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公开课

作者&投稿:戚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教学目标】

  l词语积累。

  l根据不同语段特点,采用不同方法品析语言,深入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情感。

  l联系生活,读懂身边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放在运用多种方式品析语言。难点在于作者对于阿长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预习检查

  字词检查,为了把字词教学落实到实处。

   二、选读三段文字(大屏幕显示)

  1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1读2写出阿长什么特点3文段是怎么表现阿长这个切切嚓嚓的毛病的,根据你对红字的理解,两个人一组来演示一下,说话需要有对象。4表达了我对阿长怎么样的情感?板书讨厌。总结:一个手指,就把人物的情态性格写得淋漓尽致。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我们就能真实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运用演读,让学生去体验,在体验中领会语言的生动形象)

  2.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读1这段又写了阿长什么特点?作者这次是怎么表现的?一个大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阿长睡态的不雅。我们主要是研究这个摆子,如果改成睡成一个大字有什么区别?(可以讨论)摆字表现了阿长好像是故意的,人为的,而睡字是无意的。这里表达我对阿长怎么样的情感?不满意。

  (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词语运用的妙处和背后渗透的情感)

  3.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读。大家要注意这里的元旦,是指大年初一。1我们先来研究这个情景,惊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惊异?惶急是什么意思?阿长为什么惶急。2在大家想象这个情景,如果不能想象出来,两人可以比划一下这个动作。在这种情境下我们想一想如何读这两句话。这里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走进情境,在情境中朗读)

  分析以上三段文字,想一想童年的“我”的情感态度?

  三、再读三个语段

  1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2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比较两个“敬意”,体会情感的不同)

  读1。这两个敬意是敬佩还是尊敬的意思?这两个敬意是缘于什么产生的?这两个敬意多我的影响有什么不同?一个是原谅了晚上睡觉把我挤到一角,而这个敬意因为银鼠的原因而消失了,而第二个敬意是把银鼠的怨恨给完全消灭了。第一敬意是肤浅的,第二怨恨是深刻的。是由衷的。

  3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深情朗读,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深厚情感)

  老师范读——大家齐读——师生教读

  四、两种情感都是爱

  三十年过去了,我慢慢的领悟到那份敬佩之情,原来是对自己无私的关爱,带着这种情感反观那些所谓的缺点,我还会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吗?我们读不出来了,这里有哦更多的宽容和理解。阿长真爱着我,我在成年之后才读懂了这份爱。

   五、联系生活,读懂身边的爱。

  因为这次讲课,我再一次重读这篇散文,感触颇多,备完课我写了一小段随笔。

  雨夜,我静静地读着《阿长与<山海经>》。那些真实生活的细枝末节,那些曾经的厌与烦,甚至恨,都让时间慢慢地诠释成了一缕真情,一份感动。

  儿时父母的唠叨,也曾让我满腹怨恨。为人父母后,才渐渐明白那份爱的深厚。每当女儿如我小时候捂起耳朵,亦或摔门而去,我总是一阵阵心痛,那份心痛不是因为女儿的不懂事,而是对父母的一份愧怍。

  我的父母老了,不再如小时候管束着我,而是站在村头长时间看我回家的路,或看我回城里时路上卷起的尘土。那份凝视,那份惦念一如我小时候离家读书的情景。只是我现在才读懂。

  愿我的父母永远健康,愿我的女儿快快长大!

  学完这篇文章后,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今天给大家布置了一篇随笔。《读懂身边的爱》。

  作业与课外阅读拓展。

  1.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也许她们的方式是当时的你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但是,有一天,你读懂了它,你一定能感受到每一个人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请以“读懂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随笔。

  2.课外阅读《我最恨的人去了》(《视野》2004年综合版11期)(文章复印发给学生)

  附:教研员庄洪江老师对本节课的点评

  袁庆国老师执教的这节《阿长与<山海经>》,在前不久举办的首届河北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袁老师精巧的教学设计、深厚的教学功底、前沿的教学理念,受到了与会专家评委的高度评价,在来自全省各市区500多名听课教师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地市都表达了邀请袁老师讲课的意愿。应该说为我们唐山市、丰润区语文教学争得了荣誉。

  我个人认为这节课上得扎实、高效。用唐山市教研员田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完美地做到了“二有”原则,既有意义,有意思。下面我对这节课做一个简要的评价。

  首先把字词教学落实到了实处。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底线。随着语文教学褪去浮华,慢慢回归本源,许多老师也渐渐地注意了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更多停留在读一读的层面,很少看见让学生拿起笔来写一写。能把不出彩的字词教学这个环节放到省级比赛的课堂上,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对语文教学理念有深刻的理解。

