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费》读后感

作者&投稿:禽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最后的党费观后感300字?~

“美兰,我要走了,我有个愿望,你帮我完成。这是我这个月的工资,作为我最后的党费交给支部。”看到这里,伴随着徐明书同志的去世,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作为一名检察官,徐明书公正、明大义,铁面无私,严格执法。在执行案件时,别人说情不动容,有人徇私严惩处,宁愿“得罪人”也不触碰法律的边界线,把法律作为心中衡量公平正义的唯一标尺。
作为一个公民,徐明书热情、热心、乐于助人。陈老师的儿子小明,在监狱的三年里,徐明书同志经常去看望老人家,帮忙换煤气、买大米;老人生病时背着老人家出门散步;在小明出狱前,徐明书同志四处打听,帮忙找工作,为小明出狱后有个好去处,重新开始生活做好准备。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徐明书同志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坚守使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不忘向党组织缴纳最后一笔党费。
每位党员都经历过庄严的入党仪式,在鲜红的党旗下、在庄重的党章前,举起右手,许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承诺,这是光荣而神圣的,而这份光荣与神圣的背后所肩负的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正如徐明书同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不忘向党组织缴纳最后一笔党费,党费也许不多,但却表明了徐明书同志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凝聚了徐明书同志深深的党国情;也诠释了一名普通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徐明书同志的事迹就好比一面明镜,同样作为党员的我们,扪心自问,当我们在党旗下宣誓自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一刻起,是否也如同誓词中所说的一样“履行党员义务…对党忠诚”,是否初心未改,将使命牢记在心,哪怕只是缴纳小小的党费?相信每位党员在“镜子”前都会照出答案,无论答案是肯定还是否定,我都真诚的希望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能够秉持共产主义初心、牢记共产主义使命、坚定地逐梦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力奋斗。

求专题片《特殊党费》观后感300字,谢谢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10-12-29 21:05 | 提问者:忧郁色色
最佳答案 汶川特大地震,震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也震撼着广大党员的心灵。自地震发生以来,人们清楚地看到,在抢险救灾一线奋不顾身、无私无畏,冲在前面的是共产党员;关爱灾民、组织受灾群众进行生产自救,积极带头的是共产党员;心系灾区、踊跃捐款捐物,走在前头的还是共产党员。某机关一位普通党员说得好:交纳“特殊党费”,支援抗震救灾,既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种体现,也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诚如斯言,各地广大党员以交纳“特殊党费”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宗旨。所有这些,既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特殊责任,也赢得了亿万群众的交口称赞
。“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这种特殊,体现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能够站出来,敢于豁出去,舍得献爱心,真心诚意地为党分忧。2008年5月18日中组部有关交纳“特殊党费”的通知发出后,从中央首长到地方党委领导,从各级党员干部到广大一线党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纷纷慷慨解囊,主动为灾区捐款,用交纳“特殊党费”的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同时,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灾区的深切牵挂,转化为立足本职、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广大干部职工,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支援抗震救灾,支援灾区人民。这些无疑是共产党员特殊品质的最好体现。
常言道,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透过数十亿“特殊党费”,折射出全党上下立党为公、心系群众的党员意识,折射出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有句成语叫做“一呼百应”,透过一笔笔“特殊党费”,人们分明看到的是“一呼千万应”,这不正是广大党员强烈组织观念的生动写照么?更令人感慨的是,就连很多入党积极分子,乃至普通群众,也主动捐款,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试想,当今世界,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哪一个政党、哪一个组织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股特殊力量,既是夺取抗震救灾特殊斗争全面胜利的希望之所在,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所在!

