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欢乐颂》的由来

作者&投稿:于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贝多芬欢乐颂乐曲的由来是什么?~

亲,
《欢乐颂》,又称《快乐颂》(德语为Ode 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1] 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包含四独立声部、合唱、乐团。而这由贝多芬所谱曲的音乐(不包含文字)成为了现今欧洲联盟的盟歌、欧洲委员会会歌,亦曾被用作罗德西亚1974-1979年国歌《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的旋律。席勒的《An die Freude》最早创作于1785年,并收录于隔年出版的杂志《Thalia》中[2] 。这首诗是共济会的诗歌。[3] 席勒于1803年对《An die Freude》进行修改,删减了部分词句,贝多芬在第九号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所使用的歌词,便是以席勒1803年版本的《An die Freude》为基础。
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到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 结。1=F调,4/4拍。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乐章的重唱和独唱部分还充分发挥了四位演唱者各个音区的特色。
席勒的《欢乐颂》,因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而为人所知。贝多芬22岁时(1792年)就有把这首长诗全部加以谱曲的想法,但当他53岁完成第九交响曲时(1823年),他仅挑选了诗的第一节、第二节前半、第三节和第四节的后半作为末乐章的歌词。[1]
《欢乐颂》其实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第九交响曲》是于1822年秋天开始进入创作阶段的。但贝多芬却几乎花了大半生的时间来酝酿、来筹划。一直到完成了《庄严弥撒》之后,作曲家才开始动笔谱写这部凝聚其一生力量和信念的宏篇巨作。其实《欢乐颂》原本是德国诗人席勒的一首诗作,气势磅礴、意境恢宏。而贝多芬本人正是席勒的忠实崇拜者,这首《欢乐颂》也是贝多芬最钟爱的诗作之一,席勒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其实也正是一直向往共和的贝多芬的最高理想。所以作曲家从年轻时就开始计划着把这部诗作变成声乐作品,根据专家的研究和史料的调查,在贝多芬早期的一些作品中确实就已经有了后来《第九交响曲》最后《欢乐颂》乐章并不完整、成熟的雏形。他曾经说过:“把席勒的《欢乐颂》谱成歌曲,是我20年来的愿望!”[4]

历史评论来看,这部作品在诸多方面都算不上贝多芬交响作品中的上等之作,但是作曲家本人还是比较喜欢她。其实《战争交响曲》原本只是一首普通的乐曲,但是贝多芬为了使其能够以宏大的气势出现在音乐会舞台上,花了不少精力将之改编为管弦乐曲,甚至加上了“交响曲”的头衔。由此可见,贝多芬对于拿破仑背叛革命,继而侵略欧洲各国的行为感到极度愤慨。所以当拿破仑战败之后,作曲家也非常想用音乐把此时此刻自己激昂的感受描写下来,并流传下去。不过可惜的是,《战争交响曲》和贝多芬其他交响曲深刻的思想性相比,显得过于肤浅。而且过了数年以后,贝多芬自己也意识到了这部作品的粗糙之处,甚至自己为之检讨过。虽然作品当时红极一时,但如今和贝多芬其他九首交响曲被成百上千次录音的“待遇”相比,《战争交响曲》的录音如今是相对比较少的。   《战争交响曲》虽然只是“昙花一现”的应景作品,但是在当年却给贝多芬带来了更高的声誉。在1813年12月8日贝多芬作品的专场音乐会上,作曲家亲自上阵担任指挥。两部重头作品被上演——创作于前一年的《第七交响曲》直到这一天才真正公开首演,而《战争交响曲》更是作为贝多芬的新作第一时间展现在维也纳听众面前。这是一场极其成功的音乐会,贝多芬的作曲才能、指挥才能被全面展现在听众们面前!《第七交响曲》更受到了普遍赞誉,不得不加演“小块板”乐章。沉浸在战争胜利欢乐中的人们对《战争交响曲》更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   说起来是可笑的,很多乐评人士对《战争交响曲》的艺术价值不屑一顾,而且贝多芬本人也承认这部作品存在不少“粗浅”的地方。但是正是因为这部作品,使得贝多芬在维也纳、在欧洲大众心目的地位再次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这个时候的贝多芬几乎被荣耀和光辉充斥着,总算使得处于生活困境中的作曲家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至少自己的音乐能够被更多的人肯定。这时候贝多芬的创作欲望重新被唤起,一部又一部新作问世了,音乐会也一场接一场的被要求加演。1814年2月7日的音乐会上,《第八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听众竟然达到5000多人,这个数字即使放在现在,都是异常惊人的!在此后的一两个月内,《战争交响曲》也在不断地被上演,似乎大家永远听不够。
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完成于1824年2月,最初没有标题,后人加了一个很拗口的标题“最后有席勒的欢乐颂合唱曲的交响曲”,英国人习惯于称它为“合唱交响曲”。应该说,这是第一次把人声引入交响曲的创作,当时引起了音乐界的轩然大波。
贝多芬一向喜爱席勒的作品,尤其是《欢乐颂》。传说19岁时,贝多芬就起意用音乐来表现这首颂歌。从1809年开始,贝多芬不断地思考这部交响曲的构架,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不断反映出对第四乐章合唱主题的构想。但是直到1822年,才开始正式写作,并在两年后完工。
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这部人类音乐史上的巨著首演了。贝多芬由于已经全聋无法担纲指挥,只得坐在乐队中。由于此前他全聋时指挥演出出现过差错,他只敢背对观众坐着。这部伟大的作品首演异常成功,可是此时的贝多芬,已经无法听到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欢呼了。直到一位乐手让他转过身来,他才了解到自己的成功,并且激动得热泪盈眶。
可是,又有谁记得,当这部交响曲的首演取得了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后,扣除演出费用,作曲家只拿到了可怜的420古尔登的酬金,还不包括需要支付的杂七杂八的零星用度。当朋友们把帐单递给贝多芬时,作曲家跨掉了……
当时的贝多芬,正处在精神和物质生活极其困难的时期。19世纪20年代初的欧洲,正是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四大强国在维也纳会议上决定恢复封建君主制,并且迅速成立神圣同盟,四处镇压欧洲的时期。而贝多芬自己,贫病交加,还要费心费力去关心他那个不成器的侄子。就在这种状况下,贝多芬仍然创作出了这部人类欢乐的最强音!

