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 秋 的意象

作者&投稿:通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中秋的古诗词,并指出意象和表达感情~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生查子》【唐】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调笑令》【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菩萨蛮》【唐】冯延巳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

《相见欢》【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夜》【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天仙子》【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采桑子》【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1、南乡子·中秋不见月
  张先
  潮上水清浑。棹影轻于水底云。去意徘徊无奈泪,衣巾。犹有当时粉黛痕。
  海近古城昏。暮角寒沙雁队分。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露冷依前独掩门。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7、《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10、《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1、《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昵图网上下载http://www.ae2.cn/

古诗词中 秋 的意象

古人凭借着自身高超的艺术创造能力,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情,寄托在从客观混沌中提炼出来的独个意象之中。意象便融合了作者的情感与景物,主客统一,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美。因而“秋”之所以“悲”实乃作者的心悲,读者的心“悲”。

宋玉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作者悲凉凄怆的感情融于瑟索荒凉的自然秋景之中,开启了“悲秋”意象的先河。历代文人继承并发扬了对“悲秋”意象的创作,极大丰富了汉语文学的美学内涵,大致看来,“悲秋”意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米芾书《九辩》局部)

旅人思乡

秋天处在万物繁茂的夏季和严寒荒芜的冬季之间,是生命轨迹由盛转衰的过渡阶段,此时天地之间景物萧瑟冷落,时间的流逝最为明显,往往会使人生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而羁旅天涯、孤苦伶仃的游子对此尤为敏感。客居他乡的游子心态、对故乡的思乡之情,在梧桐落叶、孤帆远去的意象之中倾泻出来。孟浩然漫游长江下游之时,时值寒秋,鸿雁南飞,他睹物伤情,悲从中来,写出了传世名作:

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李商隐看秋雨,勾起思乡之苦:“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卢纶的“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用一个“逢”字将愁苦与秋色融在一起,愁绪难熬,归家不能,只能把乡情寄托于寒夜的明月;马致远那首《天净沙·秋思》更是悲秋思乡的传世名作: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散曲排列了众多意象,既是主,又是客,又无主无客,一股浓郁的悲凉忧伤之情带给读者巨大的艺术感染。而对悲秋思乡有直白描述的,应是吴文英那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唐多令》)

感时伤怀

如上文所说,秋天给人时间流逝之感最为强烈,这一点也最能引起诗人那多愁善感的本性,时序交替引起诗人的感伤,如汉乐府《长歌行》所唱“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于是我们有了为数众多的可以寄托情怀的动人之作:史达祖的《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王绩的《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感时伤怀,诗人的这一本性对其身体健康虽非有益,但对文学艺术而言却是有幸,对后世读者亦是一种情感福利。

离愁别恨

离别本就是悲伤的时刻,萧瑟秋景更添伤情,正所谓“离别那逢秋气悲”(皇甫冉《招隐寺送阎判官还江州》)。而柳永的《雨霖铃》更是把这种离别之情和悲秋之感的融合发挥到了极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天晚,暮色阴沉,故人离别,词人眼中满是凄清,无处遣怀;待酒醒之后,却只见晓风、残月。晓风寒冷袭人,恰似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难圆,正如离人难再相见。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在这一意境之中表现的十分真切。

(鹤飞冲天的景象)

当然,并非所有的悲秋都是忧伤低沉的意象,刘禹锡的《秋词》对悲秋意象做了彻底的反叛:“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一改前人秋的悲凉之意,反而借秋表达出知难而进、凌云直上的豪迈之情。人的感情是多样的,意象便也同样是丰富的。



