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经典《三国志》

作者&投稿:德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 #能力训练# 导语】《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应该指出的是,《后汉书》尽管所记历史在三国时期之前,却是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所撰,比陈寿撰《三国志》晚一百余年;因此,在二十四史中,《三国志》乃是继《史记》《汉书》之后的第三部。正如《晋书·陈寿传》所论:“丘明既没,班、马迭兴,奋鸿笔于西京,骋直辞于东观。自斯以降,分明竞爽,可以继明先典者,陈寿得之乎?”


一、陈寿其人其书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其父曾为蜀汉将领,任马谡参军。由于马谡败军街亭,损兵折将,被诸葛亮斩首,陈寿之父也受到惩罚。陈寿本人生活在蜀汉后期和西晋前期。他曾师事学者谯周,担任过蜀汉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炎兴元年(263),蜀汉被曹魏所灭。此时陈寿三十一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两年以后,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西晋王朝。陈寿居家数年后,因司空张华欣赏其才华,举为孝廉,历任著作郎、平阳侯相、治书侍御史等职。曾于晋武帝泰始十年(274)编成《诸葛亮集》二十四篇。

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统一全国。四十八岁的陈寿开始系统收集整理魏、蜀、吴三国史料,并参考在他之前写成的一些史书,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经过大约十年的努力,撰成《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分述魏、蜀、吴三国事迹。

陈寿仕途坎坷,屡遭挫折;但他好学不倦,尤长史学,先后著有《益部耆旧传》十篇、《古国志》五十篇和《三国志》。仅凭《三国志》这一部书,他就足以跻身中国古代杰出史学家之列而不朽了。

通行的中华书局版点校本《三国志》

二、怎样读《三国志》

阅读《三国志》,应该特别注意其以下特点。

第一,平视三国的史识。在篇章规格上,《三国志》是有区别的:书中魏国君主均立为《纪》,而刘蜀、孙吴的君主则低一个规格,立为《传》。这是因为陈寿身为晋臣,而西晋政权是由曹魏政权禅代而来,为了维护其合法性,陈寿不得不将魏国置于首要地位。长期以来,很多人据此认为陈寿是以曹魏为“正统”,是“帝魏寇蜀”。然而,细加辨析,此说并不确切。首先,从书名来看。陈寿没有为了突出曹魏的“正统”而将全书取名《魏书》,而是称作《三国志》。便可看出,陈寿并未把曹魏视为合法的“正统”而把刘蜀、孙吴视为“僭伪”;他实际上是把魏、蜀、吴三国视为平行的并立政权,并未故意抬高曹魏而贬低蜀、吴。其次,对三国的创业之君,陈寿一视同仁,没有片面地褒美颂扬一方,随意贬低甚至丑化另两方。试比较对曹操、刘备的评价。《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篇末“评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篇末“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可以说,曹操才能强于刘备,成就大于刘备,但品格却并不高于刘备,他们是两个家世、经历、性格、作风明显不同的杰出英雄;而在感情上,陈寿似乎更欣赏刘备。再次,除了君主以外,三国众多人物,只有刘蜀的诸葛亮、孙吴的陆逊是单独立传;曹魏方面,竟无一人。这一点,也可见出陈寿秉持“天下”眼光,平等看待三国的卓越史识。

第二,公允持平的史德。从总体上看,陈寿记载三国历史,态度比较公允持平,基本上能够秉笔直书。最典型的例证是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篇末“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过去一些人由于末句中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八字,指责陈寿因为诸葛亮惩罚过自己父亲,挟带私嫌,故意贬低诸葛亮。这种指责,实在站不住脚。如上所述,为诸葛亮单独立传,已经把诸葛亮置于三国英杰的地位。而且细读整个《诸葛亮传》,陈寿满怀仰慕之情,如实记载了诸葛亮一生的显赫功绩和崇高品德,誉之为“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可谓推崇备至。至于“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只是指出客观事实,并非刻意贬低。这种公正求实的态度,在同时史家中,罕有其匹。

