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第三任国君:中山桓公简介,中山桓公这人怎么样?

作者&投稿:毓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生平

中山桓公,为战国中山国君主之一,中山国第三任君主,他为中山武公儿子,承袭中山武公的政权。前406年,为魏将乐羊所灭。约前381年左右复国,初定都於顾,後迁於灵寿,於南方修筑长城以抵御赵国。在位约40年。死后中山成公即位。

魏文侯于公元前406年灭中山后,加强了对中山的治理,后来桓公在亡国奴的残境中逐渐觉醒,立志复国,他率领鲜虞余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创了鲜虞复国的大业。击溃魏军,魏居中山君子挚(或其后人)逃回魏国。魏氏统治中山国二十五年宣告结束,到公元前381年桓公复国了。姬桓于顾城自立为王。

中山桓公刚刚复国,即遭到赵国对中山大规模的入侵,意图是趁中山复国之初立足未稳之机,吞而并之。“赵敬侯十一年(公元前377年),于中山战于房子”,“十年(公元前376年),伐中山,又战于中人。”房子在今赵县,中人在今唐县东北四十一里。房子是中山国的南疆要邑,中人则是中山国的北方重镇。桓公带领中山人奋起抗敌,竭尽全力投入了这场卫国战争,充分展示了刚刚复国的军事实力。经过激战,中山雄师击溃了赵国的入侵,守住了固有的领土,取得了抗赵战争的胜利。赵敬侯企图以强凌弱的不义之师损兵折将,被中山大军驱赶出境。

赵敬侯十二年(公元前375年),赵敬侯病死,他的儿子种即位,为成侯元年,公子胜与成侯争立,赵宫内乱。中山桓公借此机会整军备战,以防魏、赵两个死对头进犯。他深知在这个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时代,只有增强军事实力才能生存。因此他一面动员国内的富商捐钱捐物,筹集军费扩张军队,强化国防力量;一面命大将军乐池亲自督导全军的实战训练,准备伺机进攻赵国,夺回失去的土地和城邑。

公元前374年春天,中山桓公派使臣前往赵国首都邯郸面见赵成侯,要求赵国归还侵占中山国的土地和城邑。赵成侯拒绝了中山国的请求。中山桓公旋即命乐池为帅,领兵两万进攻赵国。赵成侯没想到中山国居然敢出兵进犯,便派将军赵辉带两万军队迎战,同时命各城驻军严加防守,以防中山军夺城。可是中山军训练有素,不仅精通车战和阵战,而且还有一支精通马上做战的骑兵,两军对阵,赵国军队接连败北,中山军连获大捷,把赵军打的丢盔卸甲,伤亡惨重。中山军乘胜进军,不到半年便收复了被赵国侵占的灵寿、番吾、房子(属赵州,今河北高邑西南)、z邑(今柏乡县柏乡镇东北)、石邑(今石家庄市西南)等十余处城邑。赵成侯只好命令边防各城加强防守,不要轻易与中山人作战。

中山国自复国一来,连续击败魏、赵两个诸侯大国,使天下诸侯为之刮目相看,中山国再次成为中国北方的一个强国。这年春天,中山桓公因乐池伐赵之功,拜他为相,兼任大将军。可见当时乐氏在中山国的地位是相当显赫。中山国此时已收复大部分失地,中山桓公派兵驻守重要的边防城镇,同时选拔有才能的文武官员出任各城邑的长官。这年秋天,中山桓公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与群臣共议,把国都迁往灵寿,并动工在灵寿重建王宫,准备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灵寿打造成中国北方最大的都城。《世本》记载,“中山武公居顾(今河北定州),桓公徙灵寿(今平山县三汲乡)”。这位中山新君复国之后,迁都灵寿,开创了中山国新的历史。进入了中山国的最鼎盛时期。

