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知县任期是几年?督抚有没有任免知县的权力?

作者&投稿:冶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清代的知县任期是几年?知县一旦出缺其任命权属于吏部还是各省督抚?这是读者私信留下的两个问题。御史认为,这两个问题较有代表性,且比较复杂,故梳理发文。

关于清代地方官员的任期,一般都认为是三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清代把所有的官职定为“缺”,“缺”是一个很繁琐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缺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按身份定缺,如满洲缺、蒙古缺、汉军缺、宗室缺、内务府包衣缺以及汉缺;二是按地区定缺,如沿河地区为河缺,边远少数民族聚集区以及沿海地区为“苗疆缺”、“烟瘴缺”、“沿海缺”,内地省份则为“腹缺”;三是按补授的不同方式定为请旨缺、拣缺、题补缺、选缺等。

官员的任期用官方的话说叫“俸满”,地方官吏的任期又有边俸、腹俸之别。腹俸就是指内地省份任职的官员,边俸则是指苗疆缺、烟瘴缺、沿河、沿海缺。

按定制,腹俸各官吏,五年无过失,例应迁擢,五年俸满即归吏部各班进入铨选程序;边俸各官吏三年俸满,有政绩而无过错者,例即升用。同时规定,边俸官吏俸满之时回内地侯升,而腹俸官吏则在任候升。

不难看出,清代知县的任期有的是三年,有的是五年。但总体来看,腹缺数量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大多数知县的任期都为五年。

清代共有一千三百多个知县,虽然他们的品级都是正七品,但具体到每个县的情况却又是不一样的。朝廷根据“冲、繁、疲、难”四字,将其分为拣缺、题缺、调缺、留缺和选缺五种。

“拣缺”主要是针对边远省份地区,全国的知县缺中没有一个是拣缺,主要是厅、州两级,且主要针对的是同知、通判这两个官职,至于州县正印官不设拣缺。

题缺,这是知县缺中最重要的,主要针对“冲、繁、疲、难”四字俱全的最要缺,以及三字要缺。全国一千多个知县中,仅有93缺属于题缺。

为了让读者有个更深刻的印象,御史将清代四字最要缺的知县罗列如下:

顺天府:大兴、宛平(此县为京县,知县秩正六品);

直隶省:清宛县、献县、天津县、静海县、青县;

盛京:承德县、锦县、宁远县、广宁县;

江苏省:吴县、长洲县、元和县、武进县、阳湖县、丹徒县、丹阳县、山阳县、江都县、甘泉县;

安徽省:灵璧县;

山东省:长清县、泰安县、滕县、阳谷县、恩县;

山西省、河南省、四川省、贵州省,无;

陕西省:长安县、咸宁县;

甘肃省:皋兰县、宁县、宁朔县、西宁县、武威县;

浙江省:平湖县;

福建省:闽县、侯官县、福清县、晋江县、同安县、龙溪县;

江西省:上饶县、玉山县、庐陵县;

湖北省:汉阳县、江陵县;

湖南省:衡阳县、巴陵县、武陵县;

广东省:南海县、番禺县、高要县;

广西省:宣化县;

云南省:昆明县。

以上五十多个四字最要缺县,三十几个(不是全部)三字要缺县,属于题缺。这些县的知县一旦缺出,按例是由地方督抚在应升、应调之员中拣选具题,奏请补用,不需要经过吏部铨选。所以题补知县缺,其任用权在督抚手中。

调缺,又称调补缺,主要是指三字要缺以及重要的二字中缺。一旦缺出,由地方督抚在该省各员中拣选调补。注意,调缺与题缺不同,督抚不必严格遵照应升、应补的原则,凡是候补人员以及进士即用人员都可以列入候选名单,经过吏部考核后,即可实授。因此调补缺之知县任用权,也是主要取决于地方督抚。

留缺,是指官员因告假、退休、病故所遗之缺,这类情况属于突发事件,所以其任用权也归督抚所有,以候补人员或是应升、应调人员中奏请补用。

选缺,通常是指一字或无字简缺,这类知县的数量占了多数,全国一千多个知县中,选缺大概有八百多个。选缺空出时,则有吏部铨选掣签任用,带缺出京到省报到后即可赴任。

从制度上来讲,督抚与吏部在任免知县时是有一个权力分配问题的。从实际执行过程中来看,吏部为了维护有限的人事任免权,经常与各省督抚发生矛盾。同时,督抚为了争取更多的权力,也会暗中与吏部较劲。

需要指出的是,督抚任用知县也不是随意的,凡是题补、调补等缺,其应升、应调之人必须符合任职条件。

以最要缺的知县为例,各省督抚一般都是在该省现任的要缺、简缺知县中选任,而不能把候补人员、进士即用等没有担任过知县的人放在最要缺、要缺岗位上,一旦查实督抚有徇私舞弊、滥用私人的行为,则要受到降级处分。

最后再来说一下,清代的知县的任用资格问题,朝廷规定仅有进士、举人、贡生、捐纳人员以及吏员可以担任知县一职。其中进士、举人出身者占了大头,比例为74%有奇,捐纳占比数量为16%有奇,剩下的10%为其他出身。


知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理论上,清代知县的任期为三年,有升迁机会至知州、知府、主事和同知等职位。

知县和县令的区别
到了明朝,前期知县大多由保举、荐举产生,担任知县的人大部分是监生、吏员等,后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途径,大部分知县从举人和责生中产生,任期为九年,可升为御史、文事、知州、判官等。清代知县的出身面比较广,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士、举人、贡生等都可以担任知县,也可以从议叙、官学生、俊秀、吏员...

