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操纵”欧洲,俾斯麦使出了怎样的外交手腕?

作者&投稿:郎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俾斯麦,生平及其外交手腕,政治思想?~

  在德国的历史上,很少有人会像俾斯麦一样受到后人如此多的追溯。这个被称做“铁血宰相”的伟大人物,像谜一样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尊贵的出身,赋予了他坚强的性格;丰富的经历,给了他灵活的手段。穷尽一生,他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又引导其走入欧洲强国的行列,使之成为近代欧洲不可小视的政治力量。正像彼得大帝、拿破仑一样,俾斯麦在世时就已经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1815年4月,柏林以西的申豪森,一个典型的普鲁士容克(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带有典型的封建军事色彩)家庭迎来了他们的第四个男孩。虽然当时的人们还并不清楚这个男孩出生的意义,但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个名叫奥托·冯·俾斯麦的男孩的诞生预示着德国统一的历史不再遥远。
  正是在这一年,拿破仑大军兵败滑铁卢,曾经涤荡欧洲大陆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从此走入了历史,欧洲重又回到大国逐鹿的状态。
  而在欧洲的中部,那个曾经辉煌的“神圣罗马帝国”再难复活,在它的废墟上站起来的是由38个邦组成的“德意志邦联”。这个由普鲁士和奥地利共同支配的政治组织形式松散,“德意志”已经成了一个只在想象中存在的历史名词,在现实中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四分五裂的状态。而欧洲大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不愿看到一个统一的德国出现在欧洲的中部。
  但在拿破仑时代就已经兴起的德意志民族主义和经济上的融合早已为政治统一铺平了道路,唯一所欠缺的只是一个伟大灵魂的出现。
  而此时那个灵魂才刚刚来到这个世上,整个德意志只能静静地等待着他的成长。


  求学之路

  与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少年俾斯麦很早就表现出了他的与众不同。在流传后世的一张俾斯麦儿时的肖像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脸颊丰满的男孩,乱蓬蓬的头发,翘鼻子,下巴颏儿很明显,他那双活泼的眼睛流露出调皮的神情的同时也闪露凶光。俾斯麦在晚年把彼时的自己比做是被冷酷无情的城里人剪断了翅膀的波美拉尼亚沼泽的大雁。
  这时的俾斯麦已经开始展露他不服输的精神和刚毅顽强的本性,而恰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成就了德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
  俾斯麦后来在外交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他的母亲为他设计的求学道路。希望他能成为外交官的母亲,很早就把少年俾斯麦送入了柏林最好的普拉曼学校。其后他又先后进入了腓特烈·威廉文科中学和灰衣僧修道院文科中学。
  在这些地方,少年俾斯麦的天赋得到了最完整的保存,并开始爱上歌德与席勒,这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词句深深感染着这颗年轻的心。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俾斯麦对过去几个世纪里围绕战争与和平而进行的斗争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种深厚的历史感为他将来准确地判断国际形势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1832年,年轻的俾斯麦完成了中学学业,又是在母亲的坚持下,他走入了当时德国最先进的大学——汉诺威的哥廷根大学。
  在哥廷根,这个叛逆的年轻人加入了倡导民族精神的大学生协会,并决心为普鲁士贵族的荣誉而战。为此,入学仅仅3个月,他就进行了首次决斗,而在其后的9个月内这种决斗又进行了24次。俾斯麦的叛逆行为终于引起校方的不满,并促使他转学到了柏林。
  1835年5月,他通过考试,取得了司法见习生资格,次年又取得了见习官的头衔。至此,年轻的俾斯麦初步具备了担任外交官的资格。


