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该如何解答

作者&投稿:晏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文诗歌鉴赏题怎么答?有什么技巧?~

朋友,我有一些不错的资料,用这些材料提供的方法对付高考诗歌鉴赏应该没问题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本文对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 反衬出
陈与义 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古诗词曲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 (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
2.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十艮,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
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白可远扬,不需要依*其他人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那是“情”。)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
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动态。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孔雀东南飞》文中写迎娶刘兰芝的场面,“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其场面写得越热闹,其悲情越强烈。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9.铺排 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文章在这里多角度地写出阿房宫楼阁之多、构造之奇、布局之巧,体现出阿房宫的气势雄伟)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的铺叙等写作技法。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薰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 (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
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即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具体说来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易混淆。
……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萧))
(要说的明是相思的苦,却不直说,而用“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来烘托)
12.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①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
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①句点化了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字词。②句点化了苏轼名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内容。③句点化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的诗句意境。)
13.用典 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廉颇等五个历史故事的典故。借“怀古”赞扬了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像刘义隆那样的仓猝冒险行动;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劳的忠贞之情。
14.实虚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诗人开始写“地”、写“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鸦可见,可知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它是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5。抑扬 我们在表扬或批评某一事物的时候,为了使别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往往把要表扬的先从某一缺点加以批评,把要批评的先从某一优点加以表扬,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抑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6.叠词 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的多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叠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开头十四个叠字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残秋和孤独的感情基调,渲染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情景以及内心深处的凄凉。)
17.互文 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互文。互文的形式常见的有当句互见和对句互见两种。翻译时容易译错,应特别注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正确翻译是:秦朝和汉朝的明月与关城。容易误译为:秦朝的明月与汉朝的关城。)
18.意象组合(蒙太奇式的画面组合)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指由镜头组接成生活的片断和场景。场景随着剧情发展而时时在变化,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 (此首词出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9个并列的名词组成的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19.白描与工笔 白描原是中国水墨画中纯用墨线、不着颜色来粗笔勾勒物象轮廓的一种笔法。后借用于文学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望江南)) (这首词采用了白描手法,写一位女子从早到晚盼望情人归来的心情。)
标点误用主要有以下十六种情况:
1. 非疑问句用问号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 如果孤立来看前半句是疑问句,但是与后半句一起考虑,前面就不是一个单句,而是主谓词组做主语,与后面的谓语部分“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合起来组成一个陈述句,应改为逗号。)
2. 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这是一个倒装句,“同志们”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3. 分句之间用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即“奋发”之后),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并列短语。凡是并列短语,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 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淮剧”“黄梅戏”之后应改用逗号。
5. 连词前面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或”“和”“及”“与”)前面,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 概数之间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三四”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数量。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7. 集合词语误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 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然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一般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 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应将句号改为逗号,或将分号改为句号。
10. 冒号提示范围不清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修改方法:或将冒号删去,或将“我从中”前面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 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短语,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充当“三位女杰”的说明性短语。
12. 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本句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13. 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1) 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放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前一句中李白的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下一句“神形兼备,充满生机”,只是句中的谓语部分,句末点号应放到引号外。
14. 不是书名误用书名号 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是不能用书名号的,只能用引号。
15. 省略号与“等等”并用 事实也是如此,我对字画、古玩、盆景、古典家什、玲珑湖石……等等都有兴趣。 省略号与“等等”意思是重复的,二者应该删去其一。
16. 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相混淆 1 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2 他培育了许多香花,收养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某个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如前一句),它必须紧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被注释的词语后面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后面。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号除外)应省去。所以“《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及“经、史、子、集”后的句号都应删去,然后在后括号外加句号。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如后一句),应放在句末标点之后。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可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用句末点号。所以应把原来句末的句号移到“小动物”后。

古诗的表达技巧主要是指艺术特色、表现形式,也可称写作特色,或写作技巧。其中包括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如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托物言志、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
修辞有比喻,拟人,借代,隐语,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用典等等。表现形式则较模糊,无特定定义(见第一段)。
我自己以前做诗歌鉴赏的时候,是将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归到表现形式,将修辞从表现形式中分出来的。
个人认为做诗歌鉴赏时,先看诗的题目(可以知道内容)和作者(知道大概风格)。
然后读诗,借助注释翻译一下。然后可以知道用了什么修辞或表现形式了。
回答问题时参照一下诗歌鉴赏答题的一般格式(一般是:通过**手法表现了**)回答问题时还应回答出这些手法的特点,使得诗歌怎么样了。
找一些典型的诗歌鉴赏的题目(主要是手法和感情)多练一些,一般应付高考就没问题了。

