构上,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郡县制;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小篆为标准的官用文字;在经济领域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强暴力能够控制的要素。但有些东西是国家强力结构很难驾驭的,特别是在秦朝初年,战国时期刚结束,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因此,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大一统措施还不行,最关键最长远的统一要素是思想的统一,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念,才能让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的统一措施有效。而当时最大两种思想潮流就是儒家和法家,儒家是尊古的,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偏偏是新事务,他采取的措施也都是些新措施,这些东西都是不符合儒家理念的,而当时六国贵族,也借着儒家的“克己复礼”妄图恢复周朝的分封制,从而取得失去的权势。所以,对于刚刚统一的秦朝来说,统一思想就是维护大一统的关键措施。因此,秦始皇在找到了几个儒生茬之后,一场统一思想的文化运动就开始了,手段是激烈了点,但客观效果明显的。虽然统一的秦朝只持续了十几年,但秦朝以后的所有统治者,无一不把统一思想看成维护统治的关键手段,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大一统思想正式形成。此后所有的统治者,基本上都把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核心思想。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秦朝“坑儒”,和汉朝的“尊儒”,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实际上从汉朝以来,所有的封建统治者,基本上都是施行的“阳儒阴法”,或者是“实法名儒”,就是表面上是采用儒家观点,实际上却是法家的手段。皇帝用法家的方法统治天下,而用儒家的学说教化百姓。法家强调的是权、术、势,古人把这些东西当成是帝王术,作为驾驭百姓群臣的方法;而儒家学说主要是强调仁和礼,仁和礼最大的益处就是从道德上形成行为自觉,而不用采取暴力措施,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好工具,所以历代统治者都用儒学教化天下。而当年秦始皇由于没有认识到可以儒学是可以利用的,所以采取了激烈手段。焚书坑儒这种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它毁灭了古代许多典籍,造成文化史上难以弥补的损失。


秦始皇当时的焚书坑儒的真实是什么样的恩
(3)有愿习法令者, 以吏为师。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建议。在宴会散后第二天,就在全国各地点燃了焚书之火。不到30天时间,中国秦代以前的古典文献,都化为灰烬。留下来的只有皇家图书馆内的一套藏书。在焚书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坑儒不是焚书的直接继续,而是由于一些方士、儒生诽谤秦始皇引起...

秦始皇的功与过
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国各地追查,最后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块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杀,也就是活埋。因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后人称为“坑儒”。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无法抹去的一大污点,极大地抵消了他统一全国的历史功绩。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经常被"坑儒"观点引做证据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话("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汉末孔安国(孔子10...

秦始皇要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从公元前213年开始的焚毁书籍、活埋儒士方士的事件。 焚书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前221年)由于社会逐渐进入青铜器时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平民百姓逐渐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面对纷乱的社会状况,希望通过思索和钻研前人治世理念寻找到一条可以使社会...

“焚书坑儒”被骂了几百年,结果坑的不是儒,后来的史家为何喜欢黑秦始 ...
秦始皇焚书并不是因为他太过小心眼,是他要稳固根基,加强中央集权。再来讲一讲所谓的坑儒事件。这里的儒并不是我们所想的儒家学子,而是当年,秦始皇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药,找了一些占星学家和术士。然而却有两个术士,拿着皇帝的钱假装忠心,却在私下里说秦始皇为人反面。秦始皇知道之后非常生气,下令让...

​带你探索秦始皇“焚书坑儒”背后的真相,附考点汇总
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解读和争议。公元前213年,淳于越反对秦朝的郡县制,提议复古分封,引发了丞相李斯的反对,他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强调依法学习。次年,术士侯生、卢生诽谤始皇而逃,始皇大怒,下令彻查并惩处相关儒生,史书记载为“焚诗书,坑术士”。有人质疑“坑儒...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再加上年龄的增长,六国贵族后裔的蠢蠢欲动屡次行刺秦始皇便选择了李斯最直接有效的统治办法,焚诗书加强统一思想和文化禁锢人们的思想,短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却也成了摧毁秦帝国的重要力量,导致士族阶层失去对秦帝国的信心秦末倒倒向了起义军。焚书坑儒,“焚书”两个字在后世人...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说明了什么?
首先,说明了文化统一的重要性。秦始皇,用暴力手段;汉武帝,手段较和平。其次,说明乱世用重典,治国需平和。秦始皇用法家思想结束乱世,但很快灭亡。汉武帝,用儒术治理国家,使国家太平。再次,说明了,儒生实力强大,符合老百姓心目中的治国准则。

