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余华小说《兄弟》的生存哲学应该写哪些内容

作者&投稿:翠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余华《兄弟》讲述的什么内容?值得一看吗?~

余华依然是我们最好的小说家之一,我并不认为一个人在45岁时写的一部长篇的成败具有什么决定性的意义,恰恰相反,这对读者是有效的祛魅,它使我们意识到余华并非无所不能,他一样会失败,而余华本人也可能由此从封闭着他的文学神话中走出来,重新出门远行,获得新的自由。
——李敬泽(文学评论家)

余华的《兄弟》以这样的开头吸引阅读者的兴趣:“李光头坐在远近闻名的镀金马桶上,闭上眼睛开始体会轨道上的漂泊生涯,四周的冷清深不可测,李光头俯瞰壮丽的地球如何徐徐展开,不由辛酸落泪,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在地球上已经是举目无亲了。”这真是一个好故事的开头。

余华在推出小说《兄弟》之外也顺便把自己的粉丝再次逐一“检阅”。在评价《兄弟》的问题上,明显存在着对立的两个团队,一派是坚决支持派,他们捍卫着余华小说的文脉,甚至是他的叙述和讲故事的能力,并不惜摆出《兄弟》能卖上上百万册作为证据来支撑;而另一派则是苛求派,当然这些应该还是余华的粉丝,他们对余华10年没有作品抱怨太久,以至把很多刻薄和苛求的评价纷纷抛出。而笔者则认为,尽管这两派各自心怀鬼胎,却终究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这条战线的基点就是:《兄弟》是一本好读的小说。

余华自己更是卖了力气,他像个民工一样不惜力气地在媒体上频繁露面,从故事的起源讲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文章的叙述说到电视上的凶杀新闻。也许,他只是想证明一个10年不推作品的作家,10年之后可以照样写作;也许,他还想证明,一个此前写出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知名作家,10年后的作品应该比过去更好,即使不是更好,总该比过去卖得更多吧。

说句老实话,《兄弟》真是一个好读的作品,尤其是它的前三分之一。他对一个乡村“偷窥”故事的叙述,对情节的把握,出神入化。更重要的是,余华把作品的时代背景放在了从“文革”到今天这样一个将近40年的交接点上,他喋喋不休地对媒体说,中国的40年有着欧洲400年的历史跨度,小说要说的就是这个超越型的人性故事。尽管我们不知道《兄弟》的下部将如何演绎人性以及当代的传奇,但仅仅从《兄弟》上部来说,余华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企图。

文艺圈是不是又限入了一个“回忆”狂潮,就像去年的《孔雀》和《青红》,仅仅是今年最杰出的小说作品,笔者所看到的就有东西的《后悔录》和余华的这部《兄弟》,它们在某种气质上,简直太像了;而它们在类型上,也是如此相似,就像《兄弟》里的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

不过比较起东西的《后悔录》来说,《兄弟》一书过于畅销,过于喧嚣。对一个牛作家来说,这是最为自豪的事情,也许也是最为耻辱的事情。 (编辑:赵露)
还有余华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467a32270100003b

余华的小说的艺术特色:

范美忠说:“《活着》里面基本没有对人生对人性对生活的独到发现,而唯一的写苦难又失败,这种身体性生命的毁灭是惨剧而不是悲剧。所以《活着》根本就缺乏了文学之为文学的东西,对我来讲的确是一本没有价值没有文学性的小说”。
    和范美忠英雄所见略同的是赵月斌。他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余华的小说创作,从中短篇到三部长篇都有。他说,“余华小说以祸福无常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一种‘贵生’的趋向,作为人,活命成为第一要着,其他可以忽略不计。”为此,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比较的角度,以西方的悲剧形象为对比,对余华的小说提出了批评。
  第一次读到赵月斌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是在他个人的一个网站上。初初读了一遍,感觉还不错。仔细再读之后,我觉得比较单薄。
  文章的中心是论述余华作品中的人物麻木的生存状态,虽然引用了不少西方的句子,也用得恰到好处,但因为立意的平常,没有发掘出更深的作品内涵。整个文章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满。就思想性来说,有思想的外衣,但没有分析思想影响人物的复杂过程,由于篇幅关系,我不再一一细说。我比较欣赏的是关于“空心人”一说,虽然我曾经在九六年我的一位朋友评论先锋作家的文章中,看到过这个说法。
  再有,赵文的着重点在对于真实的人的寻找,而余华小说中的人都是抽离了人物重要本质,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这点上,我认为赵对余华的研究有前瞻性,可谓独辟蹊径。值得称道。
  此外,赵文在表达上比较松散,逻辑性不够强。这倒很合我的胃口。我佩服逻辑性强的文章,但我更欣赏自由散漫的文章。这和我的天生懒散有关。是优点也是缺点。我喜欢自由的表达。感性一点。赵文的感性与理性相比,前者多于后者。
  总的来说,赵文是一篇不错的随笔性评论。有时候,我喜欢这种评论,胜过喜欢专业性强的。
    除了以上主要谈及余华作品思想性的评论外,过铁的《余华:妥协一种》,还特别细致地分析了余华小说的艺术及技术层面上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比如,母语的失落,零度叙述手法的应用,对白与比喻的才华,对现实政治的过滤等,尤其对小说的语言缺陷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此文是那组评论中,最为独特的一篇。
  此外,还有两篇率真可爱的文章:悠晴的《死去活来的活着》和婉儿花的《浅读三观卖血记》。分别表达了作者读《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后的,真实而强烈的感动,感情充沛,语言流畅,值得一提。此二文对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余华作品的流行因素和大众魅力,有所助益。
      三、谢有顺的余华研究及其价值    本文是我在余华研究中的偶然收获之一,收录在此,作为对《我看余华》一文的丰富补充。这是一篇文本分析式评论,以我所评论的文章之结构为主体,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结晶而成。而我个人的看法和思想就流露于字里行间,并体现在我的言说方式之中。
    在谢有顺十多年的文学批评生涯中,当代作家余华是他关注得最多的作家之一。早在1992年,还是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他就开始了对余华的研究,并于1993年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上。他特别指出了余华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独特价值和奇异文风。
  到后来,谢有顺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余华的评论(以1996年为例),都显示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从起初小说形式化的探求,到之后小说精神性的剖析,他对余华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个步步进深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在后来的“余华论”中,所提出的“遭遇不是生存”,“消解苦难”等命题,对余华创作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开出了有益的良方。
  而这些独特的命题,直接指向“终极关怀”。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所欠缺的东西,在学术界,它正被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思想者所关注(比如任不寐、刘小枫、摩罗等),谢有顺和某些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的区别之处,就在于他和那些思考“终极关怀”的学者一样,把天堂(神性)的伦理带到了人间,带到了他的文字中,这个意义是不同凡响的。
  这就是谢有顺那些犀利深刻尖锐非同寻常的文学批评的秘密。这是生命的秘密,人性的秘密。
  遭遇生存,消解苦难,不过是他广袤思想中的一棵小树而已。而这,正是谢有顺一系列“余华论”的中心思想。下面以其中一篇为例,具体分析说明。文章标题是:谢有顺《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此文又题:《余华:活着及其待解的问题》,以下简称《余华论》)