给你点资料,自己看看归纳总结下吧。
怎样鉴赏诗歌

怎样鉴赏诗歌

(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诗序和诗歌后注释)
如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赞颂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作者李纲是跨越两宋的抗战派领袖,为相时颇有政绩。因为被投降派所排斥,屡次被谪。《病牛》便是他罢相后在鄂州所作诗歌。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诗人风格补充】
1. 三曹——苍凉雄健。
2. 陶渊明——田园诗之大家。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表现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反抗精神。讴歌田园风光,把美丽朴素的田园风光与黑暗污浊的仕途生活加以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佳途的虚伪。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在《咏荆何》、《读山海经》中,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战斗精神的颂扬,反映了诗人自己反抗黑暗现实的思想,表现了他“金刚怒目式”的一面。说明他没有忘怀现实,也没有放弃他的伟大理想。
3. 陈子昂——其诗开一代诗风,其中《登幽州台》最为出名,抒写不遇之悲怆,蕴含自信自负,情怀壮伟,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之伟大孤独。
4. 张若需——《春江花月夜》,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
5. 王昌龄——诗歌具深厚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诗风雄健浑厚。
6. 高适、岑参——诗风雄浑奇拔。岑参写边塞风物雄奇瑰丽 ,写人物豪情奔放。
7. 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表现山水田园之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平和心境。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其山水诗既有雄浑壮观的自然景象,又有清逸雅致的山水画面。更多见的是融诗情画于一体而清逸雅致、表现物即我、我即物的庄禅境界的山水诗。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8. 李白——飘逸洒脱,豪迈奔放,其诗抨击时政,愤世嫉俗,表达怀才不遇 、希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诗歌具浪漫主义色彩,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想象瑰丽而变幻莫测;乐府和歌行写得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其山水诗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个性化。有时充满逍遥游的精神和超尘出世的幻想,有些山水诗,带有浓厚的游仙色彩,自然山水不只是他寄托精神,消融苦闷的处所,更重要的是他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天地。
9. 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诗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以诗写历史,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诗人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
10. 李贺——灵心善感,诗风的忧郁激愤。诗歌充满青春乐趣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意象色彩斑斓且组合密集。
11. 白居易——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抨击黑暗,针砭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是中唐
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 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诗风平白清新。
12. 杜牧——咏史诗的大手笔,历史与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诗风含蓄绰约。
13. 李商隐——诗风清丽俊逸,开拓朦胧、幽约之美丽、令人回味无穷的境界。
14. 贾岛—— 其诗以清奇幽峭见称,诗风萧瑟悲愁。
15. 张九龄——委婉蕴藉。
16. 韦应物——清新典雅。
17. 韩愈——诗风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18. 元稹——诗风艳丽浅近。
19. 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
20. 李煜——词风伤感细腻。
21. 欧阳修——词风清丽明媚。
22. 范仲淹——词风苍凉悲壮。
23. 苏轼——旷达豪迈,开拓豪放派词风。
24. 柳永词风——缠绵悱恻,开拓婉约派词风。
25. 黄庭坚——词风自然流畅。
26. 秦观——词风情真意切。
27. 李清照——词风婉约凄切,表现闲适与愁苦。也有金刚怒目式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8. 杨万里——词风新鲜活泼。
29. 陆游——诗风雄浑奔放、明朗流畅。一生“位卑未敢忘国忧”。也有爱情诗和悼亡诗传世。
30. 辛弃疾——词风气势雄壮。一生力主抗金,成为作品主旋律。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诗。
31. 姜夔——词风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二)把握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1.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思路: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2..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 “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写时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思路:物——情 物——理。