  忠于君主的青年容克

  虽然俾斯麦本人强烈地想进入欧洲外交界,而他的母亲也竭力运用家族的影响力帮助其实现愿望,但也许是他放荡不羁的大学生活让当时的普鲁士外交大臣约翰·冯·安西隆对这个充满容克习气的年轻人有所保留,约翰最终劝他先在德国国内任职。而这显然并不是母亲和俾斯麦本人所期望的,因此在经历了几次职位更换后,1839年,当母亲去世时,他终于向任职的波茨坦当局递交了正式的辞呈。对于这次辞职,他本人解释为,他的才能与资质不适合担任下级职务,“我知道,我的抱负是指挥别人,而不是听人指挥。”
  而此时的普鲁士正在感受着经济变革的冲动。1834年,全德意志范围的统一的关税同盟正式成立,打破了此前38个邦国经济彼此割裂的状况,这是经济统一的开始。从此,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德范围内开始得到大发展:1847年,西门子公司成立,同一年,一个叫克虏伯的铁匠第一次铸造出了前膛枪炮。随着经济力量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各邦间的经济、文化的彼此融合,要求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
  这种呼声引起了辞去公职的俾斯麦的关注。作为容克阶级的一部分,他很快就意识到了隐藏在经济变革之后的政治胎动。这种对于政治的敏感性得益于他从哥廷根时代起就已形成的对于历史和政治的极大兴趣。这种兴趣促使他仔细研究英国的政党政治和文学知识,诵读黑格尔的形而上学、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批判圣经的神学著作和斯宾诺莎的唯物论,这些知识积累不仅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他的性格,同时也奠定了他后来形成的“利益至上”思想的认知基础。而1842年的英国之行更加坚定了他对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信念。
  这个在经济上已经资产阶级化的青年容克想要发展经济,却并不想推行民主。因此,一当选议员,他就像当年在哥廷根一样成为了捍卫王权的斗士,并在议会的辩论中得到了忠于国王的保守派“宫廷党”的肯定。正如当时的一位公使所写到的:“在少数支持政府观点、代表国王意志的发言人中间,有一个名叫俾斯麦的年轻人表现突出。人们预言他在今后的会议上极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但此时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却犹豫不决。他最终没有接受俾斯麦对议会中反王权的自由派施以铁腕的建议,在解散议会后组建的新政府中也没有俾斯麦的踪影。他在拒绝任命俾斯麦为内阁大臣的眉批中这样写道:“赤色反动派——嗜血——将来再用。”


