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牧的哲学思想

作者&投稿:营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邓牧 更道~

应该是《吏道》。
邓牧(1247-1306),字牧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亡,隐居于余杭大涤山洞霄宫,终身不仕、不娶,自称“三教外人”,又号九鉴山人,世称“文行先生”。他主张“文章当出胸臆,自成一家”,反对“记问优赡,必欲中古人绳墨乃已”(《伯牙琴•谢皋父传》)。他的《伯牙琴》中《君道》、《吏道》两篇,统观历史,推究根本,见解透辟,语词激切。

吏道

邓牧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为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狼蛇虺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本文选自邓牧所著的《伯牙琴》,对封建社会的官吏盘剥,压迫人民的罪行进行了愤怒的控诉。邓牧提出应该选择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做官吏,如果难以选择到德才兼备的人才,则可以听任百姓自治。邓牧的这一观点评击了封建吏治的黑暗,他提出的选拔官吏的方法是符合人民愿望的,而且颇具胆识。但他为改革吏治所开的药方,在当时却是一种不切实际也难以实现的幻想。
邓牧的《吏道》一文使用对比的手法论证为吏之道,并提出解救的办法。他首先指出官吏的职责是辅助国君治理天下,然后将远古之吏的少而为民与当今之吏的多而害民作对比,从而提出当今社会的弊端,再将当今之吏与盗贼作对比,说明盗贼害民尚有顾忌,且容易整治;而官吏害民则没治。

  与人主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是官吏。朝廷之内(即中央政权机构)有九卿、百官,外有刺史(州一级的长官)、县令,其次为佐(州县长官的辅佐)、史(掌管文书的官吏)、胥徒(胥是承办书牍的僚属,徒是官署中的差役)。像这样的人,级别不同,但都属于官员。
  古代君民之间相安无事,所以不紧缺官吏,人员不多。陶唐氏(远古部落名,其首领为尧)、虞氏(远古部落,其首领为舜)设置官制,这是可以考查的,这是他们距离百姓很近的缘故(贴近百姓的需要)。选择有才学并且高尚的人,但贤士又不愿意做官。上古之世的志士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国君求访他们,诚恳相待恐怕他们不肯出来做官。所以为官的人常因迫不得已(而做官),因而天下百姓暗中受到他们的福泽。
  后世以危害人民的人治理人民,因为惧怕(百姓)作乱,严密的防范不得不周备,禁令和法制不得不详尽,然后大小官吏遍布天下。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有才学且高尚的人越发不肯来做官,天下越发不堪了。如今一名官员,大到封邑数万户,小的虽无采邑的奉养,却也依靠(在衙门里的差事)混口饭吃以代替耕作。数十名农夫的劳动不够奉养他们,致使不贤之人和游手好闲之人混入官吏的行列。让虎狼来放牧猪羊,而希望它们繁衍滋生,怎么能够得到呢?天下人并非那么愚蠢,哪能厌恶安定而盼望混乱,忧惧安乐而渴望危难啊?(这样一来)好像应该可以长治久安了,却还有混乱与危难,为什么呢?夺取他们的食物,不得不使之发怒;耗尽他们的气力,不能不使之怨恨。人民的作乱,是由于夺取了他们的食物;人民的危难,是由于耗尽他们的气力。而号称治理百姓的人,耗尽人民的气力而使他们危难,夺取他们的食物而使他们作乱。二帝三王(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治理天下的办法是像这样的吗?
  上天诞生了这些民众,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皆能够自食其力。如今治理百姓的人不能够自食其力,日夜窃取人民的财物,搜刮而得到它们,不也同盗贼之心吗?盗贼危害百姓,一有盗贼就予以消灭(刚站起来就倒下),(因此盗贼)没有达到很厉害的地步,是存有害怕顾忌的缘故。官吏没有害怕和顾忌,日夜肆意横行,使天下百姓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杀。难道是上天不仁义,鼓励、助长贪婪奸邪的人,使他们与虎豹蛇虺(一种毒蛇)一起危害百姓吗?
  然而拿它怎么办呢?说:得到有才学且高尚的人启用他们;如果(一时)还办不到,废除专司,罢去县令,听任天下人自己治理混乱安危,不是还要好一些吗?
  邓牧(1247—1306)字牧心,自号“三教外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作为文学家,他的成就并不高,留下的诗文数量也很少;但作为一个著名的反理学、佛学、道学的“异端”思想家,了解他对于了解元初文人的思想动向很有意义。
  邓牧在宋亡后以遗民自居,与谢翱、周密等人相往还。这些“遗民”往往对宋代文化的缺陷有一种反思,而邓牧更进一步,对封建制度和传统文化的某些本质问题作了深刻思考。
  在《君道》一文中,他说:“天生民而立之君,非为君也;奈何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邪?”指出天下不是“一夫”的私产。文中还严辞抨击秦以来的君主“夺人之所好,聚人之所争”,所以“勿怪盗贼之争天下”。在《吏道》一文中,他又指出封建官僚机构的膨胀和腐败,是为害人民、使天下不得安宁的直接原因。邓牧的救弊方案是“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这当然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但他对君权和官僚制度的批判,还是强有力的。
  邓牧另有《寓屋壁记》和《逆旅壁记》,是两篇辞旨隽永的小品,如《四库提要》云:“稍露繁华消歇之感,余无一词言及兴亡;而实侘傺幽忧,不能自释,故发而为世外放旷之谈,古初荒远之论。”实则表达了元初文人悲愤、虚无的心态。

