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些是与论语有关的故事?

作者&投稿:达奚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故事大全~

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
富有和显贵是人们所向往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获得他,君子就不居有;贫困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通过正当的方法抛弃它,君子不摆脱。君子离开了仁德,怎样还能成就自己的名声呢?君子不会在哪怕是一顿饭那么短的时间里远离仁德,紧急的时候也一定遵循仁德,困顿的时候也一定遵循仁德。
【故事】
东汉名臣杨震身处异乡,靠教书为生,后到州里任职。一次,老相识王密送他十两黄金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再三劝杨震收下,却被严词拒绝。从此,杨震“夜畏四知,严拒私谒”的故事成为美谈。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改。
【注释】
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所学便不会稳固;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不会和那些不讲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过错一定会勇於改过。
【故事】
东汉末年,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地上有块金子,管宁视为瓦石,而华歆捡起看了看又扔了。还有一次两人一起读书,门外有官员的轿舆前呼后拥而过,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忍不住去看热闹。管宁认为华歆“见利而动心,心慕官绅”均非君子之举,于是割席断交。


3、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注释】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故事】
孔子生活的年代已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典籍。但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典籍在流传过程中破损散佚,残缺不全。孔子一方面出于教学的需要,一方面作为知识渊博的学者,他感到自己有责任将这些珍贵的遗产进行整理编撰,以便于系统的研究。它教育人们把握好学与行的关系,亦是做学问与做人的原则。博学不能散漫无状,在博学的基础上要“约之以礼”。要将博学来的知识,用一种文化精神、理论原则来统率规范。为此人们不仅需广泛地学习知识,还要把知识上升到精神的层面。

4、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
【注释】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把义看作是最尊贵的。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去做盗贼。”
【故事】
秦武王强健有力,喜欢亲近大力士。他听说没有人能举起鼎,就决定试一试 。力士任鄙说自己只能举百钧之物,“这千钧之鼎,臣不能胜任”。力士孟贲勉强把鼎举了半尺高。秦武王举鼎时把脚砸成重伤,不省人事,当夜伤重身亡。之后,孟贲被五马分尸,诛灭其族。而任鄙不单纯崇尚勇武,得以善终。

5、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注释】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故事】
三国时的马谡素有才名,长于战争理论、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得到诸葛亮赏识。有人曾说他“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并未听取。由于马谡缺乏实战经验,在街亭一战中,他不听取副将王平的建议,一意孤行,导致蜀军惨败。诸葛亮只得“挥泪斩马谡”。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同相关人士思想、言论和活动的记载,当然不乏孔子的故事,其中我人物最值得一说的是《乡党》中记载的一件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的这个表现同当今社会现实中的一些冷漠现象是一个鲜明的对比。马厩着了火,孔子听说之后所问的是伤了人没有,而不去问马的情况,关心的是人而不是财产,这种人文关怀恐怕是咱们现在很多人没法比的。咱们现在遇到事故和灾难,经济损失是不会不提的。虽然按照规定也有通报人员伤亡情况,但更被关心的还是经济损失,而不是人的生命,这恐怕是咱们现实社会常常出现各种冷漠表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中所说的人,同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人在意思上略有不同。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人,一般是泛指人科动物,主要是生物学的含义。古时候提到人,除了生物学的含义,常常还有身份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人民这个词来解释这个问题。人民这个词很早就出现了,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政治意义上的内涵,而是人和民的合称。民是指的平民,是贵族以为具有独立社会地位的群体。而人则是指没有独立社会地位的群体,他们没有户籍、没有权利,仅仅剩下生物学上人的意义,比如奴隶,他们可以说没有作为人的起码权利,但又不能排除出人这个物种之外,因而称之为人。
马在当时是贵族的重要工具和财产,但贵族一般只是使用,不会整天呆在马厩里。负责饲养和管理马匹,整天在马厩工作的人多数是地位低下甚至没有地位的人员。马厩发生火灾,首先会受到伤害的就是这些人,这句话中的人也更多的是指这些人,而不是马的拥有人。
直到人文主义被提到相当高度的今天,人们对于财产的关心程度往往还是远远高于对人的关心程度,一些人甚至在需要对财产和亲人之间作出选择是,选择的是财产。而孔子在那个社会身份等级分明的时代,对于同自己没有直接关系而社会地位又很低,不被社会所关注的人员表现出这样的关怀,不能不说是十分可贵的。