  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主义者

  虽然腓特烈·威廉四世没有任命俾斯麦为内阁大臣,但他忠君的热情还是得到了国王的肯定,1851年,他被任命为普鲁士驻法兰克福邦联议会的大使,这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的一生已到达一个转折点。在法兰克福的日子,俾斯麦在政治上的经验取得了飞快的增长,对于德意志的总体情况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特别是与奥地利前首相梅特涅的相识令他对于奥地利有了全新的认识,一种统一意识开始萌生。
  在法兰克福的日子里,在同城市资产阶级密切交往的过程中,他深切地感到现代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是无法遏止的,资产阶级要求改革和参政的愿望也是不可消除的,所有的一切都在促使他改变对于资产阶级的看法。
  这时的俾斯麦已经看到了普鲁士的危险与出路。
  1850年代以来的欧洲,民族民主运动正在兴起,要求民族统一与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普鲁士却还在固守着与俄奥的联盟,孰不知正是这两个国家限制了普鲁士的发展,特别是后者及其领导下的德意志邦联。这种外交中的羸弱地位将严重损害普鲁士君主政体和容克在国内的统治。在俾斯麦看来,唯一的出路在于把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与普鲁士的强权利益联系起来。为此他主张对内向资产阶级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对外谋求普鲁士主导下的德意志的统一。
  他特别欣赏克劳塞维茨的观点:“德意志实现政治统一的道路只有一条,这就是通过剑,由一个邦支配其余各邦。”而这一个特殊的“邦”,在他看来无疑就是普鲁士。由此他认为要实现统一必须要把“奥地利从德意志排挤出去”,这样才能由普鲁士完成统一。
  1856年,俾斯麦在周密考察了普鲁士的内政外交现状之后,提出了系统的普鲁士对德意志和欧洲的政策备忘录。这项政策的出发点是所谓“普鲁士国家利益”,要求把“国家利己主义”作为大国政策的“唯一健康的基础”。政策的目标是确立普鲁士在德意志的霸权。俾斯麦认为,普鲁士的“强权政治”不仅符合普鲁士君主政体的利益,而且能够吸引资产阶级的兴趣和支持。在这里,他力图把普鲁士内日益发展、壮大起来的民族力量引向争取普鲁士霸权的方向。这项政策实施的关键则是通过削弱奥地利,“炸毁”德意志邦联,把奥地利从德意志排除出去。
  俾斯麦的拯救之道的内核在于君主政体站在民族运动的前列,在国家内部做一定的立宪改革,促使资产阶级议会放弃单独统治的要求,以缓和国内动荡的局面。他设想建立一种德意志型的君主立宪政体,既能确保君主政体的统治优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资产阶级的愿望。
  这种确保君主政体和容克统治优势的拯救之道,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符合国王的需要的。因此当威廉一世(威廉四世的弟弟,1861年继承王位)因为议会拒绝批准新的军费预算而陷入退位危机时,他想到了这个 “嗜血”的家伙。
  1862年9月,远在法国的俾斯麦收到了一封他期待已久的加急电报:“速来,危机在继续。”9月22日,俾斯麦在柏林与国王进行了会谈。会后,国王撕毁了退位诏书,而走出王宫的俾斯麦已经是普鲁士的首相兼外交大臣。这个关系到德国统一的伟大灵魂终于来到了他应该在的位置。
  而此时出现在俾斯麦眼前的恰是一个推进统一的千载难逢的有利局面:在德意志内部,关税同盟地区已经像一个国家的内部市场一样运作,经济越发达,统一的愿望就越迫切;普鲁士国力日强,羽翼丰满,军队早已做好战斗准备;对手奥地利却在同邻国的争斗中元气大伤。国际方面,英国忙于开拓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势力范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惨败后,把目光转向国内的农奴制改革,无暇他顾;唯一有可能阻挠德意志的就只剩下法国了。一切似乎都在向有利于普鲁士的方向倾斜。
  1862年9月30日,俾斯麦在国会发表了著名的“铁血演说”,他声称,现在已经是普鲁士依仗自己的军事实力取得好处的时候了。“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并将它掌握在手里以待有利时机。”他说,“这种时机已被错过好几次。维也纳条约所规定的普鲁士国界是不利于健全的国家生活的。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大错误——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铁血演说”表明,俾斯麦已从一个普鲁士容克转变为德意志政治家。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缔造者