道家学派的创立者老子的思想集中表现为 “道 ”, “道”在老子那里既很随意但又不是任意发挥 ,既富有深意 ,又浅显易懂 ,既包括对天对自然的理解 , 又有对人生对社会的探讨, 对老子道的研究成为历代思想家研究的焦点 。老子将道注解为“道可道 ,非常道”, “古之善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 : 豫兮若冬涉川 ;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 敦兮其若朴 ;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 保此道者 ,不欲盈。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 ”⑥ 从中可以看出道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 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研究和思索的空间 ,也正是这样使得后人对道作了种种注疏 ,每一种理解都是各人心中的老子 ,因此 ,对道认识的深度成为理解道家思想的根本 。
邓牧在 《 伯牙琴 》 一书中 ,多次提到 “道 ”,表现了他对道的向往及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牧将自己对道的理解与对政治、人生 、 社会的思考结合起来 , 也正是为了解决宋元之际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在《 洞霄图志 宫观门 》 中 , 邓牧开篇就对道家思想的精髓 ,即 “道 ”与 “无”作了评论 ,他说 : “夫得道之士以无何有为乡 , 太虚为家。日月之光华, 烟云之变化 ,湖海山岳之浩瀚嵯峨, 不过目睫间所寄物尔 , 何待占一丘一壑之胜 ,营一宫一室之安 ,与编户杂处于人间世耶  良由古道日微, 淳风不竞, 驰情嗜欲者岂知有清静可宗 , 抗志功名者岂信有神仙可学 。是故太上设教, 圣皇潜心 , 黄帝问道崆峒。”这就是说 ,既然“无”是道家之精华, 华丽的宫观建筑就不是道家的向往 ,那些没有领略道家思想之内核 , 而只得其表皮的人 ,非真道家耶 因此邓牧对道家思想的理解是非常透彻的 。
关于生与死, 邓牧认为生死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是不可改变的。他说 : “天地者, 万物所同有也 , 自古及今, 几何百千岁, 其阅万物亦多矣, 计万物之在天地间 , 随世随化乃如剑首一吷子。”⑦ 就是说, 世间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无论皇帝或是平民百姓皆如此 。不因为地位高就可以长久下去, 也不因为地位低下就不能存在。邓牧又进一步解释说 : “一死一生瞬息间耳 ,其不相知又若是 ,晋人去我千岁矣不知我决矣 。我去晋人亦千岁矣不知晋人审矣 。 ……以地观之 ,越不知杭 ,杭不知越; 以人观之 ,生不知死 ,死不知生 ; 以世观之 ,古不知今 ,今不知古 ,则君与我握手而笑生之类也 。分袂而往死之类也 ,古人所以叹别离之难乎 , 天运易流 , 人生有终会面之不可常也 。 ”⑧
邓牧的生死观 ,是道家思想的集中反映 。
对道家轻名利重自然的思想 , 邓牧亦有自己的认识 ,当有人将他作为名人与名山大涤山相联的时候 ,他说 : “余本无名 ,奚以山之名不名为哉  且天地大也 , 其在虚空中不过一粟耳 ,而况大涤在天地之间哉 虚空本也 , 天地犹果也 ; 虚空国也 ,天地犹人也。一本所生必非一果, 一国所生必非一人 ,谓天地之外无复天地焉 ,岂通论耶 ”⑨ 并且在一篇 《 名说 》 的文章中 ,他又提出了“善誉人者人誉之, 善毁人者人毁之” , “一人之毁不足胜众人之誉 ”的观点 ,这些思想的基础即是道家的 “无 ” 。