    谢有顺的这篇《余华论》,一开篇就敏锐而大胆地猜测了写作搁浅了好几年的余华所遇到的写作难度。进而分析了其难度的几种表现形式。既例举了余华小说中的难度,还以此比较了卡夫卡、普鲁斯特超越巴尔扎克传统认知的革命性意义。
  在以下的五个章节中,谢有顺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导致这个难度的广度、深度,和内在危机。从广度上讲,是世界的恶劣环境,以及“人在这个世界中的悲剧处境”。并挖掘出这个悲剧处境的关键词:暴力。他分别阐述了余华几个中短篇小说所表达的暴力,在中国文化中的状态和实质。并肯定了余华这一发现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某种意义(以《一九八八》年为其代表作),但也对余华的冷酷暴力美学提出了疑问。
  接下来,谢有顺进一步细致深究了暴力的内在结构。并对《一九八八》年为主的几部小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
  之后,在第四节《苦难及其缓解方式》中,他探查了余华小说中关于暴力的精神性伤害。此章节主要研究了余华的三部代表作《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以这三部作品来回应此章节的小标题“苦难极其缓解方式”显然,他的着中点在“缓解”二字上。这是苦难过于深重的哭喊和求救。
    谢有顺是这样分析以上三部作品的。
  《在细雨中呼喊》的缓解方式是——回忆。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回忆是虚幻的,肤浅的。谢有顺独创而绝妙地将它称之为“皮相温情”。它只能部分地缓解苦难。比如一个孤苦孩子对童年生活天真烂漫的温情追忆——而人又怎么能永远生活在回忆中幻相中呢?
  《活着》——既然回忆是虚幻的,那么活着总有某种程度的真实吧。眼可以看,手可以摸,脚可以行。然而即使是肉身的活着都是异常艰难的。在大自然的天灾人祸面前,人像一根稻草,不堪一击。主角福贵坚韧的生命力和求生的顽强意志使他一次次死里逃生。然而,他真的活出了温暖活出了幸福吗?谢有顺说,他不过是消解了苦难,是被动的——忍耐。和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苦熬”有天壤之别。苦难就这样虚假地消失了。
  《许三观卖血记》——对苦难的进一步消解。其方式是幽默(在我看来,说滑稽还更贴切些)。谢有顺说,余华企图用幽默与现实建立一个新的关系,从而把他早期作品中的消极因素化解。
  在评论完三部长篇之后,谢有顺总结到,回忆,忍耐,幽默,是余华缓解生活苦难的主要叙述方式。但这个方式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和局限。
    谢有顺在文章的第五节中,仍然以余华的那三部长篇小说为主要分析对象。指出余华只是表现了他们生活中的遭遇,并没有提出生存的存在性问题——即灵魂性精神性问题。许三观追求“平等”的形而下意义,《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中生活的形而下受难——都是起于遭遇。他们的抗争方式还是忍耐。苟且偷生之后的虚无,厚重,和麻木。最多,有一点点庄子似的自欺欺人的逍遥。
    谢有顺的《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的最后一个章节——“看法”有时比“事实”更重要。在我个人看来,是本文最重要最新颖最具有警世力的思想。它像寒夜里的火炬一样,照亮了灰暗不明,暧昧不清的沉睡思想。
  谢有顺说,选择消解的轻,拒绝受难的重,是余华以及大多数中国作家的局限。他赞同李泽厚的观点,即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才能使中国走向人性化的新世界。
  而中国作家只注重表现事实,却忽于表达对事实的看法。即是说,他们缺少一种高度的精神性来关照现实。因而他们揭示的只是表层的事实。而事实后面还有事实。与此类推。事物的真相是深藏不露的。谢有顺说,要从事实的层面进入价值的层面。即是说,要承担,要受难,要坚持。用精神穿透现实(事实)。
  因为真理大于现实。所以,谢有顺说,是卡夫卡赋予《变形虫》、《饥饿的艺术家》,《诉讼》予意义。指出,卡夫卡对“事实”的“看法”,影响了他身后的作家们。此外,谢有顺还指出余华小说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在只有事实没有看法(意义)的生存,是远离真理的悲惨处境。这也是作家余华面临的写作难题。
    在谢有顺的另一篇评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章《绝望的判词》中,他还提出了“皮相温情”这一说法,他是指余华在小说中写到的那些微弱而易碎的人性温暖,它们的光芒和热度是很有限的(见谢有顺《绝望的判词》一文);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重写爱情的时代》中指出的,“我们要清醒地拒绝一种乌托邦式的爱情幻念,以及一切没有终极参照的相对性价值规范,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去除一切的遮蔽物,洞悉爱情的本性。”这里的爱情也可以引申为广义的爱——也就是我所理解的“终极关怀”的意义之一。
    综上所述,谢有顺的《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逻辑严谨,见解独到,叙述流畅,语言生动,分析细致,结构完整,文风清新,是他的一系列关于余华作品的评论中,我个人较为欣赏的一篇。
  如前所说,对余华作品的看法,有些已经形成公论。谈余华的文章,有些甚至给人大同小异之感。也许,我们可以要求谢有顺,及其他评论余华作品的朋友,对他作品的研读更深入更独特,更上一层楼。
    四、总结    综上所述,余华的作品和对余华作品的研究,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创作和评论的独特景观,或称“余华现象”,或称“余华研究现象”,值得祝愿中国文学健康成长的创作者、评论者和读者们,予以关注。