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

富有和显贵是人们所向往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获得他,君子就不居有;贫困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通过正当的方法抛弃它,君子不摆脱。君子离开了仁德,怎样还能成就自己的名声呢?君子不会在哪怕是一顿饭那么短的时间里远离仁德,紧急的时候也一定遵循仁德,困顿的时候也一定遵循仁德。

【故事】

东汉名臣杨震身处异乡,靠教书为生,后到州里任职。一次,老相识王密送他十两黄金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再三劝杨震收下,却被严词拒绝。从此,杨震“夜畏四知,严拒私谒”的故事成为美谈。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改。

【注释】

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所学便不会稳固;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不会和那些不讲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过错一定会勇於改过。

【故事】

东汉末年,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地上有块金子,管宁视为瓦石,而华歆捡起看了看又扔了。还有一次两人一起读书,门外有官员的轿舆前呼后拥而过,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忍不住去看热闹。管宁认为华歆“见利而动心,心慕官绅”均非君子之举,于是割席断交。

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论语一则(带解释、相关故事)
论语·季氏篇(一)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论语中与为人处世的原则有关的有关的句子
《论语》中与为人处世的原则有关的内容不少,这里摘录如下: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2.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3.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里仁...

有关《论语》教育方面的成语,最好加上解释和翻译,感谢。回答好了有...
我感觉有得就是下面的了 不知道又你想要的么 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中有关于帮助他人的句子!!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3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论语的几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
释义:学习知识不理解,不面对现实问题则知识无用,面对现实问题不总结,不学习知识则问题不能解决。罔:迷惑而无所得。殆:通假“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而:连词,表转折。则:连词,相当于“就”“便”。出处: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白话...

《论语》中写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像这样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还有很多,请搜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论语·学而》。省:反省,检查。我每天都多次的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做到了忠诚?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讲信用?老师教授的知识是否都学会了。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交朋友不能稀里...

论语中有关生死的句子
’(《论语·子罕》)这是一个有关认知困难的典型案例,而孔子提出了“叩其两端”的方法。何谓 “叩其两端”?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特别的进路来解决问题?对此,孔子交代得十分清楚 :“叩其两端”并不意味着认知上的折中或敷衍,而是主张以正反结合的方式去讨论问题。根据孔子的意思,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给出答案...

论语中有关感动的句子
《论语今解·为政第二》0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0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0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0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05 孟懿子...

跟孔子有关的文言文阅读
【原文】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

论语中有关人格修养的10则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磐安县18675895319: 三篇关于论语的故事200 -
召唯清咽: 1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解释: 东汉名臣杨震身处异乡,靠教书为生,后到州...

磐安县18675895319: 关于论语的小故事 -
召唯清咽:[答案]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 又是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 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就够用一辈子...

磐安县18675895319: 关于 论语 的生活中事例,急急急!! -
召唯清咽: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也不要强迫别人要.如学校里面,学生做点清洁卫生拈轻怕重,都不愿意做,推给其他同学

磐安县18675895319: 有关论语句子背后的小故事 -
召唯清咽:[答案] 《论语》里的故事:孔子与颜渊 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在众多弟子中,颜渊是孔子最为欣赏的一个,认为他好学而不违仁,最有可能继承自己的理想. 孔子说:“颜渊这个人,他能够保持三个月不违背仁之道,其余的弟子能保持几天乃至一月,也就到...

磐安县18675895319: 有关论语的故事??? -
召唯清咽: 1)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问他的老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说:“修己以敬.”好好修炼自己,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 子路一听,做到这四个字就能当君子了?不会这么简单吧?于是又追问,说:“如斯而已乎?”这样就行了吗...

磐安县18675895319: 论语小故事 -
召唯清咽: 1.一日来到卫国,寄住在一个名叫蘧伯玉的家中.卫国君主灵公,有个叫南子的美貌夫人,仰慕孔子,想要见他,就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凡是想和我们国君交朋友的,一定会拜见我们南子夫人,我们南子夫人也想见见您.”孔子辞谢...

磐安县18675895319: 关于《论语》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
召唯清咽: 孔子像1.《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出门与同仁行礼...

磐安县18675895319: 急求《论语》小故事几则. -
召唯清咽: 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一说话子路)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

磐安县18675895319: 《论语》中比较脍炙人口的故事是哪几个
召唯清咽: 原文: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

磐安县18675895319: 关于孔子的故事有很多,写出5个 -
召唯清咽:[答案]《孔 子 小 传》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逐渐衰落而迁到鲁... 从《论语》和《史记》的记载中,我们还可以知道孔子是一个情感非常丰富的人,有这样一些故事,足以展示一个活生生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