第三,严谨简约的史才。《三国志》取材谨严,文笔简洁,以不到40万字的篇幅,概述汉末三国百年风云、众多人物,表现出很高的驾驭材料、谋篇布局的才能。这一点,也颇得好评。

总之,《三国志》的成就超出同时及以后其他诸家关于三国史事的著作,历来享有“良史”的美名。

当然,《三国志》也有不足之处。从体例来看,全书只有纪、传而没有志,是一个较大的缺陷。从记事来看,其主要缺点是记载过于简略,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有的语焉不详,有的甚至遗漏。例如,对三国历史影响极大的赤壁之战,陈寿的记载就显然够不上完整全面,有关材料分散于《魏书·武帝纪》《蜀书·先主传》《诸葛亮传》《吴书·吴主传》《周瑜传》《鲁肃传》等不同人物的《纪》《传》中,每一篇的记载都相当简略。从曹、刘、孙三方领袖的本传来看,不仅记载过于简略,而且存在明显的矛盾。其一,在这场战役中,曹操的主要对手是谁?《魏书·武帝纪》说是“公自江陵征备……至赤壁,与备战”,竟完全不提孙权方面;《蜀书·先主传》和《吴书·吴主传》则说是孙刘联军。其二,曹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武帝纪》说是“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根本不提“火烧”二字;《先主传》则说是孙刘联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吴主传》记载相近,却漏掉“焚其舟船”一语。仅凭这三篇纪传,读者很难看出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战役的全貌。相对而言,《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了诸葛亮出使江东,智激孙权,促成孙刘联盟建立的过程;《吴书·鲁肃传》记载了鲁肃建议孙权联合刘备,共拒曹操,反对投降,建议从鄱阳召回周瑜等事;《周瑜传》则记载了周瑜反对降曹,坚定孙权取胜信心,率军直抵赤壁,采纳黄盖之计,火烧曹军等事:它们比之上述三篇纪传,提供了更多的史料。然而,它们的记载仍有不够一致的缺陷。因此,如果仅看《三国志》正文,整个赤壁之战的过程就显得不够具体,这就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乃至疑问。

三、怎样读裴松之注

努力弥补《三国志》之不足的,是南朝刘宋时期的另一位杰出史学家裴松之。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宋文帝因为《三国志》过于简略,命他作注。他广泛搜集资料,于元嘉六年(429)写成《三国志注》(简称“裴注”)。文帝对此十分赏识,称赞道:“此为不朽矣。”

裴松之注《三国志》,不重名物训诂,而主要致力于史实的订补与考辨。裴注引书多达二百余种,主要是补充缺漏,记载异说,矫正谬误,辨明是非,并对有关史家和著作予以评论,极大地弥补了《三国志》之不足,表现了史实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多样性,往往能够以事见人,情趣盎然。例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说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却没有具体事例;裴松之在注中便引《曹瞒传》中关于曹操“装病诬叔”的记载予以补充,使曹操的“有权数”“放荡”得到生动形象的表现。《武帝纪》记曹操年轻时,太尉桥玄很赏识他,对他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是对曹操的正面肯定和极高期望;裴松之注中又引孙盛《异同杂语》的记载:“尝问许子将(即许劭):‘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太祖大笑。”这又是对曹操的能力和品格的更深刻的评价,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认识曹操。前面提到的赤壁之战,裴注引用《江表传》等有关记载,大大丰富了史料,为后来《资治通鉴》排比取舍,顺次叙述这一重大战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由于裴注所引之书绝大部分都已亡佚,这些注文更是弥足珍贵。

因此,《三国志》与裴注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成为后人了解三国历史的最重要的依据。

