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康德星云假说?

作者&投稿:冯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康德星云假说的基本论点是什么?~

太阳系是由弥漫星云物质,大团的气体和尘埃演化而来,并且形成太阳系的动力是各部分星云之间相互吸引的力量。因此,那些组成星云的粒子在引力的作用下凝聚成粒子团;随着粒子的碰撞和排斥又使粒子团按一定方向旋转和运动起来,这样,在中心形成了太阳,周围粒子团则聚集为行星,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按椭圆轨道围绕它旋转起来。

要研究恒星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的太阳(连同它的家族-)是一个很好的样品。关于太阳家族,我们已经有了开普勒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o,于是,现在就可以着手研究一下,我们这个家族是怎样形成的?形成于何年何月?目前这种显赫的局面还可以维持多久?
这里首先有一个有趣的向题:为什么行星们都沿着椭圆形轨道运动?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在地面附近,重力是竖直向下的,但如果你把一块石头朝着和重力方向不一致的某个方向甩出去,石头就不会沿着重力的方向笔直落下去。石头得到的初速度越大,初速度的方向越接近于与重力方向的垂直,这种偏离就越大。根据理论计算,一个物体在地球的高空如果在与地球引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获得一定大小的初速度,这个物体便不会落向地球,而是绕着地球中心作圆周运动。如果初速度更大些,物体就需要作椭圆轨道运动,人造卫星就是用这个方法发射的。
因此,行星一定是在过去的某个时候获得了某个初速度,所以它们都沿着椭圆轨道运动。于是,现在的问题是:这“某个时候”是何时?行星的初速度又是怎样得到的?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等于是要回答:太阳系是在哪一天形成的,是怎样形成的,于是我们就找到了太阳系的“开端”。
在牛顿的时代,要回答这个问题的确是十分困难的,就连牛顿这样伟大的天才也对它一筹莫展。后来的历史表明,要研究太阳系的起源,人类当时所拥有的科学技术以及观测资料,实在是远远不够用。
有人曾想用“永恒”的说法来进行解释。这种说法是:太阳系可能在无限久远的过去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今后也将永远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太阳系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但是这个说法人们是很难接受的,所以科学家们仍然坚持不懈,一定要找到太阳系的“开端”。在这方面,光靠万有引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更多的别的东西。
在这个时期,伴随着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人类在哲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在天文观测方面,由于望远镜越来越好,便观测到了木星、土星的卫星,以及土星的光环。望远镜又帮助我们把白茫茫一片的银河分解成许许多的恒星系,还观测到几十个云雾一般的星云。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两位科学家先后对太阳系的起源提出了突破性的见解。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首先提出了“星云假说”。半个世纪以后,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根据自己独立研究的结果,也提出了相同的学说。
康德认为,太阳系的前身很可能是一块稀薄的气体云——星云。这块气体云在本身.的引力作用下,逐渐地收缩,变得越来越密集,同时也就由于某种原因开始旋转,并且随着不断收缩而转得越来越快。由于越转越快,它的形状就越来越扁,直到扁得像一块薄透镜;后来这个“透镜”的最边缘的一圈被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继续旋转的气体环;随着“透镜”继续旋转并且越转越快,又会继续再分离出第二个环,第三个环……分离出来的每一个环又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逐渐聚集,最后都凝聚成一个一个的行星,而最后剩下的气体云则凝聚成一个巨大的、发光的恒星,处在整个行星家族的中央,这就是本阳。至于行星的卫星系统,也是按照类似的过程形成的。
按照这个假说,最后形成的行星、卫星系统应当具有如下特征:所有的行星、卫星大体上都在同一平面上,并且都朝同一个方向运转,而我们的太阳系恰恰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康德的星云假说能够阐明太阳系结构上的一些特征。康德接着又把他的学说推广到恒星世界。他推断:恒星都有各自的行星系统。他还进一步预言:在宇宙中,天体不断地形成,又不断地毁灭;许许多多的太阳正在宇宙的各处形成和开始燃烧,另外的许多太阳正在熊熊燃烧,还有许多太阳则正在趋向熄灭。这就是茫茫宇宙中一幅大致的景象,以后各方面的进展都证明康德的上述预言是对的。
康德的星云假说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它还有着严重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缺陷就是没能很好地解释太阳系所具有的巨大的角动量,特别是角动量在太阳系里的分配情况。
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和表示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运动的量”,物理学家引进了“动量”这个概念,一个物体所具有的“运动的量”取决于两个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所以物理学家就用这两者的乘积来表示“运动的量”,称为动量。动量是有方向的,它的方向就和速度方向相同。如果有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以大小相等的速度朝相反的方向运动,那么它们的动量的总和就等于零。
说到这里,问题就出来了。现在,设想有一个均匀的圆盘以一定的角速度绕它的中心轴旋转,我们来计算这个圆盘所具有的动量。这个计算十分简单,如图所示。在圆盘上任意取一部分A,在和4对称的地方取另一相同部分B。因为圆盘是均匀的,所以只要A、B两部分的面积(当然取得很小)相同,它们的质量就相同。同时,这两部分的速度恰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样它们的动量的和为零。将这个讨论推广到整个圆盘,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圆盘的总动量为零。
但是,如果据此就说:圆盘的“运动的量”等于零,我们便无法区分一个正在旋转的圆盘和一个静止不动的圆盘,也无法区分一个转得快的圆盘和一个转得慢的圆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物理学家建立卞另一个物理量——角动量。一个作圆周运动的物体(质点)所具有的角动量,就等于它的动量乘上圆周的半径。角动量也有正、负之分,通常规定,质点沿逆时针方向作圆周运动时,角动量为正。A、B两部分的角动量都是正的,它们的总和不等于零,而是两倍。按此计算,整个圆盘就具有一定大小的总角动量。圆盘质量越大,半径越大,转得越快,总角动量就越大。
对于由许多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情形也是如此。例如:太阳系,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都有角动量,行星公转的方向相同,所以角动量都是相加的。另外,太阳的自转,行星的自转,卫星的公转和自转,也都具有角动量,所以太阳系具有很大的角动量。