内容提要:生即降生、产生,事物的开端,意为“存在”,生容易;活即活着,指生命有机体的现实状态,跟“死”相对,与生存是同一层次的概念,活也很容易。但生活不容易。在余华的小说中,他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生”和“死”的交替,貌似对“活着”的状态很无奈、很悲观,其实是向我们诠释了“生活”的真正内涵———精神关怀。
关键词:生活生存 价值

一 生———存在

生即降生、产生,事物的开端,意为“存在”。都说万事开头难,其实生很容易。对于世间万物,在必然性中一次偶然就促使了其产生,有时它的存在并不是以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所引导的。存在只是一种状态,存在主义者用存在这个概念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为存在。他们认为,人们所认识的任何事物,不管怎样千差万别,在“存在”这一点上总是相通的,它们都是存在者。但人和物的存在是不同的,物是自在的存在,而人是自为的存在。

自在的存在是纯粹地、绝对地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是否显现它为转移。在余华的作品中,任何一个故事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而这种环境,并不是余华或者是任何人所刻意造就的。余华的小说《兄弟》创作于2005年,对于《兄弟》的问世,余华就直言不讳地表示是纯属偶然。他本来要计划写一部100万字的家族小说,没想到写了20多万字时便无法进行下去。无奈之中,他暂停了这部长篇的写作,到美国浪迹了7个月,之后又回到北京准备写一部较短的长篇。正在此时一则电视新闻吸引了他,说的是一名农民工讨薪不成,爬上高高的塔楼要自尽,塔下人群乱哄哄,忙着寻求解救农民工的方案。他突然感觉这是一个不错的小说素材,就有了表达的欲望。可写着写着,这个故事竟不由自主地向另一个故事偏移,发展到最后便给我们呈现了小说《兄弟》。

“自为的存在”和“自在的存在”相反,它主要是指人的意识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只能作为虚无、超越性、否定性而存在,意味着它不能作为现成已有的东西而存在,换言之,它“是其所不是且不是其所是”1。自为作为存在的缺乏总是追求、趋向存在,这种不断地追求和趋向使人不断地超越、否定自己和世界,不断地使自己和世界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在读余华的作品时,往往会有这种感觉:人活在世界上仅仅是一种存在;而与生对应的死,其实也是一种存在。古罗马哲学家就说过,从诞生的那一时刻起,自然就挽着我们的手一步步地向死亡走去。生和死同样都是不可抗拒的。对于《活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主流文学评论为余华将主人公福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牲畜式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我们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对《活着》开始有了新的评价,认为《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福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福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令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二 活———生存

活即活着,指生命有机体的现实状态,跟“死”相对,与生存是同一层次的概念。要想活着其实很容易,只要生物有机体还维持着生命,就意味着活着,没有死。它可以是没有目的、没有意识的行为,形同行尸走肉,与死并无根本的差别。

余华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就如同一具具行尸走肉,他们极端、麻木、暴力、缺少人性。比如在其早期作品《现实一种》中描写的山峰、山岗两兄弟,他们灵魂的麻木、感情的缺失、头脑的弱智,在小说开头的叙述中,我们就能得知,“在山岗和山峰兄弟俩的印象中,晴天十分遥远,仿佛远在他们的童年里。”而在《世事如烟》中,余华用阿拉伯数字为人物命名,试图抹掉人物的个性,而这些人物也都是些亡命之徒,生活在暴力与血腥之中。

在余华对自己童年的描述中,我们也能发现,在医院长大的余华,从童年起就已经看到了生与死的交替。在他的小说中,他也时时刻刻地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向我们展示这种“生”和“死”的交替。比如在小说《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身边就时刻地在上演着这种生与死:因为自己赌博输光家产,自己的爹被气死;儿子有庆的出生;母亲病死;难友老全的意外而死;儿子血被抽干而死;女儿因生产大出血而死;外孙苦根的出生;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因工而死;苦根吃豆撑死。福贵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死亡,面对亲人的离去,福贵是悲伤的,但悲伤过后,也只能接受。就像余华自己说的,“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2。

在余华的小说中,他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生”和“死”的交替,貌似对“活着”的状态很无奈、很悲观,其实那里透露着他对生活的渴望:人要活得像个人样,不能等同于行尸走肉,人除了物质的需求更需要精神的关怀,需要自我的实现。

三 生活———精神关怀

物质需求是人之存在的基础,它是实现人生目的的手段,而绝不是目的本身。人生的目的是生活,生活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生活不同于生存,它需要精神的关怀,需要以发展、进步作为目标,需要激情,需要实现人生价值,是自我实现的过程。

