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先生提倡的"知行合一",其最合理的解释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计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扩展资料: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
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
参考资料:知行合一 百度百科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扩展资料:
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
王阳明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王华曾任礼部左侍郎,在1499年,王阳明中了进士,先后任刑部、兵部主事,1506年由于与大宦官刘瑾(因残害忠良,最后被陵迟处死)结怨,贬到了贵州。
1510年升为知县,到1516年又升任右佥都御史,最后做到了右副都御史。晚年聚众讲学,在世时著作就被弟子们刊刻印行。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强调知和行的统一,特别强调“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论证知和行的“合一并进”关系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其中含有某些辩证统一的因素。但他抹煞二者的差别和界限,认为知行本体只是一个,知行工夫不能分做两截去做。“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也;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进而把知和行的概念混淆起来,认为良知向外发动时所产生的主观意念、感情、动机都可以叫做“行”,所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这就成了以知代行、合行于知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
清初的王夫之说:“其所谓知者非知,而行者非行也。知者非知,然而犹有其知也,亦惝然若有所见也;行者非行,则确乎其非行,而以其所知为行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其中“知”代表道德理念和良知,“行”代表实践,即实际行动。不同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不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而是一个整体,相互统一。用王阳明的原话说就是“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一、提出背景。

北宋时期,程颢、程颐两人提出“天理是万物之始,先有理而后有物”,开创理学新流派,到了南宋时期,朱熹继承二程理学思想并扩展开来,成为集大成者,后世将其称为“程朱理学”。朱熹认为“必先知而后行”,重视知而轻视行,从而造成空谈盛行的风气。而且朱熹所提倡的知行观服务于封建伦理道德,束缚了人性的自由,因此有一定弊端。为了改正朱熹理学的弊端,王阳明开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说。

二、价值意义。

虽然他认为知行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但其没有强调最主要的方面,从而造成乱行荒学的情况。不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认识到了实践对于认识的作用,有一定的积极性。其强调的实践中求真知,求知中赋予实践与当今的实践理论也有一定的吻合度。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中,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也是强调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性,所以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另外从知行合一说的实践理论出发,其还有一个理念是“去恶从善”,也符合当下的社会价值观。所以从建设和谐社会和培养人的实践能力角度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发扬其合理有益的一面也不是什么坏事。




阳明学代表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因其杰出贡献,被尊称为阳明先生,是宁波余姚出身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他通晓儒家、道家和佛教,不仅在军事上展现出非凡才能,而且在文学艺术上也造诣深厚。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死后被赐予文成的谥号。尽管王守仁一生仕途充满波折,但...

阳明心学315—且论自己是非
      周道通对于争论朱陆是非认为是枉费心力,没有必要。阳明先生很赞同这种观点,并指出用言论诋毁他人,是谤浅;自己在那里夸夸其谈而不付诸行动,是谤深。在这里,阳明先生提出了谤深与谤浅的对比,其实就是不提倡辩论别人的是与非。      阳明先生在...

心静如水心为何物阳明心学的感悟
"心静如水"的心,指的是这种精神实体或道德境界的平和状态。当内心达到宁静时,人能更深刻地感知世界和自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和良知,进而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更加清晰。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包括:1. 王阳明坚信人的本性本善,但常被外界的欲望和杂念所遮蔽。他提倡通过内省和修养来去除杂念,找...

阳明学时代背景
在王阳明生活的那个时代,明王朝正经历着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关键时期。自英宗到武宗的更迭中,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整个国家动荡不安。阶级内部的裂痕也在不断扩大,形成了社会动荡的复杂格局。同时,中国的封建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商品经济在...

王阳明的主要教育思想与历史影响
对儒学中的心学加以继承跟弘扬。从明朝中晚期至今都有一定的影响,对除中国之外的东南亚国家影响极其深远,尤其是日本。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程朱理学的批判,知行合一,致良知,求是。王阳明其人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

先生讲学时的担忧——阳明
先生后来就返回故乡,他到了故乡还是一直在教学。由于他提倡知行合一,于是他随时随地在何处都可以讲学,可以讲他的良知,这也就是去实践的一个过程,而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他也说了许多的弟子,其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就是钱德洪,在先生刚回到故乡的时候,有许多百姓都不相信他以前做的功绩,也不认同他...

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的深层内涵究竟是什么?
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主旨,那么“致良知”究竟是何意?
心即理源于心物一体,良知则源于心理一体。如果说良知是外界事物的心的镜像显得单一了,外界世界是动态的、全面的、相互关联,而镜象却是静止的,平面的,不变的,用重构更接近阳明先生的本意。对外界事物、事理的重构是需要过程的,不是马上就有的,或生来就有的,如果因为阳明先生说“良知是与生俱来...

在日本,王阳明是如何火起来的?
国内知名度低?“阳明”指的是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因王守仁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因此称其学说为阳明学。王守仁继承宋代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提倡“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为其学生所继承并发扬光大,以讲会的形式传播到民间,形成明朝中晚期思想学术领域中的著名流派—...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王阳明心学继承了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心是宇宙,宇宙便无边无际。...

三穗县13166865023: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基本内容怎样? -
龚幸解通:[答案]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

三穗县13166865023: 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
龚幸解通:[答案]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

三穗县13166865023: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
龚幸解通: 知行合一是晚明学者王阳明提出的“心学”的核心思想,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仍有其十分合理的地方.归纳理解,知行合一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知;二是坐言起行的实践;三是所知与所行相统一.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也就是一个人要真诚真实,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三穗县13166865023: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什么意思? -
龚幸解通: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三穗县13166865023: 王守仁的心学知行合一的意思! -
龚幸解通:[答案] 知识和实践不分先后,古人认为要先掌握知识用行动去实践,而阳明先生提出用实践的办法也可以获得知识,生活中再不断地去实践.

三穗县13166865023: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和现在的“知行合一”意思的差别 -
龚幸解通: 我简单的回答一下,第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要参考心学的一首知名诗: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物格.感受自己的本心,不去扭曲自己的欲望和想法,凭借自然的智慧,学识和对事物的深刻了解,来达...

三穗县13166865023: 为什么王阳明要提出“知行合一” -
龚幸解通: 因为他之前一直都在空想,不切实际,最后终于想明白了,噢,光想是不行的,想到了立码就要去做,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这个意思,想到了就要马上去做.别看简单的四个字,现在能做到这四个字的又有几个人?

三穗县13166865023: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为什么必然会提出知行合一? -
龚幸解通: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三大理念的第二条. 如果把心即理看成一把宝剑的剑柄,知行合一就是那把宝剑的剑锋. 心即理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 由心即理,你可以把人生看成一场修行,万物皆备于我.由心即理,你会拥有一个独立、自尊、无...

三穗县13166865023: 知行合一是不是唯物主义知行观 -
龚幸解通: 是唯心主义知行观.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其观点内容是“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的功夫,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由于王阳明的行并非客观实践,而是一个主观的范畴,所以其错误是知行混合、以知代行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行观. 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可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

三穗县13166865023: 如何理解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
龚幸解通: 出生于明代中期的著名教育家王守仁,继承并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诸多命题,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心学”思想,最终发展成与程(颐)朱(熹)理学大相径庭的“王学”(阳明学派).他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