  在学生根据预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之后,课堂转入了第二环节,也是本节课主要的学习目标:即针对文段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品析语言。袁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干净、高效的绿色语文课堂的构建。语文课教什么,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却十分复杂的问题。毋庸讳言,现在语文课上有很多“去语文化”的现象。要想使语文课高效、绿色,我们首先就应该在语文课堂上摒弃诸多非语文的东西,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上成历史课,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而语文的核心是什么?就是语言。无论理解与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品味。现在的语文课堂,许多老师都意识到了语言的分析的重要性,但如何进行语言分析就很值得我们研究了。不客气的讲我们现在许多老师缺乏语言分析的能力,大多人云亦云,教参怎么说,我就怎么讲,很少有分析的过程,课上更多给我们呈现的是一种结果,无论是讨论,还是活动大多是一种假命题,最后的都是让老师牵着鼻子回归到教参的答案上。不仅分析的方法不科学,甚至分析的结果都有待商榷。老师自己昏昏,如何能使学生昭昭呢。所以许多语言分析蜻蜓点水,分析不到位,分析不到点上,让学生听得如在雾中,这是语文教师基本能力虚化、弱化的表现。这节课,袁老师根据文段不同的特点,设计了多种语言分析的方法,这些分析的方法是真实而有效果的,不是虚的,是摸得着,看得见的。这需要老师有非常深厚的教学功力。

  第一段品析表现阿长切切察察的文字,袁老师采用了体验式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文字演示,演示的过程中,学生领会了语言的魅力,一个手指头的描写竟然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情态,甚至可以猜想出人物说的内容,并从中可以看到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作者对这样的人是怎样的态度,一句话竟然能蕴含如此丰富的内容,这才是真正语言分析。

  第二段袁老师采用了关键词语分析法,只抓住了一个“摆”字,用摆成一个大字,与睡成一个大字比较分析,让同学们分析出摆字表现了我对阿长的不满。

  第三段袁老师采用了情境阅读法,先带领同学们走进情境,首先让学生想象这个场景,然后再分析“惊异”“惶急”等关键词语的含义,目的就是为了带领学生走进情境来阅读文中的对话,通过对话的朗读,我们看出童年的“我”对阿长的厌烦之情,阿长的兴奋之情。

  第四五两段: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两个敬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深刻地理解了文本。

  第六个选段采用诵读的方法。教师的诵读的水平,就是对文本理解的深度。袁老师很准确地理解了文本,声情并茂的范读,一下子就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情感。

  第三个环节,大家可能没有太注意,但这个环节很重要,是画龙点睛之笔。如果没有这个环节,这节课好像一个拼盘,缺少一个内在的序,彼此没有联系。同时这里又是全文理解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把童年的我对阿长的情感与成年后对阿长的情感统一起来,由于有前面很好的铺垫,袁老师做了一个轻轻的点拨,就解决了一个难点。:“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对阿长耿耿于怀吗?还认为阿长是故意把作者挤在床的一角吗,作者还怀恨在心吗?”老师三言两语就让学生明白了童年眼中的阿长,与成年眼中的阿长在情感上的区别。这也就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中心主旨。

  第四个环节,就是袁老师写了一小段文字,这一小段文字不仅写得精美,更难得的是与文本主题结合的如此紧密。这一段文字并不是有意显示老师的写作水平,而是为后面的作业做一个引导。如何教会学生写作,其实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老师下水来写,正如朗读一样,你告诉学生要读出什么什么感情来,说了许多虚无缥缈的话,远不如你范读一次效果好。

  这一小段文字,是袁老师在保定宾馆里写的,当时觉得作业的布置与课文的分析之间过渡得较为生硬,于是就写了一小段文字过渡,信手拈来,足见袁老师的教学功力。

  其实这节课还有许多细节可圈可点,比如许多老师分析阿长睡姿的不雅,大多分析摆成一个“大”字中的那个大字,但袁老师没有重点分析这个字,这是为什么呢?文章的重点是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老师也没有作为重点分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都是学生能够自己读懂的,要教给学生不会的,不懂的。

  还有细读文本,深入理解文章。许多课堂都把文章的写作手法说成欲扬先抑。真是欲扬先抑吗?仔细阅读文本,我们发觉那不是。之所以把写作手法理解成欲扬先抑那是把童年时对阿长的情感与成年后对阿长的情感混淆了。应该说这就是没有读懂文章的结果。