读完《党费》,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下来。我也说不清这是为什么。平日里我很少看当代的文学作品,因为不喜欢。那个时期的作品给我的感觉就是它们都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说教的色彩很浓,而且每篇都差不多。但是每当我静下心来读完这些小说的时候,我的心又禁不住被深深地震颤。因为这些小说里都有一种说不清的力量在感染着我。下面我也想通过写《党费》这篇小说的读后感来理清楚这股震颤我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读完后我就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这也使得我对这篇小说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党费》是王愿坚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
内容主要是关于一位年轻的女共产党员黄新的故事。该小说主要通过三件事情来刻画黄新的,一个是在“扩红”的时候,她带头把自由结婚的丈夫送去参加了红军。第二个是黄新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她坚持战斗,偷偷组织村民用丈夫留下的仅有的一点贴己钱买盐给山上严重缺盐的战士腌咸菜。第三件就是黄新为了挽救“我”挽救党毅然地抛下了年幼的女儿牺牲了自己,并恋恋不忘补齐党费,最后嘱咐“我”用咸菜交了最后一笔党费。

虽然故事情节很简单,仅以黄新用咸菜交党费为主线。但是他的故事性却很强。那作者是如何做到感人至深的呢?这得从作者的艺术手法上来说了。

首先,我觉得这篇小说的语言上非常地口语化,感觉就像是小时候聆听太爷爷给我讲红军打仗的革命故事一样,很亲切。小说中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口吻,让人听起来就像是他亲身经历的一样。然而仅有这些就能做到让人坚信所讲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吗?当然不是,虚构的故事总是空洞的缺乏灵魂的。该小说的这一特点还要得益于作者丰富的生活积累。虽然王愿坚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他没有亲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但是他在做记者、编辑期间,接触了老一代革命者。1953年还访问过江西老革命根据地,到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采访。这使他有可能表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史诗般的生活。

在这里,小说中的几个重要情节也都是有真实的故事原型的。例如主人公黄新,它的原型就是大革命斗争时期青年农村妇女卢春兰。故事大概是山上游击队没盐吃,坚持斗争的卢春兰在村子里组织各家给他们腌咸菜,在送咸菜上山的半路上遇到巡逻的敌人,就在敌人用枪杀威胁全村的群众要究出组织者的时候,她毅然领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从容地迎着敌人的枪口站了出来。这已大体组成了整个故事的框架,然而要使故事变得丰满,情节变得有些有肉,还要加入更多的东西。作者曾经在战地收殓烈士遗体时,在一位烈士空荡荡的口袋里找到了一个笔记本,里面夹着两毛钱的北海币,钱的下面写着“如果我牺牲了,这钱就是我最后一笔党费。”上述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是真实的,感人的。然而听者对事情的认识多半却是感官的、肤浅的。作者通过把自己以前听到过的相关故事杂糅在一起,并加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充实,然后进行整理提炼,使得笔下的主人公更典型、更理想、更完美,也使得故事的情节性、思想性更强,更具感染力。

其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很丰满。尤其是黄新。她机智、果断、无私、临危不惧,活生生的,
很有感染力。作者特别善于抓住细节来表现人物。例如,在夜深人静的白匪围剿的敏感区域,黄新在家一边偷偷为山上的战士腌咸菜,一边轻轻地哼《送郎去当兵》。黄新和丈夫是自由结合的,她怎么会不爱她的丈夫呢?然而她却毅然带头送丈夫去当兵。这里刻画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她在革命陷入低潮时仍然在坚持斗争的可贵精神。当被敌人包围的时候,她“很快抱起孩子亲了亲”,并把妞儿托付给了“我”,自己毅然选择以牺牲自己来掩护党的侦察员“我”,这里,并不是她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正是为了能让千千万万的妞儿过上好日子,为了革命能取得胜利,她才无情地选择了这样做。表现了黄新人性的光辉。此外,从典型细节入手来塑造人物性格最典型的就是母亲从女儿手里拿下咸菜的描写了
。作者着力刻画了妞儿因为严重缺盐,看着咸菜直咂嘴巴的一系列神态描写,通过母亲最后还是选择把菜从孩子手里拿下来的辛酸场景刻画揭示了黄新把一切都献给党的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将细节和事件安排在特定的环境之中,运用短篇小说中以小见大的方法,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丰富了人物的形象。抓住了能表现主人公性格的一瞬间,非常的有力。

过去,老师家长常常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要学会“艰苦奋斗”,要能“吃苦耐劳”。我们刚开始还会认真地听,虽然并不能完全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宣传多了、听多了也就变得麻木了,这些词对于过着幸福生活的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干巴巴的标语。但是读完这篇小说之后,我开始深深地感受到,像这样的一类不知见了多少遍的字眼,开始变成了饱和着血肉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东西。原来我们的革命前辈是这样“艰苦”奋斗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这样的来之不易,而他们付出了血与肉之的代价之后却不曾享受过一天幸福宁静的生活。他们的无私使得他们的故事变得壮美,使得他们的生命变得光辉。这个故事显示了前辈革命者的高贵品质,也显示了人类最崇高的美,是你不得不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爱它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个时代的小说能够深深撼动人心的地方。