——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
(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诗人写时“只取一瓢饮”;诗人性格、经历各异,故同咏一物,诗歌主题可能有差异。但因文化积淀,不同诗人对同一“物”的吟咏,所抒之情感也可能相同,注意诗歌具体的意境)
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而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物象象征意义举例】
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也喻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
但陈子昂《感遇》(其二)咏兰:“兰若生春夏,苹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凤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首联写兰叶的茂盛,领联叙兰花兰茎的艳丽,须联述兰在秋风中遭到打击,尾联叹兰的一生劳意无人理解。诗人通过对兰的咏叹,寄予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心。
3..写景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
⑴写法:
①写景抒情——先写景,后直抒胸臆。
②情景交融——全诗皆写景,但融情于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别是注意常用的寄托某种情思的意象(景物)。
⑵写景诗类别及其常常抒发的感情:
① 田园诗
原是歌咏恬静悠然情景的田园生活。如东晋陶渊明一些诗曾被称为“田园诗”代表作。某些诗人不满现实,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远离尘嚣,表现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的高洁品质。
——对于趋膻逐臭的官场生活的极大憎恶。
——隐逸田园、躬耕陇亩的喜悦、闲适的心情。
——弃官归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的思想。
——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耕读生活。安贫乐道的思想。
田园诗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不仅描写美丽的田园自然风光,还涉及农事方面的内容,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现代汉语词典》“田园诗”词条解释:“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因此一些田园诗也表现以下主题:
——描写农村勤劳、淳朴、安乐的生活情景。
——描写江南稻乡安静富庶的田园风光。表现盛唐时期农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和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庆丰收、与民同乐的情感 。
——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
——辛勤劳动,秋收时的欢快心情。
——男丁戍边,田里只有妇孺老人耕种,土地荒芜,揭露战争带给农民的深重灾害。
——反映了农村凋零残破的情景。
——闵农、怜民的思想感情。即对农民们艰苦生活的同情。对官府的赋税徭役繁重,残酷剥削农民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强烈的不满。
——对比农民的痛苦生活,为自己过着不劳而温饱的生活表示疚愧和自责。
——讽刺嘲笑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识的城里富贵人家。
——把农家苦与王孙乐对比,表达希望农民与王家“不饥不寒,上下一般”的美好理想。
写田园诗的主要有:晋代陶渊明,南朝的鲍照、江淹、沈约、谢脁 南北朝的庾信,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有王维、盂浩然,此外唐朝诗人张籍、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李绅、元稹、姚合、温庭筠、司马札、皮日休、聂夷中、陆龟蒙、杜荀鹤、颜仁郁、可朋、韦庄、王驾等。李白、储光羲、高适、杜甫、元结、袁高、戴叔伦、韦应物、孟郊、王建、颜仁郁都留下田园诗达到佳作。
② 山水诗
个人心灵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
——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境界。表现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意愿。
——甘于淡泊、守拙归真。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的胸中之景——意境。
——远离尘嚣,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
——隐逸山水的喜悦、闲适的情感。
——表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达希望、喜悦之情 ,热爱大自然之情。
——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宁静平和的心境,“旷而且真”的怀抱的自然流露。
——表现自然恬淡的情趣以及掩盖不住的内心的孤清和寂寞之情。
曹操《观沧海》——汉以前唯一完整的山水诗,全诗不加作者主观抒情,只作客观描写,是汉以前所未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主要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唐代的孟浩然、王维、李白,宋代的杨万里和范成大等。唐代诗人几乎都写有山水诗,杜甫和宋代的梅尧臣、苏东坡、王安石、陆游等大诗人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③四季图及其它风景诗
——希望、喜悦之情 ,热爱大自然之情。