  随着俾斯麦登上普鲁士最高权力的舞台,德国统一被提上了日程。
  俾斯麦清楚地认识到,一旦提出统一德国的使命,他自己的命运,容克阶级的命运,普鲁士君主政体的命运,就都同普鲁士统一德国连在一起了。而德国的问题,因其地处欧洲中心,从来都不仅仅是德国自身的问题,它一直牵动着整个欧洲的神经。因此,统一德国的过程将是欧洲政治棋盘的一次大的变更,任何一个棋子都不能失误。
  为了进行战争时不至于腹背受敌,俾斯麦灵活运用外交手腕,纵横欧洲外交舞台,大胆而狡猾地利用国际纠纷来突破欧洲均势的传统束缚,在欧洲各国间寻找缝隙,不断化敌为友,化友为敌,奇迹般地使各国在适当的时刻保持中立,从而确保了普鲁士始终只有一个敌人,普鲁士军队只在一线作战,终于通过普丹、普奥、普法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的梦想。
  1863年,俾斯麦期待已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这一年,在丹麦民族运动推动下,丹麦议会通过新宪法,将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处属于德意志邦联且讲德语但又与丹麦间有同盟关系的公国)划入丹麦版图。这无疑给了普鲁士最好的借口。在这种情况下,为显示普鲁士是德意志民族利益的捍卫者,俾斯麦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宣战。这一举动不仅消除了欧洲列强的戒心,也稳住了奥地利。
  战争很快以普奥胜利而告终。战利品划分也很清楚,石勒苏益格归普,荷尔施泰因归奥。不过,荷尔施泰因对奥地利来说是一块“飞地”,因为中间隔着普鲁士。这是俾斯麦特意的布局,很快他就把军队开进了这一地区,于是刚刚做完盟友的德意志最大的两个邦开战在即。
  但这一次,他的战争政策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自由派出于信念,工人为了团结一致,教士出于道德信仰,皇后出于害怕,王储出于热爱和平,而国王则因他已经70岁,他们都反对战争。”然而俾斯麦清楚地看到了奥地利将是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最大威胁,因此他坚持己见,在御前会议上坚定地说:“人们常说,命运无常。我拿脑袋做赌注,哪怕我上断头台,也要赌到底。普鲁士和德意志都不能保持原状,两者都必须走武力这条路,别无他途!”“德意志命运的难解之结,不能用双雄并立政策这种温和的方式解开,而只能用剑来斩开。”
  重重阻力都无法阻止俾斯麦的决心。为对奥开战,他又开始运用他那娴熟的外交本领,先离间俄奥,继而以不反对法国扩张为筹码瓦解法奥联盟,最后更成功地利用奥意矛盾将意大利拉上了自己的战车。
  1866年6月16日普奥战争终于打响了。这一次俾斯麦虽然在外交上已做足了功夫,但在战场上却没有必胜把握,因为人民不支持。俾斯麦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出色的普鲁士军官和富有纪律的士兵了。
  但仅仅七周后,战争就以普鲁士获胜而结束了。当听到胜利的喜讯时,俾斯麦陷入狂喜,他拍着桌子大叫:“我把他们都打败了,全部!”
  这个所谓的“他们”恐怕不仅指奥地利,也指曾经反对开战的普鲁士国家的大多数人。俾斯麦用这场战争把奥地利排挤出了德意志邦联,使普鲁士在北德意志的霸权得以确立,同时也通过这场战争赢得了德意志人对自己的承认。
  但俾斯麦很快就陷入了又一轮争吵和怀疑之中。就在大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准备乘胜拿下维也纳时,这个当初的主战派却摇身一变成了主和派,而原来反战的人们则叫嚣着要把战争进行到底。
  在所有人都迷惑不解的时候,俾斯麦非常理智,面对质疑,他再一次表现出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眼光和韬略。他清楚地看到,欧洲各大国都在紧张地关注着这个迅速膨胀的普鲁士,如果进一步推进战争必然会引来强国干涉。而另一方面,此时的俾斯麦目光已经跳过了奥地利,他知道统一全德的最后一步将是与法国开战,“在对奥地利战争之后,接下来的必然是对法国的战争”,为此“不羞辱奥地利是绝对必要的,不要干使未来与之友好相处不可能的事。”
  奥地利受到了极轻的惩罚,但它无疑已经被排除在了德意志事务之外。1866年,一个由21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的北德意志联邦国家正式成立了,这成为后来德意志帝国的基础。
  在建立了北德联邦后,俾斯麦很快就将重点投向了南德诸邦。但这里是法国的势力范围,拿破仑三世绝不会放弃,他宣称:“只有俾斯麦尊重现状,我才能保证和平。如果他把南德诸邦拉进北德联邦,我们的大炮就会自动发射。”俄英两国也反对普鲁士强行吞并南德地区,英国外交大臣克拉林顿甚至表示“不能容忍普鲁士以压力政策超过莱茵河界线”。
  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俾斯麦精于外交的本领再次发挥了惊人的作用,他先是利用法国对南德领土的觊觎,以宽大的条约把4个邦国拉到自己一边,然后当法国要求吞并比利时和卢森堡时,俾斯麦要求法国出具书面材料,同时他暗中将法国的野心通知英俄。于是法国的野心开始让英国深为担忧,而俄国向来与法国在波兰和东方问题上存在矛盾,意大利也因法国支持其境内的教皇领而与之关系冷淡。在俾斯麦的催动下,很快法国就成了孤家寡人。
  而此时,在德意志境内,民族运动正在兴起,法国对德意志事务的咄咄逼人的干涉为俾斯麦所利用,于是一场“民族防卫战”渐渐准备就绪。普法战争已经是箭在弦上。
  1868年,西班牙发生内乱,王位空缺,俾斯麦派人到西班牙活动,使西班牙政府宣布将王位献给普鲁士王室的一位亲王。法国大怒,要求普鲁士书面保证放弃这一王位。威廉一世慑于法国的威胁,表示忍让,给俾斯麦发了一份电报。但狡猾的俾斯麦把电报缩写了一下,于是“从长计议”变成了“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和解的意思变成了轻蔑的拒绝,本来将会消弭于无形的战争,因为这份电报成了德国统一进程中又一个重要的环节。
  不出俾斯麦所料,缩写后的电报在报纸上发表后,挑起了拿破仑三世的怒火,这个同样急于转嫁国内危机的君主很快就正式对普鲁士宣战了。于是一场俾斯麦期待已久的“保卫战”终于打响了。所有德意志邦都为民族统一事业而团结了起来,南德诸邦动员军队与北德军队共同组成一支50万人的德意志民族军。而欧洲各国纷纷宣布中立。
  胜利的天平很快因普鲁士的优势火力和高涨士气而倒向普鲁士一边。9月2日,在色当决战中,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普鲁士元帅毛奇所俘。
  民族战争的任务已经结束,但俾斯麦想要的绝不止于此。这一次他没有主和,而是继续挥戈前进,直捣巴黎。
  1871年1月18日,在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昔日为炫耀法国君主风采而设立的镜厅里一片肃穆,600多个身着军服的普鲁士军人环立在四周。突然从600多个喉咙中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欢呼声前后重复了6次,回音久久不能逝去。
  就是在这个法国的宫殿里,历史上的德意志第二帝国诞生了,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新帝国的皇帝。从这一刻起,分裂了几个世纪的德国终于实现了统一。由此开始,德国以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象站在了世界的政治舞台上。而历史也在这一刻记住了一个伟大的名字——奥托·冯·俾斯麦。