道家思想在政治方面的表现就是 “无为 ”, 对此邓牧亦有自己的理解。他在反对君主专制的两篇文章《 君道 》 和《 吏道 》中 ,对君主和官吏都作了强烈的讽刺与批判 , 并指出了自己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 即是 “废有司 , 去县令 , 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 ”的上古三代之社会情形。⑩ 这与老子所向往的 “小国寡民 ”的社会理想是一致的, 老子 “为无为 ,则无不治 ”的思想 ,在邓牧这里得到了完全的反映。邓牧一生隐逸飘摇 ,不涉官场 ,正是对 “无为 ”思想的深刻认识与实践 。 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运用到文学风格上 , 就表现为清新亮丽之感 。庄子将这种文风发扬到极致 , 后人评论说 : “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 是 《 庄子 》 的一大特色 。 ……从理论意识来说 ,庄子这一派本有‘言不尽意 ’的看法, 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 。与此相关 , 在表现手法上, 许多篇章 ,如 《 逍遥游 》 、《 人间世》 、《 德充符 》 、《 秋水 》 ,几乎都是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 、虚构的人物故事联缀而成 ,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 、 动物的对话中 ,这就超出了以故事为例证的意义 。而且, 作者的想象奇特而丰富, 古今人物、骷髅幽魂 、 草虫树石 、大鹏小雀, 无奇不有 , 千汇万状 , 出人意表 ,迷离荒诞 ,使文章充满了诡奇多变的色彩 。 ”这种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到的, 必须靠思想的长期积淀 ,对世事的理解 ,对人生的彻悟升华 。初读邓牧之文 , 这种感觉就油然而生 ,没有一丝一毫的做作之感 , 没有一丝一毫的艰难晦涩, 没有儒家思想的压抑, 完全是以一种轻松活泼的心情畅游在天地万物之间, 在极其舒适的心境下领略道家的向往自然的境界 。
邓牧谈到自己对人生 、理想 、 世事时, 都用了极其言简意赅的故事 、 比喻, 让我们很容易从中探求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与原则。如《 楚佞鬼 》 、《 越人遇狗》 、《 宝说》 、《 名说 》 等篇, 都与庄子有相似之感。在 《 越人遇狗 》 这一则短短的讽刺小品中,邓牧把元朝统治者暗喻为 “狗 ” ,揭露了它的贪婪残忍性。从越人与 “狗 ”妥协所造成的悲惨后果, 他得出“人” 和“狗”不能妥协、丝毫不能放松对 “狗 ”的警惕的结论 。在 《 宝说 》 这则小品文里 ,邓牧用“宝 ”来比喻人才, 认为人才总是深藏于社会角落之中 ,只要努力去发掘, 总会露出来的 。在这里 , 披着故事外衣的轻松的小品却蕴含着邓牧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揭露。其实, 这正是我们理解邓牧思想的重要之处, 长期以来 , 我们都认为道家思想是出世的 ,是消极回避的, 其实不然。道家思想是用另一种眼光和视角来分析时势 , 做出对时势的回应。这种思想不与时势发生直接冲突 ,用一种平缓和平的方式来解决, 也就是说, 道家与儒家、法家对现世问题的解决方式是不同的 ,但绝不能否定道家思想的入世性。邓牧深深理解了道家思想的本意 ,运用寓言故事 、轻松的笔调针灸时势 , 鞭笞腐败的统治阶级, 达到了批判社会的目的 。
“言不尽意 ”与“得意忘言 ”是庄子文风的一个最大特点,读庄子之书, 我们常有一种似懂非懂之感 , 但是其中的深意却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想像与回忆 。这一风格亦为邓牧所继承 ,对此他有一段经典性的论述 : “书所载者 , 古人之粗, 所不可载者 ,古人之精, 粗为言精为心也 , 今诚有志于古, 乃嗜其粗 ,而忽其精 ,泥其书而不得其心 , 所谓友而不心 ,面友尔敢以为君规”
“言不尽意 ”与“得意忘言 ”, 其实就是道家思想“无 ”的具体表现 ,得到的、能表达出来的不一定是真的、正确的, 反而那些不能够完全表达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内涵 。所以邓牧由此出发 ,对 “言不尽意”与 “得意忘言 ”又作了一番论述: “然余谓君无志于道则巳 , 苟有志, 书亦累也 。比见世读书者 , 四方万里无所不通 ,上下数千载无所不闻 。归而求其本心 ,则虚焉者寡矣 。圣人之道遂为绝学可叹也, 愿君悉素所蕴于无何有之乡,然后即方寸之地朝而辟焉 ,暮而涤焉, 使介然之有不得累乎其中 ,君益矣 ,颜子始好学, 终坐忘唯道 , 集虚盖深造自得之妙,颜何人哉 。 ”