——自伤迟暮,独守闺房,感伤青春易逝,佳人(良人或家人难再);或感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或抒发亡国之恨。
——感伤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报国无门,功名难就。
——怅恨离别,思念家乡。
(想象诗歌画面,融绘画欣赏技法于其中。从动静、虚实、形、声、色、点线、面对比等去欣赏构图美、形象美、色彩美和意象美,抓住诗眼挖掘深意)
4.边塞诗和战争诗:
诗文思路:塞外景物——戍边战士的情怀。
——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戍边将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
——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示戍边战士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为国捐躯的决心。
——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之情。
——表达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诉连年征战之苦,思乡思亲之苦。(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通过征夫怨妇侧面写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5.赠别诗和悼亡诗:
两类诗共同点:
① 较其他类属作品,情感更为挚厚、强烈。
——古语: “悲莫悲兮生离别。”
②展现出主体意愿与严酷现实的矛盾,前者 “欲留不能,欲舍不忍”,后者 “抚存感往,物是人非”,以感情的悲剧性冲突和心灵的巨大波荡唤起读者的共鸣、同情与悲悯。
⑴送别诗:
①重团聚、怨别离,诗中除了抒发恨别之情外,往往蕴含其他思想感情:
A.建功立业的豪情 B.壮志难酬之惆怅 C.被贬之愤懑 D.忧国忧民之情. E.男女之情爱 F连年战争,有家难归之悲愤
②注意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所蕴含之感情。
古人送别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
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
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 “人化的自然”,———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
③领会诗中典故含义。(注意注解提示或联想已学过的诗歌。)
④化用前人诗文,如:
萧萧斑马、携手相看泪眼——写离别 六郡良家子、霍去病、魏大——表为国立功之志向
⑤注意细节描写。
⑥注意谐音——“柳”谐“留”,“秋”谐 “愁”,“丝”谐“思”。“晴”谐“情”, “莲”谐“怜”,爱怜,借以表达爱情。
⑵悼亡诗——多是感怀亡妻之作。从魏晋南北朝潘岳悼亡妻的三首代表作起,后人感怀亡妻的作品多沿袭之,用"悼亡"为题。——悲叹“双栖一朝只”、“比目中路析”——表达悼亡的痛楚和哀伤。
①诗中所写地点或物象:
【地点】
⑴闺阁庭院———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间。——“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人,黯然伤神。
【物象】苔径凉阶、弱蕙衰兰、芜闺尘窗、孤帐空床、长簟床空、室虚悲风、残灯虚座、余墨遗芳、翰墨馀迹、遗挂在壁、朗月胧胧、针线犹存————物是人非,凄寂而清冷、衰颓而黯淡。
⑵墟墓间——怅恨阴阳两分隔,表现“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的伤逝之情。
【物象】坟、墟墓、落叶、孤魂、凄凄朝露、烈烈夕风。
【其他词语】茕茕 徘徊、踟蹰、不忍、未忍
②历代著名诗人如潘岳、鲍照、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直到明代的于谦和清代的吴嘉纪、厉鹗等,都有悼亡诗流传。
6.乡思诗、.行旅诗、记游诗。——表现愁肠百结,思乡怀人的主题。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思路:写物象——触“物”生情——抒情。
①注意所写物象:如:黄昏、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倦鸟、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灯、风烟、家书、书札、梦、乡关、等。
②乡思诗还有写节日之乡思。如佳节、重阳、寒食。
构思上“以超极表至极”——把乡思之情推到极点之后,又往前推进,超过极点——虽有悖常规,却合情理。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书朔方》)划线句出乎意料 ,又在情理之中 。使乡思之情得到超强表现,微妙真实。
7. 咏怀诗——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也有的咏怀诗叹世道不予我生、伤夫妻离别、苦人生短暂(人生若尘露)、哀朋友遗弃,即抒发嗟生、忧时、愤世、疾俗等思想感情,如阮籍的咏怀诗。
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
书愤》等等,都是咏怀名作。
(三)注意诗歌标题、诗序和有关考题后的注释。
1. 标题——表明所咏之景、物,所说之人、事,或所抒之情。
2. 诗序——交代背景、作品产生缘由和过程,奠定感情基调。
3. 注释——解释词语,交代背景,或解释诗中有关典故。
(四)抓住意象特征领悟意境:
一注意不同景物色彩所象征的情感特征。
二借助物象分清作者情感,
【部分常见意象所寄寓的情感】
思乡类:
孤灯、孤云——孤苦的思乡、思亲情、游子情,或孤独、失落的感觉。
飞镜、明月——望月怀远、思乡、思亲情,别离思聚;或发怀古之幽思。
落日——故人情。 日暮——思乡。
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双鲤、鲤鱼、鲤素——传递书信,信、音讯。
尺素:、札、书札——信。
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
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
浮云、孤雁、飞蓬、孤蓬、归蓬落帆、断鸿、——:孤寂的游子。
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戍鼓、雁声——离别、思念之悲凉。
玉关情、羌管、羌管——思念征人远戍或征人思归。
战争类:
投笔——弃文从武。
长城——守边的将士。
朔马、胡马、楼兰——:边境之敌。
胡霜——边地。 撞金——止行阵。 鸣鼓——进军。
边声、角起、角声——军中号角吹响。 戎旌——军旗。
千嶂、孤城——边塞之荒凉