  后 记

  在等待了300年后,德国终于以一个新的完整的形象重新回到了世界的政治舞台上。这个姗姗来迟的家伙一亮相,就让世界大吃一惊,在总人口、国民生产总值、钢铁产量、煤产量、铁路里程等方面,新生的德国都已经超过了法国,在欧洲仅次于称霸了一个多世纪的英国。从此,德意志民族不再是欧洲强邻任意欺凌的对象。德意志人终于可以骄傲地向任何民族说:“我是德国人。”
  而这一切的创造者俾斯麦无疑是最大的英雄,但他却一直否认个人在德国统一问题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直至退休后他还说:“人既不能控制时机,也不能引导它的方向。人唯一能做的,只是凭借或多或少的技巧和经验跟随它前行。”
  1898年7月30日,俾斯麦去世。他的墓碑上只是简短地写着这样几个字:冯·俾斯麦侯爵……威廉一世皇帝忠实的德国仆人。

在世界近代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的德意志各邦归于统一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它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欧洲的政治地图和力量对比,也对全世界乃至现代史的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德意志帝国的统一,与一代名相俾斯麦的名字是连在一起的。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从上至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其一生正是德国从封建专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再走入列强行列的重要历史时期。

说起德国历史上有名的铁血宰相,非俾斯麦莫属。他在任期间(十九世纪70-80年代),尽管军事上无情冷血专制,但是其全面的改革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为保守的容克贵族代表,俾斯麦认为:外交政策不应受到意识形态的限制,是一种纯粹的实力角逐,弹性必须充分,且能够善用每一个可能的选择机会。



于是,在他的导演下,利用拉拢、欺骗、许诺、离间等各种手段,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成功地实现了德意志民族数世纪的统一愿望。俾斯麦成为德意志的一位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俾斯麦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明确将德国外交政策的重心向欧洲大陆倾斜,推行“大陆政策”,从保持欧洲和平中谋求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使柏林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政治中心。