在这一段论述中, 邓牧从老子提出的 “无 ”的思想出发, 认为古人之书只是为后人留下的方法和路径, 而不是唯一的、一成不变的思想 ,读书要做到 “得意忘言 ”。这种得意忘言的认识 ,正是对道家思想深刻理解的发挥 ,其思辨性正如老子的道一样 ,既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又留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
不仅如此 ,从邓牧的其它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道家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 其 《 九锁山十咏 云根石 》 写道: “浮云无定姿 ,灭没须臾间。一朝化顽石 ,千古遗空山 。天地亦幻物 ,谁能诘其端。”在这首诗中 , 作者崇尚的道家思想溢于言表 ,对人生、对世事的心情也可见一斑。在其它的诗文中邓牧同样表达了蔑视功名利禄 , 忘乎一切的人生态度。他说 : “人生行乐耳 ,何必千秋万岁名 。 ”道家思想贵在“无 ”, “无 ”就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 就是世事的最终形式, 就是社会的最佳形态 ,这些对邓牧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在邓牧的思想中也表现得最为突出 。 邓牧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异端思想 ,也是为大多数人所津津乐道的 ,而这种异端思想的渊源正是道家思想。所谓异端, 也只是指与统治阶级的御用思想相背 ,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成不相一致 。邓牧正是用一种站在外围透视社会而得出的观点 ,正像他自称 “三教外人 ”一样 ,他认为自己超脱了身处的社会 ,因此对问题看得更加清楚 ,分析更加透彻。而这种异端思想也正是他思想的精华所在 。
道家追求自然 , 崇尚无为 , 要求人不要对自然有所改变 ,并将其用于政治 、社会和人生, 在政治上要求无为 , 在社会上要求和谐 ,在人生上强调个人的价值、生命的珍贵等, 这几个方面与儒家所讲的等级尊卑、礼教思想是不相通的。例如魏晋时期的玄学家们为了表示自己对政权的嫉恨 , 与当权者势不两立, 就从装束上、生活上表现出放荡不羁的情形, 这是不能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世俗所能接受的 , 所以将他们称为“异端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邓牧在政治 、 社会和人生方面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也有很大差别 , 他不与当权者合作 ,对传统的思想进行极度的讽刺与批判 ,被指斥为 “异端 ”思想实在是意料之中的 。
道家思想产生于春秋之世 , 其时社会混战不休 , 礼制淆乱 ,统治者不问民生, 只是追求奢侈淫逸的生活 , 老子生当其时 ,又作为史官, 看到了周王室腐败堕落的形象 ,因此 ,他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 ,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度剥削人民 , 要求不要纷争 ,不要剥削 ,以期达到长久的社会稳定与和谐 , 并将一切社会动乱的源由归结到无止境的嗜欲与争夺 。邓牧所生活的时代也是战乱不定 ,民生痛苦 ,因而他能够感受到老子当时的思想 ,能够体会到道家思想解决现实问题的深意 , 于是提出了一个与众人大相径庭的解决之道 , 但在当时却被指斥为异端思想 。邓牧的异端思想主要体现在 《 君道 》 和 《 吏道 》 两篇文章里 ,在文章中 ,他对君主和官吏以及专制社会进行了批判, 他对上古三代社会作了详尽的描述: “饭粝梁, 啜藜藿, 饮食未侈也 ; 夏葛衣, 冬鹿裘, 衣服未备也 ; 土阶三尺 ,茆茨不翦 ,宫室未美也; 为衢室之访 ,为总章之听 ,故曰‘皇帝清问下民 ’ , 其分未严也 。 ”在这里, 邓牧描述了一个不追求物质生活 、 众生平等的社会。但这种思想却遭到了许多人的批判 , 认为邓牧的思想是倒退的, 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 ,其实这正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道家不追求奢华 ,不以物累 , 是一种极高的思想境界 。要求皇帝清问下民 ,就是要摆脱传统礼教的束缚 ,要求平等 。
