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汉字的来历 越短越好 十万火急

作者&投稿:徒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几个汉字的来历?越短越好,十万火急~

册: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典: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删:会意。从刀从册。册是简册,把若干竹简编穿在一起叫“册”。简册的内容有问题,就用刀除掉,所以从“刀”。本义:削除。

更多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5895664.html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所以他是长期发展的结果。
最初的原始人是在岩洞和石壁上绘画来表达意思,后来这些图像或者符号慢慢地表明固定的意思,这就是文字的初始状态。后来经过长期的演变,这些符号就成了但是得文字,但各地方的文字是有不同的,又经过几次统一文字(如秦朝)就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汉字,沿用至今。



王”字原是一把斧头的轮廓。那时的大斧是两面双刃的,显示了它的无所不能。于是它的斧口部分,就形成了“王”字上下部分的两横,斧柄则形成“王”字中部的一横。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王”就成为古代隶书和今天楷书时的样子。“王”字的原义是大斧,大斧既是劈山开路的工具,也是征战杀戮的兵器,谁掌握大斧.谁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就是“王”,这也是祖先以大斧作为权力的象征的原因。王字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管的”王”的不二学说。

武”字是个合体字,按古代造字法的“会意”,“武”从止、从戈,由止、戈二字合起来成为“武”字。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止在甲骨文中实则为人的脚趾的象形,在金文中,“止”依然构成人的脚趾之形;在篆文中“止”依然如此。甲骨文中“武”字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足戈并立”,左边画一个“足型”,而右边画一个“戈型”,二者组合成其雏形,并以象形取意,即立足持戈,是一种静态;在此基础上字体由左右结构,变成了上下结构,近而形成了“止戈竖立”的组合,此时最大的变化在于“足型”被“止”字所代替,而“戈”的一撇移到“弋”字的左上角,其意是持戈而行,处于一种动态。进入青铜器时代,金文中的“武”字,已由象形向会意方向发展,并形成“动静”结合的字体,笔划粗细一致,结构相对协调,以适用于人的习惯认识和记忆。从甲骨文中“武”字的变化看,其原始本意并非止戈为武,而完整的表述应该是这样的:或持戈静止而立,注视前方;或举戈而动,欲与人、欲与兽斗,与人斗是争夺地盘和剩余价值,与兽斗是维持生存和生命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汉字的来历:中国汉字的来历资料起源故事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汉字的来历:中国汉字的来历资料起源故事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参考答案   *我既要扔鞭炮,又要扔炸弹。扔鞭炮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迷惑敌人;扔炸弹才是我真正的目的。不过,我可不会告诉你我什么时候扔鞭炮,什么时候扔炸弹。游戏就是要虚虚实实,这样才开心。如果你在游戏中感到很痛苦,那说明你的玩法选错了。


新城区13814547976: 汉字的来历,简短点 -
轩服博清: 汉字的来历:远古结绳记事--商朝甲骨文--周朝金文-小篆--大篆--隶书--草书--行书

新城区13814547976: 一些汉字的来历 越短越好 十万火急 -
轩服博清: 册: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典: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删:会意.从刀从册.册是简册,把若干竹简编穿在一起叫“册”.简册的内容有问题,就用刀除掉,所以从“刀”.本义:削除. 更多http://wenwen.sogou.com/z/q870482323.htm

新城区13814547976: 汉字的来历,越短越好 -
轩服博清: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所以他是长期发展的结果.最初的原始人是在岩洞和石壁上绘画来表达意思,后来这些图像或者符号慢慢地表明固定的意思,这就是文字的初始状态.后来经过长期的演变,这些符号就成了但是得文字,但各地方的文字是有不同的,又经过几次统一文字(如秦朝)就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汉字,沿用至今.

新城区13814547976: 汉字的来历 简短 -
轩服博清: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 ,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

新城区13814547976: 谁告诉我一个简短的汉字来历,谢谢,急急急!!!!!! -
轩服博清: 汉字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但从现在考古发掘及其研究来看,汉字起源于人们因交流而画的画.起初人们要交流思想或传递信息时都是画一些简单图画或符号,后来这些复杂的图画逐渐简化,形成了最初的甲骨文,才有了后来汉字的演变,有了会意字、形声字等的分类.例如“毓”这个字它最初的意思是描述女人生育的过程,左边的“每”字代表一个怀孕的女人,右边的这部分表示孩子顺产.而现在这个字的本意已经很少用到了.

新城区13814547976: 谁知道一个汉字的来历?只要汉字!不要典故!十万火急!! -
轩服博清: 王”字原是一把斧头的轮廓.那时的大斧是两面双刃的,显示了它的无所不能.于是它的斧口部分,就形成了“王”字上下部分的两横,斧柄则形成“王”字中部的一横.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王”就成为古代隶书和今天楷书时的样子.“王”字的原义是大斧,大斧既是劈山开路的工具,也是征战杀戮的兵器,谁掌握大斧.谁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就是“王”,这也是祖先以大斧作为权力的象征的原因.王字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管的”王”的不二学说.

新城区13814547976: 急求汉字的历史 (要短的!) -
轩服博清: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新城区13814547976: 关于其他汉字的来历 -
轩服博清: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新城区13814547976: 某些汉字的来历简介短一些,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
轩服博清: “隋”隋文帝杨坚原为随国公,但因“随”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曌”字是宗秦客在她称帝前一年多选的字(“曌”不是武则天所造),凤阁侍郎河东宗秦客,改“天”“地”等十二字以献,丁亥,行之.太后自名“曌”,改诏曰制.“龑” 五代刘岩取“飞龙在天”之意创了自己名字内的“龑”字.

新城区13814547976: 有关汉字神奇 有趣的资料搜索到的汉字资料字谜歇后语谐音的古诗几个汉字的由来急短一点 越短越好 -
轩服博清:[答案]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汉字的由来 1.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2.远古时代是“结绳记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