山水田园诗类:
闲云、野鹤——隐居之闲适、怡然自得。
其他类:
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武陵人——桃花源
旧家燕子——物是人非的伤感。
庄生梦蝶——美好而虚幻。
红豆———爱情或相思。
比翼、比目、双栖——夫妻恩爱。
杜康———酒。
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
商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五柳——隐者
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
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 老年
牧童——淡泊,田园生活
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青云——高的地位
青紫——高官显爵
丁香——愁心或情结
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
蝉鸣——悲秋
青天——清官
落花——:伤春
落叶——:秋天
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 ,有时也有思乡之意。如“日暮乡关何处是”。
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
(梅雨:悠悠愁绪)
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
出山——①首次当官②隐居后又出任官职。
4.注意季节、节日中的意象所寄寓的情感。
①春日——喜庆、美好、希望。
【借助的物象】
青山、霞、春色、春光、春阳、春昼、春风、东风、晴云、烟笼、麦雨、好雨、春雨、春流、绿波、兰溪、鹅湖、新燕、早燕、飞燕、喜鹊、鹊声、鸳鸯、新莺、娇莺、杜鹃、黄鹂、黄鸟、黄蜂、粉蝶、戏蝶、白鸥、白鹭、芭蕉、草色、绿锦、浮萍、杨花、梅花、海棠、兰花、菜花、绿葵、芍药、蔷薇、山榴、梨花、杏花、红杏、梅杏、点红、桃花、桃红、柳絮、柳花、暗翠、绿翠、翠柳、翠微、晴翠、垂杨、花树、暖树、红树、芳树、鞭笋等。
也有以乐景反衬悲情的,如伤春诗、怀人诗。
②夏日——青春、热烈,畅抒情怀。
【借助的物象】
子规、蚕桑、蛙声、鸣蛙、蜻蜓、黄梅、梅子、雨蓑、琵琶、种瓜、菜花、芙蓉、小荷、莲花、莲叶、荷叶、荷香、藕花、榴花、榴红、早菱、初莲、白鹭、鸣蝉、萤火、浓荫、稻畦等。
① 秋日——多表凄清、悲苦、乡思之情。
【常用词语】
愁、孤、残、寂、冷、凉、凄、苦、清、黄等。
【借助的物象】
秋夕、秋夜、秋水、秋风、秋雨、秋霜、秋月、秋兰、秋叶、木叶、霜叶、落叶、黄叶、落木、落霞、残霞、孤烟、芦花、残阳、夕阳、落日、桐叶、梧桐、衰草、寒山、夕岚、飞霜、霜天、霜晴、霜气、霜月、冷月、冷露、冷桂、冷松、婵娟、月斜、月落、半月、寒星、寒塘、寒蝉、寒雁、寒鸿、塞鸿、鸿声、凉雁、北雁、去雁、孤雁、雁阵、燕去、虫吟、蟋蟀、乌啼、采菊、菊花、菊黄、黄花、荞麦、西风、枫林、江枫、清笳、渔火等。
② 冬日——傲寒、狩猎、艰难、旅景、艰难、咏雪。
【借助的物象】
冬雪、江雪、琼枝、飞花、天寒、风雪、风霜、草尽、沙雪等。
注意借代修辞格所常用的景物“套路”——古人状物抒情常用的一些较为固定的代称。如:
【战争、战乱】烽火、硝烟、狼烟、干戈、天狼、兵锋。
【书信】鸿雁、鲤鱼、青鸟、青鸾、尺素、锦书、函、笺、简、札、书札、尺牍。
【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橹、楫。
【马、车马】平聪、玉鞭、玉勒、征辔、鞭、雕鞍、鞍。
【太阳】羲和、东曦、金鸟、金盆。
【月亮】蟾蜍、蟾宫、蟾、玉兔、素娥、姮娥、嫦娥、婵娟、银阕、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桂树、桂花。
【时光】鸟、兔、漏、鉴
表节日的词:
元日——正月初一,喜庆之日。 寒食、清明、重阳——登高怀远。
(五)揣摩诗眼,注意诗中用字。
诗眼,即点睛之笔,着此一笔,境界全出。
——一个词语含有丰富的信息,能引起人无限联想。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令人想象到枝头蝶飞蜂舞,鸟争鸣,花争艳,人欢笑的景象。
1. 多是动词,有时是形容词
2. 或形容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之词不但具有原有词语所具有的色彩、情状或具体形象,而且有了动感。
3.动词的使动用法 或形容词或名词活用使动用法——言简意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即诗眼)
4.巧用虚词,有时虚词也传神主要是转折连词或语气副词。(如:“无端偏向别时圆”的“偏”字)
5.平字见奇,常字见新。(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状鱼儿之乐。“斜”状燕儿之轻盈,两字皆诗眼)
6.注意诗中与标题相照应的词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其中“早”与“一枝”相呼应。
又如:“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唐人钱珝《未展芭蕉》)
诗中“未展芭蕉”——“冷烛”——“绿蜡”相照应,说明把“未展芭蕉”比作不冒烟的绿烛;“未展芭蕉”——“书札”——“芳心”相照应,“卷”——“未展”——“缄”相照应。说明把未展芭蕉叶比作卷起的“书札”书札包藏的是因为害怕什么羞于展开心曲的“芳心”。即书札里表露的是一个正在暗恋中的姑娘的心意。
7.多用具体名词,塑造具体形象,或使多个意象并列入句,组成生活画面(如“枯藤、老树、昏鸦”)。
(六)分析写作方法
一情感表达方式
1. 直抒胸臆
2. 借物咏怀(借物喻人言志)
3. 借事抒情
4. 借景抒情
5. 情景交融
二修辞手法
1. 修辞格
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言简意赅、含蓄,以古人自况,借古讽今(以诗歌形式写时事评论),告诫世人或统治者……的历史教训,寄托……的理想和情怀(书怀咏志)。或构成超现实的……艺术境界,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情怀。
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
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⑷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①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
②语意双关
⑷对比
矛盾的对比,揭示和强化(如“心忧炭贱愿天寒”“近乡情更怯”),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对生活、社会的思考,或批判了……社会现象。