儒家要求正名 ,认为 “名不正 ,则言不顺 ”, 以此建立起一套名教体系, 为历代政权所沿用 。为了正名 ,不惜牺牲一切为代价。而道家则正好与此相反, 魏晋时期的玄学家提出的 “越名教而任自然 ”, 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邓牧继承了这种思想 ,他在讲到三代时期的社会时指出 : “尧让许由而许由逃, 舜让石户之农 ,而石户之农入海 ,终身不反 ,其位未尊也。”之所以 “位未尊 ”,归根结底还是名未正 ,名未正 , 故没有人为权利所争, 既不争权夺利 ,因而社会秩序稳定, “今夺人之所好, 聚人之所争”的社会现象正是由名而起 , 他不主张用一套严密的礼制体系来区分不同的阶层 ,这样做 , 既能达到众生平等, 又不致引起社会纷争与动乱 。当然, 人类社会中各种不同的等级层次不是人为因素所致 ,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使然, 是人类社会的必定选择 。不过, 也不能因此而认为邓牧想逆潮流而动 ,想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背。他只是想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想在历史中找到一种较理想的社会原型 ,而在他所处的时代中, 不可能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 只能寄希望于一种近似空想的社会模式之中 。
邓牧对专制社会进行的批判 , 显然是受道家思想影响而致 。老子在其著作中设计了一种鸡犬之声相闻 ,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 庄子也提出了 “至德之世 ”的设想, 邓牧批判了当时的社会 ,也构想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模式, 即“废有司 ,去县令, 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 ”, 与老庄的社会模式大同小异 。因此, 完全可以肯定 ,邓牧批判专制社会的思想渊源正是道家思想 。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邓牧尽管自称 “三教外人” ,但是其思想深处却是道家思想 , 为什么如此呢 这正是其立足社会却又无能为力的一种矛盾心理反映。他自称为 “三教外人 ”,大概只是想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不愿与其他人为伍 ,尤其是不愿意与蒙古统治者合作 ,借此发泄自己的愤懑与不满情绪 ; 他想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却又不得施展, 只能在一种理想的社会中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换句话说 , 他想借助道家思想超脱现世社会 ,却无法超脱 , 因为道家思想本身也是一种治世方式 。在邓牧的思想中, 我们看到了现实与他理想的差距, 期盼改革社会却又无可奈何的困惑 。这种反差极大的思想, 正是道家思想的反映, 正是邓牧对道家思想的透彻理解 ,并进一步证明了道家思想是邓牧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在道德理念上,伦理上,哲学理念上和哲学�...
如果有勉强也就民国,但民国太短)而汉代道德思想上皇家是很注重道家思想的,到了汉武帝以后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哲学很自然的可以参阅汉朝历史或者是老子的道家和孔子的儒家文化了!然后是匈奴-匈奴人的活动范围相当大,从北纬15度到北纬25度,北亚土地一直延伸到东欧,游牧文明信奉的是萨满教,拜长生天,...