中山桓公十年(公元前372年),赵国见中山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都城建设上,以为中山国短期内不会再对外作战,对中山国没有丝毫的防范。中山桓公暗中派多名探子混入赵国境内侦察,探子回报说赵国边境各城邑没有多少军队,而且老弱病残者居多。中山桓公认为这是偷袭赵国的好机会,于是再次命乐池领兵攻打赵国。赵国疏于防守,被中山军连续攻占数城。中山军侵入赵国境内数百里。赵成侯大惊失色,急忙派大将军赵辉领兵迎击,双方大战于长子(今山西长治市长子县西南)。赵国军队长时间没有经过实战训练,根本挡不住勇武的中山军,结果再次被击败。赵国只好遣使往中山军中议和,乐池恐继续进攻不利,征得中山桓公同意,答应与赵国议和。两国互派使臣在军中签订了停战协议,中山军旋即撤军回国。

中山桓公十一年(公元前371年),中山国开始在灵寿建造新的王城。新王城的建筑规模很大,我国考古界曾在公元1977年——1982年间,对中山国灵寿故城进行了全面勘查:该城地势北高南低,城垣依自然地形修筑,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全城分东西两部分,目前已能确定的城门有两处,分别位于东城的西北角和西城垣的中部。东城区的东北、南部和西城中部发现有大型宫殿基址。经考查认定:东城北部为王宫区,南部为手工业作坊区和上等居民区,东城西南部有制陶作坊(工厂)、制骨作坊、制玉作坊、制石器作坊和制铜铁器作坊遗址。西城北部为王陵区,南部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城西灵山南坡高地是城外的陵墓区。王城外的东北、西北、西部及西南部,分布有中小型墓葬的陵区,可能为当时中山国贵族和一般平民的墓地。城外东面的高坡上有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约1050米的小城,中间建有一处夯土台,可能是用于军事方面的教军场或演武厅之类。从城中石、瓦等建筑物看,当时的中山王宫建筑得十分豪华,这在远古时期的中国北方是屈指可数。遗憾的是这样一座很有影响的都城在史书上却很少记载。

中山桓公十二年(公元前370年),中山国都城灵寿大兴土木,除王宫外,四个城区也同时开工建设,整个都城处于大建设的热潮中。秋天,中山桓公率众大臣往城区各建筑工地视察,命监工大臣严把质量关,既要加快施工进度,又要保证工程质量。中山桓公为了防备魏、赵两国偷袭,派出了许多暗探,让他们活动在魏、赵两国边境一带,如果发现敌情要以最快的速度回都城报信。同时让乐池继续对常备军队进行训练,随时准备迎击进犯的敌人。中山桓公的长子姬成约出生在本年。

《史记·赵世家》赵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记载:“中山筑长城”。筑长城是中山桓公时期复国后的一项重大的国防战备御敌措施,从中山国内外形势看,防御赵国的入侵是中山国面临的当务之急。中山东北部邻接燕国,但当时燕国较弱,构不成对中山的威胁。东南相邻的齐国正与魏国在中原争霸,不存在入侵中山的忧患。形势决定了赵国对中山国威胁将是长期存在的。中山国为自卫而设防,不得不筑长城。中山长城究竟建于什么方位,史书无载,但一般来说,长城是连接和扩建堤防而成的。中山长城可能建在南与赵接境的古槐水北岸,即同赵国相邻的房子(属赵州,今河北高邑西南)、扶柳(今冀州市西北)一线,这里为平川沃野,且又是太行山东麓南北大道要冲之地,中山在这里筑长城防御赵国北侵是可能的。长城的修筑,对稳定中山国的南部疆界和防止赵国的入侵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山桓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60年),中山桓公立长子姬成为太子。中山国逐步从战乱的环境中过度到和平时期。国家开始逐步削减军备建设的开支,重点鼓励农民和小工业者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当时中山国的农业已经很发达,由于冶铁技术的提高,农民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大多数为铁制,这种铁制的生产工具,轻巧、锋利,而且价值也不是太高,一般农民家都用得起。在中山王城出土的文物中有许多铁制的生产工具,如锄、镰、铲、斧、削(xuē书刀)等。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改革,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农民生产的粮食除上缴国税和自家食用外,每年仍有盈余。他们用这些余粮与小城镇的手工业者交换衣物、生产工具和日用品等,进一步促进了城乡经济的繁荣。