自愿


王愿坚的资料!很急!!!
王愿坚自195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其中《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其它还有《早晨》、《征途》和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

四草,王愿坚写作。
此后又陆续写了《珍贵的纪念品》、《粮食的故事》等作品,1956年出版了短篇集《珍贵的纪念品》和《党费》。1956年至1966年,参加“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这期间,写了《后代》、《亲人》、《七根火柴》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个短篇,后出版有短篇集《后代》和《亲人》。普通劳动者...

王愿坚介绍
王愿坚自195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其中《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其它还有《早晨》、《征途》和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

谁有王愿坚的简介
《灯光》读后感 《草》 创作背景 涵义 简析《草》一文的艺术特色 以小见大的手法,鲜明具体的线索 多种手法的运用,人物形象的展现 伟大领袖的风采,无产阶级的形象 展开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灯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劳动者》《支队政委》《后代》《妈妈》 粮食的故事 《赶队》...

王愿坚人物的资料
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到长征路上采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编辑本段]王愿坚的作品 灯光阅读指导 《灯光》是阅读课文,课文内容主要是写...

五篇文章读后感 快快快 急 (不是书哦!!!)
《花儿与少年》已读完几天了,但洪云普、洪新华忠于党、忠于祖国和为人民奋斗不止的精神却欲发使我夜不能寐,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怎样做?洪云普、洪新华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3、感恩的心》读后感: 有一天,下着大雨。因为寻找没有归来的妈妈而走了很远的小女孩终于看见了攥着年糕倒在雨地...

《花儿与少年》的读后感
《花儿与少年》写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事,男主人公洪新华是烈士遗孤,他遵从生父的遗愿,大学毕业当上了一名军人。他与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女主人公罗亚琳从小青梅竹马,感情甚笃,在欢迎志愿军归国共同演出的歌舞《花儿与少年》中,这对美少年和红牡丹萌发了纯真的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往的深入,...

铜仁地区19522766515: 党费的介绍 -
除郎脑脉: 党费是一篇小说,作者王愿坚,记录了红军长征路上一段关于党费的故事.属于“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以王愿坚、峻青为代表的“纪实体”中短篇小说,将时间、事件、人物、环境交代得很清楚,具有很强的纪实性,情节完整.

铜仁地区19522766515: “这是我这个月的党费”出自哪里 -
除郎脑脉: 王愿坚小说《党费》

铜仁地区19522766515: 由于外地工作,本人延期了党员转正,请高人指点.100分2005年
除郎脑脉: 一、党员应提前准备好转正材料 预备期满前一个月,预备党员本人应该主动向所在党支部提交转正申请材料,包括: 1、转正申请书.内容包括:(1)预备期内自己的表...

铜仁地区19522766515: 中国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读后感450 - 500字 -
除郎脑脉: 今天,我读了《伊索寓言》里的《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读完以后,我深有感触.这个故事它讲的是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农民.一天,他在田里耕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只惊慌的兔子奔逃,而一头撞了一棵树上,死了.这个农民不费吹灰之力...

铜仁地区19522766515: 灰姑娘读后感400字 -
除郎脑脉: 1、《灰姑娘》读后感 格林的童话《灰姑娘》,被改编成电影,被改编成戏剧,以多种艺术形式继续感动着人们,而且被感动的对象已经不仅仅是孩子们.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女孩》与之相比,就单薄了,不光是情节单薄,就其给予人们内涵的...

铜仁地区19522766515: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除郎脑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我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

铜仁地区19522766515: 写一篇400字的《爱丽斯漫游奇境记》的读后感 -
除郎脑脉: 《爱丽斯漫游奇境记》读后感 今个暑假,我读了《爱丽斯漫游奇境记》这本书.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开篇讲述了一个名为爱丽丝的女孩,在一次和姐姐读书时意外的走入了书中的世界.在那里,她经历了许多在现实中所没有的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