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是怎么灭楚的呢?

作者&投稿:五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王翦,是秦国统一六国的有力战将,总共六国,王翦父子灭了五国,其中,王翦自己率军灭了消灭燕国,赵国,楚国三个国家。

在商讨如何出兵攻攻灭楚国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再历史上流传比较广泛的20万兵马,还是60万兵马的故事。

1.李信惨败项燕。

公元前224年,秦国已经陆续消灭了韩国,魏国等国家,下一步地处南地的楚国被提上了日程,一日,秦王嬴政召集群臣一起商讨如何攻灭楚国的计划,再到底需要多少兵力的问题上,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而另一员大将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就可以。

雄心勃勃的秦王嬴政认为王翦已经廉颇老矣,太过于保守,跟自己的灭楚大计不适合,因此,弃用了王翦,然后派李信为主将,蒙恬作为李信的副手率领二十万兵马,南下进攻楚国。

面对李信和蒙恬的20万大军,楚国派出老将项燕率军40万应战,项燕采取以逸待劳和“拖”字诀,避开秦军的锋芒,并以小败示弱,给李信造成给了轻敌的思想,最后,用主力偷袭,一战杀的秦军只剩下4万余人。

没有办法,秦王嬴政只得重新启用王翦。

2.王翦重新出山。

在王翦重新出山的时候,已经失去秦王信任的王翦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要求是兵力必须达到60万,第二个要求是希望秦王能够赏赐大量的良田和金银财宝。

那为什么王翦要提出这里两个问题呢?我们来解析一下:

1.出兵六十万的原因:

作为连续攻灭了韩国,赵国,燕国等国家的一线战将,王翦最大的优势就是知己知彼,在连续攻灭三国之后,秦军的精锐损失也很大,比如,在与赵国的长平之战中,虽然坑杀了赵国40万人,但是自己的精锐部队也是损失了一半多,随着仗越打越多,老兵死亡的就越多,虽然补充了新兵和其他国家的降兵,但是战斗力下降已经是不变的事实。

而楚国虽然国力和势头不及秦国,但是国内兵马尚有40万以上,而且还是以逸待劳,在这种情况下,秦军想要以逸待劳并没有多大的把握,事后也证明王翦分析的很对。

2.向秦王索要财务良田的原因:

秦王在刚开始的时候,之所以启用李信,兵力的悬殊仅仅是表面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秦王对王翦父子功高盖主的担心,在朝廷混了一辈子的王翦自然也是深谙此道。

因此,在下属向他问及此事的时候,他说,只有这样,秦王才会认为我带兵打仗就是为了荣华富贵,没有别的想法,才会放心地把军队交给我。

本文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中国历史上两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记录了公元前226年发生的两段对话。

秦王嬴政先问青年将领李信:"我想要灭掉楚国,根据你的推测,需要出动多少人的军队才够?"

李信答曰:"不过用二十万人。"

嬴政又用同样的问题问老将王翦,王翦毫不犹豫地答道:"非六十万人的大军不可。"

通过对比,嬴政得出结论:"王将军已经老了,怎么如此胆怯啊!"

于是派遣李信和蒙恬带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欲一战灭掉这个盘踞在南方的大国,扫除统一路上的最后一只拦路虎。王翦则称病辞职,返回故乡频阳。

结果李信孤军深入,被楚将项燕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击溃,只带着部分残兵逃回秦国,秦灭楚之战受挫。

李信伐楚作战经过图

嬴政震怒,亲自跑到频阳请王翦出山带兵灭楚。

嬴政先向王翦致歉:"我没有采用将军你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将军你虽然患病,但难道就忍心抛下我不管吗?!"

王翦推辞说:"我确实病得很厉害,实在不能领兵打仗了。"

"好啦,好啦,过去的都过去了,本王也知道错了,将军就不要再这么说了!"嬴政忍着性子,继续给王翦做工作,但语气已经开始流露出淡淡的不悦。

"如果不得已一定要用我的话,非用六十万人的军队不可!"王翦借坡下驴,不再说生病的问题,但却继续坚持自己的主张。

废话,李信的失败,更加证明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当然要继续坚持了。

"就按照将军你的谋划行事吧。"嬴政非常爽快地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于是王翦带领秦国举国之兵六十万,奔赴秦楚边境,让士兵坚壁不出大半年后,终于抓住战机,一举灭掉楚国大将军项燕带领的主力大军,继而一路攻伐,灭掉楚国。

王翦灭楚作战经过图

这两段对话,历来都被人们拿来证明李信的轻率和反衬老将王翦的深谋远虑,并因此树立起了王翦老成谋国、谋定后动的伟大形象。

可是这样的两段对话,虽然最后王翦用胜利证明自己是对的,但是我还是会产生如下两个问题:

1、 在秦国灭掉楚国的战争中,真的如王翦说的,一定要用举国之兵六十万才能灭掉楚国吗?三十万、四十万、五十万行不行?

