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他们都说什么了

作者&投稿:耿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国时期年、百家争鸣~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了司马谈(司马迁之父)对学术流派的见解,司马谈把先秦以来的学派总归纳为六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则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阴阳家,是战国时主要学派之一。以提倡阴阳五行学说为宗旨,故名阴阳家,又称“阴阳五行家”或“五行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战国末齐国的邹衍。

纵横家,纵横家是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计划谋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名家,通俗的说是辩论家,是中国战国的诸子百家之一。他们主要以诠释“实”与“名”来阐述观点。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都有提到名家。名家的重要人物有公孙龙、宋钘、尹文、邓析、惠施等人,其提出的命题包括白马非马、离坚白、合同异等。

杂家,是先秦时代学术思想中的九流十家之一,杂家之所以为杂家,是因为杂家不具有原创思想,而以取各家所长,避各家所短见长。以吕不韦召集门客各派学者合著的《吕氏春秋》为代表作。杂家的学者本身并不自认为自己是杂家,以目前所知的资料来看,此一名称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最早提出的.
农家,诸子百家之一。代表人物:许行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连孔子亦曰:“所重民食。”故可见此为其所长。——汉书·艺文志

兵家,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研究讨论的主要是是战争哲学思想,学说重点在于“用兵”,即战略战术问题。春秋战国之后,那些通晓军事的军事家,学者也往往归入或称为“兵家”。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有孙子、孙膑、吴起等。兵家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吕尚(即史上著名的姜太公)。

在古代中国,尤其在春秋战国时代,小说家为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据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说家所做的事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并呈报上级等为主,然而小说家虽然自成一家,但被视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说。

医家,学术学派,诸子百家之一,代表人为扁鹊,有时被归入方技家

方技家,学术派别,于先秦至汉初成形,主要研究养生和医药。《汉书•艺文志》记载:“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

方技家以医学为理论基础,但研究范围宽于医学,包括后世的医家与方士。房中、神仙二家后世多归入道家。

方技家甚至还由治身论及治国,《汉书•艺文志》指出方技家特点为“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原因分析:
  1、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2、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3、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4、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勃兴”。
  5、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庄子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但是比不上从前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 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1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孟子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ǔ)。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百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21)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得到,(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正义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得到,(只好)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3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时的战机,然而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
(3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3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墨子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明鬼。
【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译文】现在(您)重于攻伐别国,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
备者,国之重也。
【译文】防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译文】什么都要礼让是不可以的,狭窄的小路就不能相让了。
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译文】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投我桃子,我用李子回报。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贤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万事莫贵于义。
【译文】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译文】由于攻战而亡国的,可是数不清了。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就是君子,要身体力行地得到名副其实的荣誉。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译文】钓鱼人躬着身子,不是对鱼恭恭敬敬;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不是喜爱老鼠。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译文】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

韩非子
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言无二贵,法不两适。(除了国君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墨子说:兼爱,非攻。君主要公众推举。

孟子说: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庄子说:清欲,寡欢。主张虚无。

韩非子说:依法治国,法律要公众。


百家争鸣的背景
百家争鸣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思想和文化发展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随着周朝的衰落和诸侯国的崛起,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政治力量和思想流派纷纷涌现。其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学派。这些学派的思想和主张各有不同,但都在...

中国出现过几次百家争鸣的局面,具体的额
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等;汉武帝之后,按照董仲舒的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了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并绵延千年之久。直到近代,鸦片战争后,清末民初的那个时间,各类救国思想层出不穷,虽然乱世,但是依然出现了很多思想家和改革家,可以算作第二次比较有大成就的思想解放时期。