关于避世的诗句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

一个寓言故事并说出它蕴含的哲理
如上所述,《愚公移山》不是一般性的寓言,它应该是古人的哲学观点、政治论述。寓言故事本身揭示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人面对自然的态度,这就为后来《愚公移山》升华为民族精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关于愚公移山精神的魅力与价值 让人羡慕你的,不是你的权势,而是你的气质; 让人景仰你的,不是你的高度,而是你的境界;...

哲学原理的生活例子
哲学原理的生活例子 哲学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消极被动、无能为力的,而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动物学家认识了狼的食性规律,便着手改变狼的食性,进而对其进行训练,使狼从吃羊到牧羊。这是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的表现。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根据事物的...

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思想
从哲学上考察,古典主义是与唯理主义相适应的,它是在当时流行于整个西欧的唯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唯理主义以笛卡尔(1596-1650)为代表,他主张一切以合乎情理为原则,主张抛弃传统偏见,反对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反对盲目信仰宗教权威和经院哲学,把理性看成是知识的唯一源泉。认为感性材料会欺骗人们,只有通过理性才能...

尼采的哲学思想内容介绍
尼采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同样开创了西方现代哲学。那么尼采的哲学思想内容有哪些?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尼采的哲学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尼采哲学内容 尼采被众人所熟知,在他所有的傲人的头衔中,哲学家这个头衔是最被人所津津乐道的。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开创了西方现代哲学,尼采的唯意志...

中国古代哲学有哪些特点?
1.强调道德伦理中国古代哲学注重道德伦理,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规范。道德伦理是古代哲学的核心,主要反映在《道德经》、《孟子》、《大学》、《中庸》等文献中。2.重视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强调宇宙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一思想中,人和自然本质上是相通的,没有人就没有...

老子简介?
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

古希腊哲学简介
这是最早的辩证法思想。 与此同时,在意大利南部出现了具有另一种思想倾向的哲学学派,他们认为万物的本质不是物质性的元素,而是一些抽象的原则,毕达哥拉学派认为是“数”(见毕达哥拉与毕达哥拉学派),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认为是“存在”,并认为“存在”是不变的﹑不生不灭的,运动变化的祗是事物的现象。他们...

为什么说庄子的哲学是美学
庄子美学是庄子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泽厚先生就曾经说到:“庄子的哲学是美学”。[1]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庄子崇尚的是主体精神上的“逍遥”,追求的是一种“道”的人生境界。而庄子美学正是站在“道”的高度上,追求的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超越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

东兴市13696504580: 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宇宙是怎么的 -
钞伟雷帕:早在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中国古人就开始了有组织的天文观测活动.在授时和星占两个主要需求推动下,中国天文学在公元前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发展出以28宿和北极为...

东兴市13696504580: 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
钞伟雷帕: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一、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

东兴市13696504580: 请概述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两宋时期、明清时期的发展特征及代表人物? -
钞伟雷帕:[答案]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

东兴市13696504580: 从汉至元儒家思想自我调整的表现 -
钞伟雷帕: 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

东兴市13696504580: 儒家思想对汉朝历史文化上的影响 -
钞伟雷帕: 儒 家 思 想 2004-1-31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

东兴市13696504580: 可不可以使用下载软件边下载边播放电影?
钞伟雷帕: 推荐使用WellGet软件,WellGet突破了传统的下载软件思维模式,下载软件不仅仅能下载!还可以播放中下载!WellGet在通过多线程下载成倍的提高下载速度,支持多种协议(http ftp mms rtsp)的基本功能之外,更有令人侧目的创新!Downloading and Playing (边下载边播放功能).这是目前任何一款下载软件所不具备的! 下载地址: 你可以试试!

东兴市13696504580: 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钞伟雷帕: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刘彻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秦汉之际,遭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摧残的儒家逐渐抬头.陈胜、吴广起义后,有些儒生参加了反秦斗争,如孔子后裔孔甲一度为陈胜的博士.西汉初年,著名儒生叔孙通被任为太...

东兴市13696504580: 请问 现在最新款的帮宝适拉拉裤是哪一款呢?朋友介绍帮宝适的拉拉裤?
钞伟雷帕: 教师选择帮宝适的拉拉裤,你可以去淘宝上或者是正规的用电来看一下这个品牌的品牌值得信赖,容易牺牲.

东兴市13696504580: 那个可以在图片上加天气预报和城市的做图软件叫什么?
钞伟雷帕: 是 天气相机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点击下面的“有用”,谢谢, 您的采纳是对我莫大的支持.』

东兴市13696504580: 在国道上超速50%会有什么处罚 要吊扣驾照吗
钞伟雷帕: 好!罚款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