其他对比:
形-色-态、明-暗、浓-淡 、虚-实、冷色调-暖色调-热色调、动-静、点-线-面、曲-直、忧-乐、无声-有声、忆昔-伤今、美-丑、贫-富 、善-恶 、纵-横、今是-昨非、物是-人非、现实-梦境 ……
作用: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首先,要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诗按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表达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按题材可分为写景(山水)诗、民生诗、边塞诗、咏史诗、送别诗、羁旅诗、咏物诗、闺怨诗等。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其次,要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常见的有写景诗的寄情山水、民生诗的忧国忧民、边塞诗的奋勇报国、咏史诗的吊古伤今、送别情的思念劝勉、羁旅诗的绵绵乡愁、闺怨诗的思远怀人等。如:《春望》抒发了杜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己亥杂诗》表达了龚自珍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名家名篇的思想内容,明确诗词体现的思想感情,做到整体把握全篇。第三,要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意象)。鉴赏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进而领悟诗歌的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交融,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味。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寄寓于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这个事物即作者在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意象。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中的“鹤”这一形象矫健凌厉、顽强奋发、积极向上,具有象征意义,是诗人自身意志的化身。诗人选取在万里晴空之上一鹤排云冲天这一景象,再加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一高远的情怀,使得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我们创造了一种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景象,使得诗歌的境界开阔疏朗,诗人的情感乐观昂扬,诗歌的格调清峻爽朗。第四,要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中常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比喻为使形象更生动,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为把事物人格化,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代为使表达含蓄,如“应是绿肥红瘦”;夸张为了强调和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典诗歌中还常常运用到铺陈、象征等手法。描写方式则有:细节描写,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动静结合,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虚实结合,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借景抒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寓情于景,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情景交融,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等。有时还运用其他技巧:反衬或“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托物言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联想想象,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还有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等。第五,仔细分析诗歌的语言,注意炼字、炼词。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尤其讲究炼字。经典的例子就是“僧敲月下门”,作者“推”“敲”难定,最后请韩愈定为“敲字佳”。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认为:“就这首诗看,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者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上说,‘敲’字也较为响亮。”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也有炼字故事,体现出非常好的表达效果:第一,“绿”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读到此,能为我们唤起一片江南春色;其他各字都比较抽象,没有这种作用。第二,用“又绿”唤起我们联想。让我们想到春草绿时容易引起思归的念头,这就跟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呼应。(周振甫《诗词例话》)所以,在赏析诗歌时特别要注意关键字词的作用。第六,还要了解名家的语言特点。
如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明白晓畅、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清照婉约凄清、陆游雄浑悲壮等。总之,赏析古诗词时,既要从整体把握,又要从局部入手;既要抓住主题,又要关照形式;既要掌握诗内,又要了解诗外。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达到最佳效果。

