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汉族文化,你被震撼到了吗

作者&投稿:尚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族真正的传统文化,你知道是什么样子吗~

可以说三教九流的优秀部分,都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里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文化;中医、武术、戏曲、民俗都是中华传统文化。

你是在扯淡 什么时候 汉族没有血性了
我家在西安 我们这里就很喜欢 狼 我们的球队 曾被称之为西北狼 队 队标就是狼头 如果我们认为狼是凶残、狡诈的形象 那么怎么会认同这样一种动物作为 自己的标志呢?
汉族 没血性 你自己查查历史吧 凡是在长安(西安)建都的 朝代 都是开疆辟土 积极向上的朝代 反观在北京建都的朝代 尤其是清朝 留给我们的只有 悲催的历史 (现代也是哦,当年琉球亡国的时候 看看 咱大清是怎么对 人家尚氏王朝的 在去百度下 唐朝在 波斯面对 大食侵入下的反应吧)就看领导人给不给了
汉人 不是硬汉吗? 去百度一下 汉守将 耿恭把匈奴使者 烤着吃了的 故事吧
推荐你看看 大明宫这个记录片金铁木拍的 优酷上有超清版 再看看网友的评论 你会懂很多!

汉族历史文化发展悠久,是一个最古老的民族,它的文化不仅丰富多彩,更在早期发展的过程中吸取了多国的文化,因此汉族文化变得多样性、多彩性。汉族文化博大精深、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多地区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据史料记载,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汉族人民不仅俭朴,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文化精神。我们可以从姓氏、语言、信仰、婚姻、宗教、丧葬等了解一下这个民族。

首先,大家都知道汉族迄今为止有很多姓氏和语言。那么这些是怎么来的呢?

早在母系时代,汉族的姓、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如姜、姚、姬等,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汉族之姓则多出于黄帝,炎帝之后,故又称"炎黄子孙"。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主要在家庭中演变。

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以国名为氏。2、以封地为氏。3、以官名为氏。4、以职业为氏。5、以居住地为氏。6、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7、以贵族的字为氏。

古人的姓名分为姓、名、字、号四项。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男女成人后取得,是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陆游,号放翁。是不是很复杂呢?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使用的就是汉语,这就是汉族的语言,用汉字来表达。你知道吗?作为汉藏语系,按学术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七大方言。对汉语标准语的规定,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定为标准官话,其称谓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别称为普通话、国语、华语,香港定为标准粤语,今天的广东话。在书写上,表达方式分别有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由于汉字早就统一规范了,各个地方的方言有所差异,不影响书面的交流。汉语作为世界特有的象形文字语言,能够统一是很神奇的事情,汉语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维系起到了重要的内聚作用。汉字就是汉族的代表!

宗教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比如外国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而汉族也有自己的宗教,儒教和道教。孔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的思想流派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宗教,即儒教。作为汉族传统宗教信仰之一的还有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渊源于古代的巫术、秦汉时的神仙方术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等不仅融合了儒家和佛教的某些理论和教规、仪式,还形成了自己十分庞杂的思想体系。

信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信仰,信仰可以给人明灯,可以给人指导方向。在危难时刻作为心里的寄托,所以不管东西方都有自己的信仰,外国有上帝有神,汉族也有自己的信仰,虽然各个地方的信仰有所不同,"万物有灵"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家对大自然的崇信,始终影响着汉族的信仰民俗。因此有了可以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神灵,后来改名了"神仙"。就这样也有了不同的神仙。这样的信仰文化,影响很远,以至于现在的影视剧都有神仙的出没,还有很多人对神仙的存在,深信不疑。

婚姻

汉族婚礼习俗多姿多彩,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早期的"六礼"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比较完整的礼仪。现代人结婚还有那时候的礼节。

比如说"纳彩"即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现在叫"说媒";"问名"即双方变换生辰八字,近代称之为"换龙凤帖",然后卜卦"合婚";"纳吉"即为"订婚";"纳征"为男家向女家下聘礼,俗称"彩礼",如今的彩礼和那时候又不一样,贵的吓人;"请期"就是和女方商量选择好婚期,也是现代的选日子;"亲迎"即为迎娶新娘,现代人少不了婚车鞭炮。