知县是什么意思
7. 清代知县理论上的任期为三年,升迁路径可能包括知州、知府、主事和同知等。8. 凤台县知县李兆洛是清代学者、文学家,曾任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达20年。9. 李兆洛精舆地理、考据、训诂之学,主张混合骈、散两体之长,是阳湖派代表作家之一。10. 他的文章如《举业筌蹄序》、《墨卷望气...

清朝知县与县令的区别
知县的任期为三年,结束后可晋升为不同级别的官员。明朝时期,知县多由保举、荐举产生,大部分是监生、吏员等出身,后来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清代知县的出身更为广泛,可通过科举考试或捐纳等方式担任,任期不到三年,升迁后可担任知州、知府等职位。古代官职简要说明:1. 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

县令与知县的区别
称为高配知县,也可由吏部考察后委派。任期为三年,结束后可晋升至通判、签判、干办公事、知州、监司、在京职事官等职位。相比之下,县令的任命和职责在历史记载中较少提及。综上所述,知县和县令在官职的起源、发展和地位上均存在差异,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制中职务分工和权力结构的演变。

知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在宋代正式确立,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沿袭宋代的知县制度,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知县主要掌管一县政治、经济、军事、诉讼等,可通过科举等选官途径选用,清代理论上的任期为三年,升迁主要是知州、知府、主事和同知等。

古代的官职名称和品级是什么?
3、知县:知县是县级行政区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负责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军事指挥和司法审判等工作。通过科举考试等方式选拔,知县在清代理论上的官阶为正七品,任期通常为三年,有资格升迁至知州、知府、主事或同知等职位。4、巡抚:巡抚是明清时期的地方高级官员,官阶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则为正二...

知县有任期这回事吗?
知县是有任期的,如在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里就提到一个张乡绅做过一任知县,知县的任期最长为十三年,最短为两年。清朝时期最长任期八年,最短为一年甚至几个月

知县是几品
知县是正七品。知县主要掌管一县政治、经济、军事、诉讼等,可通过科举等选官途径选用,清代理论上的任期为三年,升迁主要是知州、知府、主事和同知等。宋代知县地位不高,但是由于这一职务在基层是中央权力的代表,在职权方面集民政、行政、军政、司法于一身。

清朝贫困地区与内地省份的知县 考核与晋升两方面有哪些不同
此外,知县的任期也有所不同,偏远省份的知县任期较短,例如云南的知县只需三年即可晋升。二、知县的职位晋升:情况较特殊在清代,知县的晋升与吏部的考核密切相关。考核标准主要包括在重大事务中的表现、政绩和资历。晋升机制的特殊之处在于,卓越的表现相当难以实现,因为每个省份的名额有限,而资历成为了...

东坡区13772883520: 拣选的基本概念 -
坚鸣奎先: 1、清初制度,凡举人三科不中者,准予铨补知县,一科不中者可就教职,以州学正、县教谕录用,称为拣选.后人数日多,雍正中,补一知县缺,有候至三十年以上者,至乾隆时仅成虚名,乃别有大挑之法.又各省督抚若因本省人员不敷差遣...

东坡区13772883520: 清朝巡府与知县之间还有几级政府?知府、知州与知县一样吗? -
坚鸣奎先: 清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布政、按察两使为督、抚的属官.与督、抚平行的有驻防将军和提督学政,不过驻防将军只管八旗驻军;提督学政只管学校与科举考试,其权力不...

东坡区13772883520: 古代官吏多少年一届 -
坚鸣奎先: 并没有多少年一届的说法.《中国古代官职一览》中央官职: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中央一般设六部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地方官职: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

东坡区13772883520: 在清朝在县有哪些职务 -
坚鸣奎先: 有知县,县丞、主簿,典吏,巡检,驿丞,闸官,税课司大使,仓大使,河泊所大使, 医学训科,阴阳学训术,僧会司僧会,道会司道会清制,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为知县.除此之外,下面还设有县丞、主簿等事职及典史等事务性官员. 1、...

东坡区13772883520: 清朝县衙里干统计的官名叫什么 -
坚鸣奎先: 清朝一个县衙门有一个正七品的官,是知县,按现在的叫法是县长,有两个正九品的文官,一个是县丞,就是副县长,还有一个县主薄,和县丞分管粮马、征税、户籍等工作,叫二尹,又称“左堂.”县主薄称三尹,还有一个叫典史,俗称四老爷,主管县文书等事,实际上是县公安局长,因为他没有品位,也叫未入流,九品十八级,典史不在这级别里,但也是官员,戴镂花金顶,也穿五蟒四爪的官服.一个县就这四位官员.

东坡区13772883520: 明清时县官兔职需上报朝廷吗 -
坚鸣奎先: 是的,需要上报朝廷.明清时全国所有的州县长官都是由朝廷吏部选派的,每3年任期届满,他们还都要回到京师报到,根据其政绩,再次参加这种“铨选”,奔赴新的任所.在每一年里,总有一千四、五百名知州、知县在任上,同时又有五...

东坡区13772883520: 我国清朝的官制是什么样的? -
坚鸣奎先: 清朝官制(总表)文京内官 武京内官 武京内官 武京外官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协办大学士...

东坡区13772883520: 清朝省级地方官称号? -
坚鸣奎先: 清朝的地方官制 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一般可分为省、府(州、厅)、县三级. 省一级的最高军政长官为总督、巡抚.总督和巡抚在明朝都是属于都察院的差遣职官,在清朝则成为正式的地方高级官员了. 总督一般管辖两省至三省,但四川总督...

东坡区13772883520: 古代的县令、知府等有任期没? -
坚鸣奎先: 有 像唐代县令任期在三年、四年或五年间不断徘徊,而实际迁转中的任期往往少于制度规定的时间.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