这里指出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其一,裴松之注中引述的材料,并非都是史实,更非他都赞同;其中一部分,“若乃纰谬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例如,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后,裴注引鱼豢所撰《魏略》,说刘备屯驻樊城时,诸葛亮主动“北行见备”,向其献策,“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对此,裴松之辩驳道:“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这里说得非常清楚:“三顾茅庐”是明明白白的史实,决非诸葛亮“北行见备”,“登门自荐”,《魏略》的记载是错误的。如果不注意裴注的体例和原则,就可能断章取义,导致错误的结论。

其二,长期以来,很多人,包括许多专家学者,都误以为裴注比陈寿原书的字数多得多。甚至权威的中华书局排印本《三国志》(陈乃乾校点)的《出版说明》也说:“裴注多过陈寿本书数倍”。其实,这是宋代以来的无稽之谈,相沿已久,积非成是。据吴金华教授统计,陈寿《三国志》共三十六万六千余字,裴松之《三国志注》共三十二万二千余字,陈《志》比裴《注》多出四万余字。希望大家纠正这个错误印象,不要再以讹传讹了。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和感想五篇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记录了这一时代最原始的资料。而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不但历代的野史笔记多有记载,刘备、曹操的故事还被搬上了说书场登上了戏曲舞台,男女老幼无不喜欢流传极广。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和感想五篇相关文章: ★ 《三国演义...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区别是什么?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三国演义》<英文名:TheromanceofThreeKingdoms>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10篇
最后妈妈决定买一本原著《三国志》,让我在书海中找寻答案。盼望着新书的到来,我又可以品味这些精典故事了,期待i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6 我仰慕过行侠仗义的《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也深思过《红楼梦》里盘根错节的四大家族;品尝过《西游记》中有着令人羡慕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但令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有着...

二十四史 哪些值得读
阅读《三国志》,可以更好地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上四史都是二十四史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二十四史中的其他史书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求,可以选择其他史书进行阅读。

三国志哪个版本最好:经典版本推荐
对于初次阅读《三国志》的读者来说,带有详尽注释的版本更容易理解,而对于研究《三国志》的读者来说,可能更喜欢不带注释的原文版本。选择《三国志》版本时,可以从文字、版本可信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最终选择适合自己阅读需求和研究目的的版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历史文献。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
就如大家喜欢说关羽刮骨疗毒,诸葛亮七擒七纵一样,到底有没有这么一回事,管他那么多干啥~~ 陈寿《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很多不同只处~~~演义版本毕竟是小说,加了不少个人修改,大家,应该知道《三国志》是我们中国真正的三国时代的故事,不过陈寿《三国志》的文言文看了也够呛~~以下说点我所发现...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本好书,我建议大家看一看。 《三国演义》读后感3 《三国演义》这本书我个人认为是比《三国志》好看的,因为《三国演义》这本书自己编了很多角色而三国志里面没有;三国演义里面编了很多故事,而三国志里面还是没有;三国演义里的东西都比三国志有意思。 特别是三场大战疫 No:1官渡之战,曹操就是在这...

医古文《三国志 魏志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总述 《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也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 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一些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

读史札记 | 《后汉书·吕布传》与《三国志·魏书·吕布传》(二)
其实袁术对吕布的态度,两书的记载也不一致。《后汉书》载吕布来投,“袁术待之甚厚”。后来是吕布纵兵钞掠的恶劣行径导致了袁术的愤怒。《三国志》的记载则不太一样:《三国志》的记载是说袁术厌恶吕布的反复无常,根本就没有接纳他。因此,吕布只得北投袁绍。经典历史故事“辕门射戟”是确有正史...

麦盖提县13956438837: 怎样读三国志 -
童赖西博: 首先,先纪后传,纪、传结合. 《三国志》掌握是纪传体史籍,纪是全书的大纲,用编年的方式排出一代的大事.先读纪,初步掌握这段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再去读传记,有助于了解各类人物活动的相对时间及其历史背景、地位和作用,而...