一:多写诗歌,多看诗歌(我现在就经常写,你可以去作文网上查找一些)。
二:想像自己就是作者,带入自己的感情去读。
三:回答时让自己的语言带有诗意化,尽量把横线填满

一:多写诗歌,多看诗歌。
二:想像自己就是作者,带入自己的感情去读。
三:回答时让自己的语言带有诗意化,尽量把横线填满(老师会觉得你也写了这么多很辛苦会给一点分的)。

多看看文言文解读就行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阅读的题 怎么答才能得到高分
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学生自己的...

如何写好诗歌鉴赏
试卷中经常有诗歌鉴赏我经常的很少得分请高人指点迷津本人需要详细仔细以及确定的解答不胜感激... 试卷中经常有诗歌鉴赏我经常的很少得分请高人指点迷津本人需要详细仔细以及确定的解答不胜感激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该不该让孩子很早学习人情世故?蜗牛得快跑 高赞答主 2006-09-10 · 生于平凡,活...

诗歌鉴赏这种题怎么答,不会这种题
请看2004年高考浙江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

求~高中诗歌鉴赏..~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求诗词鉴赏的题型
情是依托景物(意象)、环境(意境)而存在的,因此鉴赏诗歌要从景、境入手去分析诗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分析意境是诗歌鉴赏中最为常见的题型。 【命题特点】 命题时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考查:一是分析诗中景、诗中境、诗中形象,并能概括其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整体把握情况;一是对诗歌的艺术特色作深层地理解分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
给我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含答案可以直接把有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的网址等给我... 给我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含答案可以直接把有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的网址等给我 展开...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

求高中诗歌鉴赏题
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就诗论诗,不需引经据典,也不需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要实事求是,切忌随意拔高。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怎么做、求技巧、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语文试卷诗歌鉴赏质量分析怎么写
16.结合作品,选取一个角度,对下阕划线句进行赏析。(4分)14. 作品中的“上海道中”是 。(1分)【参考答案】词题、题目、标题。【测量目标】本题侧重考查诗词的文学常识。【典型错误】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题目要求,认为要写出“上海道中”在文中的意思,就回答了“春申”“春申江”“黄浦江上”...

求!!!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主要考点!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温江区13041319813: 语文做诗歌鉴赏题有什么方法? -
集崔东药: 一、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提出了两点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能力层级是E. 二、考查方式 诗歌鉴赏采用主观题的方式,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查内容.古代诗歌...

温江区13041319813: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
集崔东药: 是诗歌的答题方法 ①先答这个字 词 在文中的意思(若答题的空很长还要描绘画面) ②运用了什么手法 ③达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有什么好处) ④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

温江区13041319813: 诗歌鉴赏题怎么答,如何理解诗意 -
集崔东药: 古典诗词鉴赏题模式例析高中语文的答题方法都有答题公式的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考生一般对考点比较熟悉,能比较...

温江区13041319813: 诗歌鉴赏题怎么答? -
集崔东药: 古典诗词鉴赏题模式例析 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考生一般对考点比较熟悉,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

温江区13041319813: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有什么答题技巧??? -
集崔东药: 分析“诗眼”型 提问方式 ①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 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或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出句中描摹的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温江区13041319813: 语文诗歌鉴赏高考常考的题型?常用的答题步骤? -
集崔东药: 语文诗歌鉴赏一般考察的题型有三种:文学常识、内容理解以及鉴赏诗歌情感,前面两个都比较简单,看你平时的积累以及诗歌内容的理解情况,一般第三个鉴赏分值比较重,是诗歌鉴赏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像这类一般考察的题型有五种形象类...

温江区13041319813: 语文的诗歌赏析的解题方法是什么? -
集崔东药: 一、主观题解题方法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述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②从关键诗句(主旨...

温江区13041319813: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详细答题技巧 -
集崔东药: 1、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

温江区13041319813: 语文诗词鉴赏类题型有何答题技巧? -
集崔东药: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

温江区13041319813: 古诗赏析题一般怎么答题 -
集崔东药:[答案] 诗歌鉴赏技巧答题要领: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赏析诗中的关键字词 命题方式:这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