《欢乐颂》原本是德国诗人席勒的一首诗作,气势磅礴、意境恢宏。而贝多芬本人正是席勒的忠实崇拜者,这首《欢乐颂》也是贝多芬最钟爱的诗作之一,席勒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其实也正是一直向往共和的贝多芬的最高理想。

所以作曲家从年轻时就开始计划着把这部诗作变成声乐作品,根据专家的研究和史料的调查,在贝多芬早期的一些作品中确实就已经有了后来《第九交响曲》最后《欢乐颂》乐章并不完整、成熟的雏形。他曾经说过:“把席勒的《欢乐颂》谱成歌曲。

席勒的《欢乐颂》,因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而为人所知。贝多芬22岁时(1792年)就有把这首长诗全部加以谱曲的想法,但当他53岁完成第九交响曲时(1823年),他仅挑选了诗的第一节、第二节前半、第三节和第四节的后半作为末乐章的歌词。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他8岁开始登台演出,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1792年,他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包括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

他的作品受18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欢乐颂



欢乐颂的由来
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到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D大调,4/4拍。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乐章的重唱和独唱部分还充分发挥了四位演唱者各个音区的特色。

席勒的"欢乐颂",因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在而为人所知。贝多芬22岁时(1792年)就有把这首长诗全部加以谱曲的想法,但当他53岁完成第九交响曲时(182S年),他仅挑选了诗的第一节、第二节前半、第三节和第四节的后半作为末乐章的歌词。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意境深邃、气势磅礴,其终曲音乐的艺术感染力超过了原诗。但应该指出,席勒的"欢乐颂"本身也是一件艺术作品;它有着严整的形式。每行都用四步扬抑格(一重一轻)诗律写出,非常有规则的。这样的节奏给人以庄严和生气勃勃的感觉。每节前八行用 a b a b c d c d的交叉韵,后四行合唱部分用 a b b a的套韵。全诗共分八节,各十二行;每一节又分成两部分,前半八行,后半是合唱——四行。最后一节席勒在往后的集子中删去不收,原因是诗人自己也看出了它艺术上的缺点。全诗到第七节实际上已达高潮,但热情奔放的青年诗人,感情象脱田野马,收勒不住.还要向前奔跑,故写出了一些过头的败足的比喻