要研究恒星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的太阳(连同它的家族-)是一个很好的样品。关于太阳家族,我们已经有了开普勒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o,于是,现在就可以着手研究一下,我们这个家族是怎样形成的?形成于何年何月?目前这种显赫的局面还可以维持多久?

这里首先有一个有趣的向题:为什么行星们都沿着椭圆形轨道运动?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在地面附近,重力是竖直向下的,但如果你把一块石头朝着和重力方向不一致的某个方向甩出去,石头就不会沿着重力的方向笔直落下去。石头得到的初速度越大,初速度的方向越接近于与重力方向的垂直,这种偏离就越大。根据理论计算,一个物体在地球的高空如果在与地球引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获得一定大小的初速度,这个物体便不会落向地球,而是绕着地球中心作圆周运动。如果初速度更大些,物体就需要作椭圆轨道运动,人造卫星就是用这个方法发射的。

因此,行星一定是在过去的某个时候获得了某个初速度,所以它们都沿着椭圆轨道运动。于是,现在的问题是:这“某个时候”是何时?行星的初速度又是怎样得到的?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等于是要回答:太阳系是在哪一天形成的,是怎样形成的,于是我们就找到了太阳系的“开端”。

在牛顿的时代,要回答这个问题的确是十分困难的,就连牛顿这样伟大的天才也对它一筹莫展。后来的历史表明,要研究太阳系的起源,人类当时所拥有的科学技术以及观测资料,实在是远远不够用。

有人曾想用“永恒”的说法来进行解释。这种说法是:太阳系可能在无限久远的过去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今后也将永远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太阳系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但是这个说法人们是很难接受的,所以科学家们仍然坚持不懈,一定要找到太阳系的“开端”。在这方面,光靠万有引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更多的别的东西。

在这个时期,伴随着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人类在哲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在天文观测方面,由于望远镜越来越好,便观测到了木星、土星的卫星,以及土星的光环。望远镜又帮助我们把白茫茫一片的银河分解成许许多的恒星系,还观测到几十个云雾一般的星云。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两位科学家先后对太阳系的起源提出了突破性的见解。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首先提出了“星云假说”。半个世纪以后,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根据自己独立研究的结果,也提出了相同的学说。

康德认为,太阳系的前身很可能是一块稀薄的气体云——星云。这块气体云在本身.的引力作用下,逐渐地收缩,变得越来越密集,同时也就由于某种原因开始旋转,并且随着不断收缩而转得越来越快。由于越转越快,它的形状就越来越扁,直到扁得像一块薄透镜;后来这个“透镜”的最边缘的一圈被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继续旋转的气体环;随着“透镜”继续旋转并且越转越快,又会继续再分离出第二个环,第三个环……分离出来的每一个环又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逐渐聚集,最后都凝聚成一个一个的行星,而最后剩下的气体云则凝聚成一个巨大的、发光的恒星,处在整个行星家族的中央,这就是本阳。至于行星的卫星系统,也是按照类似的过程形成的。

