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罢官,李鸿章能咸鱼翻身,为何翁同_却被连根拔起?

作者&投稿:在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李鸿章闲居期间,他的老部下袁世凯就曾劝他归隐山林,保全晚节。当然,袁世凯是个官场油子,他认为李鸿章大势已去,于是便想改换门庭,投到翁同龢的门下。翁同龢对袁世凯的也有拉拢之意,便让他去劝说李鸿章归隐。

事实上,翁同龢的算盘打得很精,他看中的是李鸿章头上大学士的虚衔。原来,清代内阁有制度,大学士、协办大学士都是有固定名额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必须开缺才能补任。翁同龢虽然官居一品,但是他始终没能入阁,于是他便想要李鸿章主动向朝廷提出开缺,将大学士一职交出来,这样翁同龢便可升任协办大学士。

袁世凯尽管心计很深,可在李鸿章面前就是个官场新手。翁同龢的这番心思李鸿章岂能不知,他将袁世凯一顿臭骂然后轰出门去。李鸿章不愿意让出大学士一职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李鸿章确实厌恶翁同龢。他们之间的恩怨绝非一言两语就能说清,自翁同龢接任阎敬铭的户部尚书一职后,就掐着李鸿章的脖子,北洋水师战败也是军费不足导致的结果,但这笔烂账却全都记在李鸿章的头上。有了这一层关系,李鸿章岂不恨之入骨。

其二,李鸿章作为北洋利益集团的领袖,他有责任也有义务维护整个北洋的利益,万万不可轻易言退。这个才是李鸿章始终不肯归隐的根本原因。

以当时袁世凯的火候,那里知道廋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道理。翁同龢尽管一辈子与李鸿章作对,但实际上翁同龢在李鸿章眼里根本都不算菜,以他的权势地位根本不够资格成为对手。1898年,翁同龢也应开罪慈禧被革职永不叙用,两朝帝师翁同龢一朝罢官便被连根拔起,至此销声匿迹。而李鸿章虽是千夫所指,却能死而不僵,并且还获得了咸鱼翻身的机会。

慈禧罢了李鸿章的职,表面看来是他失去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务,但实际上李鸿章还拥有很大的隐形权力。李鸿章的权力主要分成三大块,其一是军权也就是北洋水师,其二是洋务企业,其三是外交。甲午一战打掉的是李鸿章的军权,他的洋务企业和外交并未受到任何伤害,慈禧太后对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信任。



李鸿章作为北洋利益集团的领袖,他有责任也有义务维护整个北洋的利益,万万不可轻易言退。这个才是李鸿章始终不肯归隐的根本原因。以当时袁世凯的火候,那里知道廋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道理。翁同龢尽管一辈子与李鸿章作对,但实际上翁同龢在李鸿章眼里根本都不算菜,以他的权势地位根本不够资格成为对手。1898年,翁同龢也应开罪慈禧被革职永不叙用,两朝帝师翁同龢一朝罢官便被连根拔起,至此销声匿迹。而李鸿章虽是千夫所指,却能死而不僵,并且还获得了咸鱼翻身的机会。

李鸿章确实厌恶翁同龢。他们之间的恩怨绝非一言两语就能说清,自翁同龢接任阎敬铭的户部尚书一职后,就掐着李鸿章的脖子,北洋水师战败也是军费不足导致的结果,但这笔烂账却全都记在李鸿章的头上。有了这一层关系,李鸿章岂不恨之入骨。鸿章作为北洋利益集团的领袖,他有责任也有义务维护整个北洋的利益,万万不可轻易言退。这个才是李鸿章始终不肯归隐的根本原因

翁同龢的算盘打得很精,他看中的是李鸿章头上大学士的虚衔。原来,清代内阁有制度,大学士、协办大学士都是有固定名额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必须开缺才能补任。翁同龢虽然官居一品,但是他始终没能入阁,于是他便想要李鸿章主动向朝廷提出开缺,将大学士一职交出来,这样翁同龢便可升任协办大学士。

可是我们知道,李鸿章内心一直期待着朝廷再次重用。局面都已经这样了,李鸿章这又是何苦呢?


李鸿章向俾斯麦讨教强国之法,俾斯麦说了之后,他又为何否决?
俾斯麦这话听听便好,走精兵路线当然没有错,可是,德国和中国的情况可不一样,中国等于好几个德国,要真只有5万军队,还不得被人吃干抹净了?即便没有侵略者,恐怕清政府单单靠这5万军队也维持不了自己的统治。李鸿章心中摇摇头,5万?开什么玩笑?但是明面上可不能说,只听他继续说:“我们不...

40岁的李鸿章在小妾生下亲儿后,对待继子还和以前一样吗?
至于李鸿章的爵位和家业,最后还是由李鸿章的亲儿子李经述继承,在李鸿章死后,他不仅承袭了李鸿章的一等侯爵,还继承了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可惜在辛亥革命之后李经方被罢官,人生仕途也就此结束。不管怎样,李鸿章在有了亲儿子之后对继子一如既往,可以看出他的为人是毋庸置疑的。

雍正在位时期的朝廷无官不清一说是怎么来的
康熙朝末期那些年,官员们实在是太爽了,就像晚清的李鸿章说的那样,如果一个人连官都不会当,那就是太笨了!那时,皇上的脑血栓比较重,对人对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常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官场的贪、懒蔚然成风,通不过考核的很少,被严肃处理的更少。实在看不下去了,往往罚俸了事,...