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到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D大调,4/4拍。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乐章的重唱和独唱部分还充分发挥了四位演唱者各个音区的特色。

《欢乐颂》,又称《快乐颂》(德语为Ode 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1] 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包含四独立声部、合唱、乐团。而这由贝多芬所谱曲的音乐(不包含文字)成为了现今欧洲联盟的盟歌、欧洲委员会会歌,亦曾被用作罗德西亚1974-1979年国歌《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的旋律。
席勒的《An die Freude》最早创作于1785年,并收录于隔年出版的杂志《Thalia》中[2] ,这首诗是共济会的诗歌。[3] 席勒于1803年对《An die Freude》进行修改,删减了部分词句,贝多芬在第九号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所使用的歌词,便是以席勒1803年版本的《An die Freude》为基础。


关于《名人传》读书心得500字5篇
对于贝多芬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但贝多芬没有放弃音乐家的梦想,依然和挫折作斗争,他在这种被疾病困扰下既然创作出的来的不朽作品名垂青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欢乐颂》和《C小调第5交响曲》。这些作品让人们赞叹不已。 除了《多芬传》之外还有《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书中的米开朗...

作文:《名人传》读后感
他的欢乐颂唱出的不是征服者的胜利,而是战胜痛苦的光芒。他生命的光辉在于他在悲惨命运深处赞美快乐。就象作者最后写到:“什么胜利能与这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次战斗,奥斯特里茨哪天的阳光曾达到这超人努力的荣光?获得从未有过的心灵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伤残,孤单,用痛苦造就的人,世界不给...

《名人传》读后感
《名人传》读后感 在黑暗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在孤独的世界中不屈不挠,强忍着一切痛苦,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或许只有他们了,《名人传》中的英雄。《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

分享下你用过最好用的沐浴露牌子吧?
给你推荐一个我自己最喜欢的沐浴露吧,我自己是无限回购的,根本离不开它,换了别的任何牌子都觉得不舒服。这个牌子叫Bliss,好像在国内不是很有名吧,但是顶级的W酒店里用的护肤品好像都是他们家的,在很多一线城市都有它家的SPA,品牌以它优异的纤体系统闻名。首先它的味道我就特别喜欢,闻起来很...

名人传读书笔记
对于贝多芬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但贝多芬没有放弃音乐家的梦想,依然和挫折作斗争,他在这种被疾病困扰下既然创作出的来的不朽作品名垂青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欢乐颂》和《C小调第5交响曲》。这些作品让人们赞叹不已。 除了《多芬传》之外还有《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书中的米开朗...

多芬广告用的是哪部电影里的曲子?好耳熟就是想不起来~
4 钢琴曲 - 理查德·克莱德曼 - 献给爱丽丝.mp3 5 小步舞曲(贝多芬).mp3 6 英雄交响曲(贝多芬).mp3 7 悲怆奏鸣曲(贝多芬).mp3 8 《月光曲》 贝多芬著名的钢琴曲.mp3 9 音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钢琴).mp3 10 欢乐颂 11 摇篮曲 12 春天 第三乐章 小提琴奏鸣曲 13 英雄...

贝多芬的悲伤钢琴谱 哪里有 谢谢
2008-12-03)贝多芬贝多芬的悲伤钢琴谱月光奏鸣曲》欣赏...9个回复-发帖时间:2009年11月1日欢乐颂-克莱德曼演奏版本-钢琴谱(钢琴曲)-贝多芬-beethoven-我要评论收藏举报...月光奏鸣曲第..[上传用户\/admin]欢乐颂--钢琴谱..[上传用户\/admin]...学弹钢琴曲《野蜂飞舞》曲谱和视听新爱琴200贝多芬钢琴谱...

有什么好用的沐浴露值得推荐吗?
最近新入手的意大利东方宝石沐浴露,《欢乐颂》中曲筱绡同款,这款沐浴露有很多种味道,其中最火的是水莲花,后调是浓郁的香草味,而且留香时间非常长,当然了不要追求它能比得上香水,毕竟是一瓶这么便宜的沐浴露,包装充满了异域风情,看起来非常高级,泡沫很细腻就是起泡率有点低,但是洗完之后身体很清爽也不会粘腻,夏天...