须知古代运输困难,别说增加十万大军,就是增加一万,那也会给后方的运输队伍增加沉重的压力,何况他将秦国能调动的部队全部带走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后方保障人员是数量,更加加重了后方的压力。

2、 王翦的"深谋远虑"指的又是什么?李信和蒙恬的兵败真的是因为轻率导致的吗?

这两个问题,史书都没有给出答案,给了后世读史者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疑团,毕竟它没有像当年司马错和张仪争论该先打韩国还是先灭巴蜀那样,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记录得非常清楚明白。

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至少我每次读到此处的时候,总是搞不明白,王翦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他到底有什么凭据。

近来为了揭开这个疑团,本人查阅了不少资料,终于有所收获,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先说一个问题,如果王翦只带领三十万或者四十万大军,能不能打败项燕带领的楚军的问题。

秦将军俑

对于这个问题,由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前身为黄埔军校)主编的《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这样说的:"王翦之要求六十万人,兵力实嫌过多。"这就非常明确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打败楚军,其实用不了这么多军队,这证明了李信说的用二十万人打败楚军的说法是可行的。

书中进步一步指出:"其目的在于守御自陈邑达于平舆之一线上,不致为敌军所攻破,亦不易为敌人所迂回或者包围而已。至于以后之追击,殊无使用六十万人之理。"这就是说,王翦之所以坚持要这么多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自己的后方,不被楚军所乘



王翦率领了三十万大军进攻楚国,楚国兵微将寡,抵挡不了王翦的进攻,就被王翦一路南下,给攻破了都城,楚国就这样灭亡了。

长期对峙后一波灭亡楚国,王翦集中六十万大军和楚国对峙,楚国撤退时趁势追击灭楚。

秦将王翦是以绝对的兵力优势,正面击败楚国的大军,才能够灭亡楚国。


王翦都有哪些功绩?他是如何大败楚军的?
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秦使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灭三晋,数破楚军,燕王逃亡。秦始皇欲灭楚,倾心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至衍...

秦灭楚之战存在哪些争议?
灭楚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秦军改正了轻敌冒进的错误,采取“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的作战方针,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史籍记载 史记·项羽本纪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彊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被秦国灭时,秦国大将是谁?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灭三晋,数破楚军,燕王逃亡。秦始皇欲灭楚,倾心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至衍水,终破 王翦 燕军虏获太子丹。秦始皇曾问李信欲破楚,须多少人马?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始皇说:“...

嬴政是怎么翦灭六国的?
当秦国忙于翦灭韩、魏、楚、赵、燕五国的时候,齐王建既不援助别国抗秦,也不修整本国战备,安于现状,苟且偷生。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灭燕之后,转而南下攻齐,一战而胜,齐王建被俘。齐国灭亡。秦自公元前230年灭韩,到公元前221年灭齐为止,首尾十年,尽灭东方六国。

大家怎么看待王翦?
作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王翦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一生征战无数,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谋,在当时杀戮无度的战国时代显得极为可贵。秦始皇二十六...

秦将王翦三世的资料
秦使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六十万大军攻楚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灭三晋,数破楚军,燕王逃亡。秦始皇欲灭楚,倾心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 燕太子丹 至衍水,终破燕军虏获 太子丹 。秦始皇曾问李信欲破楚,须多少人马?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秦始皇又问王翦...

历史秦国王剪何人?
王翦(生卒年不详):姬姓,王氏,名翦(jiǎn )。 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美原镇古城村,频阳源于本地频阳河(今天的富平顺阳河))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主要战绩 :...

