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的生平

作者&投稿:后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揭傒斯注释版版谁有?我需要啊!~

标题 大饥行 作者 揭傒斯 年代 元 内容 去年旱毁才五六,今年家家食无粟。高囷大廪闭不开,朝为骨肉暮成哭。官虽差官遍里闾,贪廉异政致泽殊。公家赈粟粟有数,安得尽及乡民居。前日杀人南山下,昨日开仓山北舍。捐躯弃命不复论,获者如囚走如赦。豪家不仁诚可罪,民主稔恶何由悔。 注释 【注释】: 标题 自盱之临川早发 作者 揭傒斯 年代 元 内容 扁舟催早发,隔浦遥相语。鱼色暗连山,江波乱飞雾。初辞梁安峡,稍见石门树。杳杳一声钟,如朝复如暮。 注释 【注释】:五言古诗。这里抒发一种行旅的意绪,发而为飞雾似的境界,细读之,又有一种深潜却又难以言喻的感触。体现着诗人“写景要雅淡,推人心之至情,写感慨之微意”(《诗宗正法眼藏》)的诗论主张。 查看原帖>>

诗首二句,以「冻」形容散布在霜空里凝结不动的疏星,复以「湿」形容朦胧月色下草木看上去湿润的样子,前者在突显秋夜之寒,后者在展现秋月流动的感觉。句是写景,但景中也可说是包含了诗人孤凄清冷的愁绪。 后二句以动写静,以小见大,「时闻一叶落」,正是万籁俱寂,所以偶然一块叶子飘落地面,其声音都能清晰听到。其中,足见诗人旅居客店时辗转难眠的情状及思潮起伏很不平静的心绪。

揭傒斯幼年家境贫苦。其父揭来成是宋朝的一个“拔贡”,母亲黄氏。5岁从父就读,刻苦用功,昼夜不懈,十二三岁博览经史百家,至十五六岁时已是文采出众,尤其擅长诗词、书法。年纪差不多的人,均敬佩他,拜他为师。
揭傒斯青年时期,远游湖南、湖北,讲学谋生,直至39岁。一些名公显宦很器重他,湖南宣慰使赵琪素把揭看作“知人”,说他将来必为“翰苑名流”。湖南宪使卢挚、湖北宪使程钜夫也非常赏识他。程钜夫称揭傒斯为“奇才”,把自己的堂妹许配给他为妻。
元皇庆元年(1312年),程钜夫(字文海)在朝做官,其公馆设在宫廷门前。揭傒斯常居馆内少出,执主宾之礼十分谨慎,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程钜夫的肺腑亲戚。那时元代开国遗老尚在,听说程公有佳客,都想见识见识。程钜夫只得引见。他们从交谈中发现,揭傒斯论文时意象飞动,气势豪放,论政时骋议驰辩,理正辞严。大家认为揭傒斯才华横溢,是国家栋梁之材,纷纷向朝廷推荐。知中书李益,看了揭傒斯写的《功臣列传》,赞叹不已,“这才是修史书的名手笔啊!别人修史不过是誊抄其它版本的史书而已!”。程钜夫的莫逆之交,深受元廷敬畏的集贤大学士王约(字彦博)力荐说:“与傒斯谈治道,大起人意,授之以政,当无施不可。”
元延祐元年(1314年),揭傒斯由布衣授为翰林国史院编修。三年(1316年),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四年(1317年),迁升为国子助教。六年(1319年),朝廷提升揭傒斯为“奎章阁”供奉学士。不久,又提升为侍讲学士,主修国史,管理经筵事务,为皇帝拟写制表。当时提升不能超过两级,可是揭傒斯却连进四级,直至二品“中奉大夫”,实为罕见之事。
元天历二年(1329年),图帖睦耳在“奎章阁”内聚集功臣于弟和皇亲国戚子孙就学,要揭傒斯担任授经郎。“奎章阁”设在兴圣殿西,揭傒斯每日早起,步行最先到达,从学的公子王孙共同商议;集资为老师买一匹好马。揭傒斯听说后,自己随即购置一匹马,反复让人看,然后又把马卖了,以此举表示自己不愿牵累别人。在揭傒斯门下求学而入朝做官的人,后来大都成为国家的重臣。他们之中很少有求人声援的,都不贪图功名利禄。揭傒斯任投经郎时,图帖睦耳(即元文帝) 经常来到阁中咨访,与揭傒斯交谈,(揭傒斯)每次都对答如流。至顺元年(1331年)预修《皇朝经世大典》,皇帝看到揭傒斯写的《秋官宪典》,惊讶地说:“这不是唐律吗?”又看到《太平政要》四十九章,更是爱不释手,把它放在床头,经常阅看。并把《太平政要顺》发给文武百官观赏,说:“这是我们的揭曼硕所写的,你们都得好好看看!”皇帝不直呼傒斯其名,而以“曼硕”唤之,以示亲重。
元至正三年(1343年),揭傒斯以70岁高龄辞职回家。走到中途,皇帝派人追上,请揭傒斯回京写《明宗神御殿碑文》。写完后,他又要求回家。丞相问揭傒斯:“方今政治何先?”揭答:“养人。”丞相再问:“养人为何在先呢?”再答:“人才,当他的名望还没有显露时,休养在朝廷,使他全面了解国家政务,一旦用他的时候,他就会自觉地施展本领啊!这样就不会出现因缺乏人才而误大事的后患啊!”丞相钦佩,奉旨留下他编修辽、金、宋三史,任总裁官。丞相问揭傒斯,“修史以何为本?”答:“用人为本。有学问能写文章而不懂历史的人不能用,有学问能写文章且懂历史但缺乏道德的人也不能用,用人的根本应当把‘德’放在第一位。”并经常与同事说,“要想知道写史的方法,首先必须明白历史的意义。古人写史,虽小善必录,虽小恶必记。不然的话,何以规劝人们弃恶扬善?”故此,他自己毅然执笔撰稿,孜孜不倦。凡朝政之得失,人事之功过,均以是非衡量,不隐恶,不溢美。对根据不足的事物,必反复考证才写上,力求准确无误。至正四年(1344年)七月四日(8月12日),《辽史》修成,呈送皇帝,得到奖赏,并勉励他早日完成金、宋二史。揭傒斯深知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唯恐力不从心,难以完成。他吃住都在修史馆中,每天天刚亮便起床,至深夜不歇,废寝忘食。那年盛夏,揭身染伤寒,仍伏案修撰。七月戊戌(十一)日(8月19日)以身殉职。朝中官员得悉揭傒斯去世的噩耗,都赶到史馆哭悼。第二天(8月20日),中书出公钞2500缗,率先为他办理丧事。枢密院、御史台、六部等,也送了赙金。这时,有外国使节来到京城,燕劳史局以揭公故,改日设宴接待。皇帝为他嗟悼,赐楮币万缗治丧事,并派官兵以驿舟送揭傒斯灵柩到故乡安葬。揭傒斯死后葬于富州富城乡富陂之原(秀市乡水洲村对面山坡上)。追封为豫章郡公,谥号文安。 《元史》卷一百八十一有传。
揭傒斯有两子一女,长子揭被,次子揭广阳,女揭杨湘。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翻译
翻译:行走在两旁种满梅树的石路上,天空中下起了小雪,村中飘着酒香正在迎接客人的到来。一、全文译文 因时常长时间地静坐,所以闲静少言、喜欢沉默,有的时候起身行走会一边自言自语。行走在两旁种满梅树的石路上,天空中下起了小雪,村中飘着酒香正在迎接客人的到来。新的一年又来到了,对我来说...

