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气候) 因素

作者&投稿:储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气候是怎样形成的?~

1、气候是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况。对气候概念的理解,可以同天气的概念加以对

比。注意强调以下两点:第一是时间尺度。天气的时间尺度比气候要短得多。天气变化快,变化的周期短。

天气过程的时间分段一般以5天以下为短期天气过程,5~10天为中期天气过程,10天~3个月为长期天气过

程。气候的变化周期则有季际,年际,十年际,百年际,千年际,万年际等。第二是 统计特征。天气是指

某一地区在某一瞬时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气压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

等)的综合;而气候是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气象要素的各种统计量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

2、气候形成的因子:不同的地区,气温、降水的状况不同,气候的特点也就不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作用,应特别强调它是形成气候最基本的因素。对这一问题理解,可通过复习旧知识——

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强弱的关系,说明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匀,使地球上的热量随

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全球气候带的划分,基本上就是太阳辐射因子决定的。

(2)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就下垫面差异的规模及其对气候的作用来说,海陆间的差别是最基

本的,并主要影响气温、大气水分等。教学中就联系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区域地理知识,以实例说明大陆性气

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并加以归纳: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别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7月
1月

海洋性


8月
2月


此外,地形起伏和地表粗糙度对气温和降水也有直接影响。

(3)大气环流共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对气候起着直接控制作用,气候在空间分布上的复杂性,在时间发

展上的多变性。主要是由大气环流决定的。这是因为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和

水分交换。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热量和水汽输送与交换的特点不同,不同季节不同年份也有差异,这就显

著地影响各地气候,造成了气候的复杂和多变。另一方面大气环流也是一种气候现象。具有气候意义的大气

环流很多,如我们在2.4节中所讲述的行星风带,大气活动中心(1,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的高低压中

心),它们有的常年存在,有的在一定季节出现,是造成气候要素分布的直接原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它们也是全球气候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包括改变大气成分(如人类活动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CO2;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电冰箱、冰柜等的广泛使用,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和水汽含量,向大气释

放热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等。

自然地理因素包括地形、气象、水文及植被等方面。由于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决定了一个地区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和变化规律,使各地区的地下水具有独特的性质。下面着重介绍气象因素和水文因素对地下水的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蒸发、降水,都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气象要素包括气温、气压、风向、风力、湿度、蒸发和降水等这些决定大气物理状态的因素。这种大气的物理状态称为天气。而某一地区天气的多年平均状态(用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来表示)称为该地区的气候。气象和气候因素对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对地下水的形成而言,虽然变化缓慢的气候因素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变化迅速的气象要素,则对地下水发生着显著的影响。这其中以降水、蒸发及气温的影响最大。
1.气温
大气具有一定的温度称为气温。一切复杂的天气变化,主要是气温条件不同而引起的。气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地下水温度的变化,水温变化会使地下水中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例如由于温度的增高,气体活跃性增大,一部分气体就要从水中逸出,从而减少地下水中气体成分的含量;水中气体含量的降低,又会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此外,由于热力增加,地下水蒸发作用加强,水量就减少,水的浓度增加。
2.湿度
大气中水汽的含量称为空气湿度。大气中水汽含量变化不定,占空气总量的0.01%~4%,其中70%分布在0~3.5km的高度内。
水汽具有重量,所以有压力,因此,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可以用重量或压力表示。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种。
绝对湿度:为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采用重量单位时,以1m3空气中所含水汽克数(g/m3)表示,表示符号为m;用压力单位时,为空气中所含水汽分压相当于水银柱高度的毫米数或以毫巴表示,表示符号为e。
空气中绝对湿度变化很大,主要受气温、地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在温暖地带和辽阔水面或潮湿土壤上空,绝对湿度较大。在气温低的地区,空气绝对湿度则很小。
空气中可容纳水汽的数量和温度有密切关系,温度越高,可容纳的水汽数量越多;反之越少。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数量,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同样也可用重量单位或压力单位表示,两种情况分别用符号M和E表示。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见表1-2。
表1-2 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


绝对湿度只能说明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而不能说明空气中的水分是否达到饱和,因此,又有相对湿度的概念。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饱和水汽含量之比为相对湿度(r)。即