导读: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
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所谓意象,即表意之象,表情之象,它是融合形象与情感意蕴的“合金”,用庞德的话来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一种理智和情绪的复合物的东西。”刘勰曾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远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可见,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意象是其艺术的灵魂。纵观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能表达“秋愁”的意象颇多,如秋风、秋雨、秋霜、秋月、衰草、枯木、枯荷、落叶、鸿雁等等,“梧桐”这个传统意象更是纷繁出现,且具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下面,笔者仅就古诗词中梧桐这一意象所蕴涵的悲愁加以解读。
一、丧偶之痛
梧桐,一种普通的树种,青干绿叶,枝干扶疏。相传梧桐雌雄异株,梧为雄,桐为雌,同生同死,因此,我国民间通常以梧桐来象征男女之间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忠贞爱情。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便化用了这一象征意蕴:“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然而,梧桐落叶早,“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古人深信“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由物及人,见梧叶飘零自然就会联想到生命的终结。因此,古人常以梧桐半死或叶落来象征爱情的零落。以梧桐象征丧偶,最早可近溯到枚乘的《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后人由此加以引申联想,产生了许多名篇佳句。贺铸在为其爱妻所作的悼之词中写道:“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半死桐》)就是以清霜之后的半死梧桐象征丧偶之痛。作者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当贺铸要离开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哀叹:“你我一起来这里,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成为枝叶凋零的半死梧桐,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也经历了失伴之苦!留下的一半该是多么孤单、凄凉啊!因为“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烈女操》)李清照在遭遇家破人亡后感慨:“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那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词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此时那片片落叶就象用哀愁锻铸的锤子,一下一下重重地敲打在她的心上;阵阵风声,更像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这里既有国破家亡的伤痛,又有背井离乡的哀愁,那数不尽的辛酸,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
二、离愁之苦
离愁别绪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古人常借用不同的意象来表达离愁的凄凉、悲怆。梧桐就是被运用得最为频繁的载体之一。
1、离人之思
求官远游是大多数古代文人都要经历的生活,这样,他们就不得不与所爱之人天各一方,由此就产生了许多抒发思念离人的作品。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李玉《贺新郎·篆缕销金鼎》)思念离人已苦,立于黄昏中疏桐下思念更苦,夜深人静之时,听着窗外雨儿嘀嗒嘀嗒,一声声地滴在梧桐叶上,思念的人儿缠绕心中,思而不见,挥之不去,则苦不堪言了。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就刻画了这份极苦:“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在华美的画堂之中,玉炉飘香,红烛堕泪,好像有意和愁思无寐的人过不去,偏将烛光投到她身上,使其更为难堪。涂在眉毛上的黛色已经稀薄,乌云一样的头发散乱不整,在那漫长的秋夜,怎么也不能入睡,只是翻来复去,深感枕冷衾寒!时序已是半夜三更,细雨正打在梧桐树上,此时此景,应是怀人最切,让人最难忍耐的时候。那一滴一滴的细雨慢悠悠地落在梧桐叶上,声音凄凉,催人泪下。雨,这个湿淋淋的灵魂,仿佛有意让思妇痛苦,极力折磨她,竟然“空阶滴到明”,人也愁到明,哭到明。是雨,亦是泪。雨声,亦是心声哭声。雨打在梧桐叶上,更是一滴一滴打在思妇的心上,浸透了思妇的心。“不道”,有不管、不顾、不考虑、不理会的意思,是说秋雨打在梧桐树上,发出凄凉的悲声,完全不顾思妇的内心痛苦。自古以来,雨打梧桐就是表现愁思的一种方式。像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冯延巳《采桑子》:“雨过残花落地红……独倚梧桐,闲想闲思到晓钟。”冯延巳《芳草渡》:“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韦庄《定西番》:“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晏几道《清平乐》“卧听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胧。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晏殊《撼庭秋》“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晏殊《踏莎行》:“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周紫芝《鹧鸪天》:“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张辑《疏帘淡月》:“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徐再思《水仙子》:“昭阳殿梨花月色,建章宫梧桐雨声。”高启《明皇秉烛夜游图》:“孤灯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萧瑟。”
秋天是个忧愁的季节,但是能把秋愁写得深入人心,把秋雨梧桐之悲凉凄清写得如泣如诉,应是集大成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李清照笔下的梧桐细雨,不是听,不是观,而是一点一滴地数,是一字一泪地诉说,这更让读者心颤。李清照把秋雨梧桐写绝了。
王国维把诗的境界划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并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实,优秀的诗人在选取意象时,已经把自己也融进了意象之中。把自己当成了物,或者把物当成了自己。“梧桐”二字,不正是“吾同”吗?也就是说,诗人们用梧桐做意象的时候,实际是想表达“吾同”这一隐意。“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的这首《长信秋词》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宫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单影孤、卧听宫漏的情景。那句“金井梧桐秋叶黄”,不正是说她的美貌如同秋天的梧叶一般,日益枯黄凋零吗?
2、离乡之愁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平乐》)秋天的萧条悲凉,极易使人产生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天涯游子,最难忍受的莫过于思乡之愁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思乡之愁能使人断肠啊!“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夜深人静,一弯残月挂在疏落的梧桐之上,月夜朦胧,孤雁独飞。倍受离乡之苦的游子目睹此景怎不引起思乡之愁!“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一幅多么萧瑟凄清的秋夜图。“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邓剡《浪淘沙》)离家千里,客居异乡的游子感到自己就像凄风苦雨中飘摇不定的梧叶一样。