虞集原文_翻译及赏析
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虞集 生平 虞集,祖籍仁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为...

虞集生平简介
虞集的学识渊博,是元代“儒林四杰”之一,其诗歌风格典雅精切,与杨载、范梈、揭奚斯并称“元诗四大家”,在元代文坛享有极高的地位。虞集的生平与作品不仅记录了元代的学术盛况,也深深扎根于抚州的山水人文之中。他的诗词文章数量众多,尽管流传下来的只有部分,但《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和...

脱脱的人物生平
由于更化政策的推行,伯颜专权时辞归的儒臣这时纷纷应召入国史馆,脱脱受命为三史都总裁官,以中书平章政事、康里人铁木儿塔识,中书右丞太平,御史中丞张起岩,翰林学士欧阳玄,侍御史吕思诚,翰林侍讲学士揭傒斯为总裁官,经过挑选淘汰确定了一批修史官,他们之中除汉人外,还有畏兀儿、哈剌鲁、唐兀、钦察等族的史学...

柳贯生平简介
柳贯,元代文坛的重要人物,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出生于婺州浦江(今兰溪横溪),以其博学多才而闻名。柳贯的散文风格沉郁而富有诗意,其书法技艺精湛,对古物和书画鉴赏独有见解。作为元代“儒林四杰”之一,他与虞集、揭傒斯、黄溍并列,他们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备受推崇。柳贯虽然官至五品,俸禄有限,但...

何中的生平简介
何中(1265~1332),字太虚,一字养正。元初文学家、诗人、学者。抚州乐安(今江西省乐安县)人。南宋末年进士,因社会动乱,曾隐居乡间,致力古学。藏书万卷,手自校勘。其学弘深赅博,对《易经》、《书经》有深入研究,广平程钜夫,清河元明善,柳城姚燧,东平王构,同郡吴澄、揭傒斯,皆推服之,...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二十四史包括的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指中国古代各个朝代时期所编写史书的总称,因为《史记》的写作方法一直被历代的朝代认为是...

柯九思的主要事迹 柯九思的人物生平 柯九思的人物简介
与虞集、揭傒斯同为文宗时代奎章阁的代表人物。后因朝中官僚的嫉忌及文宗去世,柯九思束装南归,退居吴下,流寓松江(今属上海市)。柯九思博学能诗文;善书,四体八法俱能起雅去俗。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他的绘画以“神似”著称,擅画竹,并受赵孟頫影响,主张以书入画,曾自云:“写干用...