王翦灭楚要60万大军,秦始皇真给了,难道就不怕王翦造反吗?
秦始皇心中也是害怕王翦造反的,但“翦”在弦上不得不发。对于秦始皇来说他不启用王翦伐楚,那么统一六国的大业就不可能成功。60万大军不给不行早在秦王嬴政打算伐楚之时,就曾开过群臣大会来商量伐楚的计划。嬴政询问群臣伐楚,自然是心有计划地,在伐楚之前,韩、赵、魏三国就被秦国起兵灭亡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最大功臣,兵圣战神之王翦,急流勇退得以善终
后来,秦王派王翦的儿子王贲攻打魏国,魏王投降,灭了魏国。就这样,秦始皇摧毁了韩、赵和魏三国,而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功劳最大。后来,秦王又想攻打楚国,就问李信将军要用多少兵力才能击败楚国。李信回答说不超过20万。于是他又问王翦,王翦说非60万不可。秦王笑王翦老了,于是王翦告老还乡。秦王...

秦灭楚之战项燕有多少兵力,楚国战败后士兵都去哪了
尤其是秦王政二十三年,即前224年的秦灭楚之战,是役,秦以老将王翦为统帅,率兵六十万,楚国呢,以名将项燕为帅,倾全国之兵,这个全国之兵有多少,史书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根据其时战场上的态势来看,应该在五十万上下。因为孙子有句话说得很好:敌则分之,不若则守之。王翦用兵老道,他统六十...

布尔津县15763612713: 王翦怎么灭楚国的 -
郑印怡平: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二十三年),秦王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称病辞朝,...

布尔津县15763612713: 说说王翦是怎样打败楚军的 -
郑印怡平: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国准备南下攻楚,秦将李信口称只需二十万人马就可平定楚地,但王翦却认为需要派出六十万大军.秦王认为王翦年老胆怯,未听取他的意见,派李信、蒙武率军二十万人攻楚,在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与楚军...

布尔津县15763612713: 王翦的军事实力强吗:王翦是如何消灭楚国的 -
郑印怡平: 虽然王翦在帮始皇帝扫荡六国的时候,也是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但是我们都知道在白起的那个年代,秦国的实力并没有领先于诸侯国这么多,七国实力相差没有这么悬殊,而到了王翦那个年代,秦军的综合实力已经很高,可以说白起的战斗力更...

布尔津县15763612713: 王剪是用什么办法打败项燕,接着灭了楚国的 -
郑印怡平:[答案] 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攻占平舆后,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与秦军决战.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王翦与士兵共同生活,并关心其饮...

布尔津县15763612713: 王翦灭楚故事100字简介 -
郑印怡平: 你说呢...

布尔津县15763612713: 秦国最后是怎样灭楚国的?? -
郑印怡平: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将王贲率军进攻楚国北部,开道击魏,揭开了攻灭楚国的序幕.这年,秦王赵政又派李信和蒙武率20万大军,乘楚国内讧之机,分兵两路进攻楚国.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一军进攻平舆(今河南平舆西北),蒙武率...

布尔津县15763612713: 秦国是什么时候灭掉楚国 -
郑印怡平: 秦灭楚之战 公元前225年,秦将李信、蒙武进攻楚国,由于轻敌无备,被楚军连破两营,大败而回.次年,秦王改派王翦率兵60万攻楚,再次攻占楚地平舆(今河南平舆北).楚国仍以项燕为将,动员全国兵力与秦决战.王翦进至平舆后,筑垒...

布尔津县15763612713: 秦始皇灭六国,其中五国为王翦所灭,他怎么灭的? -
郑印怡平: 【统一六国】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合纵连横[1]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前 秦统一形势图230年)灭韩、十...

布尔津县15763612713: 秦国是怎么灭掉楚国的? -
郑印怡平: 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至寿春.前238年楚考烈王死后,太后李嫣嫣执政,国力更加一蹶不振.秦王政亲政后,知楚将项燕擅战,先遣李信为将,领二十万兵马,欲灭楚,惨败.再遣老将王翦,统秦师六十万,前224年,大败楚军,亡楚国. 但...

布尔津县15763612713: 王翦率60万大军出征,他用了什么办法让秦王放下 -
郑印怡平: 王翦有自己的观点:秦王向来多疑,这次又是举全国的兵力,保不准他会怀疑自己,多多地讨要田宅,是为了表明自己一心挂念着家,没有别的想法,打完仗肯定会回来. 出征前,秦王亲自到霸上送别王翦.临行时,王翦跟秦王提了一个要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