秦始皇焚书坑儒大家都知道,但“儒”在当时指的是谁?
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毁誉参半,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看功劳与错误的比例大小而已。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一生最大的污点,是他残酷暴戾的证据,他也因此被读书人唾骂了2000多年,秦始皇为什么坑儒,他坑的又是些什么人呢?秦始皇称帝历尽了千辛万苦,他得来的江山是如此不易,因此非常珍惜。公元前...

秦始皇焚书坑儒,他要打击的对象是谁
总的来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它重大的错误,但也没有儒家成为中国正统思想经由些许夸张后那样严重。始皇及其政治集团多打击的对象,不过是对于王朝统治有威胁的东西罢了。袁史有话说 始皇焚书坑儒,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文化专制。在封建专制主义王朝,无论是经济,亦或是政治,再或是文化,都要向着统一...

汨罗市17823991268: 关于名人礼貌的故事?谁知道的,快告诉我!!!急用! -
欧卷新百: 1、程门立雪 游恭,五代时人,学问广博,文章很好.游酢是宋代的学者,典故“程门立雪”讲的就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 2、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

汨罗市17823991268: 秦始皇对儒家思想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目的是什么 -
欧卷新百: 秦朝以法家立国兴邦,施行严厉的政法.为了巩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遏制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因此秦朝对包括儒家在内的春秋百家进行了“焚书坑儒”的毁灭性打击,只有有关医术、占卜的书籍和人员幸免.现在考证看来焚百家之书应该是比较真实的,但坑杀的或许不过是一些诅咒秦皇的炼丹术士,并不是真正坑杀儒生.

汨罗市17823991268: 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什么时候? -
欧卷新百: 1、原因 ①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 ②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 2、时间: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3、实质 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

汨罗市17823991268: 秦始皇对儒家学说持什么态度 -
欧卷新百: 秦始皇搞封禅,但当时儒家学者众说不一,秦皇嫌它烦,且不利于统治.因为秦国是通过武力统一全国的,儒学的文治不适合当时统治.于是后来焚书坑儒,统一思想!汉武帝采纳懂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巩固他的统治.焚书坑儒,统一了当时的思想,有利于一个国家的统治.独尊儒术奠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汨罗市17823991268: 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
欧卷新百: 根本原因是巩固自己统治 直接原因是儒生非议秦始皇主张的"以法治国"思想.而且儒家的"仁政","礼教"思想与法家思想相冲突

汨罗市17823991268: 秦始皇首开大规模杀害读书人恶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欧卷新百: 焚书坑儒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于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群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秦始皇首开大规模杀害读书人恶例.

汨罗市17823991268: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秦迅速亡国的必然因素吗? -
欧卷新百:[答案]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收缴了各国的政经、律法、文学等大量典籍,但由于各国文字不一,阅读理解十分困难. 李斯请示了嬴政后,召集了各亡国的顶尖学士鸿儒齐聚秦都,欲将各国典籍翻译成秦国文字,并下令今后全国皆应使用统一的文字——秦国...

汨罗市17823991268: 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功吗?
欧卷新百: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汨罗市17823991268: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否依法办事?是否为了维护国家安全? -
欧卷新百: 1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否依法办事?; 答;不是,当时所谓的依法办事只不过是秦始皇主观意愿罢了,那是他一统六国,权利和声望很大,客观来说秦始皇就是法,法就是秦...

汨罗市17823991268: 秦始皇统一中国功盖千秋为何反留下骂名 -
欧卷新百: 秦始皇焚书坑儒,让天下可以写字的读书人一代一代的恨着他,名声自然不会好.另外秦始皇功业是不小,可他的政治管理能力比后世的君王要差得远.相反能让人批评的地方太多了.可以说他不仁、不义、不孝、不悌、不慈、不智.这些都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