关于贝多芬介绍
他于 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了他在创作 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熟时期。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力极 为旺盛,表现出巨人般的工作能力,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品。贝 多芬成熟时期作品的基本思想逻辑——“通过斗争,得到胜利", 在这一时期中逐步得到确立,英雄性、群众性的交响乐新风格形 成...

贝多芬如今广为流传的交响乐是什么 要三个
1、《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交响曲第一乐章描绘了英雄在战斗中成长;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亦是贝多芬独创;第三乐章是谐谑曲;第四乐章是凯旋进行曲式的终曲。2、《c小调第五交响曲》:以音乐中的短—短—短—长节奏动机开场。据说,贝多芬曾将四个音的动机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它主导了第...

合山市17578433689: 贝多芬的《欢乐颂》的由来 -
韶柄思梦: 欢乐颂的由来 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到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D大调,4/4拍.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

合山市17578433689: 贝多芬欢乐颂乐曲的由来是什么? -
韶柄思梦: 亲, 《欢乐颂》,又称《快乐颂》(德语为Ode 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1] 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包含四独立声部、合唱、乐团.而这由贝多芬所谱曲的音乐(不包含文...

合山市17578433689: 贝多芬为什么创造欢乐颂,有什么联系,这是音乐老师让我们查的,简短让人明白,谢谢了. -
韶柄思梦: 贝多芬的一生是勤奋刻苦的!239前他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的一个音乐世家里,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音乐,由于勤奋刻苦,他在12岁的时候就能自如演奏钢琴和小提琴,14岁参加了宫廷乐队并担任队长,人们称他为“音乐神童”.可是贝多...

合山市17578433689: 恳求 贝多芬《欢乐颂》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 -
韶柄思梦:[答案] 历史评论来看,这部作品在诸多方面都算不上贝多芬交响作品中的上等之作,但是作曲家本人还是比较喜欢她.其实《战争交响曲》原本只是一首普通的乐曲,但是贝多芬为了使其能够以宏大的气势出现在音乐会舞台上,花了不少精...

合山市17578433689: 欢乐颂的来历 -
韶柄思梦: 《欢乐颂》以其宏大、辉煌的音乐魅力,以其高尚、辉宏颇具号召力的词句在世界音乐史上独树一帜,在流传近两个世纪后的今天,仍然那样具有感染力,仍然让人在歌声中振奋.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它的音乐和词句结合得几近完美,它是世...

合山市17578433689: 《欢乐颂》是谁写的? -
韶柄思梦:[答案] 大家所熟知的《欢乐颂》其实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第九交响曲》是于1822年秋天开始进入创作阶段的.但贝多芬却几乎花了大半生的时间来酝酿、来筹划.一直到完成了《庄严弥撒》之后,作曲家才开始动笔谱写这部凝聚其一生力量...

合山市17578433689: 欢乐颂什么时候写的 -
韶柄思梦: 《欢乐颂》1793年1月,德国诗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学法学教授菲舍尼希写信给席勒夫人夏洛蒂说:有一位青年抱着伟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欢乐颂》一节一节地谱成音乐.”这个青年就是贝多芬,当时他住在波恩,只有23岁.

合山市17578433689: 欢乐颂的歌词来自哪里? -
韶柄思梦: 德国 诗人席勒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怀着火热的热情 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美丽 能让我们 永远团结在一起 在你温柔翅膀之下 一切人类成兄弟

合山市17578433689: 欢乐颂的来源?
韶柄思梦: 1785年10月的一天,在德累斯顿近郊的罗斯维兹村,诗人席勒应一对新婚夫妇的邀请来参加他们的婚宴.宴会上,诗人为新人的幸福、朋友的热情和现场的欢乐气氛所深深感染,写下了这首颂诗.其实,与其说是诗人在写欢乐,不如说是在写爱,这种爱超越时代,超越种族,超越地域,超越国界,深入人心.这首诗后经伟大音乐家贝多芬谱曲,与优美的旋律一起传遍了世界,在人们心中久久回荡. 人们说这是一首“思想抒情诗”

合山市17578433689: 贝多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作的欢乐颂? -
韶柄思梦: 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到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d大调,4/4拍. 由于他的耳疾严重恶化,已经完全听不见演出后满场如雷般的掌声.当时贝多芬谢幕竟达五次之多.听众无不以感激、 震惊和仰慕的心情热烈鼓掌、欢呼.这在当时的欧洲是少有的盛 况.总谱于1826年出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