在乡愁之苦中,去国之愁恐怕是最深沉、最凝重、最伤感的。去国之人归期遥遥甚至是无期!每念及此,怎不叫人肝肠寸断。把去国之愁与秋味体会得最深刻的当数李煜这个从帝王沦为阶下囚者,而那份浓浓的秋味,正是借助梧桐这个意象表达出来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乌夜啼》)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秋月凄清,孤影无声!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为全词定下了凄凉的基调。“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会触动他心中的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可见他对故国怀念之甚、眷恋之甚。作者仰头看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这会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萧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锁”住的究竟是庭院秋意还是作者的幽居之身?感到凄“清”的究竟是秋景还是作者的心?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三、孤高之悲
梧桐高大挺拔,根深叶茂,为树中的佼佼者,自古被人看重。古人更是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是鸟中之王,而它最喜栖于梧桐之上。《诗经·大雅·卷阿》记载:“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梧桐可招致祥鸟凤凰,可见它是高洁的象征。我国古代就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说法,庄子在《秋水》中云:“南方有鸟,其名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据古书记载,鹓雏就是凤凰的一种。郑玄云“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有这样的描述:“凤翱翔于千仞,非梧不栖”。良禽择木而栖,志趣高洁的人自然择明主而事。在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情况下,一些人则宁肯保持自己的高洁也不愿同流合污,于是以梧桐自比。虞世南高唱:“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蝉居于梧桐之上,蝉声因梧桐高大挺拔而声响远播,暗指诗人志趣的高洁。苏轼被贬黄州时有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梧桐前着一“疏”字,更显梧桐树孤高独立,东坡先生卓尔不群的品性由此可见一斑。“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孟郊《秋怀》)峥嵘的桐木制成的美琴却弃置不用,寄托了诗人一生穷困失意的悲哀。刘过在《贺新郎》中感叹:“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贫士的失职之悲在秋风秋雨中真是愁煞人。然而在众多的树木中,诗人们独钟情于梧桐,只因梧桐是品性高洁的象征。
古诗词中“雨”意象的分析
雨,作为自然界的阴晴变化现象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作为生活表象的自然界的雨,一旦进入诗歌领域,便具有了深邃的思想启迪意义和隽永的审美意味,从而拓展出一个广阔辽远而又厚重深沉的审美想象空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诗词中涉及到雨的佳句层出不穷,成蔚然大观之势。仅《全唐诗》中的雨意象就有七千多处。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246次,比晴的36次多了六倍;李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73次,而晴只有10次。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梓州吟罢寄同舍》中写道:“楚雨含情皆有托。”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叹“身世浮沉雨打萍”。可以说,雨中滴洒着古人生命的血液,也激发了文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诗情。不论是现实主义诗人,还是浪漫主义诗人;不管他是豪放派词家,还是婉约派词家。雨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充当了重要的抒情角色。如果说两千多年的诗歌是一片蓊蓊郁郁的森林,那么淅淅沥沥的雨就是其中一棵挺拔的大树。
青鸟不传音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雨的愁苦意象
“月华显彩坐来收,月色江声暗解愁。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杜荀鹤《旅舍遇雨》)诗人旅舍遇雨,夜深孤灯独坐,百无聊赖,随着雨声,往事涌上心头。唐人刘媛在《长门怨》中写到:“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人生苦短,往事如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王勃《滕王阁序》)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似乎也懂得他们的心情,点点滴滴,自空中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诗人的心灵。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凄凄惨惨戚戚,最容易触动诗人那根思乡怀人的敏感神经,因此,这些诗词多凄苦悲凉,雨泪同滴,字里行间流露出几许风雨带来的几许悲伤,读来令人断肠。雨作为愁绪的载体,雨意愈是凄凉,愈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在这里,雨已经成为诗人们内心情感活动的“场”,并构成抒情的背景。
诗人或借雨诉相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关于中秋意象的古诗: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齐已.《中秋月》)
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1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1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1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6、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陆龟蒙.《中秋待月》)
17、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元好问.《倪庄中秋》)
18、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中秋月》)
20、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2、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3、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4、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25、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苏轼.《水调歌头》)
2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不是英雄别说话的古诗词球的一项,比如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缘圆滑的那支球队雌兔