范梈生平简介
母亲病重,他毅然放弃湖南岭北道廉访司经历的职位,回到清江陪伴母亲直至她离世。范母的离世使他悲痛万分,病痛缠身,最终于次年10月逝世,享年59岁。吴澄为他撰写碑文,赞誉他为一位独立特行的君子,将他比作东汉时期的梁鸿、张衡、赵壹、郦炎等正直之士,他的生平和品德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周权生平细述
周权,这位历史上的人物,曾两次抵达元大都,即今日的北京,期间结交了众多名流学者,如翰林院直学士袁桷和国史院检阅官。他的才华被袁桷等人赞赏,被视为继张玉娘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然而,他在家乡松阳的知名度却相当低,甚至在多年前的十大名人评选中,他的名字并未被提及,因为当地人对他知之甚少...

高唐县17661589526: 新元史·揭斯传的全文翻译 -
辛骆君维:[答案] 揭傒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人.父来成,宋乡贡进士,为世名儒.至元初,赐谥贞文先生.傒斯幼贫,读书昼夜不少懈,父子自为师友,早有文名.大德间,客湖南,都元帅赵淇号知人,见之曰:“君他日翰苑名流也.”程矩夫...

高唐县17661589526: 揭汯(揭伯防)生平 -
辛骆君维: 揭傒斯(1274--1344年),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字曼硕.号贞文,延祐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元统初官升至侍讲学士,赠护军,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故世称“揭文安”.总修辽、金、元三史,著...

高唐县17661589526: <<寒夜作>>是谁的作品? -
辛骆君维: 揭傒斯(1274──1344),揭傒(xī)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官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升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谥文安.

高唐县17661589526: 江西省丰城市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
辛骆君维: 江西省丰城市古代名人有汉高士徐孺子、晋代天文学家雷焕、唐代江西首位状元王季友、宋代大臣刘德秀、元代著名文学家揭傒斯、学者熊梦祥、明代抗倭名将邓子龙、礼部尚书杨廉、文渊阁大学士朱善、理学家李材、清代道教大师黄元吉....

高唐县17661589526: 揭傒斯的寒夜 赏析
辛骆君维: 1.秋冬交接之时,确切的说洋噶是初冬,有霜有冰. 不能替换.一个“冻”字,浓化了气氛,似乎霜天大地寒凝冰结了. 2.最后一句最精彩,前面写景,最后一句抒情.借景写情,以情应景,寥寥数字耐人寻味. 冷月寒星本是诗歌中惯有的景物,但揭诗却将星的寒光,拟作冻结在霜空,而对月着重写其如水般浸淫林木,很有新意,读后如沐霜露,令人陡觉雾气檬檬,颈背不胜寒意.前两句的疏星、流月、霜空,构成了一幅寥廓清 冷的寒夜图,写出夜的深沉.一个“冻”字,浓化了气氛,似乎霜天大地寒凝冰结了.“流月湿林薄”,写月光如水流泻,仿佛把树林草地都浸湿了,“湿”字生动传神.

高唐县17661589526: 元朝揭傒斯写的《寒夜》的意思 -
辛骆君维: 元.揭傒斯《寒夜作》诗首二句,以「冻」形容散布在霜空里凝结不动的疏星,复以「湿」形容朦胧月色下草木看上去湿润的样子,前者在突显秋夜之寒,后者在展现秋月流动的感觉.句是写景,但景中也可说是包含了诗人孤凄清冷的愁绪.后二句以动写静,以小见大,「时闻一叶落」,正是万籁俱寂,所以偶然一块叶子飘落地面,其声音都能清晰听到.其中,足见诗人旅居客店时辗转难眠的情状及思潮起伏很不平静的心绪.

高唐县17661589526: 元代诗人揭傒斯秋雁意思 -
辛骆君维: 秋雁 作者:揭傒斯 (元代)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 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揭傒斯是元代诗人的名字,秋燕是古诗的题目. 祝您生活愉快

高唐县17661589526: 求揭傒斯《杨柳青谣》的鉴赏 -
辛骆君维: 这首诗描述了下层群众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人民群众的同情和对吏治的不满.采用蝉联的手法,续续相生,连跗接萼,很有乐府民歌的风味.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宋诗派的影响.

高唐县17661589526: 急求元·揭傒斯的《居庸行》全文,并附带现代文释义 -
辛骆君维: 全文如下:惊风吹沙暮天黄,死焰燎日横天狼.巉巉铁穴六十里,塞口一喷来冰霜.导骑局脊衔尾前,毡车轣辘半侧箱.弹筝峡道水复冻,居庸关头是羊肠.横拉恒代西太行,倒卷渤海东扶桑.幽都却在南口南,截断北陆万古强.当时金源帝中...

高唐县17661589526: 元代诗人揭傒斯秋雁意思 -
辛骆君维:[答案] 秋雁 作者:揭傒斯 (元代)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 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揭傒斯是元代诗人的名字,秋燕是古诗的题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