"六礼"中以"亲迎"内容最为丰富多彩,主要习俗有铺房、哭嫁、撒谷豆、"举火"、"泼水"、障面、穿红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轿、"跨马鞍"、拜堂、撒帐、交杯、闹房等。是不是很热闹?几千年的历史演变,现在还有部分雷同,已经少了很多的繁文缛节。早期时候可以纳妾,和现在一夫一妻又不一样了。只是正娶和纳妾的身份地位相差很多,主要表现在衣着上。

婚礼的豪华和俭朴可以看出这家人的富有程度,但是从古至今,基本仪式程序相似。如今婚礼习俗被西方文化的冲击,有了西化的现象,但是还是存在很多旧的习俗,比如媒人介绍、相亲、定亲和迎娶等习俗。

丧葬

谈起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主要表现在穿衣、棺材上,以及随身带的金属器件。死后有沐浴更衣等,制作棺材。普通的老百姓就是陪葬一些布料,身上穿戴的比较简陋,而富裕的人家死后,有穿玉衣,绫罗绸缎。

殡,就是亲人为死者守夜的长短,这也是后人所说的奔丧,古代人叫殡宫,现代人叫殡仪馆。乡下放入家中,这个时间有3天,也有7天,还有一个月,主要由奔丧者而定。汉族传统习俗,规定儿女必须回来奔丧穿丧服。穿着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主要穿着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的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是入土为安,风水师选择一块好的地,现代人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用挽歌来表示自己哀痛,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早期是家人庸人陪葬,后期改为佣和物品代替。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从古至今一直是汉族人最多吗??
根据研究,现在的客家人倒是很纯粹的继承了当时中原人的文化传统,比如他们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们现在只能以少数族群的形式存在了。中国不存在纯种汉族人,这与多次长期的大规模人种迁移有很大的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汉族周边的少数民族乃至中国周边的国家...

古今之皇帝中,纯汉族血统的有哪些呢?
古今皇帝中,汉朝刘氏是第一个汉族血统皇帝家族,晋朝司马氏也是汉族家族,南朝的宋刘氏,齐萧氏,梁萧氏,陈陈氏,后周郭威,柴荣也是汉人,大宋赵氏是汉族人,大明的朱氏皇帝也是汉人。

中国人何时开始自称为汉人?
这两仗打下来,匈奴才算开始真正吃到汉军的苦头。于是破天荒地,匈奴休屠王和浑邪 王率四万部属来降。因为这种事在汉匈关系史上从未有过,汉朝臣纷纷议论可能是诈降 ,不受为上,霍去病力排众议,率万骑前去受降。及至两军相会,休屠王见汉军军容强 健,生怕降后受戮,开始反悔,浑邪王不允,二王相争,匈奴阵中顿起...

脚上小脚趾甲不全的才算是纯正血统的汉人吗?
其实关于汉族人还是有一个传说的,传说在朱元璋时期,为了国家的人口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朱元璋就提出了一个很无理的要求,让小部分人移民,到其它的城市来充当地域人口,这样才能让人口均衡发展。但是由于出了这样的命令,但是又害怕无法区分到底是哪个地域的人,所以他们就会在小脚趾上砍一刀,显示自己的...

这种是什么衣服?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华传统服饰,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风?它们又有什么种类?我要在怎样才能买到?(男装)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中华民族有几十个,他们穿的都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服饰。你要是问真正的汉族传统服饰,那我明确回答你:自打东周时候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国之后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汉族传统服饰了。

为什么有人说我们汉族的名称是汉武帝决定的,那么为什么不是汉高祖刘...
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但是人心还没有统一,这个局面直到汉武帝的时候,才真正的将全国的老百姓都统一起来。从那一刻开始,大家都认为自己是汉朝的子民,而不是以前的六国子民。虽然汉朝的开国皇帝是刘邦,但是汉朝是刚刚统一,很多人还是认为自己是其他国家的人。在战国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楚国的人民...

