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策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一句成语,意思是:
由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其主观的一面(有时可能扭曲事物的真相),致使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会出现偏差,只有走出庐山,才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
犹如“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
从诗句中概括出来的成语,常用来比喻某一种格局,只能够了解它的事理,而不能了解它的全貌;或指某一种局面,只能够了解它的一方面,而不能了解它的另一方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全诗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原句出自于宋代的苏轼是《题西林壁》。原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白话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往往不如局外人视角全面,看得更加清晰;要想知道事物的全局面貌,就应该摆脱主观成见,通过全面观察来得出结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出处 不识庐山真面目出自《题西林壁》,原诗如下: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意思: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题西林壁》,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题西林壁》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出自于谁的诗词:
宋朝苏东坡大学士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释义:正面看庐山,庐山是一条绵延不绝的山岭,侧面看庐山,庐山是一座险峻挺拔的高峰。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庐山总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也就是说若想真正识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作者是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作者是:苏轼。题西林壁 苏轼【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完整地把庐山的真实面貌看得一清二楚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于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因为身处庐山之中,所以没法了解庐山的全景,也可以理解为因为局限于自身的经验和视野而无法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全貌。一、诗句的出处 这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全文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

蒙阴县1932644268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 -
狄诞天苏:[答案] 本意: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我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引申:意在说明观察事物如果不是处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之外,就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常用来比喻无法认清一个人的真正底细与才干,而“只缘身在此...

蒙阴县19326442687: 只缘身在此山中含义是什么 -
狄诞天苏:[答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整句话可以理解为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貌,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只缘身在此山中含义是只是因为我现在处在这座山中.表示当局者迷,不能全面的看待全局

蒙阴县1932644268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意思 -
狄诞天苏:[答案] 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深山之中. 意在说明观察事物如果不是处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之外,就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常用来比喻无法认清一个人的真正底细与才干,而“只缘身在此山中”最能描写出“...

蒙阴县1932644268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
狄诞天苏: 翻译: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古诗出处:《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蒙阴县1932644268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
狄诞天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朝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蒙阴县19326442687: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出自哪一首古诗?是谁写的? -
狄诞天苏:[答案] 苏轼的《题西林壁》.

蒙阴县1932644268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哪首诗中的?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
狄诞天苏:[答案] 不知道庐山真正的样子,只是因为自己就在这座山里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蒙阴县19326442687: 不识泸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什么 -
狄诞天苏:[答案]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意思: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里. 鉴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

蒙阴县1932644268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
狄诞天苏: 字面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这两句告诉我们: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蒙阴县1932644268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作者是谁?全诗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
狄诞天苏: 作者是宋代苏轼. 全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