中山桓公很重视手工业的发展,这一点我们从中山王城的构筑和布局上就能看得出来:在东城的西部是一处繁华的工业区,各种手工业作坊的匠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巧手为中山国创造了许多精美的工艺品,还有大量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工具和日用品。从中山王城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山国的手工业已经相当发达,工艺水平也很高,如平山“1号”墓出土的许多金币、银贝、铜泡、铜戈、铜剑、铜镜、玉饰、玛瑙和铜鼎、铜壶等,像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插座、错金银铜牛屏风插座、四龙四凤四鹿座方案、十五连盏灯、铜身银首宝石镶睛人俑灯等,这些文物构思奇巧,造型美观,堪称为战国时期艺术作品的瑰宝。随着中山国的富裕和强大,执政的贵族官员也开始奢华起来,许多大臣都以建豪宅、养家奴来显摆自己,当时朝中的首富就是相国乐池,他除了拥有数百家奴外,还收养了许多为他出谋献策的门客。

中山桓公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九年(《中国历史大辞典》),卒于公元前353年,终年76岁。他的遗体葬于中山王陵(今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尊号中山桓公。

故事

中山国君公宴请国都里的士人,大夫司马子期也在其中。由于羊羹没有分给自己,司马子期一生气便跑到赵国去了,还劝楚王攻打中山。赵攻中山时中山君逃亡,有两个人提着武器跟在他身后。中山君回头对这两个人说:“你们是干什么的?”两人回答说:“我们的父亲有一次饿得快要死了,您赏给一壶冷食给他吃。他临死时说:‘中山君有了危难,你们一定要为他而死。’所以特来为您效命。”中山君仰天长叹,说:“施与不在多少,在于正当人家困难的时候;仇怨不在深浅,在于是否伤了人家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国,因为一壶冷食得到的两个勇士。”




国字的组词有哪些?
国找出20个字,分别有:国、口、玉、王、工、土、干、十、日、目、一、二、三、丨、冂、凵、匚、匡、下、卜。组词:国画、国外、故国、外国、国际、国庆、祖国、列国、国魂、国君、敝国、国徽、国粹、国教、国术、国花、富国、国学、国体、开国、国号、万国、古国、国脉、国宾、国戚、党国、...

中国的国字有哪些组词?
国找出20个字,分别有:国、口、玉、王、工、土、干、十、日、目、一、二、三、丨、冂、凵、匚、匡、下、卜。组词:国画、国外、故国、外国、国际、国庆、祖国、列国、国魂、国君、敝国、国徽、国粹、国教、国术、国花、富国、国学、国体、开国、国号、万国、古国、国脉、国宾、国戚、党国、...

国字有什么字组词?
国士无双 【拼音】guó shì wú shuāng 123 【含义】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用法】偏正式;作宾语、补语;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示例】似臣呵,常人有数;论此人,国士无双。(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

古代使节可以行使权力吗
计。” 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 川 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 宋王安石《张工部庙》诗:“使节纷纷下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 清 汪懋麟《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诗:“吏民喧使节,湖海正秋天。”3. 今特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1]

什么是使节
” 唐杜甫 《严中丞枉驾见过》诗:“ 川 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 宋 王安石 《张工部庙》诗:“使节纷纷下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 清 汪懋麟 《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诗:“吏民喧使节,湖海正秋天。”3. 今特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参考...

使节最早指什么
在山区任职的,授其“虎节”;在平原地区任职的授其“人节”;在湖泽地区任职的授其“龙节”。作出使凭证的“使节”一般都用竹子为柄,上面缀些牦牛尾等装饰品,故又称“庭节”。张骞出使西域时,持的就是这种“使节”。 语出 《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

使节一词原指
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的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其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使他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这种凭证也叫“使节”、“符节”。作任职凭证的“使节”大多用铜铸成,并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

使节最早指什么
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的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其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使他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这种凭证也叫“使节”、“符节”。作任职凭证的“使节”大多用铜铸成,并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

阳新县18447015932: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有哪些国君
陟鸦安胃: 称号国君姓名在位年数在位年份中山文公 (? - 前414年)中山武公 9(前414年-约前406年)中山桓公 29(约前406年)(约前380年-约前350年)中山成公 22(约前349年-前328年)中山王)18(前327年-约前310年)中山王 ??(左妾右子,上次下虫)??11(约前309年-前299年)中山王尚尚3(前298年-前296年)

阳新县18447015932: 历史上中山国如何灭亡的?
陟鸦安胃: 中山国 历史上的中山国也叫琉球国,位于中国大陆东方(台湾岛的东北方)、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为一群岛.同古代日本一样,关于其国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中...