秀峰区13380289683: 在古代诗歌中秋的意象有哪些?都表示些什么?除了悲秋的情感,还有什么? -
司风辛夷: 除了悲秋的情感,还有如下意象: 1、秋高气爽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丰收、硕果累累 春播一粒籽,秋收万担粟. 3、落叶归根,思乡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秀峰区13380289683: 请你谈谈 秋 这个词的在古诗词中意象和作用 -
司风辛夷: 一、伤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他们常咏的对象.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秀峰区13380289683: 关于中秋或月亮的诗词 并写出意象 -
司风辛夷: 1、南乡子·中秋不见月 张先 潮上水清浑.棹影轻于水底云.去意徘徊无奈泪,衣巾.犹有当时粉黛痕. 海近古城昏.暮角寒沙雁队分.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露冷依前独掩门.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秀峰区13380289683: 中国古诗词中“秋”的意象与诗人情感的研究 -
司风辛夷:[答案] 一个“秋”字,可以代表多种心情,可以表达诗人的喜怒哀乐. 如:秋叶,可以表达美丽,红叶等;也可以表达萧杀,落叶等.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心旷神怡的季节,秋高气爽;但是还有额秋风扫落叶的残酷. .太多了,只能说等等吧.

秀峰区13380289683: 古诗词的意象 关于秋天的 -
司风辛夷: 1、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2、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3、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4、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5、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6、...

秀峰区13380289683: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 -
司风辛夷: 冰雪、月亮、柳树、蝉、草木、长亭、芳草、琵琶、梅花、松柏、杜鹃、蟋蟀、猿啼、关山、羌笛、江水、鸿雁、哀鸿、双鲤、鹧鸪、竹. 1、月.①表达思乡、思亲念友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感.例句:床前明月光,疑是...

秀峰区13380289683: 联系中国古代咏秋诗文谈谈“秋”意象在我国文学中的意义 -
司风辛夷: 秋天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秋风萧瑟,草木枯黄,这种悲凉的氛围,正好给多愁善感的中国文人提供了一个抒发内心愁苦的机会.当他们把这种情感熔入笔端时,中国的古典诗词里便产生了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特殊情感--"悲秋"情怀. 可...

秀峰区13380289683: 李白杜甫白居易诗中秋天的意象异同
司风辛夷: 李白: 自然明快,清新俊逸.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自然含蓄,真实简练,又蕴涵丰富, 境界清新,内蕴飘逸潇洒的风神,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反映到他的绝句里 杜甫: 写实、质朴.沉郁顿挫:忧愤深广、气蕴内转,波澜老成,起伏顿挫、回环往复. 白居易: 以贬谪江州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⑴前期更多反映“兼济天下”的积极用世思想,讽谕诗较多,反映国事民生,敢于揭发现实黑暗,同情人民.如《观刈麦》《卖炭翁》等. ⑵后期奉行中庸主义的处事哲学.以闲适诗、伤感诗、杂律诗创作为主.

秀峰区13380289683: 十个秋天的意象...每个意象配一两句诗词... -
司风辛夷:[答案] 1、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2、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3、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4、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5、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

秀峰区13380289683: 秋景在古诗词中的意境 -
司风辛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任取其中一句,作为文章意境 极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