按照这个假说,最后形成的行星、卫星系统应当具有如下特征:所有的行星、卫星大体上都在同一平面上,并且都朝同一个方向运转,而我们的太阳系恰恰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康德的星云假说能够阐明太阳系结构上的一些特征。康德接着又把他的学说推广到恒星世界。他推断:恒星都有各自的行星系统。他还进一步预言:在宇宙中,天体不断地形成,又不断地毁灭;许许多多的太阳正在宇宙的各处形成和开始燃烧,另外的许多太阳正在熊熊燃烧,还有许多太阳则正在趋向熄灭。这就是茫茫宇宙中一幅大致的景象,以后各方面的进展都证明康德的上述预言是对的。

康德的星云假说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它还有着严重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缺陷就是没能很好地解释太阳系所具有的巨大的角动量,特别是角动量在太阳系里的分配情况。

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和表示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运动的量”,物理学家引进了“动量”这个概念,一个物体所具有的“运动的量”取决于两个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所以物理学家就用这两者的乘积来表示“运动的量”,称为动量。动量是有方向的,它的方向就和速度方向相同。如果有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以大小相等的速度朝相反的方向运动,那么它们的动量的总和就等于零。

说到这里,问题就出来了。现在,设想有一个均匀的圆盘以一定的角速度绕它的中心轴旋转,我们来计算这个圆盘所具有的动量。这个计算十分简单,如图所示。在圆盘上任意取一部分A,在和4对称的地方取另一相同部分B。因为圆盘是均匀的,所以只要A、B两部分的面积(当然取得很小)相同,它们的质量就相同。同时,这两部分的速度恰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样它们的动量的和为零。将这个讨论推广到整个圆盘,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圆盘的总动量为零。

但是,如果据此就说:圆盘的“运动的量”等于零,我们便无法区分一个正在旋转的圆盘和一个静止不动的圆盘,也无法区分一个转得快的圆盘和一个转得慢的圆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物理学家建立卞另一个物理量——角动量。一个作圆周运动的物体(质点)所具有的角动量,就等于它的动量乘上圆周的半径。角动量也有正、负之分,通常规定,质点沿逆时针方向作圆周运动时,角动量为正。A、B两部分的角动量都是正的,它们的总和不等于零,而是两倍。按此计算,整个圆盘就具有一定大小的总角动量。圆盘质量越大,半径越大,转得越快,总角动量就越大。

对于由许多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情形也是如此。例如:太阳系,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都有角动量,行星公转的方向相同,所以角动量都是相加的。另外,太阳的自转,行星的自转,卫星的公转和自转,也都具有角动量,所以太阳系具有很大的角动量。




星云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们以反封建的姿态,挑战着传统的束缚,他们的思考逐渐在自然科学的土壤中孕育出辩证的种子,如康德的星云假说,尽管初期带着形而上学的影子,却标志着自然界辩证思想的近代觉醒。在德国,阶级矛盾的尖锐使得古典哲学的探讨更为深刻,康德的理论尤其在其中崭露头角,为自然科学的发展...

1755年,提出宇宙中有无数个像银河系意义的天体的人是
尽管康德的理论在当时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中并未受到重视,被忽视了很长时间,但它在1796年得到了法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的独立提出,并在其著作《宇宙体系论》中被进一步发展。拉普拉斯的工作使得人们重新关注康德在41年前提出的观点,并将这一理论联合起来称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地球是怎么形成的啊,求解释,要有科学依据
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关于地球形成的假说--"星云假说"。太阳系在形成之前,是一片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星云。46亿年前,当气体冷却引起收缩时,使得星云旋转起来。由于重力的作用,气体和风吹草动心收缩,旋转速度加快,星云变成扁的圆盘状。我们知道,现代家庭中洗衣服使用的洗衣机,有一个脱水机,...

地球为什么自转?
��“地球在自转”不等于“地球自己转”,康德——拉普拉斯关于地球自转动 力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星云假说”误导了地球科学。地球无故不会转,它内部没有动力!现地球之所以24小时自转一周,是因为它在以每小时10万多公里的速度绕日公转,且途中遇到太阳风的侧面推力,使高空产生等离子西风环流,高空西风又推动地面西风...

地球最早形成是什么样子的?
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关于地球形成的假说--"星云假说"。他推测,46亿年前,宇宙间有一个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大星云。这星云内如火球,外面浓烟滚滚,并在宇宙间强烈地旋转着。在快速旋转中,因引力作用,星云中大而密的部分,把周围小而稀的部分吸收进去逐渐形成了大而密的球体--太阳;又由于...