阳新县18447015932: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历史介绍 -
陟鸦安胃: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狄族建立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河北省的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因城中有山而得名.在当时诸侯争霸,群雄迭起的局面下,中山国不仅能够长期驰骋于大国之间,并且成为仅次于燕、赵、齐、楚、魏、韩...

阳新县18447015932: 中山国的开国君主是谁? -
陟鸦安胃: 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公元296年,赵灭中山国,将王尚迁徙到肤施,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经过数百年的时间,宣告灭亡.中山国灭之后,其后人后来被秦国迁放太原,后逐渐由太原南迁,分散于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并改姓为“易”,“易”姓为中山国王族的直系后代.

阳新县18447015932: 战国时中山国的开国皇帝是谁? -
陟鸦安胃: 战国时期,在燕南赵北之间,即在今河北省中南部,有一个由狄族建立的“侯国”,中山国.中山国,早期称鲜虞.鲜虞之名,开始显现于史籍为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中山之名始见于史籍.中山国初建都于中人(今唐县境内),立中山城为都.后迁都于顾(今定州市境内).魏文侯四十一年(公元前406年),魏灭中山.公元前381年前后中山桓公率鲜虞余众驱逐魏国统治者,中山复国,迁都于灵寿.此后,其国力很快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323年,与赵、韩、魏、燕同时称王.到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所灭.从鲜虞最早见于史籍至中山国最终亡国,历时478年,几乎绵亘于春秋、战国时代.

阳新县18447015932: 周天子分封以灵寿为中心的国是什么国 -
陟鸦安胃: 周天子分封以灵寿为中心的国是中山国. 灵寿,春秋战国时期为古中山国都城所在地. 中山国,建立者出自西周桓公之子中山武公.国土嵌在燕赵之间.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的事件.后晋国魏文侯大将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后来中山桓公复国,国力鼎盛,有战车九千乘.前296年,被赵国所灭.

阳新县18447015932: 为什么古代中山国人是白种人? -
陟鸦安胃: 中山国由来自陕北的白狄人所建,实行游牧和半农经济.公元前407年曾经被魏国所灭,中山国人被迫退到太行山中.经过20多年的休养生息,中山桓公复国,到今天的平山三汲乡一带建都,当时称为灵寿.公元前323年,中山国和韩、赵、魏、燕等四个国家共同称王,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 而说中山国人是白人,根据就是“白狄”之白,实际上此处之白,是尚白的意思,意为尚白的狄人,并非“白种人”之意. 我查了《史记》和《左传》,并没有“中山国人是白人”的说法.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阳新县18447015932: 中山灵寿故城是如何布爲的?
陟鸦安胃: 史载中山桓公徙灵寿,是中山国最后一次迁都.城址位于平 山县上三汲村一带,北依东灵山和牛山,南临滹沱河,东距今灵 寿县城约10公里.城址南北长约4. 5公里,东...

阳新县18447015932: 中山古国从哪6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古代石家庄的历史?中山古国从哪6
陟鸦安胃: 一、周、春秋中山国的建立和消亡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众打败商纣王,推翻商朝,建立了周王朝.为维护其统治,武王、周公、成王以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广封其姬...

阳新县18447015932: 中山国首都灵寿在今天哪里?有史料记载的中山王(公)有多少代 -
陟鸦安胃: 灵寿在今河北省平山县三汲镇附近 有记载的中山王(公)共七位:文公、武公(姬窟)、桓公(姬恒)、成公、衅王(姬厝)、姿王(姬姿)以及亡国之君姬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