麦盖提县13956438837: 怎样读好《三国志》? -
童赖西博: 孤胆的回答挺好的,经典古文都需要慢慢品味.建议先看《史记》,这本有着“无韵之离骚”称号的史书无论在记叙方式,描写手法,以及遣词造句方面都足以傲视群雄.尤其是列传部分,其人物个性鲜明,犹在眼前.在那个人还没有被整成奴才的年代,英雄都走的个性路线啊.另外从实用角度来说,这本书对写作帮助较大些.扯远了,另推荐《左传》和《世说新语》前者充分发挥了春秋一字褒贬的精神,趣味性也非常浓厚,后者,嗯,被我当八卦杂志看,名人轶事算是对《三国志》人物个性的丰富吧.祝小朋友中考顺利~

麦盖提县13956438837: 怎么阅读《三国志》吗?
童赖西博: 《三国志》的全文文笔比较简洁,记人叙事,生动传神,读者在阅读此书时, 可以把它当作传记文学看待.《三国志》的记事以历史时期的特点为断限标准,读 者在阅读时,不要因各王朝存在的年限而限制了事件的发展.

麦盖提县13956438837: 如何才能把<<三国志>>大致的看懂啊? -
童赖西博: 说看懂!谈何容易?闲暇阅之陶野情操足亦!一部红楼梦至今仍众说纷云!你要立学著书!可剖之细阅!若不然!此物还是略知一二的好!脑子里装太多会误事的!我就是吃了这个亏!从小是个书虫子!看过的书太多!记性又好!结果一脑袋三皇五帝到于今!逢事先思古人云!想的太多!顾虑重重!简至成了五味书斋!听我一句话!看点一日千里的新东西吧!咱这一缸酿了五千年的酱!味太浓了!足以把人熏翻!

麦盖提县13956438837: 三国志那书和三国演义不一样要怎么看才能看明白呢?
童赖西博: 《三国志》是一部权威性比较强的史书,作者是当时在蜀国为官的陈寿,史学家谯周的徒弟由他编写的《三国志》是相当有真实性的,再加上裴松之的注解,使之更加完善,是了解三国历史的首选.但是其内容比较复杂难懂,读起来比较枯燥乏...

麦盖提县13956438837: 怎样读三国演义啊,拜托传授一下经验 -
童赖西博: 《三国演义》这本书,要把它读通了确实不容易,首先四百多个人物就是一般人吃不消的,很多人读到最后也只是知道几个超级大谋士和几个王牌君主,至于什么像鲁肃、顾雍、诸葛恪、邓艾、陈宫、程昱这类角色也就知道一个名字,对于战役...

麦盖提县13956438837: 读《史记》《三国志》等古代典籍,用什么工具书最好 -
童赖西博: 《史记》、《三国志》里是文言文,一般人看不懂.最好看翻译过的,即白话版的《史记》、《三国志》.

麦盖提县13956438837: 读《三国志》看不懂,有谁给我推荐本注释的书?谢了. -
童赖西博: 最权威的也只有中华书局版的裴松之注《三国志》了. 说实话,陈寿的《三国志》确实是“前四史”中最难读的.看不懂没关系,多查字典,慢慢看,应该可以看懂的. 建议看易中天的《品三国》,内容基本上是按照《三国志》和裴注写的.不过里面有很多易的个人观念,有些是对的,有些却不是很对.阅读时要注意区分. 另外,中华版的《资治通鉴》中的汉末三国部分也很值得去读,此书写的颇为精彩,而且比《三国志》好读多了. 当然,最精彩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了,只要和《三国志》参照读,《三国志》是可以看懂的. 我至今还没有见过带现代注释的《三国志》版本.

麦盖提县13956438837: 三国志有什么吸引人看的地方
童赖西博: 1.《三国志》完整地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基本状况,对于我们认识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极为重要,不可替代、读《三国志》使我们对其前因后果,可以获得相当完整、深刻的理解.2.《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以上内容非原创.

麦盖提县13956438837: 推荐三国演义,要内容简介和推荐理由 -
童赖西博: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三国演义》作品写的是汉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