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由于生活的紧张、工作的压力、挫折的烦恼、责任感的重负,非理性受到极大的压抑,他们需要感情的宣泄、情感的寄托,有爱和被爱的要求,有与人交往的愿望。这就使人性中心理层面的需求上升到显著的位置,同时使人格显得更为重要。他们关心在交往中自己的地位,别人如何看待自己,需要把他们看成是团体中的一员,是团体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要求得到尊重,维护个人品德和自尊心。耶鲁大学教授阿吉里斯认为:“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相信自我尊重、自我接受和心理成功是构成我们社会中个人精神健康的主要因素。”3日本经济的发展就受益于对人情感的信任、尊重、自我价值的发挥。

生活在集体中,人性中各种本能的欲望,非理性的情感越发明显地展示出来。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有理智,但同时更有意志和情感。“霍桑试验”证明,经济动机并不是人们唯一的主要动机,主导人们行为的,也不仅仅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逻辑理性;人性中还有情感、情绪等非理性的内容,有被理解、被关怀的情感的需要,支配人们行为的更多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因素。因此,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的存在物。作为社会的人他们不仅要求在社会上寻求收入的源泉,凭借理性追求个人利益,而且还有情感,要求得到友谊、安定和有所归属,同时得到尊重,这些都属于精神关怀。
在余华前期的小说中,我们很少能看到对这种“生活”的描写;但在他的后期作品中,这种“生活”的真正内涵随处可见。他在小说里向我们展示了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兄弟情、父子情、爱情陆陆续续地出现在其作品里,向我们诠释了“生活”的真谛。

首先,我们来解析余华作品体现出的人的最基本的需要: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生理需要最重要当属吃饭问题,这在余华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常因为吃饭问题而烦恼,《活着》中凤霞因为一块地瓜被人抢去,而向对方挥起了锄头。而在人们饿得只能靠喝水充饥的时候,家珍却从开米行的父亲处,得到了一小袋米,“粥熬成后,我们一家四口人坐在桌前,喝起了热腾腾的米粥。这辈子我再没像那次吃得那么香了,那味道让我想起来就要流口水。有庆喝得急,第一个喝完,张着嘴大口大口地吸气,他嘴嫩,烫出了很多小泡,后来疼了好几天。”4小说《活着》中对一家四口回到家煮粥、喝粥的场景描写,让读者深深体会到饥饿的感觉,人只有在满足了吃饭这样的生理需要的基础上,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同样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也有对饥饿场景的描写:许三观给喝了一个月玉米粥的家人做了一顿红烧肉,只是这顿红烧肉是许三观用嘴做的,几个孩子听完后“心满意足,酣然入睡”。

其次,我们来解析余华作品体现出的归属感的需要。由于社会生活的动荡,特别是由于社会环境产生巨大冲击而威胁人的生存时,人们越发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正如埃里奇·弗罗姆所注意到的,人们总有一种逃避一个人站着时的那种孤独感的愿望,个人常常愿意放弃自我而从属于团体,而这正是工业化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在小生产的自由经济时期,人们凭个人奋斗就能取得成功;但随着社会大生产时期的到来,人们开始以新的目光审视传统的价值,发现自己的命运是以一种不受理性和公正支配的方式同别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再相信有关冒险、奋斗、成功的老公式,而把眼光转向并不具有冒险性但却相对安全的职业。这正如宾克莱所描述的:“许多人通过对组织的忠诚,对团体思想的忠诚,或者通过认为组织是保佑人平安渡过难关的地上天父,或者通过根据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而遵从那里要求的社会习俗,或者通过允许甚至欢迎组织接管个人生活中的许多职能,因而,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世俗宗教,或者至少发现一种新机构,他们在那里边能找到一种稳妥踏实之感。”5这并不是一种宗教信徒式的热忱,人们贬低物质上的渴望,投入集体中,是因为他们认为世界可以通过归属而得救,人可以通过把自己融合于某种更大的实体中而重新发现自己,正所谓集体中个人价值才能获得真正的实现。

每个人对家庭都有一种归属感,希望在一个安定、稳定的环境中生活,有家人的陪伴与关怀。《活着》中,福贵在进城给娘找大夫的时候,被国民党军队抓去拉大炮,每天在枪林弹雨中生活,这个时候福贵想的只有家和亲人,在险境中生活的福贵每天想的都是什么时候能回家,过安生的日子。而福贵自从赌博输掉家产“重新做人”之后,对自己的家庭也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他意识到从今以后他要赚钱养活家人,对于他来说只能去种地,于是他低着头向龙二租了五亩地,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的家人,这样的生活跟过去有着天壤之别,但相信这个时候的福贵是充实的、幸福的。