普通水文地质学

尽管空气绝对湿度不变,当气温下降时,则相对湿度增加。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说明空气中水汽已达到饱和状态。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称为露点。当气温低于露点以下时,多余的水汽就要凝结发生降水。
3.降水
当空气的温度低于露点时,空气中多余的水汽就要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表称为降水。气象部门用雨量计测定降水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水层高度的毫米数表示。如某地区年降水量为1000mm,即表示降落在该地区的水量平铺在该区水平面积上,该水层高度为1000mm。
降水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之一,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大小,决定了该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对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对地下水的补给最为普遍,它是地下水最重要的来源。大气降水补给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大气降水(特别是降雨、降雪)的强度、延续时间;另一方面是当地的入渗条件,如包气带的岩性和厚度、地形、植被等。如单位时间内所降下的雨量(降雨强度)大,延续时间长,则可能补给的地下水量就多;当入渗条件好,如地表岩土透水性好,地形平坦,植被良好,则入渗作用就强,补给地下水就多。
不同类型的降雨对地下水的补给是不一样的。
暴雨:历时短而强度大。按气象部门的惯例,当日降雨量大于50mm或12h降雨量大于30mm的降雨称为暴雨。这种雨一般笼罩面积不大,降雨过程短,一般说来降雨大部分来不及渗入地下而变为地表径流流走,而且往往强烈冲刷地表,甚至改变地表原来的结构。但在平坦的裸露砂砾石层地区和植被覆盖较好的地区,仍然可有相当多的水渗入地下。
细雨:历时不久,雨量小,雨滴小。这种雨往往一边下,一边极易蒸发,对地下水补给的意义不大。
淫雨:历时久,强度小,笼罩面积大,在地表条件适当时,这种雨可以大量地补给地下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具有很大的意义。
暴淫雨:历时久,平均强度大,常常酿成地面的洪涝灾害,它对地下水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它常常破坏原有的地表结构,对矿坑和某些工程带来威胁。
在分析大气降水的补给作用时,不但要考虑绝对的降水量,还应考虑降水的性质(如延续时间、强度),降水形式(液态、固态)和降水的类型等。在水文地质调查时,应收集降水的月平均、年平均及多年平均资料。
4.蒸发
水在常温下,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称为蒸发。自然界的蒸发可以在水面、岩石土壤表面和植物的枝叶上进行。所以根据蒸发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面蒸发和叶面蒸发三种。蒸发量仍以水层厚度毫米数表示。
(1)水面蒸发
水面蒸发是指在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地表水体表面水分的蒸发。其蒸发量的大小用水面蒸发皿来测定,其值以蒸发度表示,它表示一个地区蒸发能力的大小。
水面蒸发量的大小受许多因素影响,它与蒸发面的温度、空气饱和差、风速、气压等有关。蒸发面的温度越高,饱和差越大,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速度越快,蒸发量越大。
(2)土面蒸发
土面蒸发是指在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土面蒸发量除了气温、饱和差、风速、气压外,还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土壤性质有关。一般当地下水埋藏较浅时,由于土壤毛细作用,将地下水吸至地表,蒸发量加大;埋藏较深,蒸发量就小。土壤颗粒越细,土壤层经常保持的水分就多,则蒸发量就大。
(3)叶面蒸发
叶面蒸发是指在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某种植物叶面水分的蒸发,其蒸发过程称为蒸腾(蒸散)。
必须注意,气象部门提供的蒸发量,只能说明蒸发的相对强度(蒸发度),它不代表实际的蒸发水量。
最后介绍气压与地下水的关系和潮湿系数的概念。
大气的质量施加于地面的压力称为气压,常用毫米水银柱高度表示。在标准状态下的气压为760mmHg高度,即约相当于105Pa。
各地气压的差异引起空气流动,冷暖空气交锋,形成降雨。我国东部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故降雨大多集中于夏季,而冬季寒冷干燥。气压变化可影响地下水位升降,从而引起泉水流量变化。如气压下降,泉水流量有增高的现象。
潮湿系数(KB)是指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X)与年蒸发度(Z)(水面蒸发值)的比值。

普通水文地质学

潮湿系数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地区水分的丰缺和气候的干湿特性。KB越大,说明地区水量越丰富;反之,则蒸发越强烈,水分越缺乏。前者有利于地下水的形成,而后者不利于地下水的形成。地区的潮湿程度与潮湿系数的关系如下:

普通水文地质学


普通水文地质学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蒸发、降水都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气象要素包括气温、气压、风向、风力、湿度、蒸发和降水等这些决定大气物理状态的因素,用气象要素表示的大气物理状态称为天气。而某一地区天气的多年平均状态(用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来表示)称为该地区的气候。气象和气候因素对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对地下水的形成而言,虽然变化缓慢的气候因素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变化迅速的气象要素,则对地下水有着显著的影响。这其中以降水、蒸发及气温的影响最大。