概括百家争鸣中各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百家争鸣主要是儒,道,法,墨四家争霸,其主要思想如下:1.儒家 孔子的思想核心为“仁”, 即“爱人”,孝悌、爱人、忠恕。“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苛政和任意刑杀,要求体贴民情,主张“为政以德”。孔子的教育思想: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2.道家 老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并且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中国百家争鸣的有哪几个时代
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新中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内容
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国历史上哪些时期各种思潮涌动,成因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涌动。当时是东周末年,群雄割据,各种思想涌动,有法家,儒家,道家,墨家,各种思潮,当时社会对文人骚客的很是敬重。这时候就要看社会情况!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什么
诸子百家有九大流派,其中以儒、墨、道、法四家影响最大。他们争论的焦点在于对于社会、政治、人性、哲学观点、人际关系的看法。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百家们各自提出了拯救国家的主张。儒家讲仁爱、礼乐;墨家讲兼爱、非攻;道家讲求自由、无为;法家讲求维护统治者权威,用严刑峻法统治国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

请问中国古代三次思想解放高潮,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和什么。在历史书...
韩星.中国古代思想简史[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4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一次思想解放就是先秦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大规模思想解放运动催生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治世理想,其中很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

日喀则市17397983626: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他们都说什么了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都会说什么? -
雪王丹瑞:[答案] 墨子说:兼爱,非攻.君主要公众推举. 孟子说: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庄子说:清欲,寡欢.主张虚无. 韩非子说:依法治国,法律要公众.

日喀则市17397983626: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哪些学派,各代表人物有哪些?各自的主张呢? -
雪王丹瑞:[答案]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理论的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 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宣扬“仁政”,认为“民贵君轻”,主张“法先王”. 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他赞扬富国强兵的制度或政策,尤其...

日喀则市17397983626: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主要观点? -
雪王丹瑞: 百家 观点儒家: 仁义墨家: 兼爱,非攻 道家: 无为,师法自然 法家: 法,术,势 阴阳家: 阴阳消息,五行转移 名家: 合同异和离坚白——都是些乱七八糟的诡辩 纵横家: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杂家: 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 兵家: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小说家: 记录野史和传闻谣言的人 农家: 是先秦在经济生活中注重农业生产的学派

日喀则市17397983626: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各代表什么思想??
雪王丹瑞: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

日喀则市17397983626: 诸子百家争鸣的代表分别有哪些?他们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
雪王丹瑞: 诸子百家的代表是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和代表,主张仁义,礼制, 老子李耳是道家的创始人和代表,主张无为而治,墨家创始人和代表是墨翟,主张兼爱, 法家代表是荀子,韩非子,主张法制,王道. 纵横家代表是苏秦张仪,主张合纵连横. 许行是农家的创始人和代表,主张勤奋,劳作, 兵家的代表是孙武,孙膑,主张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有名家, 小说家等等.

日喀则市17397983626: “百家争鸣”的含义及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
雪王丹瑞:[答案] 百家争鸣就是春秋战国的时候 不是要政治改革么 然后诸子百家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希望自己学派发扬光大.其一,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

日喀则市17397983626: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有哪些?他们的代表分别是什么,要论儒家思想有道理,该从哪些当面说. -
雪王丹瑞: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主要是儒、墨、名、法、道、阴阳六家.儒家参与百家争鸣的主要代表是孟子和荀子;道家参与争鸣的,不是老庄派,而是田骈、慎到、尹文、宋钘这样的黄老道家;墨家参与争鸣的,主要是相里氏之墨,邓陵...

日喀则市17397983626: 请简述“百家争鸣”. -
雪王丹瑞:[答案]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

日喀则市17397983626: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是指哪些家,他们的政治观点是什么???
雪王丹瑞: 一、公孙龙关于“白马非马”的辩论nbsp;现存的《公孙龙子》中的《白马论》有关于“白马非马”的详细的论证.nbsp;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这个命题,以及他的关于这个命题的辩论,也反映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同一性与差别性...

日喀则市17397983626: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张 -
雪王丹瑞: C.墨家 排除法:首先排除A和D,B答案儒家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而墨家提出反对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