在哪篇著作中,康德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1755年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康德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你知道最早解释天体演化的人是一位哲学家吗?
较早以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天体演化的是大哲学家康德,他对科学理论的哲学式思考使他创立了星云假说。康德是18世纪著名的哲学家。1755年,他在著作《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提出了一种描述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拉普拉斯是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1796年也独立地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由于...

地球是怎么形成的?
在以上众多的学说当中,康德的陨星假说与拉普拉斯的宇宙星云说,虽然在具体说法上有所不同,但二者都认为太阳系起源于弥漫物质《星云)。因此,后来把这个假说统称为康德—拉普拉斯假说,而且被相当多的科学家所认可。但随粉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星云假说’也基露了不少不能自圈其说的新问题:如逆行卫星...

太阳系由来
外部演化成星云盘,星云盘以后形成行星。还有一种星云假说是在1755年由康德和1796年拉普拉斯各自独立提出,康德认为太阳系是在46亿年前,由一个巨大的分子云的塌缩中形成。太阳系就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以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

康德哲学主要思想
康德的思想生涯可以分为前期自然科学研究和后期哲学探索两个阶段。在1770年前后,他的主要贡献集中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1755年)中,提出了太阳系的星云假说,这一理论挑战了当时的宇宙观。到了后期,他的哲学著作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八宿县18022738247: 简述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
连斌贞芪:[答案] 康德与拉氏同一时期提出的理论假设.认为宇宙在形成初期是云状的物质且整体上是旋转的.万有引力把这些颗粒状的物质凝聚到一起,形成星球.又由动量守衡定律,开始有旋转,形成的星球也有旋转.

八宿县18022738247: 太阳系形成的星云假说是谁提出来的
连斌贞芪: 康德和拉普拉斯先后提出了星云假说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中,用引力和斥力的观点描述天体的运动和发展说:“构成我们太阳系星球的物质,在最初时都分解为基本...

八宿县18022738247: 关于太阳系的起源星云说假说在历史上是怎样记述的?
连斌贞芪: 关于太阳系的起源问题,主要有两种假说:星云说和灾变说.1755年,著名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第一个星云假说.他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团云雾状的星云演变...

八宿县18022738247: 什么是近代科学革命最显著的特征有那些 -
连斌贞芪:[答案] 近代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发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依据历史事实,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过程的分析... 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星云假说.康德的星云假说能较好解释太阳系的某些现象.他认为,太阳系以及一切恒星都是由原始星云在引...

八宿县18022738247: 关于太阳形成过程的星云假说的科学起源是什么?
连斌贞芪: 最初的星云假说是由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1724 — 1804 )在 1755年左右提出来的.这一假说后来被法国数学家和科学家皮埃尔-西 蒙•德•拉普拉斯进一步加以完善.它实际上与当代的太阳形成理论非常类似,但是在关于行星形成的方式方面两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拉普拉斯认为,太 阳形成了一个旋转的星云,随着这个星云不断向着太阳的方向发生收缩,它会 释放出气体环.环状物中的物质会由于引力的吸引和物质的碰撞被压缩成行 星.1796年,拉普拉斯在《宇宙体系论》一书中将新版的星云假说公之于众. 虽然它的某些细节并不准确,但是这一理论在天体物理学刚刚形成的时期还 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

八宿县18022738247: 地球是怎么来的? -
连斌贞芪: 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关于地球形成的假说--"星云假说".他推测,46亿年前,宇宙间有一个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大星云.这星云内如火球,外面浓烟滚滚,并在宇宙间强烈地旋转着.在快速旋转中,因引力作用,星云中大而密的部...

八宿县18022738247: 地球是怎样行成的? -
连斌贞芪: 地球是怎样形成的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关于地球形成的假说--"星云假说".他推测,46亿年前,宇宙间有一个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大星云.这星云内如火球,外面浓烟滚滚,并在宇宙间强烈地旋转着.在快速旋转中,因引力作用...

八宿县18022738247: 关于太阳系形成的假说 有哪几种 主要是哪几种 -
连斌贞芪: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首先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他认为,太阳系是由原始星云按照万有引力定律演化而成.在这个原始星云中,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

八宿县18022738247: 星云假说实质内容室什么? -
连斌贞芪:[答案]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行星. 现代星云说:形成太阳系的是银河系里的一团密度较大的星云,这块星云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着,当它通过旋臂时受到压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