但是,俾斯麦这种不计后果的统一方式,尤其是为了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而发起战争,引起了邻国的不满与仇恨。德国外交的弹性空间大大被压缩。


对此,俾斯麦深谙德国所面临的这些人为的和非人为的现实局限,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线,……我们比任何一个别的民族更容易遭到别人联合起来对付我们的危险。”


于是,他将外交重心放在欧洲大陆,建立以柏林为中心,孤立法国的新均衡体系。当时欧洲大陆的国家还处于自足心态,但是德意志帝国却面临着因国势日隆而逐渐膨胀起来的民族主义的扩张情绪,俾斯麦为了缓和与欧洲国家的气氛,不得不强力抑制后者的膨胀。他一直强调“欧洲是俾斯麦本人的非洲”,在海外殖民方面,采取自制的态度政策,并顾全欧洲大局。


为了防止法国成为德国的敌人,俾斯麦原则上不允许德国进一步打击法国,实际上他压根就不想从根本上打算和法国真正的和解,如交还阿尔萨斯和洛林。因为一贯奉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的英国难以接受德国继续削弱法国的做法,俄国更不愿看到邻国德国太过于强大。


这样一来,俾斯麦只能通过个人高超的均势外交手腕,拉拢可能成为法国盟友的国家,尽量孤立法国,让其不能复仇的外交政策。俾斯麦曾说过:“如果法国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我们就必须阻止它找到盟友。只要法国没有盟友,它就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


为走好孤立法国的第一步棋,俾斯麦拉拢俄、奥,建立以德奥俄三皇同盟为基础的欧洲大陆同盟。他奉行奥匈帝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却拒绝奥匈在巴尔干与俄国对峙,声称德意志帝国在那里无任何利益,费尽心思地在俄奥之间寻求平衡点,让两国均有求于己。


当时的俄国,正值在中亚与英国角逐殖民地,不得不与新强邻德国搞好关系。于是,为了对付法国“三皇同盟”正式成立。此时的俾斯麦,可以暂时抛弃他所信奉的现实政治原则,向梅特涅王朝低头。当其它欧洲列强在欧洲大陆外得不可开交时,俾斯麦却一心扑在欧洲事务上,1878年的柏林会议让德国的优越地位得以体现,柏林一时间成为欧洲关注的焦点。


俾斯麦的第二步棋就是拉拢意大利。不过,俾斯麦没有沉醉于所取得的成绩,而是看出了潜在的危险。


首先,他意识到想通过1875年的战争恫吓让法国人就范,这个想法本身并不具备充要条件。不甘于永远被压制的法国,自1872年起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陆军兵力得到迅速恢复。1873年,主张勿忘国耻的保皇党在法国选举中获胜。8月法国南锡主教号召教徒们为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做祈祷。1875年初法国计划从德国购进1万匹军马。同年3月法国议会通过扩军法案。该年法国兵力达46.1万人,军费开支达4.85亿法郎,均比德国高。


其次,在柏林会议上,德国极力推行中立政策,却被俄国人曲解为德国对俄国充满敌意。


法国的迅速重整军备和复仇呼声,以及俄国的误解,让德国开始不安起来。为了遏制威胁日益增长的法国,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卡尔亲王于1872年2月前往罗马,拜访了意王维克多·厄曼纽尔二世。同年5月,意王回访柏林与维也纳。这样一来,在三国同盟的基础上又形成四国协议。1874年1月,俾斯麦通过驻法大使转告法国:如果意大利受到法国的攻击,不论是否影响到德国的利益,也不论是否有正当的理由,德国都将随即驰援意大利。


不过,俾斯麦认为俄国才是德国外交稳定的基础。在十九世纪80年代的大危机中,他曾策划将奥匈送给俄国人,以换取德国的中立国身份。因此,俾斯麦政府极力推进1878年德俄的《再保险条约》成功签订。1883年10月30日,罗奥两国订立同盟条约,同日德国加入此约。1888年5月意大利加入该约。