1.气温

大气具有一定的温度称为气温。一切复杂的天气变化,主要是气温条件不同而引起的。气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地下水温度的变化,水温变化则会使地下水中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例如由于温度的增高,气体活跃性增大,一部分气体就要从水中逸出,从而降低地下水中气体成分的含量;水中气体成分含量的降低,又会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此外,由于热力增加,地下水蒸发作用加强,水量就减少,水的浓度增加。

2.湿度

大气中水汽的含量称为空气湿度。大气中水汽含量变化不定,为空气总量的0.01%~4%,其中70%分布在0~3.5km的高度内。

水汽具有质量,所以有压力,因此,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可以用质量或压力表示。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种。

绝对湿度:为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采用质量单位时,以1m3空气中所含水汽克数(g/m3)表示,表示符号为m;用压力单位时,为空气中所含水汽分压相当于水银柱高度的毫米数或以毫巴表示,表示符号为e。

空气中绝对湿度变化很大,主要受气温、地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在温暖地带和辽阔水面或潮湿土壤上空,绝对湿度较大。在气温低的地区,空气绝对湿度则很小。

空气中可容纳水汽的数量和温度有密切关系,温度越高,可容纳的水汽数量越多,反之越少。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所能容纳最大的水汽数量,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同样也可用质量单位(M),或压力单位(E)表示。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如表1-2所示。

表1-2 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

绝对湿度只能说明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而不能说明空气中的水分是否达到饱和,因此,又有相对湿度的概念。

相对湿度(r):绝对湿度与饱和水汽含量之比。即

水文地质学概论

尽管空气绝对湿度不变,当气温下降时,则相对湿度增加。当相对湿度达到l00%时,说明空气中水汽已达到饱和状态。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称为露点。

3.降水

当空气的温度低于露点时,空气中多余的水汽便会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表称为降水。降水量以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如某地区年降水量为1000mm,即表示降落在该地区的水量平铺在该区水平面积上,该水层厚度为1000mm。

降水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之一,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大小,决定了该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对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对地下水的补给最为普遍,它是地下水最重要的来源。大气降水补给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气降水(特别是降雨、降雪)的强度、延续时间;另一方面是当地的入渗条件,如包气带的岩性和厚度、地形、植被等。如单位时间内降雨量(降雨强度)大,延续时间长,则可能补给的地下水量就多;当入渗条件好,如地表岩土透水性好,地形平坦,植被良好,则入渗作用就强,补给地下水就多。

不同类型的降雨对地下水的补给是不一样的。

1)暴雨:历时短而强度大。按气象部门的惯例,当日降雨量大于50mm或12h降雨量大于30mm的降雨称为暴雨。这种雨一般笼罩面积不大,降雨过程短。一般说来降雨大部分来不及入渗地下而变为地面径流流走,而且往往强烈冲刷地表,甚至改变地表原来的结构。但在平坦的、裸露的砂砾石层地区和植被覆盖较好的地区,仍然可有相当多的水渗入地下。

2)细雨:历时短,雨量小,雨滴小。这种雨往往一边下,一边极易蒸发,对地下水补给极小,意义不大。

3)淫雨:历时久,强度小,笼罩面积大,在地表条件适当时,这种雨可以大量地补给地下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具有很大的意义。

4)暴淫雨:历时久,平均强度大,常常酿成地面的洪涝灾害,它对地下水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它也常常破坏原有的地表结构,对矿坑和某些工程带来威胁。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各地区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总的来说,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降水量逐渐减少;南方降水量大于北方;山区降水量又常比附近平原区多。在我国台湾的中央山脉区,年平均降水量在3000mm以上;长江流域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黄河流域降水量多为500mm;西北地区降水量在250mm以下;塔里木盆地降水量不足50mm;新疆若羌年降水量不足5mm,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

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中以七、八月份为最多。这种情况,在东北及华北最为显著。

在分析大气降水的补给作用时,不但要考虑绝对的降水量,还应考虑降水的性质(如延续时间、强度),降水形式(液态、固态)和降水的类型等。在水文地质调查时,应收集降水的月平均、年平均及多年平均资料。

4.蒸发

水在常温下,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称为蒸发。自然界的蒸发可以在水面、岩石土壤表面和植物的枝叶上进行。所以根据蒸发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面蒸发和叶面蒸发3种。蒸发量仍以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