不应该叫华夏民族么?为什么要改成汉族?
延续至今。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圣洁,显赫尊贵。东汉以后华夏族开始接受“汉人”的称呼,但是华夏这个称谓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续至今。比如汉朝多以”华夏人“自居。而明朝即以汉自居也以华夏自居,两个词为同义词。总之,汉族和华夏族作为整体族称是自从汉朝到现在最普遍的。

为什么我们被称作“唐人”而不是“汉人”?
其实这里面是有历史的误区的。我们并非被称作“唐人”而没有被称“汉人”,准确地说,是外国人习惯称我们为“唐人”,但是我们自己反而习惯称自己为“汉人”。至于缘由是如何的,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一、唐朝盛世,对外交流最甚唐朝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封建...

秦汉时的吴越土著人是汉族么
有汉朝,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汉文明的基本框架,有汉文明才有所谓的“汉人”,这个汉人就是汉族的原始认同,真要称为“汉族”这要到清末,欧洲人的民族国家概念传入,革命党人想要建立“五族共和”即多民族同盟国家,这个“汉族”的准确定义才在天朝真正确立。民族分辨的唯一标准是文化认同,...

汉族过春节的习俗
汉族过春节习俗: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 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 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2、备年货 过年前...

南靖县18198167090: 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力”和“生命力”,你是怎样理解的? -
廉很埃索: 最大的表现就体现在我们汉族的血脉上.根据基因技术显示,100%的汉族血统只剩下二十来万人,其余的全部都是混种的,你与我,他与她,都串了.但汉族文化却将这么复杂的人群包容在一起,这就是中华文化最大的包容!

南靖县18198167090: 汉族有那些民族风情文化? -
廉很埃索: 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逐渐形成的.虽然近百年来各种现代文化思潮的输入,使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可是它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就在人们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形成了汉语所特有的语用特点.首先,以农业...

南靖县18198167090: 什么是汉文化 -
廉很埃索: 汉文化一般指汉族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的总和,又称为华夏文化, 历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汉民族特色.中国有三千多年有实物可考的历史,四千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几千年间,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成就.

南靖县18198167090: 你是汉族吗 你知道真正的汉族是什么样的吗 -
廉很埃索: 汉族,现今56个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可以说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汉族人.那么你真的了解自己的民族吗?你必须明白,身份证上,写得不仅仅是一个“汉”字,而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南靖县18198167090: 汉族的特点是什么 -
廉很埃索: 汉族的特点: 1、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也是数个现代国家的主要族群,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在世界各地皆有分布. 2、汉族在全国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8%. 汉族是外族对华夏族的称呼.称谓始于汉代,并沿用至今.汉族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民族迁徙和融合,使汉族不断得以发展兴旺,逐渐成为人口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

南靖县18198167090: 汉族为什么包容性那么强 -
廉很埃索: 问:包容性强决定了人口的多寡吗?汉族人口为什么在历史各时期总比其他民族多的多呢?像铁木真统辖欧亚大陆那会蒙古人才100万,难道是他们繁殖能力弱?答: 1、包容性对汉族的壮大起了很大作用.汉族的早期叫“华夏”,就是由四面...

南靖县18198167090: 为什么汉服在现代被如此追捧 -
廉很埃索: 其实这个是意料之中的.首先题主要明白:汉服不是古装,而是现代人的民族服装,汉服本身就是现代的,而不是古代的,所以理应被用于现代,他能够很成功的融入现代生活(大部分时候是在重要场合做礼仪正装用,但是日常穿也可以)....

南靖县18198167090: 汉族到底哪些才算得上是传统风俗?
廉很埃索: 汉族本名华夏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为上古时期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后裔,即炎黄子孙.先秦的 《大东》有云: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

南靖县18198167090: 最具有汉族正宗文化的是不是客家人?
廉很埃索:“客家”是汉族民系其中一支的名称.这支称为“客家”的民系,是南迁汉人,在唐末至明中叶聚集于闽、粤、赣连结地区,经过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具有有别于汉族其他民 系的独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个汉族民系.它以汉人为主体,同时包含经融合已“客化”的畲瑶等少数民族. 客家民系是以汉人为主体的,其文化的主要特征又表现出继承中原汉族文化,所以应肯定为汉族的一个支系.但是这只民系不是纯汉族血统,其文化也不是纯中原汉文化,所以作为一个群体,其成员就应该包含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征的不同民族的成员.因此,“客家”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但并非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南靖县18198167090: 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华孝道文化 -
廉很埃索: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1、敬亲 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