俾斯麦还借助个人外交权术,开始推动签订复杂重叠的联盟体系,如1879年的德奥同盟,1881年俄德奥三皇同盟续订和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让各方的冲突尽量遏制在体系内,但是德国要主导这些体系。


此外,体系外的力量也被俾斯麦玩转得极溜。为减轻德国对其同盟者的义务,俾斯麦推动两次地中海协定,借英、意之手对付法俄。


自此,德国确立了在欧洲大陆的所谓“半个霸权”地位,而法国在欧洲大陆陷入了完全孤立的状态。


然而,俾斯麦虽然凭借个人的高超外交手腕弥补了在处置法国决策方面的失误,但是他却无法理解和克服德意志第二帝国天生的制度性缺陷。


随着俾斯麦的卸任,德意志系列祸端的潘多拉魔盒被开启了。一直被他有意识压制的德意志民族主义情绪、殖民扩张思潮以及日耳曼种族优越感,瞬间爆发出来并合流成日益泛滥的德意志式帝国主义。



俾斯麦利用拉拢、欺骗、许诺、离间等各种手段,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成功地实现了德意志民族数世纪的统一愿望。俾斯麦成为德意志的一位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

俾斯麦为了操纵欧洲,他做出的外交手腕有孤立法国,让法国忘记丢失国土的丢失,但是实际又行不通,第二点就是拉拢意大利,俄国,德国继续孤立法国想方设法击溃法国。

将德国外交政策的重心向欧洲大陆倾斜,推行“大陆政策”,谋求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使柏林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政治中心。

为了“操纵”欧洲,俾斯麦利用拉拢盟友、欺骗盟友、承诺丰厚报酬、离间计等各种手段,操纵欧洲数年。


1981“西班牙病毒”是怎么一回事?
哦 那个是西班牙流感 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你去百度一下 好像猪流感和这个有关系)西班牙流感 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陷入自相残杀之中,死亡者一千多万,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然而,就在这场浩劫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场流感的爆发夺去了2000万到4000万人的性命,...

中国象棋发明于哪个朝代?
“沙特兰兹”后来演变成“波斯象棋”并传入欧洲。大约在15世纪木定型为今天的现代国际象棋。 “印度起源说”产生于英国人,最好也是由英国人来否定“印度起源说”。198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上,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还说是印度或中国,而且重点介绍印度起源说。但是,2003年在英国出版《国际象棋中国学派》英文版时,在英国...

毒源地形成的原因 急求!!
“金新月”地区包括巴基斯坦的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伊朗的锡斯坦一俾路支斯坦省、阿富汗的雷吉斯坦和努里斯坦等地区。 “金新月”地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气候干燥,主要居住着以尚武和剽悍著称的帕坦族和俾路支族。长期以来,他们保持着传统的民族风格与个性,比较自由地来往于三国边界地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国...

What about my star? 俾个中文歌词.?
What 'bout my star?Baby 你想如何操纵 ?操纵盘紧紧的握著 已经准备好了 (你)想要我的心 & 我的爱吗?NO!? 但已经接吻过了!半途而废的风格是不行的 给我强烈到可飞起的爱 (如此)美妙出色! 原谅我!因为想要~~~种种的可能性 注意 我并不在乎(你) 要去装做很有钱 注意 可使两人合而为...

人类何时灭绝
“采猎部落”———刚果盆地的姆本渡俾格米人和博茨瓦纳的科伊桑土著人的DNA特征之间,科学家们断定这...‘人类祖先走出非洲’的理论完全吻合,大约7万年前,人类祖先离开了非洲,经过一系列移民,遍布到了欧洲、...当然,操纵机器人的并不是完整的鱼脑,而是从七鳃鳗脑中取出的一些细胞。机器人说不定只是基因技术改变...