哪一个人为私仇与李鸿章斗,导致晚清节节败退,光绪对他恨之入骨?_百度...
翁同龢和李鸿章的关系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的,因为翁同龢的哥哥曾经被李鸿章弹劾,最终被罢官赋闲在家。而翁同龢的父亲因为听到了儿子被罢官的消息,所以备受打击,因此而去世了。因为这件事让翁同龢一直怀恨在心,所以一直想着要报仇,因此在知道和西方国家对抗会失败,但他依旧是主张战斗。不仅如此,翁同...

不如归去——邓铁香身老梅花村
铁香对李的“中堂癖气”,看得很不惯,对国事过于任性,不能虚怀纳谏,李鸿章之子经方娶日女一节,尤为朝野訾议,极致愤愤。光绪十年甲申,粤人御史刘云生,疏劾李鸿章“挟外夷自望”,并说“外夷欲推奉李鸿章”,因而罢官,铁香尤为深憾。缔订“中法和议草约”时,铁香认为丧权辱国,莫此为甚...

光绪留下“杀袁世凯”的遗诏,为何载沣却没有照办?
所谓:往往离得越近,反而有时就越看不清。清末的那段历史时期,也是这种模样。尤其是几位后来掀起滔天大浪的人物更是如此,比如袁世凯!袁世凯之所以能得以青云直上,是要感谢两个人的。第一个是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后,袁世凯本想操练新兵,却遭到拒绝。关键时刻是李鸿章出手,上书保奏。这才使得袁世凯,...

选李鸿章做接班人的曾国藩,为何却把湘军资源给了曾国荃?
公元1864年太平天国覆没之后,湘军作为最大功劳的曾国藩反而倍受慈禧太后所忌惮,当时曾国藩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于是“遣散湘军、湘军将领罢官归乡、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等现象便应时而生了,几番波折之后,曾国藩乃至湘军的势力便急转直下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捻军的起义活动便紧接着顺势产生...

甲午战争用人问题
就陆军而言,李鸿章当年平定太平天国的宿将中,张树声、潘鼎新、吴长庆、周盛波、周盛传等均于战前去世,剩下的仅刘铭传、刘秉璋可堪大用,然前者因病还乡,后者则早已遭弹劾罢官,不得已启用叶志超,这员在平定捻军过程中异常勇悍被称为“优智略”的将领,可惜良将遭锦衣玉食的蹉跎,血气已然消磨,...

清末李鸿章的女婿是谁?
事实证明,李鸿章很有眼光,张培伦思维敏捷,学识渊博,一心想当官。在李鸿章的举荐下,他成为了清朝的领袖,名声大振。与此同时,他与妻子李鸿章长女李菊结婚的故事广为流传。张培伦能嫁给李菊,确实是运气问题。李菊的耦合不是张培伦的第一任妻子。张培伦一生娶了三任妻子,李鸿章的女儿是他的第三任...

为何清朝时期的洋人怕百姓,而不怕清官?
一、晚清时期和各国列强的战争,让清朝官员看到了差距,因此惧怕洋人。晚清名臣李鸿章曾经带头和洋人签署了不平等条约,给各国赔付了大量的银子。清朝政府面对洋人再也无法强硬起来,清朝官员看见洋人自觉低人一等,洋人因此看出了清朝官员的软弱,面对他们的时候耀武扬威,一言不合就要开战。二、百姓曾经不止...

安岳县17834768931: 哺乳期应该怎样减肥 - 产科 - 复禾健康
采向谓立: 一句话,国家最高领导的非正常换届都是人家家事,跟国民无任何关系,国民自己巴巴地凑上去,岂不是热脸贴冷屁股一句话,大清当时能卖国的只有一个人——老太后!用现代术语来讲,整个大清就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其股民由所有的满人与极少部分汉族官僚组成,其法人代表是光绪,其公司董事长当然是老太后了

安岳县17834768931: 梁启超为什么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囯务 -
采向谓立: 李鸿章搞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触及到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脑袋里没有一个现代国家的概念,所以梁启超这样说他,尽管这样,和同时代的人相比,李鸿章...

安岳县17834768931: 为什么说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其实李鸿章在1847年中进士时曾国藩不是阅卷大臣啊 -
采向谓立: 衰落的黄旗.不知道你看过...

安岳县17834768931: 太平天国八王投降李鸿章,最终却为何惨遭杀害? -
采向谓立: 清朝时,曾发生过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给予清王朝以沉重打击,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深远,这就是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历时14年,在整个清政府时期,甚至在民国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1863年的时候朝廷决定下决心围剿太平军,并...

安岳县17834768931: 清政府为什么要派李鸿章去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呢?
采向谓立: 只有李鸿章扛得起,在当时,签这些不平等条约那可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会被人骂做“汉奸”(“汉奸”这个词就是从李鸿章开始的).其实李鸿章也是不愿意的,唉,但是谁叫他是权臣呢!而且当时清政府那可是腐败的不成样子了,说要签条约一个个都焉了.李鸿章可是独当一面的人物啊!还有就是李鸿章是早期学习西方的人之一,对外国多有了解.

安岳县17834768931: 清朝秘书李鸿章为什么能成功呢?
采向谓立: 曾国藩并非不懂祁门在战略全局上对湘军毫无特别重要意义,他之所以驻守祁门,主要是做给朝廷看,以表明自己坚决执行朝廷命令的坚定态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