(1)水面蒸发

是指在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地表水体表面水分的蒸发。其蒸发量的大小用水面蒸发皿来测定,其值以蒸发度表示,它表示一个地区蒸发能力的大小。

水面蒸发量的大小受许多因素影响,它与蒸发面的温度、空气饱和差、风速、气压等有关。蒸发面的温度越高,饱和差越大,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速度越快,蒸发量越大。

(2)土面蒸发

是指在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土面蒸发量除了气温、饱和差、风速、气压外,还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土壤性质有关。一般当地下水埋藏较浅时,由于土壤毛细作用,将地下水吸至地表,蒸发量加大;埋藏较深,蒸发量就小。土壤颗粒越细,土壤层经常保持的水分越多,则蒸发量就越大。

(3)叶面蒸发

是指在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某种植物叶面水分的蒸发,其蒸发过程叫蒸腾(蒸散)。

必须注意,气象部门提供的蒸发量,只能说明蒸发的相对强度(蒸发度),它不代表实际的蒸发水量。

大气的质量施加于地面的压力称为气压,常用毫米水银柱高度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气温为0℃、纬度为45°的海平面上)的气压为760mm水银柱高度,即约相当105Pa。

各地气压的差异引起空气流动,冷暖空气交锋,形成降雨。我国东部处于季风气候影响下,故降雨大多集中于夏季,而冬季寒冷干燥。气压变化可影响地下水位升降,从而引起泉水流量变化。如气压下降,泉水流量有增大的现象。

潮湿系数(KB)是指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X)与年蒸发度(Z)(水面蒸发值)的比值。

水文地质学概论

潮湿系数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地区水分的丰缺和气候的干湿特性。KB愈大,说明地区水量愈丰富;反之,则蒸发强烈,水分缺乏。前者,有利于地下水的形成,而后者不利于地下水的形成。地区的潮湿程度与潮湿系数的关系如下:

水文地质学概论

上述各种气象资料,可从各地气象站收集到。这些资料在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时都是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分析地下水的形成,预测地下水的变化。

气象资料收集后要进行整理,整理的图件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等值线图,是一种用于大范围的平面图(这种图件水文地质人员很少整理);另一种为变化过程曲线图(图1-2)。

图1-2 北京市潜水水位变化与气象关系曲线图




英德市19818425905: 气候因素主要包括什么 -
成宰秦归: 1、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是纬度位置 2、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 3、影响气候的其它因素还有:海陆分布、地貌等 至于一个问题到底是哪个因素起主要作用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英德市19818425905: 气象因素 -
成宰秦归:[答案] 气象因素应该包括温、压、湿、风、太阳辐射等等,天气预报中最主要是温度、降水. 这些气象因素对机体的冷热感觉、体温调节、心血管功能、神经功能、免疫功能、新陈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起着综合调节作用.合适的气象条件可使机体处于良好...

英德市19818425905: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
成宰秦归:[答案] 影响气象与气候的三要素:温度、降水、气压 温度与降水是主要因素,简称水热条件. 影响水热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下垫面状况 4、人类活动

英德市19818425905: 世界气候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成宰秦归: 世界气候的因素可分为四类:一、太阳辐射因素(最主要的是纬度因素) 二、大气环流因素: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等 三、下垫面因素:地形地势(海拔高低、迎风背风)、海陆位置、洋流、植被覆盖率等 四、人类活动因素:

英德市19818425905: 影响天气有哪些因素 -
成宰秦归:[答案] 影响气候因素的实例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地形、反射率、热容量)、洋流等,其中太阳辐射决定着气候带,大气环流直接制约着气候类型,地面状况和洋流改变着气候分布的主体规律.主要气候...

英德市19818425905: 气候要素包含哪些 -
成宰秦归:[答案] 表征某一特定地点和特定时段内的气候特征或状态的参量.狭义的气候要素即气象要素,如空气温度、湿度、气压、风、云、雾、日照、降水等.这些参量是目前气象台站所观测的基本项目.广义的气候要素还包括具有能量意义的参...

英德市19818425905: 地理气象要素是什么,气象的要素 -
成宰秦归:[答案] 气温、气压、、湿度、风、天气等.

英德市19818425905: 反应气候的两大因素是什么 -
成宰秦归:[答案] 反应气候的两大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所以我们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都是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如热带雨林气候是全年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英德市19818425905: 天气由什么因素组成 -
成宰秦归:[答案] 天气是气象要素的综合体现.具体有: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能见度、日照(辐射)、云、降水量等.

英德市19818425905: 气候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
成宰秦归: 1、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