蠢蠢欲动 歌词
歌曲名:蠢蠢欲动 歌手:陈小春 专辑:新歌+精选 陈小春 蠢蠢欲动 一至七 你俾我拣我只要今晚黑 舞馆 至紧要歌正人极端挤塞 究竟 哪位最吸引听众这室 眼光 你摆你扭你回望我知 你已入围 哪有下位 蠢蠢欲动 蠢蠢欲动 快将爆将你将我都烧毁 蠢蠢欲动 身体失控 春光爆泄 只等你驳通 ...

原古人类在外貌上有哪些变化??
黄种人主要生活于亚洲大陆和美洲,白种人主要生活于欧洲大陆,黑种人起源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今天,各人种...东非肯尼亚一带的黑人俾格米人开始走出非洲,大约在10万年前,他们到达了现在的中东一带,然后散布到亚洲

高手来!!!病毒问题
“麦咖啡”世界排名第三,欧洲排名第一的杀毒软件,可以说是世界顶尖杀毒软件。 C盘的windows\\system32...就系照住清道夫搜出黎嘅文件名来查找,竟然俾我揾到.呵呵~~`揾唔到果D即系无注册项,所以直接入去

请问"金三角,银三角,金新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啊?
1、金三角: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2、银三角: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地区。3、金新月: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交界的三角地带。金三角的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 俄国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

长泰县13392284184: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过程是怎样的?
郸欢雷立: 德意志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长期分裂的国家,境内诸侯林立.维也纳会议后, 德意志... 为了完成德意志统一大业,俾斯麦在经过充分准备后,于1870年发动普法战 争,大...

长泰县13392284184: 简评铁血宰相 -
郸欢雷立: 1.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人称铁血宰相.1815年4月1日出生在普鲁士波美拉尼亚地区申豪森的容克家庭.他2岁时随父亲移居其尼普甫霍夫庄园,并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于柏林接受初等教育,后来入大学学...

长泰县13392284184: 评价俾斯麦 -
郸欢雷立: 1862年9月30日 德国首任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19世纪中叶,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结束封建城邦割据.这是和全民族的利益一致的.但是怎样实现统一呢?当时存在着两条不同的路:一条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长泰县13392284184: 德国是怎样统一的? -
郸欢雷立: 通过三次对外战争,聚拢了人气,促成了德国的统一: 普丹战争 丹麦作为德意志的北邻,经常插手德意志的事务,因此俾斯麦第一个便要解决丹麦.在1861年,丹麦国王欲接管普丹边境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地,俾斯麦立即以此制造争端...

长泰县13392284184: 柯尼希格雷茨战役的历史意义?
郸欢雷立: 普奥战争(Austro-Prussian War,又名七星期战争或德意志战争),发生于1866年,原因是普鲁士王国与奥地利帝国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普鲁士的胜利使其称霸德意志,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在德国和奥地利,此战称为德意志之战(...

长泰县13392284184: 所谓的俾斯麦体系是指什么 -
郸欢雷立: 核心就是与奥匈、沙俄结成 “三皇同盟” 目的:缓解三大国在欧洲“东方”的矛盾; 孤立法国,使它没有欧陆上的外援; 警惕英国,其实俾斯麦一直努力搞好英德关系,因为他明白英国的实力! 其次是凸显和巩固德国在欧陆中心的“霸主”地...

长泰县13392284184: 俾斯麦是如何让法国对德国开战的?能回答这个问题或[翻译]一下下面的句子都行 -
郸欢雷立: 俾斯麦阴谋破坏了一份正传送暗示两位元首争吵的电报并把它把它公诸于众.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在1864年及1866年先后击败了丹麦及奥地利,但法国却仍然在幕后操控着南德意志诸邦,企图阻碍德国统一.在普奥战争结束后,法皇拿破仑...

长泰县13392284184: 、俾斯麦是好人吗 -
郸欢雷立: 他是铁血宰相,专制的德国皇帝撤了他的宰相之职后,他也意识到不该君主专制,晚年的他是在后悔.好人坏人从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