再次,让我们解读一下余华关于“爱”的生活描述。典型的如《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许三观深爱着他的妻子许玉兰,即使许三观曾经疑心许玉兰和何小勇有过偷情行为,当许玉兰在文革中被批斗时,“看到许玉兰这个样子,许三观眼泪都快出来了”6。许三观也痛惜着他的大儿子许一乐,即使这个儿子看起来“长的像他老婆的旧相好”,许三观仍然在闹饥荒的年代,带着许一乐到胜利饭店吃面条。许三观卖过很多次血,每次我们都可以把它理解成因为爱,直到他老了,血没人要了。

《兄弟》中的父亲宋凡平对家庭付出无私的爱。余华说“:这是我心中理想的父亲,在我少年时期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确有很多这样的父亲,他们承受的压力比现在大多了。我记得我一个同班同学的父亲,跳井自杀前一天,我还看见他拉着儿子在大街上说话,样子笑嘻嘻的。‘文革’的世界有特别丑恶的一面,也有特别美好的一面。宋凡平这样的父亲,代表了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典型父亲,他们没有办法在外面实现个人价值,便把所有美好的人性都在家庭中释放出来了。我的父亲靠边站后,最颓废也就是躺在床上一声不吭,不给我们一点气受。相反,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反而没有这样的心理承受力。”7

当我们解读婚姻时发现,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生存,有爱情的婚姻才是生活,其中主要的差别在于,是否是有质量、有目的的行为,是否充满了爱的精神关怀。生存式的婚姻使人变得麻木,婚姻已经演绎成了一种纯粹的繁衍后代的行为和责任;而爱情式的婚姻是两个人心与心的碰撞,它以爱为基础,可以产生出巨大的激情和能量,去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使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我们能从余华后期的作品中,读出这种爱。比如《活着》中福贵对家珍的爱、二喜对凤霞的爱,《兄弟》中宋凡平和李兰的爱、林红和宋钢的爱,这些人对生活、对爱情都在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最后,让我们来解读余华关于“乐观”的生活描述。生活中虽充满了苦难和悲剧,但同时生活中也充满了温情与爱。我们要乐观地承受,要勇敢地面对,活得精彩。余华在《活着》的前言中表示:我和现实关系紧张,说得严重一些,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当时他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他,他决定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活着》。

在他的小说《活着》中,福贵的一生经历了生活中所有的苦难,心已麻木,但却依旧顽强地活着。小说中其他人物面对苦难也有着同样的乐观精神,如福贵娘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家珍知道福贵赌输了所有家产时,只是说了句“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8。

余华的小说大部分都是悲剧,包括人物的悲剧性,作品中悲观的情绪等,这在其前期创作中尤为明显。后期的作品中依然存在悲剧,但我们却能从悲剧中读出希望,生活不再只有阴冷、残酷、毫无希望,而是逐渐变得美好。余华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9

人不仅追求感官的物质享受,而且要追求各种精神上的享受,追求道德上的合理性,知道自己行动的价值。现代人在社会所提供的一切可能条件下力求高尚、理想人格的现实化、完善化、平衡化。对于精神健康的人来说,以自主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形式来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这就是生活!(作者系沈阳工业大学教师)


兄弟余华作品
余华坦言,是一位欧洲记者启发了他对《兄弟》的创作。1995年他开始写《兄弟》,后来没写下去。因为他那时感觉到中国社会跟文革时期相比已变化很大,不知道怎么写。2000年他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从一位记者对于中国时代变化的提问中,明白自己应该开始创作该小说。作品主题 《兄弟》主要围绕两个事件展开:一...

余华的兄弟主要讲了什么?
《兄弟》上部主要讲的是“文革”中的故事,通过两兄弟的家庭在劫难中的崩溃,缩写了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显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兄弟》下部是通过两兄弟的“裂变”展示了伦理颠覆、浮躁纵欲的现代生活。两兄弟的...

余华的兄弟主要讲了什么?
《兄弟》上部主要讲的是“文革”中的故事,通过两兄弟的家庭在劫难中的崩溃,缩写了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显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兄弟》下部是通过两兄弟的“裂变”展示了伦理颠覆、浮躁纵欲的现代生活。两兄弟的...

兄弟小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组后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李兰视为恩人。宋钢的母亲亡故以后,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兄弟》共有上下两部。《兄弟》上部主要讲的是“...