  当然这节课并非十全十美,比如这节课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是否可以恰当地加入语言运用,这样就能更好体现出语言分析的价值。比如板书的设计是否可以更精美一些,比如课堂语言是否可以更简洁一些。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叶澜教授谈及一堂好课的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看法,也希望大家对这节课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家共同交流。谢谢大家。




初中语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三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1 【教学内容】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她是一个粗人,没有文化、粗俗、好事,是一个很不幸的人。但她又是一个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质朴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鲁迅先生深情地抒写了对她的真挚的...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本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 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⑶先抑后扬法: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

6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三、认识长妈妈这个人 (过渡语:文章既然不是围绕《山海经》这部书来写的,那它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呢?)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称呼的由来——“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元旦吃福橘及种种麻烦的规矩——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谋害”我的隐鼠——为我买来《山海经》) 2...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阿长与山海经》的文学价值与作者背景。2. 分析文章中对阿长性格的刻画及其与山海经之间的关联。3. 感受作者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4. 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 1. 课文简介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融合神话、传说、现实的作品,展现...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简介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首先,放投影——《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师朗读。然后,学生听诗后谈感受,从“大堰河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对大堰河的感情?”两方面谈。之后,师精当过渡:由大堰河→百草园中的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切题后,板书课题。此环节设置体现两个意识: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有感而发...

七年级下册语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明确:(详写与略写的内容略)略写的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是文章的动情点,成为作者情思的触发点,同时构成文章内容的高潮。这样写,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传神的...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
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人教版《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长妈妈,把握文每件事表达的长妈妈形象; 2、学习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品格的写法; 3、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的含义,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 过程,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与尊敬; 4、围绕中心选择恰当...

阿长与山海经优秀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下面是由我分享的《阿长与山海经》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教学设计 侧重于整体感知,本着长文短教的目的,找准课文...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人教版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 》文章的语言充满深情,传达出对长妈妈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以下是关于人教版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欢迎大家参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学习文章人物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

八年级语文上册《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文章写了:“长妈妈”名字来历。长妈妈喜欢切切喳喳。不许我走动。睡觉摆大字。懂得许多规矩,如元旦吃福桔,还教给我很多道理。给我讲长毛故事。给我买来《山海经》。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2、引导归纳,师生共同小结:长妈妈名称来历:先前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

宾川县13645512884: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 -
战磊欣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纪实性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 2.了解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3.了解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

宾川县13645512884: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 -
战磊欣顺: 6、《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它出自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二单元,本文体裁是叙事散文,全文主要通过写长妈妈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语言平实自...

宾川县13645512884: 15课古代诗歌四首
战磊欣顺: 普通软件,《三峡》区优质课一等奖(课件+教学设计,123.普通软件,《阿长与山海经》公开课课件,56...七年级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的第一课时.20张... 15课古代诗歌四首:

宾川县13645512884: 6课阿长与《山海经》 给文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
战磊欣顺: 1.长妈妈的名称来历 2.喜欢切切察察以及限制我的行动 3.睡觉摆“大”字 4 .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5.讲“长毛”的故事 6.谋害我的隐鼠 7.给我买《山海经》

宾川县13645512884: 《阿长与山海经》板书
战磊欣顺: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hài lǔ sǒng huáng 骇 掳 悚 惶(急) chuāng mù pīlì jíe dàn 疮(疤)(渴 )慕 霹雳 诘(问)( 惧)惮 阿长的由来 地位低下 切切察察 饶舌多事 “大”字睡相 不拘小节 讲故事 种种规矩 迷信善良 伟大神力 无知淳朴 谋害隐鼠 给我买《山海经》

宾川县13645512884: 阿长与《山海经》的教案,谁有?
战磊欣顺: pep.com有

宾川县13645512884: 八年级上册语文阿长与山海经课件 你认为本文的题目好不好
战磊欣顺: 好,直接点出故事主人公,同时用阿长绝妙因为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其实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有什么联系呢,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所以阿长与山海经题目好

宾川县13645512884: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我”开始厌烦“长妈妈”,后来敬重“长妈妈”是什么原因 -
战磊欣顺: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看这你应该知道了吧

宾川县13645512884: 阿长与山海经课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
战磊欣顺: 切切察察的毛病 摆成“大”字的睡相 略写 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 “长毛”的往事 作者写此文目的不在于写自己厌烦、讨厌阿长,大揭其短,而是要表述出自己对长妈妈 的敬意和怀念.因此着重写买《山海经》,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而略写其他,作者力求 写出—个真实而鲜活的长妈妈的形象,也为后面抒写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作了铺垫,是采 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

宾川县13645512884: 第六课 阿长与山海经 课文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方法 快点,你答了我给你刚才的100 -
战磊欣顺: 1、课文内容: 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