余华的兄弟主要内容讲了什么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组后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李兰视为恩人。宋钢的母亲亡故以后,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但后来宋钢所在的工厂破产,他也越来越潦倒,后来因为...

兄弟余华作品
写作《兄弟》让余华进入了另一种完全失控的状态,每天都在一种极度的兴奋中写作,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竟还有如此强大的叙述能力,原本10万字的写作计划很快就被打破了,故事越写越精彩,篇幅根本无法控制,不得已就将故事分为上下部来讲述,在三易其稿之后,仅上部就达18万字。根据余华自己写长篇小说的经验...

兄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组后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李兰视为恩人。宋钢的母亲亡故以后,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兄弟》共有上下两部。《兄弟》上部主要讲的是“...

兄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组后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李兰视为恩人。宋钢的母亲亡故以后,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兄弟》共有上下两部。《兄弟》上部主要讲的是“...

余华作品:兄弟内容简介
余华的力作《兄弟》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引起了全球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它被瑞士《时报》评选为这十年间全球最重要的十五本书之一。该书以其独特魅力荣登榜单,被誉为"中国的弥尔顿《失乐园》:40年的高峰与低谷",这反映出《兄弟》在文学上的高峰和深沉内涵。评委会指出,这十年间的小说创作见证了20世纪...

余华《兄弟》简介
余华的力作《兄弟》,揭示人性与时代的交织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背景下,余华的力作《兄弟》编织了一段震撼人心的双主角故事。主人公李光头与宋钢,两个命运迥异的兄弟,在荒诞与现实的交织中展开他们的生活篇章。命运的起落,从童年阴影到重逢之日 李光头出生即带上了命运的烙印——他的...

铁山区19755347614: 余华《兄弟》.这本书能学到什么? -
枕管纳洁: 通过两兄弟的家庭在劫难中的崩溃,缩写了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显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

铁山区19755347614: 生存观在余华作品中有什么独特的价值 -
枕管纳洁: 余华作品中涉及的生死问题,体现了他的生存哲学,即先有死,接着生死并存,最后生战胜超越死的历程.这些作品展现了余华对生死问题的独到认识,也暴露了余华的局限和不足.

铁山区19755347614: 写关于余华小说的毕业论文,哪些角度好??高分! -
枕管纳洁: 你是让大家给你找出论文答辩题目?还需要给你写出来吗?

铁山区19755347614: 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的时代品格怎样 -
枕管纳洁: 小说家言——在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当今文学审美趋向辨析 匮乏时代的精神凭吊者——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印象 一个

铁山区19755347614: 为什么说余华的<< 兄弟>>很荒诞 是什么是荒诞? -
枕管纳洁: 额,我这两天也在写关于余华的论文 我写的是 分析余华后期小说人物性格你说的荒诞 可能是指兄弟下部里面 李光头发达后 搞的处美女大赛、还有一群女的告李光头 这些情节吧《兄弟》看过了吧

铁山区19755347614: 填空哦 有关余华小说《兄弟》与( )的思考 -
枕管纳洁: 余华小说《兄弟》与(兄弟关系 )的思考

铁山区19755347614: 请看过余华作品《兄弟》的读者给予评价 -
枕管纳洁: 活着 在细雨中的呼喊 兄弟 许三观卖血记都是余华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兄弟)里面刻画了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龌龊的父亲,一位伟大的父亲还有一个真正的兄弟. 故事的时代背...

铁山区19755347614: 余华的兄弟,这种现实魔幻风格起源于哪里? -
枕管纳洁: 怎么说呢,现当代文学研究一般将余华归类为先锋作家,他的小说是先锋小说.先锋文学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西方后现代主义(也有研究说是现代主义的延伸)在中国的本土发展的结果.严格来讲余华的小说从90年代初开始转型,转型前后...

铁山区19755347614: 大家觉得余华的《兄弟》如何? -
枕管纳洁: 这个小说是很经典的,但是需要一定的历史底蕴,不是我说楼主底蕴不深厚哦,呵呵 你可以先去了解以下那短历史就能理解他所说的兄弟指的是什么,在那样的岁月里还能有这样的感情是很不容易的,自己没的吃都要给兄弟吃,现在说起来很容易,那是因为你知道不可能有饿肚子的时候,而在那时候说出来就很需要勇气了,因为饥饿是随时可能来的,而且又是一个被人们打倒的家庭,这就是兄弟 一点浅见,我也极其期待下部的出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